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扬州最穷酸的人家分家的做派,万父偏偏就这么做了。这是对这个儿子的惩罚,也是对底下儿子的负责——家里为了他已经做的够多了,再养着他,再替他娶妻生子,底下的弟弟日子就更难过了。
这些事情崔本和赵莺莺当然不会知道,帮完人之后两个人就没有再过问了。毕竟这也是人家的家事,外人问来做什么!
也不知道是不是常例钱引起的震动让河总周大人稍微收敛了一点,之后几个月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苛捐杂税。就这样直到端午节,这中间扬州各种贸易与生产依旧,这到底是东南第一城,于是迅速地恢复起来。
等到了过端午节时,赵莺莺已经觉得和去年端午没什么两样了。
“奶奶,这是今年的粽子!”桃儿和圆娘合力把一桶桶的粽子提过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也有不同的口味。
端午节当然要包粽子来吃,之所以会有这样大的量却是因为要作礼的。一串串的粽子包的精巧紧实,深绿的粽叶上缠着红色的棉线,一看就知道包粽子的人手艺娴熟。
赵莺莺按照不同的口味分送各家,崔本因为交游广阔的关系,这种年节时候最免不了这些。相对应的,赵莺莺在这些日子里收礼也同样不手软!
看着这些粽子,赵莺莺道:“之前准备的雄黄酒,还有五色续命索、五毒绒线花、健人、团扇之类的小玩意儿,一起拿出来。各家送礼不同,今日干脆理一理。”
既然是送礼,那就不可能光秃秃只送一点儿粽子。别的小玩意儿,特别是适应节日的都多多少少送一些。价钱不贵,要紧的是有这份心意。
这些都是繁琐活计,等到崔本到家的时候赵莺莺还没有理清楚。崔本见了也头大:“这到底是谁兴出来的事情?各家送礼到最后,这些东西都堆在那里谁家也用不完!”
其他节日的礼并不比年礼,年礼这个东西不限定在过年那一日送。所以常常会拿收到的年礼转送别家,而到了最后就会发现并没有太多东西堆放在自家。
可是其他的节日就不同了,除了一些家住的极远的亲人送礼,其他的都是在节日当天分送。这也就造成了一个麻烦,几乎不可能把别家的礼物送给另外的人。
特别是粽子这种东西,因为每家的口味、习惯都不同,送出去之后若是被吃出是别家的......虽然大家都能理解这是怎么回事,可也会觉得相当不自在吧。
赵莺莺也觉得麻烦,其中一些东西还好,并不是端午节专用的,日后送礼和日用都使的到。可有些东西,那就是端午节的时候用,这个时候堆放在那里,那就真是废了!
最重要的是粽子,每家至少送一盒过来,积攒起来非常可观。崔家人不多,就是赵莺莺、崔本、桃儿、圆娘、金三水而已——曦姐儿也算一个,不过她现在还在吃奶呢,吃粽子自然不算她。
五口人吃粽子,就算粽子耐放,那也不知道要吃到猴年马月了。为了自家吃到后面越吃越不爱,赵莺莺只得吩咐桃儿:“今日端午节,不用准备主食了,就吃粽子吧——吃白粽。”
如果是代替主食,赵莺莺还是爱吃白粽一些,不然咸粽也好。
于是当日崔本就没有吃上饭了,而是用两个白粽下菜。大概是第一餐这么吃,今天又正好是端午节,崔本也没有说什么,舒舒服服吃完中饭就回酒坊那边了。
临出门之前被赵莺莺塞了一大堆粽子:“给酒坊的师傅、工人带一些,算是东家的意思。”
长期雇佣的工人其实和家人很像,赵莺莺之前准备端午节节礼的时候其实也给他们准备了。至于这一顿还要带一些专门给他们本人,这既是补贴下午饿肚子的那一会儿,也是对自家消耗不完的粽子,能处理一些是一些。
下午眉嫂子来送粽子的时候赵莺莺就忍不住叹气:“你这里又是一大堆粽子,如何吃得完!”
眉嫂子则是笑起来:“那是没人教你呢!像我们做主妇多年,懒惰一些的就逼着家里多吃一些,哪里有吃不完的。精心一些就会钻研一些粽子的特别吃法,换着花样给家里人吃,自然没那么抱怨了。”
赵莺莺自然不懂,连忙请教。
也是上午忙碌过后下午清闲一些,眉嫂子干脆到了赵莺莺家厨房做给她看。
红豆粽的粽叶被剥开,露出雪白晶莹嵌着一粒粒赤红小豆的粽身。要想粽子包的好,第一个要紧的就是手劲要大,把一个个粽子攒的紧紧的,最后扎牢靠。不然的话,最后出来的粽子米就会很散,一点儿都不好吃,甚至不像是粽子。
眼前的这个粽子就很好,撕开粽叶之后已经分不出米粒与米粒了。眉嫂子也是点点头:“就是要这种紧实的粽子,白粽或者甜口粽子都可以。切片之后放到一边等着用——会煎糖糍粑吗?”
赵莺莺还真会煎糖糍粑——糖糍粑真的非常甜,烧热了油锅放红糖,红糖熬化了之后就会成为深红色的液体,看一眼都觉得甜腻。这时候再下切片的糍粑,慢慢地煎,最后糍粑和糖液相融......
一般人受不住这么甜这么油的,只有少数人爱吃。同时这对于穷苦人家来说也是一道不折不扣的大菜。又是油又是糖的,可不是金贵!只有出嫁的女儿生了儿子才会送一些去女婿家,给女婿自家吃、分送邻居。
赵莺莺也是吃过一次邻居家送来的,这才喜欢的不得了,还专门去学了怎么做。
眉嫂子要做的就是像煎糖糍粑一样煎这些粽子,随着‘兹啦’一声,粽子下锅,厨房里全是甜味......小半盘的煎粽子都被赵莺莺吃下了,就连眉嫂子也惊讶她的胃口,要知道赵莺莺可不是吃的多的人,能这样也是真的喜欢了。
“其实还有更简单,只要把粽子切开了,甜粽子就点一些规划蜂蜜,然后上蒸笼蒸。咸粽子就点一些烧腊,同样也是上蒸笼蒸,出来就是一道好点心。”眉嫂子另外指点赵莺莺,旁边桃儿和圆娘也挺的很认真,毕竟这些又不能指望赵莺莺上手去做太多。
眉嫂子看着她们是这个样子,笑着道:“哪里用这样,其实就是自己多想想,我也是自己瞎琢磨的——今年我就拿红豆粽试了试煮甜汤,没想到竟也好。”
赵莺莺一听就知道了,这分明是煮年糕汤的做法,甚至连加红豆这一道都省了。
有了这个启发,赵莺莺也有了灵感,一时之间有好多菜色翻上头脑。别的也就罢了,只是苦了崔本——赵莺莺几乎在做全综宴!一日两日也就罢了,连着几日这样。就是嘴巴受的住,肚子也得受不住了!
粽子都是用糯米做的,吃的多了也不好。
第208章
刚刚过端午节的早上, 赵莺莺还在发愁怎么将粽子吃完的事情。买菜回来的桃儿就急急忙忙道:“奶奶,外头发了一张告示!”
官府出告示并不算常见, 可也不能说多罕见。能让桃儿这样惊慌失措, 赵莺莺估摸着不是什么好事。
桃儿认得几个字, 那都是赵莺莺教的。平常日用的几样东西能写会记, 可是要看懂告示, 那是决计不能够的。她也是凑热闹看告示, 听旁边的人说这才知道的——官府又要收钱了, 这一次不是河总周大人要收钱, 而是知府大人下了告令。
赵莺莺听桃儿一说, 皱眉道:“是个什么名目, 怎么个收法,收多少钱。”
种田的有田赋, 经商的有商税, 这都是固定的。而不在固定赋税中的都要有个名目才是,而且这个名目还要说的过去。之前河总周大人收商税也好, 拿常例钱也好,都是用河堤银做幌子的。且不论河堤修的好不好,要不要花那么多钱,至少有个河堤在那里呢!
“说是叫什么过节钱,为的是端午节过节。”这样说着, 桃儿偷看了赵莺莺一眼,这才往下道:“好像是说朝廷正在海上用兵,要组建新一支水师打倭国呢。这笔费用要摊派多少多少年, 两京十三省都有不同的负担。知府大人说府库里面没银子,只能让扬州城里交一笔过节钱,先把银子凑够。”
过节钱这种名目在前朝也是有的,赵莺莺过去听说还觉得荒谬,如今自己身边收这个钱才知道当官的厉害着呢!就没有他们不敢收的钱。
至于说征倭国,这件事赵莺莺倒是知道,不是这辈子知道的,而是上辈子。这可是一件大事,前朝后宫都能听到,她这个小宫女也偶尔听贵人们念叨。记得直到她死的时候水师刚刚成型,第一步就是要拿下南洋多个岛屿,然后才轮到倭国。
——朝廷花了大量的钱财组建水师当然不只是为了征倭国那么简单,不然岂不是杀鸡用牛刀了。赵莺莺虽然是个宫女,可是她身在宫廷,零零碎碎也能知道一些。所谓征倭国只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当今天子是有大志向的!自从知道天下之大,何止周边几个国家之后,一心一意就想让万国来朝。
若要想做到这个,纯粹宣扬教化当然不够,需要的文治武功并行。在这其中,水师是重中之重。
这样说起来这是举国的一件大事,也不能抱怨什么,从长远来说也是利大于弊。可是只有身处生民当中才会知道这件事带来的不同影响——将来如何尚且不知,但是在准备水师的这些年里,许多地方的百姓负担沉重了很多。
相似小说推荐
-
穿成反派他亲妈 (林绵绵) 2018-08-31完结28902 63252 营养液数:13723 文章积分:664,876,224一觉醒来,阮夏穿到了熬夜看完的那本小说中,成...
-
空间农女:娇俏媳妇山里汉 (漂流的荷叶) 云起书院VIP2018-08-31完结现代的一个打工妹,莫名的穿越到了古代一美女村花身体里,还没有来得急庆幸自己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