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小户之家 [强推] (小树要长高)


  新朝第一个上元节,比过年还要热闹,灯火阑珊不夜天,皇家财大气粗直接在皇城外通宵燃放烟火,圣上还率领百官群臣在皇城城楼上与城中百姓共贺佳节。
  能站在城楼上的官员都是四品以上的官员,江沛没资格参加皇上举办的佳节盛宴,不过他巴不得如此,上元佳节就应该陪媳妇孩子一起过的。
  今年情况特殊,兰香不能和他们一起出门游街看灯,江沛想着这次灯展搞的隆重盛大,百年难遇,于是带着淘淘,父子俩出门逛花灯,也没喊三牛大山他们,想饱饱眼福逛一会赶紧回来的。
  新区没规划出来当前还是数明华街最繁华热闹,而自离家又近,来去很方便。
  “阿爹,我要糖人!”
  “好,让老伯画咱们一家四口,你给老伯说咱们都长啥样。”
  …………
  明华大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简直没处下脚,江沛直接把淘淘放在自已脖子上,让他看稀罕,尽情的扯着嗓子嗷嗷叫,自己默默的挤在人群中,做个具有深沉父爱的商朝好父亲。
  “仲泽!”
  “知非兄,你也来此地逛灯会啊?”
  江沛感觉衣襟被人扯了一下,还以为是扒手,正要抽出一只手忙去制止,忽闻身侧的人喊了一声。
  听到仲泽俩字,便知道碰到了温知非,动作缓慢的扭过身笑着向他打招呼。
  温知非对江沛让儿子骑在脖子上有些意外,古人云抱孙不抱子,没想到这个好友性格倒不拘一格,忍不住看了一眼家丁怀里东张西望的小儿子。
  “是啊,两个小子非要吵着出来,没办法只好出来逛逛。明日我们都水司的人要赶到蒲河近旁查探,一走又要小半月,太子昨日刚下的旨意,必须在春汛前把修筑方案确定下来,登基大典前再让我们赶回。”
  祈恪的年岁大,身子经不得劳累,当下是太子祁越在监国,六部中各有各的不易,工部也挺可怜的,有个什么工程,就得实地考察,出了事御史还参你尸位素餐。
  “这位是你家大公子吧?”江沛发现温知非身旁一位年岁与儿子差不多大小眉目清秀的男孩,轮廓与温知非有些相似,猜想是他的大儿子。
  “阿瑜,这是你江叔,清霖弟弟。”
  “江叔好!清霖弟弟!”温瑜仰头瞅着骑在江沛脖子上一脸不自在的淘淘,打了声招呼后,抿着嘴不再吭气。
  “阿爹,我要下来,我不坐了。”淘淘见与他年龄相仿的小伙伴都是自己在走路,刚刚从对方眼中察觉到他在鄙视自己。
  江沛没说什么直接放他下来,紧紧的拉着他的手别被来往的人流冲散了。
  喧闹拥挤的大街上不是说话聊天的地方,自上次两人在江沛家畅谈后,各自在署衙非常忙碌,没多少见面的机会。
  因此两人都有意想找个位置坐下来,一边带孩子,一边聊天侃大山。
  “上次同你说的预留宅子的事,已有了眉目。等这次公差回来,想必位置已确定下来,到时我告知与你。”
  官员的府邸很好确定,朝中一共就这么些官员,片区一划,再根据不同的规制进行丈量,速度很快。
  因朝中很多官员都是外地的,不少人还在驿馆里住着,条件比较艰苦,故而朝廷发话要先紧着他们那批人。
  工部的人一开始统计过,留的土地绰绰有余,朝廷只管那些官员有位置建房,具体怎么规划,由他们工部说了算。某些关系户自然可以选个好位置。
  “实在不知如何感谢知非兄,改天你回来,请你好好吃次酒。”江沛不好意思说出拿钱感谢之类的话,只能把它当做好友之间的互助,下次他有了难事,把恩情还回来就是。
  “那一言为定,咱们去歉之兄内弟那,你请客,我吃酒。”温知非也不同他客气,大大方方的应约。
  …………
  小孩子的友谊开始的非常迅速,等他们各回各家时,江沛发现淘淘已与温知非的两个儿子打得火热,还相约以后节假到对方家里去玩。
  江沛对儿子结交朋友不反对,只要别影响学业,交的朋友品性好,他是极力赞成的。
  上元节一过,三牛趁着晚上江沛下衙回来,告诉他说自己要回去接李氏来府城,问他有什么交代的不。
  上次丈量土地时,杏花村村民每人多分了近两亩田,这是个很可观的数字,不过以后再出生的人口就没有田了,他家暖暖在分田时还没出生,没她的田。
  如今家里有近十二亩田,没时间回去,而这次李氏又随他们一起来府城,自是不能交给佃户。可他也不想交给江大牛去管理。
  犹豫再三,六亩给大姐家,另外六亩给老丈人姚家,除去各种开销后,收成各自一半。
  想起老家那点田产,忍不住抚额叹息,最近一年是没能力在都城郊区置办田产了。
  现在酒馆重建,不但赚不到银子,还得往里面倒贴不少,家里的存银又不能动。目前的生活各项花销只靠三个商铺收回来得租钱。
  除了田地得事情也没什么好交代的,嘱咐他早去早回,酒馆那边只靠大山一个撑着也不行,春枝的孩子才几个月,一个人操持太过辛苦。
  节后没几天,有关户部的各项税率拟了出来,只是还没一槌定音,下发下来让一众官员阅览,上书陈述自己的意见。


第94章 大典
  江沛把厚厚的一沓纸页细细的浏览一遍后, 再一一和前朝的做了个对比,发现各项税率明显下降了。不过商税的税种增多一些, 但收税得方式未发生大的改变。
  梁朝后期经过朝廷提高市税,税率达到了百分之五, 关税还要高一些, 粱□□在位时采取的是以商养农的方式, 田赋倒是很少, 基本维持在三十税一, 户税和人丁税免征, 农户的负担很轻。
  从这一点来说粱□□确实是一位心系百姓的好皇帝, 但是这种极端的一边倒政策, 没有根据国情太过理想化。
  待第二任皇帝上位, 除了商税沿用他老子的外,田赋几乎全盘推翻。除了田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手边的新拟的商朝国税征收标准, 市税降低到百分之二, 除了同异国互市区的关卡征收关税外,商朝疆内百姓过关进城一律减免,并严禁地方官员巧立名目胡乱征收百姓的过路费。
  田赋暂时免征两年,可对于户税和丁税, 祈恪竟然大手笔的十年免征,百姓可以在这十年中毫无负担的繁育后代,发展人口。
  江沛拧眉琢磨后, 也觉的这个税收征收标准不错,一旦颁布下去,无论百姓还是商人心中都是高兴的,大赞皇帝圣明,心牵百姓。当然国库的收入短期是好不了的。
  不过这点根本不用担心,祁家在反梁前,商业已发展的遍布国内,祈恪把其中大部分产业纳入国库进项,剩余的作为皇家私库。
  目前除了盐、铁、各种矿藏归属与国库收入外,还有不少国有企业,除了各种开销外,赚的银子可是入户库的。
  单从这点来看,商朝的国库储备资金足以支持朝廷的各种修养生息政策。
  前世在现代社会,即使江沛对税收这一块不太了解,但个人所得税是有一定的征收起点标准的,采取的是阶梯式税收。
  倘若依照现今的形势把阶梯式税收加以改进,用在如今商朝的商户上,益处是很明显的。
  新拟订的方案虽在税种上比前朝细化一些,对特定的大宗商品的税率采取区分对待。可在普通市税的征收上,还是采用一刀切的方法。
  短期看效果应该不错,但若往深处想,一是不利于中小商户的发展壮大,二是对一些超级大商贾太过轻松了些,导致贫困差距越来越大。
  一些商贾为了走关系打点官员,油水落在蛀虫的荷包里,影响国库的收入。
  当然无论什么时候,商人都会想方设法的专朝廷政策的空子,为偷税漏税想出各种方法,当时祁家不是这样做的吗。
  如今所处位置颠倒了过来,改为他们来坐这个江山,站的角度不同,想法也就不一样,当政者自然是严禁那些违法行为损害国家的利益的。
  朝廷深知其中的门道,必然对这一方面多有准备。
  倘若在户部再设一个专业的审计司,专门审核商号账目,自然可以减少这种现象,从皇室人选的出身来讲,商朝规避商贾偷税漏税的现象应该比哪个朝代都做的好。
  阶梯式的税收方式加上专署的审计机构,江沛认为要比一刀切效果好。
  不过这种阶梯形的税收方式,一旦提出,必定要触及某些人的利益,遭到强烈的抵制,但中国历史上的新法不都是在抵制中产生的吗。
  可惜的是最后朝廷力量强不过团结在一起的大世族阶级,推行一段时间不了了之,王朝的衰败没能得以扭转。
  江沛犹豫再三还是把这个税收方案加在了自己折子的最后面,交给了李明睿。
  至于能不能上达天听,还要看李明睿和户部尚书的想法。
  …………
  随着新皇登基日期的临近,上元节后暂时沉寂的府城,又再次喧腾起来,尤其是近日城内多了不少穿着华丽模样怪异、不通本朝语言的异国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