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 (冷香忆)



“我爹还惦记着地呢。”李如意跟赵氏说了一句,又夸赞道:“说来爹还真是有先见之明,在长平县城买了地,这不,我们家就要搬到长平县城去住。”

这话提醒了赵氏,笑道:“是。原来觉得那地买的太远了,现在看来正合适。”

李山得到妻女的肯定,有些得意的道:“这就是命咧。”

李如意问道:“年前长平县城还有人卖地吗?”

李山一听有戏,激动的道“肯定有。”

“那您抽空去打听一下,要是县城那边有合适地就买下来。”

赵氏嘱咐道:“山哥,这回咱们先说好了,你只能买长平县城方圆五里的地,不能远了。”

“好咧!”李山眉开眼笑,这就去豆腐房继续干活。

李石已经在豆腐房干了好一会儿活,见李山满脸是笑还哼着老家的小曲,好奇的问道:“哥,晚上有好吃的?”

“不知道晚饭吃啥。”李山伸手拍拍比自己个子还要高李石宽厚的肩膀,自豪的道:“明个我要去长平县城一趟,我要给我们家买地。良田!”

任家父子纷纷上来道喜。

“恭喜老爷。”

“怪不得今个喜鹊叫不停,原来老爷有喜事了。”

任余年由衷的道:“买田好,田能产粮吃饱肚子,能租出去,还能传给子孙后代。老爷真是高明!”

李山终于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笑得嘴都合不拢,又跟几人道:“明个我不在,你们多受累,把咱们豆腐房的活干好了。”

几人连声答应,“是。”

大厅。赵氏眉飞色舞的跟李如意商议在长平县城买房的事。

李如意道:“最好是买块地,我们家找人盖房子,想盖成什么样就盖成什么样。”

这地方有的是人,就是缺钱。现在她手里有了钱啥事都好办。

赵氏问道:“我们家现在的房子有口井,后院有菜地,还不挨着官道,挺好。你还想盖什么样的房?”

“我们家人口多,我想盖个有五进大院子的房,这样以后哥哥成亲了也住得下。”李如意心道:至于弟弟,他们太小了,再过十几年,我们家说不定能搬到燕城去,到时再盖更大的房。

赵氏微笑道:“我们家现在只有一进就够住了,就算你哥哥成亲,也进不着五进的宅院。”

李如意想了想,心里有了一个主意,道:“这样吧,我先画好图给您和爹瞧瞧,您们要是同意了,我就与哥哥找王伯去办。”

“真不买现成的房,决定我们家自己盖了?”

赵氏比李山开明的多。李如意的许多想法赵氏能够支持。

李如意坦然道:“嗯。我那次去江府瞧过了,附近都是树林,隔了一里路才有一个小村子,那个村没有大户人家,都是一进的院子矮房子,没有合适的现房。”

赵氏恍然大悟般道:“原来你早有打算。”

“是。我们家的买卖这么好,我从上个月就开始想此事。”李如意原来想着靠做买卖的银钱搬到长平,没想到靠着医术治好了县公爷的病就得到一笔巨银就能够实现。

“我的儿,没想到我有生之年托你的福还能搬到县城住。”

“娘,您保重身体,等我哥考取功名当了官,在燕城买了房,您还能去燕城住。”

赵氏语气充满关切,柔声道:“你年龄太小,且莫心思太重。我可就你这么一个女儿。”

“好。”李如意心道:搬到长平县后就好好的做买卖赚银钱直到哥哥考上举人。

赵氏道:“年前太忙,我看过了年再说。”

“娘。我也是这么想的。”李如意笑的时候,眼角上翘,像只得意的小狐狸。

赵氏听到婴孩啼哭,秀眉微蹙,起身去隔壁卧房,“坏了,我高兴的忘记给你弟弟喂奶了。”

李如意也拿着行医文书离开大厅回自己卧房,刚才她没有仔细瞧看燕王府赐的礼物呢。

一对上品玉佩,用的是极好的和田玉,孩儿的巴掌大小,玉上雕有云纹,显得高贵典雅。

这样一对上品玉佩,可以用来当成定情信物,一块给对方,一块自留。

一盒珍珠首饰。装首饰的盒子是雕有小兽图案的漆盒,高三寸、长半尺,光这漆盒就能值十几两银子。

漆盒里面的珍珠首饰共有十件,项链、手链、钗、簪、步摇各两件,珍珠为主材,配以黄金、宝石,珍珠都是十分以上的湖珍珠,色泽银白,形体浑圆,品相极好,最小的手链都得价值几十两银子。

十匹绸缎是出自江南的上等绸缎,红、青、蓝、绿、黑各两匹。

这样的绸缎在长平县城都买不着,只有燕城城府最大的绸缎铺才有的卖,一匹至少二十两银子。

燕王府这回除去千两白银,还给李如意送了价值两千两白银的玉佩、珍珠、绸缎,可见燕王夫妻非常宠爱周莫玄。

“太贵重了。我们家现在这样的情况不能太高调。”李如意就把礼物都收起来了,珍珠首饰就等逢年过节再戴吧,极品绸缎等以后再做成衣服穿吧,玉佩那就更得等几年,她的那位还不知道在何方呢。

次日天刚蒙蒙亮,一个高大的身影从李家的篱笆门闪出,顺着礼村的村路朝着通往燕城的官道走去。

188败家孽子

李山胸口热呼呼的,怀里揣着二百两银票,步伐非常坚定向长平县城前进。

上次他只有十几两银子,就买了六亩良田,这回整整二百两银票,他能买六十六亩良田。

他没想过有朝一日能变成拥有五十亩以上良田的富农。

是的。在燕城拥有五十亩以上良田就是富农,一百亩以上就是小地主,一千亩以上就是中等地主,三千亩以上那就是大地主。

从农民到富农。李山托的是女儿的福。

不过,没有李山就没有李如意。总之,这是李家人的大喜事。

“李家列祖列宗保佑,今个我的买地之行一定要顺利。”

路上有一些去往长平县城集市卖东西的外村的村民,只要是认识李山的,无不热情似火的跟他打招呼。

“这不是李老爷吗,这么早是要去县城?”

“我去县城办点事。”李山还是知道低调的,毕竟身上揣着二百两银票呢。

到了县城,城门刚打开半个时辰,李山顺着人流由守门的官兵检查之后,然后进了县城。

卖人、卖牲口的地方就有卖地的,李山上次来过,这回直奔这里。

他希望能遇到上次那样一下子卖几百亩地的卖主,这样价格能压得低。

有个专门卖羊、驴子的黑脸汉子朝李山高声道:“大兄弟,看着你面熟,是来买大牲口的?”

李山到了这里,就不藏着掖着,还指望这些人能给提供一些线索呢,直接道:“不是。我是来买地。”

“你买地啊。那我认错人了。”黑脸汉子有些失望的拍了拍跟前的公驴屁股,不过,仍是好心的道:“昨天有好几个人卖地,最便宜的一亩地才二两七分银子。”

李山惊喜无比,停下脚步,上前来问道:“是良田吗?”

“当然是良田。劣田可不值钱。”

“哪里的地?”

“就是县城城门不远处的地。”

“这么便宜?”

“听说……”黑脸汉子也不避讳,大大咧咧的道:“敌国的皇帝要死了,那个太子放话只要他登基,就发兵从北边打过来,一直打到燕城。这不,燕城的地就不值钱了,有钱人都去南方了,他们把地卖的很贱。”

一个卖大牲口的人竟然能知道敌国这样机密的大事?

其实这个流言已经传了好几年了,李山前年在燕城砌城墙时就听说过了,去年、今年砌城墙又听说了,前前后后都听了十几回了。

流言就是从前些年燕城砌城墙开始传起来的,而且每到过年就传得很凶,现在礼村的人都听说。

只是大家都不把这个流言当回事,因为敌国的皇帝还活得好好的。

“这样啊。”李山真是哭笑不得。他压根不信会打仗,仍是向黑脸汉子道谢。

黑脸大汉用商量的口气跟李山道:“我说大兄弟,你要是买地,真打起仗来,地没有蹄子又走不了,还不如买我的羊、驴子,你看羊、驴子都生着四个蹄子,你走到哪里都能带上它们。”

李山婉拒道:“你的羊、驴子都很好,不过,我家已经有了三头驴子、两头羊、两只狗。”心道:还有四个仆人,这么多张嘴,每天要吃很多的粮食,我要是再买羊、驴子,又得添丁,消耗的粮食更加多,这可绝对不行。

“大兄弟,我一直在这里卖大牲口,回头你想买大牲口就来找我,我给你算便宜些。”黑脸大汉苦笑着目送李山离开。

两个时辰之后,李山跟着一个穿着黑衣孝服的青年去县城衙门办理过户地契手续。

地刚才已经出县城瞧过了,就在长平县城外面,离上次他买的六亩地不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