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红楼修文物 完结+番外 (安静的九乔)


  富达礼身上任着正白旗都统,从一品,王世臣不敢仰望。就算是梁志国这个佐领,也是正四品的官职,与王世臣同级别。
  石咏则客气地道:“王大人,不敢,下官听凭吩咐。”
  王世臣想了想,说:“说是叩阍的案子,可与小石大人相关的,却是另外一件。大人们都忙于差事,功夫有限。不如这样,本官先将与小石大人相关的案子审了。这样也省得诸位大人白白在这顺天府里,抛费时光?”
  胤禩他们都无异议。而富达礼等人本就是为了石咏来的,自然也愿石咏担干系的案子能够速战速决。
  王世臣当即宣读了诉状。这诉状,便是赵德裕之子赵龄石,诉顺天少年石某,使手段诱骗,侵吞其父私产一案。
  当然,在王世臣口中,这“顺天少年石某”,改成了石咏现在的身份与官职。
  这赵龄石当日逃到山东,发现自己并没能得到父亲素日所藏的那些珍贵书画,便将当日之事前前后后仔细想过,觉得问题出在了那只藤箱上。
  他们父子两个,珍贵的字画一向都放在那只樟木箱子里。然而顺天府的衙役过来查抄过一次之后,老爷子吓破了胆,又瘫了半边身子,很可能哪天趁自己不在的时候,偷偷将好东西都挪出来,放在那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藤箱里。
  赵龄石回想自己和老爷子抢东西的时候,老爷子死抓着樟木箱子不放手,却抬着双眼,看着搁在屋角的那只藤箱。
  赵龄石自然是气得要死,心里暗骂这老不死的竟然还做戏骗过了自己。
  他在山东本有亲眷,便扯了个谎留在亲戚家,待好几个月过去,才偷偷遣回京中,自己不敢出面,只能遣人代为打听,好不容易才探听出,当初有个少年叫“石咏”的,和老爷子做了一笔交易,还特为请了山西会馆的掌柜做中人,用五两金子,换了老爷子的一只藤箱,随后老爷子就自己回乡去了。
  赵龄石简直要吐血——那只藤箱价值千金,被他爹五两金子给卖了。若是他爹当初不是瘫,而是直接死了,这些东西就该全是他的。
  后来这赵龄石潜在京中,又偷偷与冷子兴取得了联络。他家老爷子突然上京叩阍,冷子兴第一时间就知道了,立即过来将赵龄石臭骂了一顿,还说:“你家老头子挨得过挨不过那二十杖,尚未可知,你就别想着能将那鼎的案子翻过来。”
  赵龄石却知道冷子兴在顺天府有门路,也晓得他家老爹铁定告不赢。可如今他只想着寻着石咏那个少年,将自己应得的那只藤箱夺回来。于是才有了赵龄石上告的这一回事儿。
  赵龄石这一案,背后也有冷子兴的大手笔,从写诉状到打点顺天府上下,都有冷子兴推波助澜,指着赵龄石官司打成,能够给自己分一杯羹。赵龄石也是这么答应冷子兴的。
  只是这冷子兴从来都不知道,赵龄石口中的“某少年”,就是他谋过人家扇子的石咏;冷子兴更加不知,此刻石咏也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混迹红线胡同的寻常少年了。
  今日顺天府尹提出将两个案子分开审理,这合了赵龄石的意。回头他得在众人面前装出一副父子情深的样子,可毕竟以前做了那么多对不起父亲的事,现在一下子要再扭过来,他还需要稍许酝酿酝酿。
  在这顺天府的大堂上,王世臣当众宣读了赵龄石的诉状,又将幕僚们事先誊抄的几分证人供词给与座的皇子阿哥、大理寺卿们看过。
  诉状里赵龄石附上了那份藤箱里应有的字画“清单”,字画的估值也都在上面。九阿哥胤禟见到石咏用五两金子换了那只藤箱,登时拊掌大赞:“好生意,好生意!世上竟有这样精明的人,做得出这样一笔生意。”
  不熟悉胤禟的人听着都觉得像是反讽。可只有真正了解这个兄弟的胤禩与胤知道,胤禟这是当真在赞叹与艳羡:一本万利啊!若有这种机会他也会毫不犹豫地下手的。
  顺天府尹王世臣听了这话,觉得有些不入耳,赶紧将话岔开,转回头问石咏:“小石大人,你对这诉状,有什么看法?”
  石咏冲王世臣略躬了躬身,随即开口:“回大人的话,下官没什么看法!”
  一言既出,满堂哗然。举座都以为石咏将这罪名认下了,胤禩与赫铄奇皱紧了眉头,富达礼脸黑如锅底,只有胤禟依旧冷笑,心想这少年既贪又狠,貌似很合他的脾胃。
  石咏接着道:“只是这诉状与供词中都并未提到一点,老爷子将这只藤箱与我交换金银之前,我并不知藤箱里有什么。”
  “什么?”这回胤禟吃惊了,在顺天府的大堂上直接高声询问,“你连是什么都不知道,就用五两金子去换?”
  九阿哥有点儿不太确定自己的判断了,眼前这位,究竟是个傻子,还是个赌徒啊!
  石咏淡然回答:“当时赵老爷子重病初愈,急于返乡。他说这只箱子是他身边仅有的值钱物事,而那五两金子,则是我家可以动用的全部闲钱。”
  这话说出来,富达礼脸上当即热辣辣的有些受不住。他自是忍不住想起了自家夫人向石大娘讨要添妆礼的那桩旧事——谁能想得到石家那会儿竟只有那一点点银钱。
  “当初是赵老爷子执意要用这箱子换我那一锭金子,老爷子怕我反悔,还特为签了契纸。”石咏伸手指指富达礼面前那只藤箱,“契纸就在里面。”
  王世臣没有想到实情会是这样。
  早先他听幕僚说过案情,大抵也觉得只是一桩“显失公平”的案子,没想到细问下来,实情却是这样的。
  他倒也不怕石咏说谎,毕竟这案子还是有人证的,苦主赵龄石现在不在堂上,然而与石咏做交易的那位赵老爷子眼下还在大牢里趴着。此外,石咏所说的话,也可以由山西会馆的掌柜和伙计作为旁证。
  王世臣当即点了衙役再去取山西会馆的人证。
  他自己则向富达礼告了罪,将那只藤箱取了来,将那契纸看了半天,凭空想象当时的情景,可还是有些想不通:赵老爷子身边就藏着那么多珍贵的字画,随便变卖一件,就可以供他治病与还乡,可是这人却偏偏要用这些,去换石咏手里的一锭金子。
  王世臣想不通,只能命一旁的师爷清点藤箱里的字画,与赵龄石提供的清单一一对应。
  “小石大人,这藤箱里的字画,好似少了一件啊!”王世臣核对完了所有的字画,发现只差了一样。
  “王大人,这件事,可否与您私下交待?”石咏对王世臣这一问有心理准备。
  王世臣无法,毕竟眼下石咏不是他辖下的人犯,只能算是一位“证人”。
  “王大人,这藤箱里的确还有一件字画,现在正在宫中阿哥所!”石咏悄悄告诉王世臣,“若是大人判决下来,这藤箱连同里面的财物,当真该归那赵龄石所有,那下官少不得厚了脸皮,去宫中将那一件四幅的独景条屏,再给讨出来。”


第77章
  王世臣郁闷得不行。他早知道署理顺天府不是什么好差事, 可也没想到自己竟会遇上这样的事儿。
  他只听了几句石咏的答话,就知道自己早先被手下幕僚蒙蔽, 事情的真相恐怕并非如诉状所说得那样简单。待听说藤箱中还有一件书画如今在宫中阿哥所, 王世臣更加有数, 这案子他决不能按原先与幕僚们商议好的结论去判:那样的话, 他难道还真有脸去宫中将书画讨出来,这不是明晃晃地打皇家的脸么?
  别说眼下顺天府堂上就有三位皇子阿哥坐着,就算是没有, 这种事儿王世臣自忖也做不出来。因此, 这位“署理”顺天府尹满腔郁闷,全没想到石咏其实只是扯了虎皮拉大旗, 抬出皇家来吓吓人, 让他别那么轻易就做出判决罢了。
  “既是这样,诸位大人请去后堂花厅休息一二。”王世臣斟酌着说, “下午本官自当传上告之人赵龄石, 和叩阍之人赵德裕, 以及一干人证到堂,再问过不迟。”
  石咏便稍稍松了一口气:至少这案子如今已经揭开来,闹大了, 就算是一拨人想要遮着掩着瞒天过海, 眼下也做不到了。
  顺天府后堂的花厅里,王世臣赶着去结交三位皇子阿哥与大理寺卿赫铄奇去了。他是汉官,较少有机会和这些位尊之人打交道。
  而石咏则立在另一处,垂手听富达礼训话。
  富达礼满心窝火, 看着这个堂侄儿,却又拉不下面子,说不出“出了事怎么不去找永顺胡同”这种话。他只能将与案子相关的经过一样样问过,确认石咏在其中的角色并无不妥之后,才淡淡地说:“务须小心谨慎!伯父另有旗务在身,下午得回正白旗府署。”
  石咏得知富达礼亲自去了椿树胡同,护下了石家,心里正感激得不得了,自是伯父说什么就听什么,听说富达礼要走,当即起身恭送他和佐领梁志国。
  富达礼凝望着石咏,顿时又想起石咏的父亲石宏文,忍不住长叹了一声,这才转身去花厅处拜别了另外几位大人物,还不忘了嘱咐王世臣一定要“秉公行事”,听得王世臣眼角直抽,心想,你家侄儿将皇家都抬出来了,还怎么秉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