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周炎走了,顾念蹲在护国长公主的脚边,声音哽咽道,
“外祖母,曾经,我以为我不是您的孙女儿,那个时候,我心很痛,也很害怕。”
她的手按在胸口上,继续道,“后来,终于证实我就是您的亲外孙女,到如今,我还是很害怕。”
“害怕您会因为父亲的身份而嫌弃我。父亲上次让我永远也不要忘记您对我的养育之恩,他还说再不会有第二个人如您一样的疼爱我。”
“父亲不说,我也永远会记得,只是,外祖母,我的出生不能选择,父亲同样不能选择,如果可以,他肯定愿意做那个让您一百分满意的女婿。”
护国长公主一边听顾念的语无伦次的话,老泪纵横,她何尝想要去嫌弃女婿。
不看僧面,看佛面,就冲静宁那么的喜欢他,她就不会为难于他。
只是,她的心头永远都会有一个结,打不开。
生死之仇,如何是那么容易化解的。
她神色复杂的说,“念念,你先别着急,事情总会慢慢的过去的。”
顾念知道这句话是假话,事情哪里是那么容易过去的,如果那么容易,皇上就不可能把父亲打入天牢,
只是,她没有选择的余地,既不想失去外祖母,那就只能相信她。
她宁愿要残缺的好,也不要到时候假象被揭穿后分崩离析无法挽回的难看。
她跪在地上,诚心诚意的给护国长公主磕头,感谢护国长公主。
护国长公主慈爱的抚摸着顾念的脸,“你是好孩子,外祖母有你很开心,怎么舍得不要你。”
人活着,总要有个念想,如今,顾念成为了她唯一的念想,为了这个,她愿意暂时不去想顾世安的血脉来源。
也心甘情愿的去把顾世安保出来。
天色晚了,护国长公主打发顾念去休息,问苏嬷嬷,“顾家那边都安排妥当了?”
苏嬷嬷道,“都已经妥当了,都是女眷,和孩子。每个都配了两个婆子一个妥帖的丫鬟,尤其是老夫人那里,太医说要准备那位老夫人的后事,就算能够活下来,以后也是全身都瘫了,话也说不出来的。”
“虽然她如今病着,不过院子里侍候的人,还有东西都是比照着公府老夫人来的,也让丫鬟婆子们不许怠慢顾家的人。”
苏嬷嬷说到此,停顿了一下,道,“那个毕嬷嬷还在那位老夫人身边服侍,您看?”
护国长公主想了想,“随她,或许她还有什么事情要做吧,该给我们的消息,都已经给了。不过,你还是要派人注意一下她,不要闹出岔子来。“
苏嬷嬷道,“没想到,那个毕嬷嬷还是很忠心的,竟然亲自侍候那位老夫人,什么都自己亲力亲为。”
护国长公主垂着眼皮没有言语,毕嬷嬷想做什么,她知道。
她一想到她的静宁,年轻轻的死去,都是因为嫁去顾家,如今想来,应该是和反王有关系的,有那样一只手一直在幕后操纵着,她就忍不住撕心裂肺的哭了起来。
“当初如果不同意静宁嫁过去,就不会早逝,更不会有如今这样的是是非非。”
“我恨自己没有用,恨自己至高意满,眼睁睁看着静宁死了却无能为力。”
“我明明恨不得顾世安死去,却因为我的心软,还有那点点血脉,下不去手。”
“当初他顾世安是怎么拍着胸脯说会好好照顾静宁一辈子的?可到了最后,誓言成了空谈,就算他一辈子不娶又如何?我的静宁永远回不来了。”
“于老太婆以为她瘫了就会有好日子过吗?她做梦,这才是她苦日子的开始。你等着看吧。”
第67章,偷卷宗,满身风尘归来
与此同时,安远侯府花园边的客房里,杨氏坐在那里若有所思,于老夫人躺在床上昏迷不醒。
杨氏对毕嬷嬷道,“果然还是患难见真情,你都已经脱籍了,还愿意照顾母亲。哎。”
毕嬷嬷说道,“当年老夫人对我很好,如今她有难,我当然也要尽心尽力的照顾她。”
说完,她端过小桌子,把饭菜摆了上去,“夫人,您先用点吧。老夫人还不知何时会醒呢,哎,只是醒来后也不知道会怎么样的伤心。以后做什么都只能在床上了。”
杨氏喝了几口燕窝粥,就说道,“端下去吧,我不想吃,小慈那里都安顿好了吗?”
顾家的丫鬟都被围了起来,就连各个媳妇的陪嫁都被围了起来,按理媳妇的陪嫁不算在顾家的私产里的,也许明日可以回去求求父亲,让他帮顾家说几句话,再不行,先把几个夫人的陪嫁弄出来。
毕嬷嬷见杨氏把燕窝粥给推了,道,“夫人,其他的也就罢了,这燕窝粥是长公主身边的嬷嬷特意送来的……”
杨氏不蠢,如何听不懂毕嬷嬷的弦外之音,不过是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寄人篱下,人家给了面子不能不要,免得被人说闲话。
她一想到娘家都不肯收留顾家的人,只说要接自己回去,可是她如何能自己一个人回去?
她勉强将那碗燕窝粥喝了下去,毕嬷嬷利落的收了碗,出门去。
杨氏坐到于老夫人的床边,昏睡中的于老夫人看起来很狼狈,头发散乱在枕头上,脸上的皮肤沟壑丛生,嘴唇干裂。
杨氏的面上抽了抽,这个老太太,自私了一辈子,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错,错的都是别人,一生都在算计,其实一生也没有讨的什么好。
她是不想这个老太太再醒来的,但是,想到父亲给自己的任务,她又期盼着他能够醒来。
于老夫人是在半夜醒来的,醒来的时候发现卧房里点着一盏油灯,边上一个人都没有。
已经这么晚了?她还记得接圣旨的那个时候,还是早上呢,然后,她吐了一口血……
就这样昏睡了一整天吗?
这不是她的屋子,这里是哪里?
她转动着眼珠,想要到处看看。
她觉得胸口闷闷的,喉咙里像是堵着一口痰,呼吸一下,就如同破旧的风箱发出的‘呵呵’声。
她觉得口干舌燥的,想要喝点水润一润,可是她浑身不能动弹一下,一点力气都没有,她想张开嘴叫下人来服侍,可任凭她怎么用力,嗓子就是发不出声音,发出的只是‘嗬嗬’的声音。
门‘吱呀’一声推开了,毕嬷嬷悄然走进来,熄灭了手里提着的灯,见于老夫人瞪着自己,那目光好像要吃人一样,于是问道,‘老夫人醒了?可是要喝水?’
于老夫人想让这个判主的奴才滚远点,可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转动眼珠来表示抗议,那眼珠仿佛都要凸出来了。
毕嬷嬷从边上的炉子里倒出一杯温水,看着老夫人既渴望又愤怒的眼神,笑了起来,
“别急啊,这水太烫了,小心伤了喉咙,奴婢可指望着您好起来,好告诉我那些秘密的。”
秘密?于老夫人气息瞬间一滞,嘴角顿时不受控制的抽搐起来!
毕嬷嬷好像没看到一样,吹了吹碗里的水,问了一句,“您喝水的时候都喜欢加一勺蜂蜜,可惜,这里到底是别人家,就不要穷讲究了。”
她试了试水温,一只手轻轻扶起于老夫人的头,慢慢的喂她喝水。
喝了一炷香的功夫,毕嬷嬷才帮于老夫人喂完一碗水。
喝完水之后,她拿帕子轻柔的擦了擦于老夫人的唇角,道,
“说起来,你也是有福的,老太爷可是到死都没有过外心,连个通房丫鬟都没有。可是,你就生生能把自己作死。”
当年的老齐国公年轻的时候多少人爱慕啊,身居高位,相貌堂堂,还洁身自好,喜欢上这样的男子并不难。
但毕嬷嬷开始并没有这个心思,她只想到了年纪,凭着在于老夫人面前的体面,怎么也能做个管事娘子,这样再也不用做侍候人的事情了。
可是,当时于老夫人不放她走,主子是天,做下人的也不能说什么,于是,就这样,她又留了两年。
只是,没想到有一天于老夫人问她想不想侍候老齐国公。
当时她都懵了,作为贴身服侍她的人,是知道于老夫人防的多紧,怎么可能轻易开口给丈夫找女人?
她以为是于老夫人在测试她的忠心,她连忙坚定的拒绝了,只是于老夫人也不知道抽哪门子风,她越拒绝,就越要抬举她,最后她被说动了。
只是等到她在期待中喜欢上了老齐国公时,于老夫人好像忘了这件事情,还跑来问她看中府里哪个小厮或者掌柜之类的没有。她要风风光光的把自己嫁出去。
当时她心就凉透了,她此时满心满眼里都是老齐国公,如果能够看得上下人?
她恨于老夫人给了她梯子,扶她上了墙,然后又抽走了梯子,让她在墙上上不得下不去,于是她随便选了个管事就嫁了出去。
可是到了她的儿子,于老夫人还是见死不救,她真的是恨不能她死。
如今,终于让她找到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