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出来三个姑娘齐齐整整,特别是赵蓉蓉已经很有一些大姑娘的风姿了,王氏看的格外喜欢。又看赵莺莺:“莺姐儿也到了可以穿裙子的年纪了!这个好看。”
若是大户人家的小姑娘,那自然是从小穿裙子,但是普通人家则不然。这里头的原因无非是钱闹的,一条裙子,哪怕是最简单的裙子,那也比裤子费布料。所以为了省布料,也就是省钱,穷人家的女孩子小时候都是穿裤子的。
只不过根据各家境况不同,穿裤子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有的人家女孩子直到十三四岁,彻底长成大姑娘了,这才给穿裙子。有的家里殷实一些的,就能早一些。
赵莺莺家里早几年也没有现在这么宽裕,赵蓉蓉就是到了十岁上下才给穿裙子的。再看堂姐妹也差不多,二房家里的赵芬芬赵芳芳比赵莺莺大两岁,今年九岁,也依旧是穿着裤子的。照着她们姐姐的例子,应该还要再等一年才能穿裙子。
王氏这时候也穿着红通通的新衣,毕竟是新年,男人也就算了,女人家哪能不穿红。看了看自己生下的三朵金花,觉得整个巷子里恐怕没有比这更齐整的姐妹花了,心情大好:“过年这几日好生玩儿!”
说着抱了最后一套新衣去了大房那边——这是孝敬方婆子的。一家人做新衣,王氏自然也不会少掉婆婆。
只不过送新衣这件事她就算是做,也做的颇不是滋味儿。上一回家里办年货买柴草煤炭的事情确实让人恼火!
送柴草煤炭的过来,当面就让二房截了一半去了。当即赵吉和王氏就火了!且不说这是自家定的,半道截去算什么!就说跟闹心的问题,钱怎么算?
“娘?我从牙行和老乡那里定了煤炭和柴草,怎的数目不对?”赵吉一开始没说什么,怕自己冤枉什么人,所以打算先问清楚前后因果。
方婆子脸色有一点不自然,强笑道:“你二哥家里也要用柴草煤炭,我想着都是买来的还没出钱,就先让你二哥买去了。家剩下的煤炭柴草还剩下许多,我算过了,只要不大手大脚地使,用到开春容易。”
王氏皱眉:“娘,那柴草还没花钱,可是煤炭是花了钱的。二哥家的钱在哪里?分了多少煤炭出了多少钱?”
方婆子说了一个数,赵吉和王氏面面相觑。实在是这个数目不对,这是按照入冬之前的价格开的价,可是这些东西入冬以后一天一个价,这时候和那时候已经很不同了。
两人心里很清楚,要么是二房占了一点小便宜,用入冬之前的价格买现在的东西。要么就是方婆子又在补贴二房了,自从和赵莺莺姐妹做绢花以后,一开始她一个月靠着绢花就有二两银子的收入。
后来赵莺莺转做结子之后,方婆子和赵蓉蓉做绢花速度慢了下来,价钱也大不如前,只能赚个零花钱,比大房和二房做绢花好一些而已。
但即使是这样,也多少攒下了一些钱。所以这几个月,但凡二房的在她面前哭诉,她就要出钱补贴。赵吉和王氏不是没有意见,只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至于这一次,两人其实怀疑依旧是方婆子补贴了二房。
实在是前科太多!若真是自家出钱来的,何必偏瞅这个时候出手?
“娘,柴草钱我就不给你了。二哥给的那煤炭的钱顶上柴草应该绰绰有余——今天先这样了,我先回房了!”赵吉d话说的硬邦邦的,拉着王氏就走。
方婆子本想留人,又说不出什么话来。她何尝不知道赵吉是看出她在补贴二房,这才生气的。可是她能怎样,她是为娘的,赵福本就是兄弟里最弱的那一个,现在二房又是三房里最穷的一个。她当然只能多多补贴一些。
这就是每个人的立场了,方婆子有她的立场,赵吉自然也有他的立场——再进一步说,赵贵和宋氏恐怕也心里不忿吧。
若是方婆子来私房补贴三房还好想一些,毕竟分家人家,父母在儿子家里讨生活,想要讨人喜欢叫要知道拿钱。反正钱这东西又不能带到坟墓里,还不如活着的时候买舒服。
而二房算什么?同样都是分家分出去的,为什么能补贴他家,就不能补贴大房?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每个儿子都没有也就算了,偏偏又不是。
王氏抱着衣裳来见方婆子:“娘,新做的衣裳好了,您看一下,上身试一试。要是有什么不好,我再改一改。”
方婆子放下了手上的热茶,摸了摸新衣裳,低声道:“我都这把年纪了还穿什么新衣裳?穿了也是白穿,还不如给蓉姐儿多做一身,她现在是大姑娘了,正该打扮。”
“娘,别说这种话,既然是一家人都做了,怎么会少了您这个长辈。”王氏皱眉道:“我和吉哥从来都是这样,您放心,该我们做的一样都不会少。”
在赵吉心里或许还会有骨肉亲情,但是在王氏心里,也就只剩下这些了——该她做的她每一样都不会少,其他的就不用想了。
下定这个决心之后王氏心里松了一口气,从正房耳房里出来,她看了看冬日里阴阴的天,反而觉得天空海阔心胸舒畅,松快起来。没想到没有什么念想之后,反而没有以前那么生气了。
“娘,豆子都挑好了,你来泡发!”赵莺莺站在东厢房门槛上大声道。
王氏笑了起来:“急什么!晚上才煮腊八粥呢!”
腊八粥确实是深夜的时候才煮,等到第二日就有现成的腊八粥可喝。到了天刚刚擦黑的时候王氏才把豆子们都泡发,等到快到子时的时候才到厨房点火煮粥。同时,宋氏和孙氏也进了厨房。
孙氏从王氏身边走过,其实是在偷眼看她用什么煮粥。看了就笑了起来:“哟!人都说赵家老三发财了,制备年货的时候都让人见识了大方。却没想到煮个腊八粥就露馅儿了!这是什么粥?该是发财人家喝的吗?”
王氏却连眼皮也不抬一下:“这正是我们这样人家该喝的粥!有多大的脑袋戴多大的帽子,我们可不打肿了脸充胖子——我家这才哪到哪儿,真等发财再说罢!”
其实王氏煮的腊八粥已经算是不错了,虽然是普通人家的配料,但她用料好且实在,煮出来的粥也是普通人家的上上等。要知道有些人家的粥薄的很,有些人家则准备不上腊八粥......
孙氏被噎了一下,走到灶台边上烧水:“哼哼,我是见过好腊八粥的,就是咱们扬州几座大寺庙里给善信的粥,用的是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装饰。我还以为能见家里煮一遭呢!”
这时候赵莺莺正好迈进厨房,她是来帮忙的。王氏正怀着孩子,一个人煮这么多的腊八粥恐怕劳累,所以有一个小的给她帮忙。至于赵蓉蓉,则是早早睡下,她要在丑时之后来替王氏和赵莺莺来看炉子。这腊八粥可是要熬到第二天早上的!
听了这样的说话摇摇头,论起来她才是见识过真正好的腊八粥的——什么东西能比宫里好?
腊八这一日本就是佛诞节,腊八粥也是因为这个才有的。所以每到这一日,京城里管理皇家佛寺的寺庙就要送腊八粥到宫里,其中精细不必说。至于宫里自身也要熬腊八粥,用的是另一种方子,不变的只是‘精细’二字而已!
王氏才懒得理这样的琐碎话,忙着舀水煮粥。要知道,这腊八粥可不能只煮一锅——腊八粥既要分送亲朋邻里,又要管自家吃喝。而且习俗里的说法,腊八粥一直吃,吃的时间越久,这一年的福泽就越绵长。
厨房里早就准备好了一只大木桶,煮好了一锅粥就往木桶里倒,装到七八分满各种材料才用光。这时候锅里也就只有最后一锅粥了,王氏再看看时候,道:“莺姐儿,你去叫蓉姐儿过来接手。”
莺姐儿应了一声,立刻去叫人。不一会儿赵蓉蓉就匆匆扎着辫儿,披着一件大袄儿,趿拉着一双棉鞋过来:“娘,你和莺姐儿睡去罢,我来看着火和锅里。”
等到第二日,赵莺莺就是被腊八粥的香味甜醒的。这不是一家一户,这是满城里都在煮腊八粥呢!
她起来就换上衣裳,洗漱过后就去厨房:里头赵蓉蓉果然还在热着粥。
看到赵莺莺起来就笑着道:“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多睡一会儿,你昨日什么时候才睡啊!”
赵莺莺笑嘻嘻道:“我不睡,我来帮姐姐。”
这时候还早,但是有些东西就要开始了。赵莺莺找出一个竹篮子,里头恰好能装三碗粥,然后往上盖了一层棉纱布:“我去隔壁送腊八粥。”
腊八粥本就是要分送亲友的,赵莺莺给外面的邻居送,赵蓉蓉也舀了两碗,同时送到正房和西厢房。
赵莺莺送了三家腊八粥,这粥自然送的神清气爽。这时候送粥是好差事,人家都是好声好气说话,然后还不忘给孩子的兜里装花生瓜子糖块儿之类。
“我走了婶儿!别留饭,我家也等着我一起喝腊八粥哩!”
“叔、婶儿,尝尝我娘的手艺!”
相似小说推荐
-
穿成反派他亲妈 (林绵绵) 2018-08-31完结28902 63252 营养液数:13723 文章积分:664,876,224一觉醒来,阮夏穿到了熬夜看完的那本小说中,成...
-
空间农女:娇俏媳妇山里汉 (漂流的荷叶) 云起书院VIP2018-08-31完结现代的一个打工妹,莫名的穿越到了古代一美女村花身体里,还没有来得急庆幸自己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