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里会有个头,相当总管,他负责安排“落忙人”做什么事,缺什么和主家沟通,这样主家就省事多了。
这样的总管要有足够的办喜事经验,才能应付,通常都是四五十岁走过南闯过北经过多场喜宴的人担任。
他能说会道,幽默诙谐,做事干脆利落,必要的时候还能拼酒,处理各种麻烦,应付各种突发事件,了解十里八乡的情况,总之就是一个方方面面都很能的人。
村里能担此大任的,非李大夫莫属了。
张青山早就和李大夫说好,李大夫当然也答应了。
他写完给刘氏。
“你看看,这些人够吗?”
刘氏拿过来一看,吓了一跳。
“这么多!”
张青山拿起烟袋点上,吧嗒了几口。
“不多不行啊,听说新亲会来很多。”
“小五媳妇不是大姑娘吗?一个大姑娘出嫁来那么多人干啥!”
“你这说什么话!她家是大姑娘,咱家可是小儿子,小儿子成亲,不办像样一点那能行吗,多少眼睛看着你呢!这过日子,平时省点没啥,要是有事再抠抠搜搜的,没的叫人说道!”
“我知道,就像大牛他娘那个妹子家,那家伙,来个亲戚都是一盘咸菜条子!”刘氏撇嘴道,然后又有些牙疼,“可是咱们也不能太铺张了啊,这钱都是借的啊。”
张青山却没像往常那样紧锁眉头,而是神情平静,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钱的事放心吧,明年开春就能还上。”
“你接了远途的活了?”刘氏一把抓住他的衣襟,“我告诉你,我不许你去!远途,路上有个啥事,你咋整啊!”
“啥远途啊!别瞎操心,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就是想接人家还不乐意呢。”
“那你咋说春天就就能还上了呢?”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现在告诉你,明天村里就都知道了,你那嘴我还不知道!”
刘氏不乐意,刚想说什么,外面有声音传来。
“我说,老张哥哥在家吗?”
是李大夫。
张青山笑呵呵地穿上鞋迎了出去。
“哎呀,李大夫你来了,快,进屋。”
“在外面说就行,亮堂!”
“也行!”张青山叫刘氏去倒水,过去和他坐在是石磙子上。
“这是我写的单子,你看看这些人够吗?”张青山把自己写好的“落忙人”单子递过去。
李大夫看了也是吓了一跳。
“这么多人啊?”
“新亲那边多啊,我怕少了忙不过来。不过还得你说着算。”
“那边说要来多少人了吗?”
“说是一百多个,多少没说,我估计少不了。”
“那咱们这边能有多少?”
“李大夫喝水。”刘氏端了两碗甜水过来,给他们一人一碗,然后也坐下,说道,“咱们这边我看也就一百来人。”
“哪有那么少啊。”张青山摇头,“我算了一下,得二百来人!”
“咋就那么多啊!”
“你看,咱们村一家一个就好几十口,一家不可能一个啊,别忘了还有小孩子呢。”
李大夫笑了。
“小孩简单,给他们支个桌自己吃就行了。村里人也简单,我看差不多都在这落忙人里了,剩下也没几个,都是自己人,没那么多讲究。你就说说亲戚能来多少吧。”
“亲戚,我看看啊。”张青山伸出巴掌开始算,“我姐姐家大概得十来口,我姥姥家得二十来口,你娘家能来多少?”转头问刘氏。
刘氏想想。
“也得三十来口吧?”
“这就是六十来口,在家上老大媳妇家,还有我大哥二哥他们家,这加起来也得三十来口,还有小五的同窗,他说至少十几个,这就接近一百来口了。”
“还有丫头家呢?”刘氏提醒道。
“丫头家那边人口少,也就是他们一家三口。”
“也是啊。”
李大夫点点头。
“按照一桌坐十个人,这就是十张桌,女方家我看最多也就是一百五十来人,到不了二百,这又是十张桌,二十张桌,再加上其他人,多预备十张桌,三十张桌足够了。这些人有点多,我减几个……”说着和张青山商量着减谁,到时候都做什么。
正说着,院外有辆驴车停下了,一声爹娘我回来了,传了进来。
刘氏一看,一拍大腿。
“哎呀,丫头给你送酒来了!”赶紧起身往外走。
张青山和李大夫也跟着出去。
这次不止是张氏一个人,还有张氏的夫君王明阳。
王明阳是学堂先生,长得仪表堂堂,又是秀才出身,家境也不错,这样又有文化又有经济的女婿张青山和刘氏很是看中。
“小丫咋没跟你们一起回来啊!”刘氏问。
小丫是王氏的女儿,王氏如今只有一个女儿,五岁。
“没有,车上拉着东西,放不下她。”王氏道。
王明阳跟张青山道。
“爹,我先把酒买回来了,肉到时候提前一天卖,我怕放坏了。那边都订好了,到时候不用怕买不上。”
张青山看着驴车上排着六大木桶酒,连连点头。
“行啊。咱家菜有,就差肉了。”说着伸手去搬酒桶。
王氏拦住了。
“爹,你搬啥,快停下!”
这时正好张老大和张小叔从地里回来了,看到了连忙上来道。
“姐,姐夫回来了!”张小叔打招呼。
“大牛他老姑,明阳回来了!”张老大道。
242 母女闲话1
“嗯,回来了,回来给你们送酒来了!”
说着王明阳和两个兄弟一起抱着一桶酒进了院,放进仓房里。
张青山问李大夫。
“这些酒够吗?”
“我看再买三桶吧,多了咱退回去。宁可多了不能少了,你说是吧?”
张青山连连点头。
“那是啊。”
把酒搬下来放进仓房,张氏坐下歇着道。
“大牛他们呢?”
“割猪草去了。”张青山道。
“那我嫂子呢,好些了吧?”
张氏虽然住在镇山,可也听说了赵氏小产的事。
“在屋里躺着呢,人家那可是知道疼自己,一步都不出来。”刘氏阴阳怪气地道。
有外人在张氏笑着道。
“自己不知道心疼自己谁知道!我去看看我嫂子。”说着就要起身。
刘氏一把拉住。
“忙活了这时候了,歇会再去能咋地。”说着嘀咕了一声,“一个小月子整的跟有多大功似得!”
“娘,看你说的!”张氏拉了她一下。
刘氏又笑了。
“我这嘴就是不好,得罪人!你们在这说话吧,我和丫头去做饭,不是在这吃吗?明阳?”问女婿。
张青山道。
“这都啥时候了,在家里吃完再回去,歇歇脚。”
王明阳笑着。
“在这吃,吃完再回去。”
“那就好那就好,走吧,英子,咱们去做饭,叫他们爷几个商量吧。”
英子是张氏的名字。
娘两个进屋,张青山、李大夫继续刚才婚宴人数的问题。
进了屋,刘氏就开始了告状。
“英子啊,你都不知道,娘这些日子过的是啥日子!”说着眼圈就红了。
张氏叹了口气。
“我听说我大嫂小产就知道家里肯定出事了。正赶上我忙,没法回来,到底咋回事啊,外人说的什么你要卖小花?”
“呸!”刘氏有些激动,“我是亲奶奶啊,我能干那事吗!”
张氏连忙道。
“娘,你小点声,外面还有人呢,叫人听了不好。”
刘氏立刻收敛了声音。
“咱们去菜地里摘些菜,我再给你说。做几个菜啊?”
“明阳又不是别人,做两个就行。炖个豆角,拍个黄瓜,捞点干饭就行了。”
“那也太少了,咋也得整四个,你和明阳好容易回来一次,上次你回来都没站。再说了,还有人家李大夫呢。走吧,咱先去摘豆角。”
说着刘氏找了两个篮子,和张氏一人挎一个,走出了屋。
“我们去摘豆角,你们想吃啥说啊。”张氏呵呵笑道。
“姐,咱豆角子锅烀大饼吧,那个省事。”张小叔道。
王明阳笑道。
“我看行,连菜带饭都出来了,吃饭再喝点水,挺好。”
张青山道。
“哪能一个菜呢!豆角子锅烀大饼,再弄几个。”
“爹,弄那么多干啥,又不是外人。”王明阳忙道。
“好容易回来一次,再说这不还有你李大叔呢,大牛他奶奶,你照着六个弄吧。”
李大夫忙道。
“我就不在这吃了……”
“那哪行啊。”张青山道,“这还请你帮忙呢。”
张老大和张小叔也劝着,刘氏笑着。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傲娇军嫂 (沙玛) 起点大封推VIP2018-09-27完结总点击:377.95万 总推荐:1.44万上辈子万楚儿作天作地,认白莲花当闺蜜,气死老娘,糟践...
-
超级太子妃 (雪落) 阿里文学网VIP2018-09-27完结出身古董世家的冷清墨,在一次探险途中,突遇沙尘暴被卷进万丈沙浪!醒来后发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