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 (冷香忆)



地契的主人是燕城大户人家的老太爷,已在前几日病逝。

名下的几千亩地成为遗产留给几个儿子。

穿黑衣孝服的青年就是老太爷的管家。

青年叫赵冬泉,是老太爷在冬天在一口温泉边捡的孤儿。

赵冬泉小时候是奴籍,长到七岁,老太爷见他很聪明又非常懂事,就开恩把卖身契还给他,还供他读书。

赵冬泉长大就在老太爷身边侍候,当他的管家,打理所有铺子的买卖。

十年之中,老太爷的财产翻了三倍,这都是赵冬泉买卖赚来的。

老太爷把一座燕城远郊价值二百两的旧宅子送给赵冬泉。

老太爷的几个儿子得知此事之后,就防狼般防着赵冬泉,怕老太爷人老了糊涂将财产全部留给赵冬泉。

前些天,老太爷刚死,几个儿子就在灵堂上让赵冬泉交出账本、房契、地契。

赵冬泉心里十分坦荡,当时就把东西全部交了,然后等给老太爷守灵七七四十九天就离开燕城去外地。

谁知,老太爷还未下葬,几个儿子就为分地不均打了起来。地有良田、劣田之分,还有属地之分。良田比劣田贵。距

离燕城越近的地就越贵,反之就越便宜。

老太爷的大儿子仗着是长子的身份,要得到燕城附近所有的良田。

大儿子年青时吃喝嫖赌,老太爷在生前曾把他赶出府去,只是没有将他除名。

老太爷去世,大儿子就回来了,可是几个弟弟不服他。

二儿子拿烛台把长子的额头给砸了,长子一脸的血。长子的儿子就拿板凳把二叔的胳膊打骨折了。

家族的长辈怕闹出人命,干脆让赵冬泉把地都卖了,把银子给老太爷的几个败家孽子平分得了。

赵冬泉着急把地赶紧卖完,准备在年前把银子给老太爷的儿子分了,省得过年几个儿子又打架,把老太爷生前留下的好名声都毁了。

几千亩地不是那么好卖的,特别是在年底,一时半会找不到大买主。

赵冬泉就降价卖地,这不几天过去燕城附近的三千多亩地已经卖光,只剩下长平县城一带的几百亩地了。

昨天,赵冬泉来到长平县城,找到几个朋友托他们散布消息找买主,然后亲自到交易的地方找寻买主,这样一天过去,卖掉了三百多亩地。

今日上午,赵冬泉刚来就碰到了李山这个买主。

李山买的地不算多,可是太会砍价了。

赵冬泉看出李山是个非常热爱的土地的农民,心里好奇他哪里来的银钱买地,得知他就是李家豆腐的主人,觉得值得一交,就把价钱降了降。

189买出的烦恼

李山拿到了地契,喜不自禁。

赵冬泉跟着走出衙门,“李老爷,我们府的地都是我以前亲自买的,良田肯定就是上等良田,亩产量高,种麦子、玉米都好。你只用这些钱就买了那么多的地,可真是买着了。”

李山欢喜的憨笑,见赵冬泉脸上淡淡的抑郁,看来心情不高兴,地卖的这么便宜,是谁也高兴不起来。

李山连忙收了笑容,“我买地是有缘,跟你家有缘。”

“李老爷买这么多的地是要雇人种还是都租出去?”

李山很实诚的答道:“租出去。家里买卖太忙,我没有功夫种地。”

“你做什么买卖?”

“我家在礼村,做的是豆腐买卖。”李山自豪的道:“所有人吃的豆腐都是我李家做的。”

赵冬泉有些震惊道:“原来礼村的李家豆腐就是出自你家。”

李山忍不住咧嘴笑道:“是。我家还卖豆腐丝、豆腐皮、豆腐干,对了,还卖混糖月饼。”

“李老爷,我请你用个便饭,如何?”

李山不好意思再占赵冬泉的便宜,就指着一家规模比较小的酒馆,道:“我请你吧。”

二人进了酒馆,李山照顾赵冬泉特意都点的素菜。

二人以茶代酒喝了两杯之后,就聊了起来。

赵冬泉在得知李山有六个儿子一个女儿,如今十岁以上的四个儿子都在读书,家里的买卖倒是女儿帮忙,也是好心提醒,“我家老太爷共有六个儿子一个女儿,以前他也是让儿子都去读书,女儿留在家里陪他。”

李山并不知道老太爷死后六个儿子闹分家产的事,就没有多想。

赵冬泉没得到回应,想着反正马上要离开燕城,走之前还是点醒李山为好,“你儿子多,买这些地,以后儿子兴许会为地契的归属产生矛盾。”

李山有些纳闷,问道:“此话怎讲?”

赵冬泉就将老太爷几个儿子的事说了,“这事许多燕城的人都知道,长平县城也有人知道,你去打听就能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

李山若有所思。

赵冬泉语重心长的道:“李老爷,你家有六个儿子,可得好好教导。”

李山面色微变,点头道:“那是。”

李山跟赵冬泉分开直接回礼村,本来买了很多的地特别高兴,可是想到将来六个儿子会为地多而打斗,又高兴不起来。

穷的时候有烦恼,富的时候怎么还有烦恼?

礼村的几个村妇采购年货兴高采烈的回家,碰到李山纷纷跟他打招呼。

“李老爷这是去哪了?”

“我去县城办点事。”李山低调,脸上不带笑容,谁也看不出他买了几十亩地。

这才多久,李山就适应了村民对他的称呼。

李山回到家里,一反上次买地的激动亢奋,让李如意以为他没买到地呢。

赵氏问道:“山哥,情况如何?”

“遇着一个大户人家卖地,我用二百两银子买了八十亩地。”李山脱掉棉袄上炕,坐上炕可真暖和,接过女儿倒的蜂蜜水,也不怕烫,咕咚几大口喝个干净。

赵氏惊呼道:“八十亩地,我没听错吧?”

“你没听错。”

“山哥,你买的地不会是在深山老林很偏僻的地方吧!”

“这是地契,你瞧瞧。”

李如意连忙凑过来瞧看,“我的爹,您厉害了,竟然买了八十亩良田,还是在长平县城附近的良田。买田,我就服您!”

“山哥,这么大的喜事,你回来怎么不吭不哈的?”赵氏欢喜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这要是在夏、秋季,八十亩在县城附近的良田能卖到三百二十两白银,就算在冬季,也能卖二百四十两。

很快,从李家传出哈哈的欢笑声,其中还有李山的笑声,他看到四个儿子纯朴的脸干净的眼神,又觉得自己想多了,就把心事放下了,自然又亢奋高兴起来。

不过,该说的话,李山还是要说,他可不想跟老太爷那样,尸骨未寒,几个儿子就争财产打得头破血流,名声全毁了丢人死了。

于是在晚饭之后,李山特意把四个儿子叫到跟前,先是说了老太爷的事,又好一番教导。

赵氏坐在一边听着,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跟着说了几句。

作为长子的李健安道:“买地的银票是妹妹出的,这些良田都应该当作妹妹的嫁妆。”

“对。良田都归妹妹才对。”

“爹,妹妹挣的银子买了良田,自是都归她。以后儿子考出功名有了钱自会买良田。”

“家里供我读书开销很大,我心里已经很感激,怎会奢想得到妹妹的地呢?”

李山夫妻见四个儿子都说良田应该归李如意所有,这些年没白教导他们。

赵氏缓缓道:“他们说的对。我看你这次买的良田以后就给如意当嫁妆。”

李山道:“好。我这就把地契给你们妹妹。”

李如意在外面听了一会儿,推门而入,没好气道:“干什么啊,你们就这么急着把我嫁出去,让我走啊?”

赵氏柔声道:“我的儿,我们哪有这个意思啊?”

李如意瞟见桌上的几张地契,直接把它们分成两份,分别塞到赵氏、李山手里,“这些良田就当是过年我孝敬爹娘的。爹娘各四十亩。”

赵氏搂住李如意,感动的道:“没见过你这么不爱财的。”

李山拿着地契,心里欢喜激动,笑道:“如意真孝顺。爹爹谢谢你了。”

李如意提醒道:“爹,我可先说好了,这地您租出去,别自己种。”

“那是。我得做豆腐。我们家的地都租出去。”李山得意的道:“我这回买的地挨着河,比上次买的地位置好,到时有的人要租。”

长平县县城外有条白河,水流量不小,即便是冬天河面最窄处也有两丈宽。

白河的源头在距离长平县城十里远的高山,途经长平县城、燕城,然后与几条河汇聚成大江,最后流到大海。

白河两岸的土地容易灌溉产量高,就是良田中的良田。赵冬泉当时给老太爷买地,十分尽心,选的地大多在白河两岸。如今便宜了李山。

李如意夸赞道:“我爹真有本事。”

几里外的金鸡镇,从一座民宅里面传出男子愤怒的训斥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