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 (冷香忆)



李健安一脸担忧,生怕爹娘吵起来。

李福康、李英华、李敏寒站在堂屋门口听着里面的谈话,心里七上八下。

“爹,本来我是准备你与二叔回来后,让你们做新的吃食买卖,现在你不愿意,那这样吧,我手里的银钱,一分为二。你拿一半去买地种。我拿一半做吃食买卖。”李如意是看出来了,哪怕是赵氏也无法说服李山,那就让李山去种地,这样也好过家里不和睦。

李山摇摇头道:“不行。银钱都得买地。买了地种粮食赚出银钱,再做买卖。”

李如意问道:“您说说看二十亩地,一年能赚多少银钱?”

赵氏见李山不吭声,沉着脸道:“顶多五两银钱。”

李如意高声道:“五两银钱都不够我们家现在的开销,更是远远不够供我四个哥哥读书。”

李山缓缓道:“我与你二叔夏收后去修建城墙,再不够的话,我把驴子卖掉。”

“卖驴?”李如意伸手抚额,明明昨天李山骑驴时非常高兴,怎么今天就要在将来把驴卖掉。

李健安深深的看了生父一眼,上次去燕城就是这样,费尽口舌也无法说服生父,心里真是无力,轻声道:“娘,我不读书。我跟着五妹做吃食买卖赚银钱供弟弟读书。”

李如意有些动容的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大哥,你今年才十三岁,你去读书,十年后你才二十三岁,考中秀才以后都不用种地。”

“做买卖很辛苦,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一个人辛苦受累。”李健安深深知道读书考中秀才能够改变命运,可是总得有人牺牲,连最小的不到十岁的妹妹都能够如此,身为长子的他,岂能不付出?

李福康缓缓走至,站在李健安的身旁,“大哥,我和你一起跟着五妹做买卖。”

李健安抬起头望着二弟有七分相似的脸,温声道:“不用。你比我聪明,你读书准能考中秀才。”

李英华与李敏寒相视对望,孪生子心有灵犀,很快就做了决定,并肩走进堂屋。

“三哥,你来说。”

“大哥、二哥,我与四弟的年龄比你们小,以后有的是机会读书,我们跟五妹做买卖,你们去读书。”李英华说完这话,心里竟是轻松了许多。

李如意长叹一声,“哥哥,娘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你们读书。”

李敏寒没有李福康心直口快,但是胆子比他大,仗着是小儿子的身份不怕李山,“可是爹不和你做买卖,还要把你的本钱都拿去买地,赚不到银钱供不了我们读书。”

赵氏的脸色阴沉的能够滴出水来,跟儿女沉声道:“你们出去。我与你们爹有话说。”

李如意最后一个离开,在关堂屋门的时候,看到赵氏双眼圆瞪的厉害模样,心里担忧赵氏跟李山打架。

赵氏声音幽幽,“李山,十六年前,我还没有嫁给你时,你家有多少亩地?”

李山听妻子直呼自己的名字,心情莫明紧张,小心翼翼的答道:“十三亩地。”

“十五年前发生疫灾时,你的十三亩地有人买吗?”

“没人买。”当年的疫灾,导致方圆百里的村镇县甚至是城府的人成千上万的死去,许多人家全家病逝,到处都是无主的良田,再肥的良田都卖不出去。李山带着年仅五岁的李石离开李家村时,身上只有十几个铜钱,可以说一穷二白。

“我娘家有三十亩地,哪怕一亩只卖五百个铜钱也卖不掉。我逃出家乡的时候,身上没带地契,带的是银票、碎银。我遇到你和石头时,银票有二十五两、碎银七两四分,合起来整整三十二两四分银。你救了我的命,我嫁给你,这些银钱成了我的嫁妆。”赵氏没有当着儿女的面说这些往事,是怕打击丈夫的自尊心。

李山深深知道,如果不是那场疫灾,赵氏不会变成无依无靠的孤女,根本不会下嫁给他这个大字不识穷的只剩下命的农民。

73夫妻博弈

赵氏沉声道:“我们三人来到礼村,官府给的房子破烂,根本不能住人,给的六亩良田都是荒地。你身上没有银钱,我就把嫁妆拿出来大修房子,又听你的话把剩下的银钱买了四亩良田、两亩劣田。”

当年李山的思想跟现在的一样,有了银钱就要买地,越多越好。

“我生下健安、福康,我想让他们读书,那时石头还小,你一个人种十二亩地赚的银钱只能勉强维持家里的开销,后来我生下英华、敏华,你种地赚的银钱没有增加,家里还是没有银钱供他们读书。”

李山回忆起初为人父时,赵氏经常对还在襁褓里的长子、二子说,以后你爹给你们挣银钱供你们读书考秀才举人。

李英华、李敏寒出生之后,赵氏曾念叨过类似的话,后来渐渐不再说了。

理想很美好,现实非常残酷。家里连饭都吃不饱,衣都穿不暖,更别说供孩子读书。

赵氏继续道:“我们家的日子过得很苦,你种地的收入还不够我们吃饱饭,儿女一个个面黄肌瘦,如意一个小女娃,从小到大穿的新衣服屈指可数。我嫁给你十五年,日子越过越差,我生的五个儿女也跟着吃苦。”

李山深深的感觉到自己的无能,愧疚的脸烧烫。

“你种地、外出做事很辛苦,你为这个家尽力了,只是智慧不高能力不够。我看在眼里,心里有数,没有埋怨过你。”

李山细细回想,除去今日,这么年来还真的从未赵氏说过抱怨的话。

“最近几个月你的做法让我对你非常失望。”赵氏停顿一下,有些哽咽道:“如意那么一点点大,个子不高,得站在灶台上才能够得着锅,每天早上天不亮就站着做吃食,一站就是一个时辰,健安他们四兄弟每天走五、六十里路去金鸡镇、长平县做买卖……”

李山心情更加难过,沉默不语。

“如果你在家里,这些事你来做,孩子们就不用这么辛苦。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真的是没有办法,家里太缺银钱了,我肚子里还怀着两个,帮不了他们的忙。我想让你赶紧回来帮孩子。还有,家里的银钱多了,却没有一个成年男人,我怕招贼偷盗,我特别怕出事出人命,每天夜里都担心的睡不着觉。”赵氏说到这里落下两行清泪。

李山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妻子落泪,有些惊慌失措的起身伸手给妻子抹泪,劝道:“素梅,你莫哭。”

“你坐着听我说完。”赵氏一声令下,李山只能坐回去,“我让健安兄弟去叫你回家,你不回,我又写信给你,你仍是不回家。你就跟我对着干,让我担惊受怕让我这么难。”

李山如坐针毡,喃喃道:“我没想到家里有这么多银钱。”

“曾经我给过你银钱买了地,你没有让我和儿女过上好日子,也没有让我的儿子上学堂。这次我不会让如意再给你银钱买地,我们要过好日子,我要让儿子都上学堂读十年参加科考中秀才举人改换门庭!”赵氏伸手抚摸着肚子,这里面还有两个儿子,如果不说服丈夫去做买卖,六个儿子都不能上学堂读书。这是她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

“我……”李山望着泪眼汪汪的赵氏,后面的话说不出口了。

赵氏很是自豪的道:“我的如意有智慧有能力,几个月带着健安四兄弟挣的银钱比你十五年种地做苦工挣的还要多。我相信如意的话,你也得相信如意。”

五兄妹各怀心思趴在堂屋门上偷听,里面大多是赵氏在说话,李山气势很弱,偶尔说一两句话。

谁在家里贡献大,话语权就高。

没有赵氏当年拿出嫁妆修房子,李山兄弟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家里的十二亩田当中四亩良田、两亩劣田是赵氏嫁妆买的。

在李家最困难的时候,赵氏付出了所有的嫁妆,加上为李家生了四个男丁,是李家的大功臣。

天空的雨渐渐小了。李家夫妻的谈话以赵氏获胜结束。

李如意的小金库全部保住不用买地,在没有农活时,李山兄弟和她做吃食买卖。

好消息来得太快,李如意有种恍如梦中的感觉,要知道李山的性格非常倔强还很主观。

赵氏眼睛微红,显然是哭过了,不过,现在嘴角上翘,面带微笑,温柔的目光环视四个儿子,“等雨停了,你爹就去里正家问问镇里学堂的事。”

李福康还是忍不住问道:“我们都能上学堂?”

赵氏再次望向爱女,见爱女自信的点点头,心里很是感动欣慰,笑道:“能。”

“我们一起上学堂。太好了。”

“我们是亲兄弟,还是同窗学友。真好!”李家兄弟抱在一团,喜极而泣。

一直在后院跟驴玩的李石不知何时冒了出来,摸着肚子,小声道:“如意,我肚子又饿了,你昨晚说过有午饭吃的,可现在厨房的灶还是凉的。”

李如意嘻嘻笑道:“二叔,我忘记做午饭了。这就去。”刚才就惦记爹娘谈判的结果,肚子饿得咕咕叫都不觉得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