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闻言抬起头来,田庆问道:“荷花,这些房子盖得咋样?”
这会儿荷花跑进跑出的,田庆就知道她在看新造的房子。
荷花嘻嘻地笑了:“比我想得还好!庆叔,这些日子可辛苦你们了!”
田庆抹了一把汗,笑道:“辛苦啥,不累。对了荷花,你爹说,你要建这些房子来种蘑菇?”
田庆不是外人,荷花也没打算瞒他:“嗯哪,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种出来。”
“嗨,跟你庆叔还谦虚啥,庆叔还不知道你有多少本事么?”田庆看着荷花,是由衷地佩服和喜欢,“到时候要是忙不过来,就招呼我们来帮忙,反正过阵子入了冬,我们也没啥事了。”
“行,到时候估计还得求庆叔来搭把手呢。”荷花爽快地答应,又说道,“天不早了,庆叔,福子哥,早点儿收工吧,别太累了!”
田庆应了一声,田福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开口。
自从知道自己娶不了荷花之后,他在荷花面前就沉默了许多。
可是,当荷花转身下山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抬头看了过去,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随着她纤细的身影。
这两年多亏了荷花,家里的日子好过了许多,转过年他就要十五岁了,自打秋收过后,庆婶就开始留意别人家的姑娘了……
以后,他也会娶媳妇,生孩子,像祖祖辈辈一样,一直在村里生活下去……
田福抹了一把额头,抡起手中的锤子,狠狠地敲打着钉子。
他是个务实的人,不管能不能放下,都要放下了。
等房子竣工,田大强给大家结算了工钱,又特意请大家在家里好好地喝了一顿,算是感谢。
已经有人听说田大强盖房子是要种蘑菇,有人怀疑冰天雪地的能不能种出来蘑菇,也有人羡慕田大强家日子越来越红火,更有不少人跟田大强打听,需不需要做工的人手。
田大强想着这么多房子,荷花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估计还是要雇人的,也没把话说死,只是趁机把几个平日为人老实,做活本分的人记在心里,想着如果需要雇人的话,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第一场霜冻的时候,梅花和顾开元回来了。
杏花正在喂鸡,看见两人进了院子,丢下手里的米糠就往屋里跑。
“爹,娘,大姐和大姐夫回来啦!”
欢欣的声音,把家里人都喊出来了。
周氏抱了孩子,走出正屋:“梅花,开元,你俩咋回来了?”
翠花连围裙都来不及解开,就从灶屋里出来了:“大姐,大姐夫!”
荷花则笑嘻嘻地迎上前去,一边打招呼,一边偷偷观察两人的神色。
梅花穿了一件杏黄色窄袖短衫,下面系着一条大红裙子,头上梳着妇人的发髻,插着银簪子,戴了朵小小的粉色绢花,娟秀的脸庞白里透红,整个人焕发着亮丽的光彩。
顾开元则是一身干净清爽的青衫,精神很好,一边跟大家依次招呼着,一边时不时扭头看向梅花,看地面上有小水坑,还忍不住伸手拉了梅花一把。
看得出来,两人感情很好。
荷花看两人神情亲密,眼中的笑意不由得多了一层。
“一个来月没见,大姐更好看了!”荷花意有所指地笑道。
梅花脸颊微红,嗔道:“看你这张嘴,怎么越来越像你二姐了?”
一旁顾开元则回答着周氏的话:“没什么事儿,原本早就想回来的,正好赶上秋收,怕家里忙,就今天才过来。”
周氏放了心,笑着叫他们进屋:“来来,屋里说话。亲家嫂子最近咋样了?”
“我娘身体还好。”顾开元一边帮梅花打起布帘,一边说道,“本来今天我娘也想过来的,家里收拾东西正乱着,又要雇马车……就没顾着来。”
“收拾东西?”周氏愣了愣,下意识地问道,“你们这是要搬家了吗?”
虽然在梅花出嫁前就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可是梅花真的要搬去县里了,周氏心里还是十分不舍。
尽管现在梅花也是嫁人了,逢年过节才能回来,可顾家毕竟是在隔壁村子,要有什么事儿,来回都方便。
要是搬去县里,想要回趟家可就不这么容易了。
梅花看周氏神情失落,心里也难过,又怕家人难受,勉强笑道:“为了成亲,他的学业已经耽搁了两个月了,这回搬去县里,以后他也能安心读书……”
这时田大强从后院回来,进屋正好听见了梅花的话。
“这是正理,开元的学业可不能耽搁。”田大强看了看周氏,向顾开元问道,“家里东西都收拾好了?”
顾开元忙说道:“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田地让之前那家继续租着,房子也托了人照看……”
趁着他们说话,周氏背过身去擦了擦眼睛。
荷花借着给大家倒水的功夫,悄悄拉了拉周氏的袖子,小声说道:“娘,这是好事儿,大姐他们搬去县里,日子肯定比在村子里过得好,娘别哭了,要不大姐看着该难受了。”
周氏使劲点点头:“你说的是。”
荷花顺势接过了小七抱着,正好看见小家伙黑溜溜的眼睛盯着自己,满是好奇。
“你个小东西,还知道听人说话呢!”荷花逗着小七,“竖个小耳朵听啊听的,你能听懂个啥?”
像是回应她似的,小七咿咿呀呀地叫了起来。
荷花一脸惊诧:“娘,你快看,小七这是想说话呢!”
周氏看着儿女笑闹,心情也好了不少。
那边梅花和顾开元也逗了小六小七几句,便拿出了给家里带的东西。
“这是我娘挑了最细最软的棉线,特意给小六小七他们织的细棉布,给小孩子做个肚兜啊衣裳里子啥的最好了,一点儿都不扎皮肤。”顾开元拿出一块白色的布料放在炕上,继续说道,“我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我娘知道娘爱吃山野菜,特意给拿了一包,爹娘留着慢慢吃。还有鹿肉,野猪肉……”
正文 第436章礼轻情意重
周氏十分过意不去:“这么老远的,你们拿这么多东西干啥?家里啥也不缺,你们留着自己吃吧。”
梅花笑道:“都带来了,娘就收着,下次再来就要等过年了……”
看周氏眼圈微红,梅花忙岔开了话题:“娘,我还做了点儿东西,娘来看看。”
说着就打开了自己带来的小包裹:“我婆婆跟收山货的人买了一块貂皮,虽然不大,毛却出得挺好,我就给爹做了一个貂皮帽子,给娘拼了一个毛领子,冬天风冷,这个貂皮很保暖的……”
周氏看梅花除了貂皮帽子和毛领子,还给两个小子做了几件棉袄棉裤,还有一式三套的棉帽子棉手套,上面各绣了精致的花鸟图案,就知道这是给三个妹妹的了。
周氏刚忍住的眼泪差点儿又落了下来,埋怨般地说道:“你才成亲一个多月,又要搬去县里,家里事儿那么多,还给家里人做什么东西,累坏了自个儿的身子可咋整?”
虽是抱怨的语气,却满满的都是心疼。
梅花笑道:“没事儿,只是做些小东西,也不费什么事儿。这也是我婆婆的意思,娘,你就收着吧!”
周氏想着这貂皮还是顾李氏给他们寻来的,心里既感动又欣慰。
看来,顾家母子俩对梅花是真的很好。
杏花早就美滋滋地捧了自己那套棉帽手套,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
“大姐,你手真巧,这棉帽子比外头卖得都好看。”她迫不及待地戴在头上,拉着荷花让她看,“快看看我,好不好看?”
荷花噗哧一笑:“好看好看,三姐最美!”
杏花一副得瑟的表情:“还是大姐最知道疼人!”
她这么插科打诨的,让屋里的气氛轻松了许多。
这时翠花跑了进来:“荷花,上次那坛子高粱酒你放哪了?”
“我给放仓房里了啊,就在蜂蜜那个架子的下面。”荷花说着站起身,“还是我去找吧,二姐,中午做点啥吃的啊?”
姐俩这么说着话,梅花也站了起来:“爹,娘,我去帮着做饭。”
周氏忙道:“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干啥活啊,坐下陪娘唠会儿嗑。”
梅花笑了笑,低声说道:“就是因为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才想给爹娘做饭的……娘,我一会儿就回来。”
见梅花这么体贴,周氏心里又一阵难受。
可是没办法,梅花出嫁了就是顾家的媳妇,想回娘家给爹娘做饭吃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
荷花怕她们难过,赶紧拉了梅花出门:“大姐,你先去灶屋烧火,我去找了高粱酒,再去捞几条鱼,我记得大姐夫爱吃鲢鱼。”
翠花瞪了她一眼:“大姐穿着新衣裳,你让大姐去烧火?有没有点儿眼力价啊!”
说着拉着梅花走了:“大姐,我来烧火,给你打下手。”
荷花看两个姐姐去了灶屋,自己笑着跑去仓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