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扬脸上的笑容更明灿了,“嗯,婚事已经定下了。”
“喔……”杜若微微一笑。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将身上的被子又围的紧实了些,她低头默默地喝着红糖水。
苏明扬望着桌面,唇角带着文雅温和的笑,又抬头看向杜若到:“我爹和我娘虽然不识几个字,但很是通情达理,决不过多插手子女的决定,我大姐和我二姐的婚事,只要她们两人愿意,爹娘便不反对,想必到我时也一样。”
这样的父母也确实难得,识大体,一切以子女为先,在杜若看来也是这样,毕竟慧娘嫁给个二婚的……
“挺好的,有这样的父母真是令人艳羡。”杜若赞叹。
“如兰姐姐你也不必伤心难过,想必时间久了,二老就心软找你回去了。”苏明扬安慰她道。
杜若忍不住笑了起来,心中阴霾一扫而光。
她倒不是真的觉得时间久了杜家二老会寻来,所以才高兴的笑,而是觉得苏明扬这人真是单纯的白纸一样,不因环境而改变自己,固守初心,看谁都不像坏人,见了不公正的事儿还总想和人好好说和一番。
杜家的情况她很了解,即便杜家二老想通了找她回去,杜大成也不会同意,谁会养着被休回家的小姑子。杜大成他媳妇儿也得想办法赶走她!
所以当初她离开时没回杜家,现在看来是明智之举。
她抱着被子揉了揉脸,低头看了一下,床边的呕吐物已经被处理掉了,屋里干干净净的。
杜若盯着地面看了一会儿,才对他大发感慨:“一觉醒来外面天都黑了真是可怕,我自己一个人惯了,以前没什么,今日身子不好,便觉得心境悲凉。多谢你,明扬。”
不然她觉得自己被全世界背离了,忒凄苦。
这天起,她都有意的活动身体,找个空闲的时间便在街上走走逛逛,顺便欣赏欣赏新时兴的衣裳样式。其实来来回回也就那么几种,都穿在富家人身上,穷人穿的衣裳少几个补丁就谢天谢地了。
院子里的萝卜刨出来后,她抱了七八个大白萝卜给后头的丁大娘家送去了,又包了几根街上买来的油条。
丁大娘见她来家里,左打量右打量,将菜放在门檐下,便拉着她的手进了屋。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少年心事
“来就来了,拿什么东西!”丁大娘嗔怪道。
“也没拿什么,萝卜挺脆的,又甜,回头你让丁大爷放窖子里,别冻坏了。”杜若笑道。
坐在屋里,丁大娘端来了一盘子瓜子给她嗑,“整日见你在铺子里不出来,难得有闲!”
“铺子里现在活儿不多,我也没什么事儿,就来看看你和丁大爷。”杜若抓一把瓜子。
“离过年也不远了,杜姑娘你什么时候回家啊?”
“我……”走到哪,哪是家……
“我就在城里过年,平日里大爷和大娘对我诸多照顾,到时候我摆了酒做了菜,你们二老一定得来啊!”
“好!好!到时候叫你来我们家里过年!”丁大娘亲切的道。
说着说着丁大娘不免打听起她的生意来,“一个姑娘家还挺本事,以前你刚住这儿的时候,我和你大爷心里头就担心,生怕你遇到什么事儿,你生意怎么样?”
“让你们担心了,我心里头也毛,但出门在外得靠自己。生意不好不坏吧,能裹住我自己吃穿用度。”杜若道。
“那就好!真是出息!可许了人家了?也该嫁人了吧?”
“不曾许人家。”杜若笑笑。
丁大娘想了想,道:“你想嫁个什么样的?”
“老实本分的吧……”不都这样说的么……
“这样的好找,等我回头给你张罗着找找!人长得俊手又巧,不愁嫁不出去,可得找个好人家!”
“先谢谢大娘了。”
正说着话,从外头走进丁家院子里一个银发苍苍的老人来,望向屋里沙着嗓子道:“借我把锄头!”
丁大娘站在屋子里道:“要锄头做什么去?这大冷天的冻死人!干什么活儿使得上锄头,不怕把你那把老骨头折腾碎了啊!”
瞧他们说话的语气,便知道是极为熟识的,杜若起身对外头站着的老人笑了笑。
那老人也不进来,大声道:“临县一个有名的郎中给玉娇诊了脉,说是挖了蚯蚓晒干磨成粉,配上一些草药,用雪水煎熬,吃了就好了!”
丁大娘连忙走出去道:“那感情好!我这就给你拿!”
杜若也跟着走了出去,又对老人点点头。
老人仔细看她一眼,也笑了笑,转了头对丁大娘道:“我去城外河边上掘几下!”说完又扭头看向杜若,上下打量着她。
杜若被他看的略有些尴尬,心道他一直看自己做什么。
等丁大娘拿着锄头过来了,老人看着杜若问道:“这是?”
“这是前头街上裁缝铺子里的杜姑娘,你打人家门前过,都没看见过?”丁大娘道。
“我没怎么注意过,杜姑娘和我们家玉娇长得像,唉……我们玉娇一直病着,若像杜姑娘这样,我也不用整日操心了……”说着他又看了杜若几眼,拿着锄头出去了。
丁大娘指着那老人对杜若道:“这是玉娇她爹,柳昌茂,我跟你说过吧?前些天玉娇的身子眼看着好了,这一受凉又不行了,可怜见的,你跟我去看看吧,咱俩和她说说话!”
杜若点头。
丁大娘穿上厚衣裳,俩人出了门,沿着小巷子走了一段距离,到了柳家。
杜若跟着进屋后,立刻闻到了一股子浓重的发酸的药味儿,她看到了靠在床上手里玩儿一个纸灯笼的女子。
“玉娇,婶娘来看你来了!”丁大娘走到床边坐下来。
“婶娘!”那女子笑着抬头,又看向了站在后面的杜若。
“玉娇姑娘,我陪着大娘来看看你,我是前面街上住的。”杜若笑着对她道。
她望着她,发觉俩人上半张脸确实有些相像。
“快来坐下!外头冷不冷?”柳玉娇放下灯笼问道。
杜若便拿了个凳子也在床边坐下来。
“冷,这几日约莫要下雪,你躺好了别动,别见了风儿,看着你比前日好了许多了。”丁大娘拉着她的手,给她捂着。
“去年下雪时我还满世界跑呢,爹那时还总骂我,今年就跑不成啦!”
丁大娘给她掖了掖被子,又对她说她父亲柳昌茂去城外干什么去了。
“你要是闷得慌,回头叫杜姑娘过来,你俩坐一块绣点花儿什么的,说说话!”丁大娘看看杜若,又看看柳玉娇。
杜若自然嘴里也没闲着,和她们说了很大一会儿,又东拉西扯的逗人家姑娘笑。
刘茂昌从外头回来以后要留她们在家吃饭,杜若见天愈发冷了,便推辞了。
今年冬天格外的冷,空气冷寒干冽,下了好几场厚厚的雪。
杜若除了缝缝补补,每日又花两三个时辰写写画画,或是研习刺绣技法。偶尔她也去书斋或是布店、成衣店去,再者去酒楼茶馆坐一坐。
外头天寒地冻,丁大娘不是来她这儿坐坐,便是拉着她去后头柳家坐坐,从不走远。
那回在锦芳斋做了两件衣裳,她让苏明扬穿着在一片竹子前做了许久,地上还积着雪,等画完俩人都冻得不行,俩人抱着东西又跑着回到住处,生了炉火暖了大半天才缓过来。
坐在炉子前,身上披着被子,各自捧一碗姜汤,喝了半碗,才觉得身子暖了。
“做衣裳的钱我改日给你。”苏明扬说道。
“不用了,这是酬劳,你直接穿走就是了。”杜若连忙道,“不是厚布料,来年初春穿倒是正好,我真怕你冻病了,没法向你娘交代。”
自从周氏进了城,她倒是还真没见过她。
“锦芳斋做的衣裳就是好,针脚细密,绣工平且匀,青竹雅致,虽然只是绣竹枝竹叶,倒也用功夫配了五六样绣线,你穿着正合身,也气质。”杜若望着他身上的衣裳称赞道。
苏明扬也低头看了一眼,抿唇一笑:“都是有钱人穿的。”
“是啊,赚穷人的银子多没意思,就得赚富人的银子!”
“那姐你明年打算什么时候开成衣铺子?一个人如何忙的来?”
“等天暖了吧,太冷了我也不想折腾。”毕竟到时候要做许多准备,“我打算寻寻以前在绣庄一起做事的姐妹,看看有没有谁愿意跟着我做。”
又说了一会儿话管双双也来了,外头披着一件大红色的披风,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着一张冻得白里透红的圆脸。
见俩人坐在屋里烤火,她一边将披风解下来一边笑着道:“我来的是不是时候?”
杜若扭头看她:“你什么时候来都不是时候。”
“哎呀呀说什么呢,杜姑娘对我说话总带刺,嘴巴就不能甜一些?”
“我嘴巴何时不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