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之家 [强推] (小树要长高)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小树要长高
- 入库:04.10
夫子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是崇高的,江沛不想说破,别因大人的自私做法破坏孩子心中这份美好的感情。
江沛又晃悠了女儿几圈,亲了亲她的额头,放进摇窝里,掩好包被才走出卧室与儿子一起进食。
“阿爹,前面是陆晙学长!”晨光熹微,寒风料峭,新年刚过去没几天,这个时辰街道上行人稀少,淘淘背着自己的小书篓,一只手被江沛牵着,一手兴奋的指着前面一位个子稍高的孩童,兴奋的叫道。
“那咱们走快些撵上他们,给你的学长打招呼问好。”
学业好的孩子,大人们当然都喜欢,儿子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人名就是这个叫陆晙的孩子,江沛以前接送淘淘时见过几次,没有深入的了解过。
发到他身旁还有位中年男子,从着装打扮上看,应该是他家人,不是佣人。
江沛想听听其它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要多从别人那借鉴点好的经验家,自我反省一下,找找身上的不足,当然在他心中儿子也是非常优秀的。
“陆伯伯好!学长好!”待他们走的离前面两人没多远时,淘淘脆声喊了一句,两人转身回头时,立马规规矩矩的问好。
“清霖师弟,江叔叔好!”陆晙看到送淘淘的不是他家仆人,而是一年前经常接送淘淘的江沛,连忙礼貌的躬身问安。
江沛笑着点点头做回应,听儿子问安的声,便知道面前的男子应是陆爹无疑了,正要出声打招呼时,刚好与他对个正着,两人都不由自主的笑起来。
彼此相互打量后,觉得对方是读书人,江沛今日休沐,穿的是平时的臧青色长棉袍,对方与他穿的差不多,只颜色不一样罢了,实际两人一个是掌柜,一个是高级账房先生,都不是正儿八经的读过书的人。
俩孩子走在前面聊他们之间的小秘密,两位父亲在后面滔滔不绝的分享着各自的育儿心得。
“家里孩子多,媳妇要照顾小的,顾不上管他,都是阿晙自己拿着书本要温书,每晚非要人催着才舍得歇息。”陆老爹语气轻快得意的炫耀着儿子如何懂事,又如何勤奋好学。
“都一样,家里前不久添个小的,媳妇赶上坐月子,家里的佣人只会顾着他吃喝,什么都不懂,我又整天忙的不着家,全靠他自己自觉……”江沛自然不能当着别人的面贬低自家儿子,你夸我也夸,孩子越夸越优秀。
“唉,听说最近铭岳书院挤破头也进不去,原本想托一个远方亲戚走走关系,阿晙的功课又不差,进去问题不大,可谁曾想突然一下子多那么多人。”
铭岳书院是明华街附近一座最有名气的书院,读书人家的子弟都会想着进去读书,如今濮阳成了一国之都城,更让它的知名度上升一个台阶,能进去读书,如今成了功课好的评判标准。
“阿晙年岁又不大,等朝廷的加恩科过去,兴许人不会那多了。”听他这么说,使得江沛更加坚定过两年再送儿子进去的想法。
进了学堂,江沛询问了夫子淘淘的学业进度,依照这个进度什么时候下场科考合适。
待了解的差不多后,听到学堂里孩子的朗朗诵读声,大清早的就那么用功,如今却因夫子的功名心,被耽搁学业。
心中起了不满的涟漪,他觉得既然受了家长的束脩理应尽到夫子的责任,若尽不到,就不要误人子弟。
于是语气委婉的敲打他一番,对他说如果没有精力再教授功课,就早点告知孩子的家人,让他们早做准备,另为孩子择位置。
夫子自知理亏,读书人一般都清高,即使面红耳赤,也没向他认错,江沛没想着让他致歉,更压根没想过他会放弃科举考试。
只希望自己的敲打能让夫子别做的得太过分,学堂的束脩又不低,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都是拿着血汗钱来读书的。
从学堂回来,江沛直接去了江记酒馆,自从被李云阳揪去当军需官开始,他都没正儿八经的来这了。大年初一后,三牛和大山两人就忙的连个人影都瞅不见。
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家带的头,江沛发现自家酒馆所处的街道上有不少低矮的铺面都开始动工拆迁改造,像他们家一样准备多建几层。
虽过完新年没多久,但整个街道上却呈现一片忙碌的景象,真可谓应了万象更新那句话。可能商户们是想趁着百姓还沉浸在新年当中,赶紧加班加点的建造好,争取上元节前完工,节后开门营业。
“二哥,这早你咋过来了?!到处都是灰,脏的很,这用不到你,有我和大山就够了。”三牛上元节后才回老家接李氏清平他们的,趁着这几天闲工夫过来帮大山几天忙,有他在一旁盯着,匠人不敢偷懒耍滑。
知道如今自家二哥已经成为官老爷,身份不同了,以后是要做大事的人,不能再如往常一样,和他们混在一起,于是制止了他要去搬木材的动作。
“这有啥,我干一会再去行市买马。那个孩子呢?”江沛瞅了一圈没见看到要给他赶马车的孩子,疑惑的问道。
“阿九和匠人一起拉青砖去了。”
当初他们原打算是要盖两层的,匠人来了后说与其盖两层不如再在上面加半层,做成一个阁楼,即可以住人,也可以储放杂物,三层酒楼看起来更有档次。
江沛听后觉得请的匠人实力水平真不赖,他都没想到在顶上加个小阁楼,自然是点头应允。
两三层楼,只靠木料承重,有些危险,于是在工匠们的精巧设计下,加一部分青砖。自家的房子,投入再多也没啥好在意的。
到时酒馆开业时,请些官员来撑撑门面,瞬间档次就上来了,投的钱也就收回来了。
“老爷,您来啦!”阿九见到恩人过来,顾不得拍掉袄子上的砖灰,小跑到江沛面前,激动的搓着手喊道。
“等会你和我一起去马市,家人的病好些了吧?”可能是这几天在这里吃饭的原因,阿九的气色看着比初一那天好很多,观他神色,家人的病情应该是好转了的。
“俺娘的病吃了大夫抓的药已大好,她要俺好好报答老爷的大恩呢!”
江沛颔首,无碍就好,三牛和大山死活不让他亲自下手干活,只好无奈作罢,遂与领头的匠人交流酒馆的工期、建成后的大致样子。
通过与匠人交流觉得,古代匠人的思维不次于现代的建筑工程设计师。
第93章 买车
时间差不多后, 江沛和阿九离开酒馆赶到蒲阳的一处牛马行市,在担任临时军需账房先生时, 他跟着军营的马监学了些相马的学问。
他不是非要买军马,只要性价比高, 看着又顺眼就可以了, 好的马匹早在进入行市前已被人抢走, 况且一匹马售价不便宜, 总得几十两银子的, 买太好的也舍不得。
为了买新宅子, 能省则省, 一个小小的五品官员没必要搞的那么高调, 容易招人惦记。
让阿九跟着, 除了让他给帮忙参谋,回来还要他试赶马车,买的马总得是他能驾驭得了的。
最终两人挑挑看看半个时辰,选了匹脾性比较温顺的中等高度的黑马。江沛抚着马儿的鬃毛, 心中欢欣雀跃, 终于有交通工具了。再也不用蹭别人的马车,招来好奇的眼光。
无论什什么时候,产业链都是相互牵连在一起的,阿九兴奋的在后面牵着刚到手的马, 不停的用手帮它顺顺毛,马背上驼着连买带送的两骂布袋草料。
江沛心情愉悦的背着手,悠闲自在的去逛离行市不远, 卖各种农具的西市,根据市场需求,那里卖的有做好的带舆箱的辕车。
“老爷,觉得如何,颠不颠人?”别看阿九的个子小,但赶马车的架势,一点都不像是新手,老练的很。
“一点都不颠,稳的很。阿九,新宅子建好前的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江沛已告诉阿九自己点卯下衙的时辰,每天准时来接送即可,其余的时间,让他在酒馆帮忙打个杂,每月二两银子,暂时得回家住宿。
“老爷,跟着您一点都不苦!”有钱拿,有肉吃,老爷的脾气还好,上哪找这样的好东家。
…………
“阿爹,能不能让它跑快点?马儿,驾!”淘淘下了学,见院里的马厩里突然多了匹皮毛又黑又亮,漂亮的不行的大马,激动的张开双臂,飞跑到跟前要给它喂草料、捋毛。
吓的江沛赶紧叫住了他,担心马儿一个不高兴,踢他一脚。当看到儿子眼中充满着渴望时,记起他一直吵着骑大马的。
当下天色已晚,不适宜再外出,江沛只好把马牵出来,把淘淘抱在马背上,自己也骑上去把儿子揽在怀里,在院中绕圈圈,圆了他骑大马的梦,惹得两个佣人捂嘴偷笑这父子俩人。
“儿子耶,可不能踢它啊,你是想让咱俩摔成个狗啃屎吗?过些日子天暖和了咱们去城外,再让它奔跑。”
江沛立马按住儿子踢马肚的动作,这可不是开玩笑,院子拢共就这么大点,到处种的都是花草蔬菜。
男孩子遇到马,没有玩尽兴的时候,最后江沛强制性的结束了绕圈圈游戏,安抚一下被当作毛驴的马儿,挖瓢棉子饼放进马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