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手艺在那些年里长进了,而是儿媳妇进门就不用她来做厨房里的事情了。
所以赵蓉蓉能够十五岁的时候就把厨房里的事情一把抓,那绝对会引起赞叹。同时赵莺莺才八岁就进出厨房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所以说,谁都别和赵三嫂子比。而且这还说明了一个道理,咱们不能溺爱这些姐儿。不然现在看是对她们好,将来就要悔断肠。而对她们严苛呢?拿出赵三嫂子的样子来,将来就知道了,这才是真对女儿好!”
赵莺莺看众人说话说到自己身上了,忙低下头,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做的活计上面,不肯抬头看众人。
众人当她小孩子害羞,并不以为意。只不过那个挨着王氏坐的妇女离赵莺莺赵蓉蓉也很近,随意看了一下赵莺莺手里的活计,然后就再也挪不开眼睛。
“哎呦呦,好巧的手,这又是做的什么,莺姐儿你给说说!”
原来赵莺莺带着一把的珠儿线、金线和丝线,最上面用大头针固定起来,然后飞快编织。因为东西细巧,她其他指头都不用,只用小拇指灵活地勾、挑。就这样绳线翻飞,中间居然一点也没有滞涩缠绕,作品就一点点成型了。
“做的是一对套袖。”赵莺莺把已经做好的一只给众人看。
套袖和领抹有些仿佛,领抹原是固定在领子上,免得领子磨损、脏污,延长衣裳的使用时间。套袖则是用在衣袖上,领口、衣袖都是衣裳经常要洗的地方,这些地方干净,衣裳不知道要少过多少次水。
而和领抹一开始是为了实用,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装饰一样,套袖在一些不用做粗活的妇女身上同样是装饰超过了实用。
赵莺莺这个像打络子一样编出来的套袖,明摆着不可能有任何实用之处的,明显就是装饰之物。
不过这么好看的编结作品,没有实用价值也没什么——赵莺莺巧用了配色,将几种珠儿线丝线分别配合金线,捻在了一起,出来的颜色格外华而不俗。然后她就用这些线勾挑祥云、寿桃等图案,每个图案都只有指甲盖大小,真是巧的不能再巧了。
“好俊的袖套,谁家舍得戴?”啧啧称奇了一回:“早知道你这孩子有一双巧手,却不晓得巧到这个地步,这才多大啊。”
王氏在旁边笑的合不拢嘴,然而还是要装出一副谦虚的样子:“可不能说好话了,不然孩子该翘尾巴了。而且小时不错,长大了未必就有多好,现在还不到说定的时候。”
又道:“这套袖啊...我们这样的人家成天都要做事的,哪里能用这种套袖。这是蓉姐儿平常卖针线活儿的绣庄,那掌柜的嘱咐莺姐儿做的。说是要的急,莺姐儿能做出来的话给多加钱!”
刚刚还谦虚呢,立刻就变成一点都不隐晦的炫耀了。女孩子做针线活补贴家用或者赚点零用钱是常常有的,但是像赵莺莺这样,绣庄掌柜的都会主动下订单,那绝对是少数中的少数!
外面的小姑娘要是都这么得用了,那绣庄也就不用养那么绣娘绣女了!
所有人或羡慕或赞叹地看着王氏和赵莺莺姐妹,幸亏王氏没有直接告诉他们赵莺莺如今在绣庄能赚多少钱,不然这些羡慕和赞叹全都要变成强烈的嫉妒。
生活么,不能比人家过得差太多,不然人家看不起你。但是也不能比人家过的好太多,不然人家要嫉恨你。最好的状态是比别人差,而且只差那么一点点。比别人好一点点也不错,但是还是居于次位。
说起来这个度还真是不好把握,‘一点点’什么的。
赵莺莺现在打的套袖当然比之前打的装饰大结子赚钱多,不然她也不乐意换成这个不是。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绣庄掌柜的只是试探着赵莺莺能不能打这种套袖,如果能打的话,包括差不多样式的领抹他都可以给赵莺莺下订单。
相比起那些大结子,这些套袖、领抹其实更难,他们绣庄内的绣娘是不会做这种活计的,而小绣女大都做不好。所以常常是量不足的状态,他们往往要看那些平常卖针线活的有没有能做的。
要是有,就是加钱也要请对方做这个。
赵莺莺也不负他的期待,只不过瞥了一眼立刻就点头了。过了几天就让他看到第一个成品——成品的质量他是点头的,所以立刻签订了订单文书。
众人赞叹,只不过就在赵莺莺都觉得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的时候。有个刺耳的声音响起。
“莺丫头确实不错,小小年纪就能为自家捞不少进项了。只不过...可惜了。”说话的是一开始就没怎么说话的一个,赵莺莺根本不认识她,只不过感觉对方对自家并没有什么友善的意思。
就听她继续道:“我虽然不知道莺丫头能赚多少,但我也是常常看到她进出的那家绣庄的。那是什么铺子?做的都是大户人家的活计。我进去看了一眼,类似于莺丫头这样的手艺可不是便宜货色。”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虽说绣庄卖出去的价和我们卖到绣庄的价不是一回事儿,但是也是大有关联的,想来莺姐儿替自家赚的钱也不少了——赵三嫂子有个莺姐儿这样从小就能带财的女儿,我们这些人都羡慕死了。”
她确实羡慕,而且她从去年就开始看到赵莺莺出入那家绣庄。虽然不知道赵莺莺到底能赚多少,但估计一个最低的数字也很让她羡慕了。
再加上她本来就和王氏关系不大好,嘴里也就没什么顾忌,撇嘴道:“赵三嫂子家这半年可花了不少钱,买房子、搬家、雇工人,还办大了染坊,每一样都是要花钱的。手头该是紧巴巴吧?可是之前能买下那么多粮食,如今人人不好过的时候能过的滋润的很,也不知道是不是靠着女儿做活!”
其实这话是很没有道理的,且不说赵吉开着染坊,王氏还在织绸。无论赵莺莺赚多少钱,这个家养家的都还是赵吉和王氏。就是真的是赵莺莺养家了又如何呢?王氏是个开明的人,孩子们自己赚的钱她都允许自己支配。
但是一个没有分家,甚至孩子都还没有成年的人家,孩子其实是不可以有私产的。或者说,所有的私产都应该被算作家庭的公共财产。
这样说来的话,赵莺莺赚钱是家庭的共有财产。然后用这笔钱来补贴,甚至支撑家用,这完全没有问题好吗!
王氏赵莺莺赵蓉蓉,甚至在场的其他妇女都看出来了,这个说话的只不过是对王氏甚至赵家不满而已。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不过她自己可能感觉不到她有多没有道理。
第76章
面对妇女的故意挑事儿, 所有人都眼观鼻鼻观心。既然能请过来一起坐着,那必然都是有关系的人家。这时候就算说话不妥当, 但没说到自己身上, 大家也就不好反驳一二了。
更有平常和王氏也没有那么熟悉的,这时候看热闹一样看向王氏。这就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儿大了,只怕恨不得两人能打起来, 扯头发咬胳膊之类的。到时候看到这一幕,既有趣味, 往后又有了一个谈资。
不过王氏可不会让她们如意,表面上她不动声色, 做出微笑的样子:“不过是小孩子做女红赚点零花钱罢了, 嫂子太客气了, 没的夸坏了孩子!”
没了?这就没了。王氏不再提这句话, 转而和妇人们说起自己新画的两个花样子云云。以麦瑞娘她娘这个主人为首的几个妇女松了一口气, 她们并不是唯恐天下不乱的性子, 只希望平平顺顺说说话罢了。真要闹起来,那又是一地鸡毛。
心中也感激王氏这样忍让, 于是跟着她说的话道:“花样子?是什么样的,待会儿我跟着赵三嫂子去你家拿, 正好我要与我婆婆做个物件,实是用得着的。”
那妇女见了气不过,气鼓鼓地想追着说什么,旁边的人却拉了拉她的胳膊——一次也就算了,一而再地纠缠不休那就太难看了。
她心里未尝不知道这个道理, 但是她就是心里憋着一口气要发出来!
这个妇女也是太平巷子的一个小媳妇,一直自认为自己的精明能干在整个太平巷子都数得着。将一家上下老老少少的生活打理的如此妥当,可不是每个当家媳妇都能做到的!
平常她虽然不会自夸,但确实非常得意于此。要是回了娘家,那更是会拿这个大说特说,教育底下的妹妹和侄女儿。
也为她的能干,她的公婆对她格外满意,从来没说过什么重话。
这一次的旱灾,家里也受了不少的影响。其中有一件就是自己的妯娌提出要像赵家学,提前囤一些粮食。当时她用管家媳妇的威严拒绝了:“人家买粮你也学,那你上人家家去过吧!”
“扬州什么地方,一年到头粮价涨过几回?就是涨起来了,往往十天半个月就能回复。现在急着去买高价粮,到时候看着粮价跌下来,难道不觉得心痛?我们家的银子可不是浪打来的!”
她平常一言九鼎说话算话惯了的,不要说妯娌了,就是婆婆也轻易不会驳她的话。既然她这样说,其他人自然也就说不出什么了,认了下来,没有人再提买粮的事。
然后就是粮价一点点往上走,一开始她还能淡定,自家有粮食啊。但是后来家里的米袋也空了,再不买粮就没米下锅,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去买高价粮。这时候为止她还是觉得自己是正确的,一次只买三五天的粮食,免得到时候粮价跌下来悔的跺脚。
相似小说推荐
-
穿成反派他亲妈 (林绵绵) 2018-08-31完结28902 63252 营养液数:13723 文章积分:664,876,224一觉醒来,阮夏穿到了熬夜看完的那本小说中,成...
-
空间农女:娇俏媳妇山里汉 (漂流的荷叶) 云起书院VIP2018-08-31完结现代的一个打工妹,莫名的穿越到了古代一美女村花身体里,还没有来得急庆幸自己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