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 (冷香忆)



江青云听到吃食二字,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李家混糖月饼,这样的美味还真是只有在燕王府才能吃到。

秦太妃拉着江青云的手,苦口婆心的道:“外头哪有府里条件好。你要真想走,过了年开春再走。”

“你大病一场,身子还没缓过来,需要好好休养。”周莫玄揽着江青云的肩膀,低声道:“侄子说句交心的话,你才来我们府没多久,就匆匆离开,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府亏待你了。”

“你们对我很好。若是不好,岂会在这里陪着我说话。”江青云语气带着深深的坚定,缓缓道:“我家只剩我一人,我想早些自立门户重新开始。”

71商议读书

哪怕是离开王府自立门户,以江家现在的状况,只有江青云一个人,也得依附燕王府。不过,这样也比寄人篱下,饱受谣言伤害的强。

秦太妃想到江家的大灾祸就十分难过,有些哽咽的道:“你这个孩子真有志气。”

“姨,我住的地方离燕城很近,我每个月会来看望您,您不用为我担心。”

周莫玄把秦太妃、江青云都送回住所,返回后花院陪爹娘哥哥姐姐过节。

击鼓传花的游戏正在进行,周珞炎朗声做诗,还用挑衅的目光瞟了周莫玄几眼。

灯火把周珞炎脸上的表情照的很清楚,周莫玄却不以为然,正如江青云所说,生在燕王府得有一身好武功,领兵打仗英勇杀敌。

燕王府伫立百年不倒,靠得不是吟诗做画,而是打仗杀敌。

周珞炎再会做诗,也没得到周冰一句夸赞,甚至连个鼓励的眼神都没有。

江青云在院子里散步平息心情,又在书房看了半个时辰的书,洗漱歇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不是心情悲伤,而是吃撑难受,这个李家混糖月饼真是让他记忆深刻。

半夜,乌云遮月,竟是下起雨,哗啦啦的雨水声音,听着雨还不小。

赵氏在床上侧躺,身旁的李山鼾声如雷,吵得赵氏无法入眠,都说小别胜新婚,没想到赵氏这里却行不通,独眠几个月习惯了,丈夫回来,竟是不适应。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偶尔还有隆隆的雷声。

今年夏季的雨水不多,百姓都以为秋季干旱,今晚的雨来得很及时。

要在以前,赵氏会抱怨下雨天做不了买卖,还会担忧远在燕城修建城墙的丈夫、小叔子被雨淋,明天李家不做买卖休息,丈夫、小叔子也回家了,今晚不再担忧。

李山的鼾声大了起来,像是跟雷声比着谁声音大,赵氏翻身面朝李山侧躺,视力不好的她隐约看到丈夫熟悉的侧脸,心莫明的踏实起来。

丈夫回到家里,她不用担心有贼人夜晚潜入家中偷盗。

李家人睡得混天黑地不知时辰,醒来时竟是将至次日的上午,老天还在下着雨,鸡窝里的十几只半大不小的鸡站在窝边贼兮兮的探着脑袋寻吃食,后院的驴子饿的不时叫唤两声。

李健安四兄弟先后起床,都顾不上洗漱,喂鸡、喂驴、烧热水,再去瞧看天色,这雨怕是要下到晚上。

远处水气朦胧,整个村子都笼罩在雨水之中,没有人在村里的土路上行走,安静的只能听到雨滴落在地上的声音。

李山把缺的觉都补回来了,起床之后,竟是慵懒的浑身没有力气,见赵氏都已经洗漱穿戴好,再看角落里的粪桶也不见了,不由得有些愧疚,微笑道:“你醒了怎么不把我叫醒?”

赵氏柔声道:“你累了几个月,好不容易回家睡一觉,我不忍心叫醒你。”

“昨个你说要跟我说商量事,我吃醉酒了,你后来跟我说了吗?”

赵氏给了李山一个带着妩媚的白眼,“你睡得跟猪一样,我说给谁听。”

李山哈哈大笑,上前抱着赵氏的肩膀亲了一下脸,伸手抚摸赵氏大的吓人的肚子,“你现在说,我听着。”

赵氏俯在丈夫耳边吹气如兰,低声道“孩子们做买卖,赚的银钱除去修建房子打井买驴,富余很多,这不前前后后给了我四十两白银。”

李山目瞪口呆,失声问道:“四十两?”他与李石拼命的干活,一个月合起来才挣一两五分银钱。

赵氏伸手抚摸丈夫风吹日晒黝黑没有光泽的脸颊,心里有些心疼。“是。”

李山问道:“怎么有这么多的银钱?”

“做吃食买卖的方子都是如意想出来的,这几个月家里的帐也都是如意管着,四十两也是如意给的。”赵氏转身去取装着银票的铁盒。

李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摆在眼前的是白纸黑字盖着钱庄独特红印的银票却是真实存在,激动无比的道:“买地。咱们家一下子有这么多银票,能买很多的地!”

“不能买地。”赵氏把银票收了回来仍是放在铁盒里面锁上,肃容道:“我与如意商量决定,把健安四兄弟送去镇里学堂读书,这笔银钱是束脩费。”

李山笑容渐收,想了想缓缓道:“这笔银钱用来给健安他们读书也行。”

闻言,赵氏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山哥,我以前跟你提过送健安兄弟读书的事,你每回都说好。如今家里终于有银钱了,我自是要实现这个愿望。”

李山问道:“一年的束脩费用是多少?”

“十几两白银,这些银票够健安兄弟读两年书。”

李山又问道:“健安他们两年后能考中秀才吗?”

“读书人寒窗苦读十年都不见得考中秀才,何况我们的儿子才读两年。”赵氏想到娘家的三个哥哥都是六岁启蒙,在学堂里读了七、八年的书,然后陆续考中童生。

李山脸上没了笑容,低声道:“我们供不起他们四个读十年书。”如果说供一个儿子读书十年还行,现在竟是要供四个儿子读书,十年就是近二百两白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赵氏定定瞧着李山,“如意有许多新的吃食方子,你与石头听她的话做吃食买卖,我们家能赚很多的银钱,供的起健安四个读书。”

李山哭笑不得的道:“如意只是个孩子,她还不到十岁。”

窗外传来李如意清亮的声音,“爹、娘,早饭好了。”

说是早饭,已是辰时末(快九点),一家人团聚,吃着香喷喷的鸡蛋灌饼、小米粥、泡菜,竟然有着过年的气氛。

这样惬意舒适的生活,是李山不敢想象的,更是让李石高兴的脸上笑开了花。

饭后,外面的雨哗哗下着,堂屋光线很暗,赵氏没有做绣活,开始跟李山细说这几个月儿女做买卖的事情。

作为长子的李健安特意坐在了赵氏的身旁补充说明。

李如意参与到这场决定家庭命运的谈话之中,开始是保持沉默,听到直到李山道:“如意一个小娃娃,身上不能放那么多银钱。家里的地太少,这些银钱用来买地。”

72所有钱买地

李如意开口道:“爹,以后四个哥哥都去读书,娘要带两个小弟弟,您与二叔还要做新的买卖,家里没有多余的人种地,我们不用买那么多的地。”她身上的四十三两白银,已经跟赵氏、李家四兄弟商量过用处。

李山望着口齿清晰目光坚定的李如意,缓缓道:“地是农家根本。有了地才有粮食,灾荒年才不会饿死。”

“您还没去地窖瞧过吧,咱们家已经存了两千斤的粮食,我会一直让家里保持这个数量的粮食,这样哪怕是灾荒年也不怕。”李如意的脚在桌下踩了李健安的脚一下。

李健安鼓起勇气道:“爹,我觉得五妹说的对。”

李如意问道:“我请您算两笔帐。今年丰收年,咱们家十亩良田赚了多少银钱?我四个哥哥读书,每年束脩费大概十六两白银,您觉得种多少亩地才能赚出这么多银钱?”

李山眉头微蹙,“种地是不赚银钱,可是地放在那里,心就踏实。”

“您把银钱都买了地,我们家拿什么做买卖,拿什么赚银钱?”李如意就知道说通李山非常困难。

赵氏当着儿女的面对李山道:“如今家里这么好,都是如意想法子弄的,你为什么不肯听如意的话?”

“没有地就没有根本,我们家得买地。”李山翻来覆去就是这句话,认准了买地,哪怕是赵氏劝也没有用。

赵氏没想到丈夫如此主观守旧倔强,有些生气的问道:“你是不是不想做买卖?”

李山肃容道:“做买卖风险太大,能一夜变富,也能一夜变穷,只有种地最踏实。”

赵氏脾气非常好也被李山激怒了,高声道:“我没听过谁家种地能供出秀才。我们家四个儿子,你想靠种地供出四个秀才,简直是做梦!”

李山怕赵氏气坏了身子,柔声道:“我们家在礼村没有根基,有了地才能有根基。”

赵氏气道:“儿子考中秀才有了功名,我们家才有根基,否则种几辈子地都只是无权无势任人宰割的农民。”作为秀才之女的她,根本无法理解祖祖辈辈都种地的李山对土地的感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