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太后笑道:“礼品这种东西,在精不在多,最重要的要看送礼的人。”
江窈差点手抖得把小木匣子给摔出去,怎么感觉郑太后早已洞悉一切。
她郑重的说道:“皇祖母,我想回国子监继续念书。”
“哀家不准。”郑太后毫不犹豫的回绝她。
“我这次给您保证,我会勤勤恳恳的听司业授课,散学后也会认真的做功课。”江窈自己听起来都像在信口开河,更别提郑太后,“技多不压身,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果不其然,郑太后看着她摇头。
“您不是向来爱收集经书的手抄本么?”江窈夸下海口道,“我给您抄一卷怎么样?”
郑太后用一种太阳打西边出来的眼神看她,“当真下定决心了?”
“嗯。”江窈如释负重的松一口气。
郑太后这才告诉她真相:“其实你父皇和哀家商量过,你想回去的话随时都可以回去。”
江窈:“……”合着闹了半天,就为了哄她给自己抄一卷经书?
其实她若铁了心要回国子监,没有人能拦得了她,更何况,对于她回国子监这件事,光熙帝肯定第一个喜闻乐见。
江窈在三天后才正式回到国子监,天蒙蒙亮便乖巧的坐在四方堂里头。
连自诩学生楷模的秦正卿和她相比,都显得姗姗来迟。
令江窈吃惊的是,整个国子监,居然没有一个人因为她的回归而感到意外,仿佛她从未离开过一般。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建章公主要回国子监的事,国子监众人都早有耳闻,毕竟连谢相从建章公主离开国子监起,便断言她迟早有一日会回来。
所谓谢相诚不欺我也,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秦正卿看了一眼江窈桌角上的洛石砚台,原先放自己印鉴的位置被一方新的红丝玉印鉴取而代之。
剔透斑斓的洛石,和红丝玉的印鉴挨在一起,相得益彰,似乎每一寸都写满了登对二字。
“秦世子,”江窈唤道,“前段时日你同我提过的那件事,办的如何了?”
秦正卿正了正神色,将进展告诉她:“那些进京赶考的书生,受过殿下恩惠后,都对殿下感激不尽。前几日才在城郊湖心亭举行的赋诗会上以您为题,用五言绝句的格律,比试期间常有佳句,等我将当日的诗集整理完毕,再拿给你过目。”
江窈饶有兴致的问道:“可有什么点睛之笔么,说来听听。”
秦正卿想了想,说出两句给她听,随口问道,“对了,五日后还会有一场赋诗会,殿下要不要趁这个机会同我一道去看看?”
“可以。”这还是江窈来国子监这么久,第一次答应他提出的邀约。
等到晌午后连枝将钥匙串交到江窈手上,江窈偷摸着去了一趟藏书楼。
礼尚往来,她不是那种无缘无故拾人牙慧的人。怪只怪她千不该万不该撕了他给自己的字帖,高下立见,他的气量越大,越显得她小肚鸡肠似的。
藏书楼和她上一次进来时完全不同,虽然照旧封死着木窗,却灯火通明,江窈观察后发现应该是用了长明灯的油芯。
连宫里头点长明灯前都需要掂量一番,可见国库最近丰盈,甚至都可以称得上是阔气。
她循着第一次谢槐玉带她来的记忆,翻遍了顶层的书架子,尽是些绝迹的历代书籍,连个字帖的影子都没见到,更别提什么谢体字帖。
最终江窈空手而归,心不在焉的坐在松软的倚垫上,琢磨字帖的事情该何去何从。
她沉浸在懊悔的情绪里,连谢槐玉什么时候出现在她面前都不知道。
谢槐玉大手一挥经过她的眼前,变戏法似的又扔给她一副新的谢体字帖。
崭新的宣纸页面摆在她眼皮子底下,一二三四五六七,横平竖直撇捺钩,晃得她眼疼。
江窈真的很想掀桌,她终于体会到得来全不费工夫是个什么滋味,可是她不想重头再爬格子。
第35章
江窈刚回到国子监的头两天,日子过得按部就班。
谢槐玉除了给她扔了个字帖以外,没有再鸡蛋里挑骨头似的为难她。
再加上她相比较以前,作风收敛许多,每回谢槐玉经过四方堂外头,她都是坐姿乖巧,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来。
她的主意打得很好,等谢槐玉放松警惕后,她再慢慢的将敌人进行一步步蚕食,利用她在国子监呼风唤雨的号召力,进而弹劾谢相,扒了他内阁大学士的官职,让他灰溜溜的打道回府。
但江窈没有料到,聪明人往往都会想到一个地方去。
谢槐玉也是这么打算的,小公主天生是个受不得约束的性子,他便不能急于一时。凡事都要有个度,矫枉过正就不好了。
小公主既进了国子监念书,学业这一块,无论如何都得给长安城的女子树立个顶漂亮的榜样才对。
谢槐玉的奖惩制度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并且一改之前光明正大的作风,不知不觉的渗透到了江窈日常生活中。
等江窈发现时,她已经抄了接连三日的书。
刚开始么,四方堂的同袍都在抄书,美名其曰做功课,好在抄书量少,几句话而已,江窈没有再给自己搞特殊化,就这么应付着上交功课。
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抄书的范围对象,从群众化演变成了个体化,最恐怖的是,她的抄书量正在逐日递增。
江窈当即就撂下笔杆,开始摸鱼耍滑,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案坚决实行到底。
连枝无奈之下,只好替她做起功课来,经过上次的国子监失利事件,连枝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模仿起江窈的字迹来。
其实连枝本来底子就不差,可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模仿江窈的字迹之后,她的笔迹都变得软趴趴,跟个没骨头的似的。
江窈对此只能装无辜,她心里多少清楚点原因,可能是因为谢槐玉亲自指导过,但她又不愿意承认这个原因。
结果第二天江窈就被司业当众点名批评,并且将她的功课当窗花似的糊在窗户纸上,公布于众,以儆效尤。
等到下午时,窗户纸上已经贴满乌七八糟的功课,各式各样,有拿司业作打油诗的,有乱涂乱画瞎涂鸦的,署名都是些长安城中有名的纨绔子弟。
合着闹了半天,她成了枪打出头鸟的那只鸟,江窈心里别提有多不是滋味了。
江窈忍不住犯嘀咕,司业以前从来没有插手管过她在国子监的学业,现在却忽然转了性,跟太上老君炼丹炉里出来的似的,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来她的功课由别人代写。
当天散学回宫的路上,江窈故意叫车夫窝在巷子角里。
她挑开轿帘,选择暗中窥探,果不其然被她抓个正着,谢槐玉正在国子监门口和司业攀谈呢。
江窈挺想去找谢槐玉问个清楚,但她又不想做沉不住气的那个人。
最主要的是,她实在摸不清他造访国子监的时间规律,阴晴不定,就跟天气预告里头的多云似的,多一分是晴天,少一分则成了阴天。
她心生一计,让连枝在小厮里给她找了个人形真眼,负责记录谢槐玉每次来国子监的时机。
时刻警惕着,以便不时之需。
这一天晨光拂晓,江窈正支着手肘打盹,脑袋时不时朝桌案上嗑一下。
秦正卿许久没见过她这副别开生面的模样,想起她前几日的凌云壮志,握着拳头连连清咳,硬是把江窈从周公身边拉回来才善罢甘休。
江窈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她倒不是被秦正卿吵醒的,搅她清梦的另有其人。
国子监的庭院里人声鼎沸,有一道吊儿郎当的声音最为刺耳——
“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四方堂的人是你能够伺候得么?”
“爷贵在有自知之明,知道嫡庶有别,安安心心窝在犄角旮旯里头念书。”
“不过是个小哑巴,烂泥里生出来的东西,听底下人议论,你是那青楼窑姐儿生出来的糟践玩意,撞大运被夏主薄领到国子监来。”
江窈顺着半开的窗扉望出去,匍匐在地上的身影瘦小,粗衫布衣,整个人瘦的只剩下骨头架子。
她对这个人依稀有些映像,连枝刚给她开小灶的头几天,他都蹲眼巴巴的蹲在灶台外头,隔着一道栅栏,袅袅的炊烟盖过他苍白的脸。
连枝四处打听后,告诉她这人名唤哑奴,生来不会说话,原先是夏主薄身边的书童,可惜夏主薄辞官回乡前万事都想得面面俱到,唯独遗漏了他。
至于言语刻薄,出口伤人的那位姓贾,单名一个平字。
贾平这人吧,江窈自打从刚进国子监第一天起就早有耳闻,长得歪瓜裂枣不说,平日里和肃王走得很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贾平的人品可以用劣迹斑斑来形容,人人都对他避而远之。
但这人人里头,不包括那些庶出的纨绔公子哥儿。
江窈当时就看不下去,拍案而起:“实在太猖獗了!”
“殿下息怒。”秦正卿顺着她的视线望过去,顿时心中了然,“想来殿下自幼生活在宫中,并不清楚外头的情况,长安城凡是钟鸣鼎食的世家,大多会有这样的状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