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修文物 完结+番外 (安静的九乔)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安静的九乔
- 入库:04.10
见到康熙过来,众人少不得起身行礼。康熙挥手免了众人的礼,忍不住问宜妃:“这是什么?”
宜妃赶紧回答:“回皇上的话,这是民间一家布庄做的,就叫做‘织金所名录’。臣妾见这册子有趣,便带来给太后娘娘看看。”
康熙觑着眼,望着那本《织金所名录》,他没工夫细看,可瞅着形式与江宁织造送上来的《织品名录》如出一辙,不免皱了眉。
德妃坐在一旁,察言观色,忍不住随手上眼药,说:“这说来也奇,怎么民间做的东西,已经快赶上贡给皇家的了呢?”
她这话听着好像是在接宜妃的话,指的是布料,可是康熙听了,却立即联想到了“名录”,登时眼角一抽。身为帝王之尊,康熙虽说自诩是个“仁君”,自觉心系百姓万民,然而当他真的听说专供皇家的“名录”也用在民间之时,康熙当真觉得有点儿不爽快。
他离了慈宁宫,憋了一股子气,便随口吩咐魏珠,去将那个“内务府造办处七品笔帖式石咏”传来见驾。魏珠领命,在乾清宫宫门口吩咐几句,这魏总管的徒弟小徐便匆匆赶去内务府了。
康熙原本只是一时兴起,才点了石咏这么个从六品的小官见驾。可是过了一会儿,石咏没来,倒是十六阿哥胤禄带了造办处的另一名七品笔帖式唐英来求见。
“启禀皇阿玛,皇阿玛早先传儿臣手下的小吏石咏,儿臣也正在为他的事儿头疼,特将石咏的同僚唐英带到此。皇阿玛,你可要为儿臣做主啊,人家这都欺负到儿臣头上来了,儿臣手下的人,都被关到顺天府大牢里面去了……”
胤禄是个人精,在皇父面前,说跪就跪,说苦脸就苦脸,一副被人欺负了委屈无处可说的模样。
“胡闹……”
康熙对这个盲目“护短”的儿子有些无语,寒声斥道:“若是作奸犯科之辈,触犯刑律,自然按大清律惩处,这样的人,又有何资格面目,做一名内务府中的官员?”
因“名录”的事儿,康熙心里已经对石咏生疑,老人家正暗自不爽,斥责起胤禄,便也一点儿不留情面。
可是下一刻康熙已经省过来:“不对,石咏……不是富达礼的堂侄么?他一个在旗的,不去步军统领衙门,怎么被关了顺天府。”
胤禄一副他也不知道的样子,回过头去,看看唐英。
唐英始终伏在地上,此刻开口回答:“皇上明鉴,石主事的案子与顺天府另一桩案子有关。四日之前,有一名赵姓老者击登闻鼓鸣冤,自称早先顺天府一桩案子断得不公。通政司日前已经将这桩案子发回顺天府重审……”
康熙听到这里,一下子黑了脸。
胤禄则正扭着头看着唐英,偷偷送他一个赞许的眼神。
整个事情的猫腻就在于此:赵老爷子击鼓鸣冤,就是不忿当日顺天府判得不公。通政司却依旧将案子发还顺天府重审,其中并无大理寺与刑部参与,这不就是明着包庇顺天府,让顺天府继续将冤假错案坐实么?
唐英看似无心,可是话说得简明扼要,一下子切中要害。康熙平生最不喜人糊弄自己,一代帝王渐渐老迈,便唯恐下面的人蒙蔽了自己的视听。击登闻鼓这么大的事儿,通政司吱都没吱一声就直接发下去,这叫康熙怎么想?
“传——”康熙气得胸口一起一伏的,冷然道,“传八阿哥胤禩入宫见朕。对了,告诉他将叩阍那件案子的旧案卷都给朕一起带来!”
少时八阿哥胤禩强捺着心中惴惴不安,匆匆赶到御前。他刑部的人雷厉风行,效率颇高,在这短短时间内就已经将旧年那一桩“赝鼎”的案子案卷双手奉上。
“通政司将此案下放到顺天府的事,你事先可知情?”康熙寒声发问,目光灼灼,紧紧地盯着自己这个素有贤名的儿子。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事先并不知情。”胤禩答道。
通政司此举的确有违成例,因此无论通政司是自作主张还是另有人指使,这个位置上的人都保不住了。
“刚才皇阿玛提起旧案,儿臣立即派人去查过,通政司主事称,案发时顺天府尹是陆明远陆大人,上个月刚刚因病乞休,如今正由王世臣大人署任。通政司只道是府尹大人已经换过,应当不会徇私,这才……”
胤禩说这话的时候,心中直叫可惜。通政司彭大鹤,正是他得用的人,而且卡在这么一个看似不显眼,实则很重要的位置上,是他整个朝中布局至关重要的一枚棋子,竟然为了小小一桩叩阍的案子,就要被拿掉了。
“有人奏登闻鼓,你这个掌管刑部的阿哥,竟然会不知道?任由通政司胡来?”康熙听了胤禩的解释,虽说能自圆其说,可康熙心里还是不舒坦,“叫彭大鹤上折子自辩!”
康熙说完,低头翻阅当初那桩“赝鼎”案的案卷,看到原告赵德裕的年岁,这位九五之尊的心,就径直往原告那里偏——赵老爷子,今年五十九,与他同岁。
时人常说“逢九是个坎儿”,赵德裕老爷子就是这样,五十九岁奏了登闻鼓,按例二十杖下去,不死也要脱层皮,若不是真有莫大的冤屈,这又何苦来?而顺天府尹虽说换了人署理,可按照常理,署理官员不会愿意在这么一个临时的职位上,得罪上一任官员,推翻旧案的结论。
康熙一想到这里,眼光森冷,立即向胤禩那里转过去,低低地“哼”了一声。
胤禩一个哆嗦,不敢抬头,背心开始冒汗,冷汗在里衣上慢慢洇开。
康熙看完案卷,随手推到一边,伸手揉揉眉心,冷哼一声道:“这桩案子,就叫顺天府去审,朕倒要看,顺天府到底怎么审上一任审过的案子!”
胤禩伏在地上应了。康熙瞅了瞅他,又补了一句:“你和大理寺卿,过去一道看着,就看这顺天府尹到底怎么样地审!”
胤禩应了,随即跪安,一面从乾清宫中退出去,一面暗自琢磨,这虽然是“击鼓鸣冤”,可却不是什么大案,怎么这么快就上达天听了呢?究竟是什么人把这事儿给捅到皇上面前的?
他可不知道,此刻在乾清宫中,康熙又传了十六阿哥来问:“这件案子,究竟又是怎么和你内务府的属下扯上关系的?”
顺天府那边,尚且不知道宫中已经对此案另有安排。顺天府署理府尹王世臣见手上赵德裕与石咏的两件案子互有关联,便下令两案一起审理。
在审理之前,有一件重要证物还未到堂,因此王世臣点了差役去椿树胡同石家,将山西会馆掌柜与伙计口中的那只藤箱取来。
这只藤箱,就是赵龄石状告石咏所侵吞的“财物”。这赵龄石口口声声,说这只藤箱是他父亲赵德裕多年所藏的书画珍品,后来被石咏用一小锭金子所换,交易显失公平,而石咏诱骗赵德裕贱卖这只藤箱,明显居心不良。
而赵龄石甚至还整理出了石咏换走的那只箱子里的书画清单,据他说,当初老爷子购入的时候,这些书画就至少值五千两上下,这许多年过去,不少物件儿都有升值,现在的估价,在八千至一万两之间。
王世臣觉得这件案子较赵德裕诉冷子兴的那件“赝鼎”案要简单得多,于是打算将这件案子先审过。人犯石咏昨日就已经由衙役拘来,暂时关押在顺天府的大牢里。王世臣只随意命人去问了石咏的籍贯和住址,知道是直隶人士,住在外城琉璃厂附近,便发了签,指使差役前往椿树胡同去提那只藤箱。
差役们都特别喜欢这种差事:这和抄家差不多啊,翻箱倒柜地将人犯私藏的证物“抄”出来,他们自然也能顺手牵羊,多牵一点儿财物。就在一年之前,他们就这样“抄”了山西会馆里赵老爷子的住所,除了抄没罚金之外,还抄出不少银两,全让他们私分了。
“嘿嘿,托老爷子的福,咱们今天又要发财了!”带头的衙役想起去年的经历,忍不住嘴角上翘,带着一队人雄赳赳地就去了椿树胡同。
“开门了!”顺天府衙役震天价地拍着石家小院的院门,“顺天府办差,快开门!”
石家小院的院门未开,反倒是椿树胡同的邻里们纷纷出了门,齐聚在石家小院门外,什么话都不说,只是默默地看着衙役们。
“什么鬼?”领头的衙役咒骂一声,返身继续敲石家的院门,“砰砰砰”敲得山响,“顺天府的人奉命办差,快开门,再不开……再不开就拆了你家的大门!”
这时候“吱呀”一声,石家小院的院门打开,七岁的小哥儿石喻护着伯母石大娘,齐齐地立在院门口。
只见石大娘身着素服,一张面孔绷得紧紧的,眼光却直直望着前方,毫不畏惧。她怀中正紧紧地抱着一只灵位。众人定睛看去,只见上面写着“先夫汉军正白旗骁骑校石宏文之灵位”。
“这……”领头的衙役看到这个灵位,倒是被唬住了,往后退了半步,心里暗想,这户明明住在外城,怎么会,怎么会……
顺天府衙役之中有几个愣头青,见状奇道:“头儿,咱们还等什么呀?”他们都手痒了,想发财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女皇成长日记[穿书] (七月与烧酒) 2018-05-21完结68 192 营养液数:78 文章积分:5,976,320女版世子爷的日常~准确来说就是子安本想逃脱原主的命运...
-
快穿之绝色 (若然晴空) 2018-12-02完结14429 19503 营养液数:10549 文章积分:286,418,944姚夏觉得自己挺好。可偏偏她家系统觉得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