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兼祧媳妇之恒娘 (小二园)



家里其他人都没有搭茬,恒娘倒是不在意,这也是在全家人面前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你越是拿过去的事情折腾,我越是不怕。而能够让秦氏和肖博宗都不在意,也是恒娘的本事。

秦氏也折腾一天了,夸了恒娘一番,又开心的收了礼物,这才让全家都散了。今天出了肖博宗和恒娘夫妇志得意满之外,没有什么人觉得开心,其他的兄弟想纳妾,当然,如果肖博涵在的话,也会如此想的,因为今天的恒娘实在是艳光四射,炫得人头晕眼花。而女人对恒娘的嫉妒也不一般,不管是罗氏还是言氏。还有其他一些不服恒娘的肖家老仆人。尤其是跟在秦氏身边的嬷嬷,可是她却不敢说恒娘的不是,因为她闺女在恒娘的手里,儿子在恒娘的铺子里干活。

等晚上回去,恒娘也累了,肖博宗喝多了酒,一口一口的喝着蜂蜜水,一边和恒娘唠叨海禁的事。顺便让恒娘帮着他二哥看看续弦的媳妇,帮着他侄子看看对象。还问了女儿的情况。至于是谁让秋氏和崔大河今天过来闹,又是什么人把这件事情宣扬的整个府里的人,甚至来的客人都知道了,两口子也明白。但说实话,真不值得他们费脑筋收拾。

第二天,恒娘照常早起锻炼,然后去秦氏的屋里问安,罗氏和言氏也在,本来按照规矩是布菜的,但是恒娘来了之后,就没有这样过了,家里的饮食也没有量的提升,倒是味道好了很多,也更加有利于养生。秦氏刚从拮据的生活转好,一时间就是想吩咐,但是恒娘回来之后,厨房的规矩改了,秦氏那里也不好说什么,而就那么几道菜,让人布菜,也不像话。不过,到了孙媳妇那里,就真的得看着了。

恒娘觉得,对于小年轻来说,不给点下马威是不成的,但是夹菜不用,添饭什么的,还是可以的。孙子辈的媳妇有大房的小罗氏,二房肖令廉的妻子李氏,还有就是恒娘的儿媳妇,肖令恭的妻子王氏,这个媳妇出身也是大家族,也是年少定亲,看着就是乖巧的,就是长相一般。

吃过了饭,恒娘就跟秦氏说了一声,今天有事,先去原来的宅子和崔家人谈一谈,然后去会馆谈生意。只会才会回来吃晚饭。看王氏跟着自己,恒娘想到了,这儿媳妇啥都不懂,出去跟着自己也只会尴尬,可若是忽视了,可是会让人小看自己的这个儿媳妇的。对王氏说道,

“今天会运来许多粮食,你去检查一下,要仔细检查,然后就是运来的器具,收拾干净了,小茉莉要酿酒,我答应给她酿女儿红,你也可以跟着学,去你妹妹院子看看吧!”

王氏果然很高兴,看看有什么不好,小姑子得宠,而且不难相处。恒娘看没事了,就直接走了,早上锻炼,女儿没有去,她起的不早,不过也有锻炼的习惯,按照前世的时间,一般都是七点钟起床的。

恒娘最先去的就是自己的家,此时崔家的老两口也跟孙子吃好了饭,今天似乎是知道恒娘会回来,所以两个儿子都在家等着。本来崔大河夫妇以为肖家那样的情况,恒娘怎么说也会避风头,过几天再来呢!

见到崔大河和秋氏,恒娘还是叫爹娘,崔毅虽然对不起自己,但是,崔大河两口子对自己和孩子可从来都是一心一意的。想到了为了保住孙子跟崔毅下跪,恒娘当然也很感动。昨天的事情,也怪不得他们,不过,该说的情况,还是得说,毕竟她是再嫁了。

一上午的时间,恒娘跟崔大河夫妇,还有两个孩子谈了很多,比如,现在两个儿子还算是大房的孙子,这对他们将来是很有好处的,因为母亲再嫁,带着拖油瓶的话,两个孩子会一辈子都被说闲话。但也不是没有别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崔毅再做什么危害孩子的事情,恒娘会想别的办法。崔大河恨的不行,玉石的烟袋嘴儿一下一下的磕碰这牙齿,发出声音。不是恒娘挑拨离间,但此时的情况,很明显的,崔毅就已经占到肖家的对立面了。

这件事情恒娘也和崔大河夫妇说了。让他们自己选择。崔大河说道,

“我们带了族谱来,让他们给我们这一房分出去了。我可不想再对着他下跪了。”

秋氏说道,“就是这话,”对于崔大河来说,孙子就是一切,是他们日后生活的动力和指望,若是没有了孙子,他们这辈子也就没有什么奔头了。

恒娘让崔大河夫妇留下了照顾两个儿子,因为今年两个儿子都要下场科举,恒娘已经让人办好了手续,让他们在京城考试,这对于他们也有好处,如果是在南方的话,他们肯定会面临很激烈的竞争。在老家的话,说闲话的人更多,大家都不会愿意面对那样的情况。恒娘也问了邹氏是不是愿意来,不过邹氏现在的身体不太好,而且,显然也是不想年纪大了还到异乡去。

小三元说了,自己要走文官这条路,而锤头说要当武将,不过在当武将之前,他要先考中举人。恒娘听了,也没别的意见,他们两个孩子经历的可比同龄的人多,心智成熟,所以,还是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吧!当武将危险,但是当文官也不会一路平坦的。恒娘只能鼓励。

正文 30 海事

海禁的事情,可以说恒娘是推动开禁的主要幕后人之一,示官员以害,示商人以利,海禁开了,增设海军部门,朝廷多了不知道多少高等级职务,比如正一品。这是当兵的最喜欢的。而海军负责海防和缉私,好处大大。而对于文官来说,必然增加收税部门,又有了许多高级别和高收入的官职,还能从商人那里直接收税,给京城的权贵和皇帝上贡的珍稀物品,他们可就有门路了。商人不必说了,就是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商业发展必然也能推到农业的发展,国家也有钱赈济灾民,修建公共设施。百姓的赋税甚至都会减少,这当然也不会有人反对了。

如今,肖博宗负责户部,监管着刚成立不久的海军部和海关部,责任重大,恒娘可是提出了不少建议,更是弥补了不少的漏洞,防止他们走许多的弯路。而海关部门,现在海关部部长就是夏广渊。虽然两个人算是情敌吧!但是肖博宗这个人的度量还不错,只是崔毅就是例外了,崔毅现在跟着原户部尚书,现任吏部尚书加文渊阁大学士的王纳混了。两派几乎对立,但这又是没了你,我也活不长的关系,皇帝需要平衡,所以,继续对立。他们的人正在争权。

那么,恒娘在这当中,又是怎样参与的呢?真是一眼难得,参与的态度了,出口的丝绸、茶叶、瓷器。恒娘是准备的最充分、储备的货物是最丰富的。其次,恒娘的货物不是二手货,而是自己种植的茶园,自己作坊织出来的丝绸锦缎,而瓷器,这也是恒娘搜寻了许多老工匠和有天赋的人,在景德镇那里开始研发各种精美的瓷器,有恒娘的技术、成分和方法的大概资料,有源源不断的资金供应,从前年开始,恒娘的瓷器窑厂就已经可以生产出彩瓷、青瓷、彩瓷等多种精美的不亚于官窑的瓷器。恒娘的窑厂生产出来的瓷器就叫恒窑,即使不出口,在市面上,那也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另外,精美的丝绸扇子、荷包、手帕、围巾等等,让绣庄的人一年到头都不得消停,更有许多大幅的屏风需要绣,都是恒娘亲手画出来的。牙雕、漆器、螺钿器皿,屏风,更是在仓库里堆积如山。

而这些年,恒娘每年的收入都超过50万两银子,加上原本的银子,就是为了生产出铁甲舰。最初的几年都没有成功,损失不下60万两银子,但是终于还是成功了。如同高山一般停在水泥铸造的港口的巨型铁甲舰,不仅有防御火炮,也有大容量的货仓和生活区。这样的舰船还不只是一艘,恒娘一共有20艘同类舰船,朝廷刚开始生产,很快也会有10艘下水了。

现在恒娘忙的是怎么做罐头,长时间在海上生活,淡水固然重要,但是蔬菜水果缺乏也是大事。罐头的工艺也没有多复杂,恒娘提出设计,手下有的是工人继续研究下去。

另外还带了许多的药材和成药。他们家里,二哥自从不再开书店之后,就一直帮着恒娘负责海船的建造,他这次就是带队之一。向导有本地人,但更多的是传教士,他们过来的时候都有记日记的习惯,这就是难得的航海日志。做准备的工作是最繁琐的,所以中午吃过了饭之后,恒娘一直到在会馆里谈事,一直到吃晚饭的时间了,这才回去。

想着这个时间,家里应该开饭了,不过她之前和秦氏说的时候,可是说晚饭回去吃的,因此眼看着要晚了,就让人去买成了最出名的几家酒楼的名菜,定好了,等回府里的时候,正好是带了回去。

秦氏这里聚集这家里的女眷,今天来的有秦家另外选的一个曾外孙女,如今十岁,叫秦孝淑,家里父亲不过是县里,看着也有些怯场,不过规矩倒是不错,长得也很有几分姿色,长大了,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是个美女。

至于罗家的女孩,这次换了一个嫡女,罗薇薇,亲生放父母都不在了,在家里过的也不好,这若不是罗烟柳不成器,也轮不到她。这个丫头强装镇定,看着也还行,今年11岁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