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莺莺传 (夏天的绿)


  赵蓉蓉常常做饭,当然知道王氏在烦忧什么,对着弟弟摇摇头,算是不能救他。赵莺莺则是得意地指了指自己,做出一个口型‘求我’。
  赵蒙连思考都没有,立刻拱手作揖,一样做了一个口型‘求你’。实在是相当没有气节,一下子就屈服于自己的妹妹了。但是对于赵蒙来说,气节算什么,又不能吃,重要的是有人把他从王氏的怒火中解救出来。
  赵蒙伏低做小之后赵莺莺笑了起来,放下手里的各色丝绳,轻巧起身:“娘,我来帮你,我想到了一个主意,您不用担心饭桌上的事情了。”
  果然,王氏一下就不再厨房门口说赵蒙了。换上的脸色不知道好多少,只不过在转身进厨房之前,回头又是恶狠狠:“你要是有你妹妹一半省心,我真是要烧高香!”
  赵莺莺笑眯眯地进了厨房,一边打量自家还剩下什么一边对王氏道:“娘,我想起以前不知道听哪个大娘说过的一个做饭的法子了,不用做菜,就把各种菜放进饭里面一起焖熟就是了。”
  王氏纳闷:“这能好吃?”
  赵莺莺拍胸脯保证:“人家大娘用这种事骗我一个小孩子做什么,她说这是她老家做饭图省事的一个法子。”
  王氏半信半疑,当然了,也是因为让赵莺莺试一试就算失败了也没什么。反正这个菜饭只要熟了就可以吃,又不会浪费。至于说好不好吃,现在外头干饭都吃不上了,还在乎这个?
  家里还剩下半袋子土豆!这是好东西。土豆做出来,既能当主食又能当菜蔬,而且滋味不错,加上耐于储存,所以当初囤粮的时候特意多囤了一些。这会儿家里什么菜蔬都没有了,就连酱菜咸菜都快吃完了,但是土豆却还剩下半袋子。
  然后还有一些白菜根之类的零碎,赵莺莺都找了过来——最惊喜的是再橱柜里发现了一大包蘑菇干!赶紧抓上两把,略微冲洗过之后就放在碗里泡发。
  土豆去皮切块儿,各种白菜根之类的存货也切碎,最后切下一块熏制的腊肉。这个需要切的薄薄的,只能让王氏代劳。最后把泡发的蘑菇干拿出来切成丁,所有切东西的活计就算完成了。
  赵莺莺淘米下锅,然后兑上适量的水,顺便把泡蘑菇干的水也加进去了,这样待会儿蒸上来的米饭就会更香。然后就是芝麻油、咸酱油之类的,并不需要放盐,因为咸酱油和腊肉里面的盐已经够了。
  然后再把土豆块、蘑菇丁、腊肉片等全都放进去,盖上锅盖,这就只管蒸饭。
  一开始王氏还半信半疑,好在看赵莺莺的做法,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放进去,想来味道就算不好,也不会难以下口。但是等到打开锅盖之后,扑面而来芝麻油香、蘑菇香、米饭香、腊肉香,让王氏立刻倒戈。
  略尝了尝,相当赞赏这一顿——这不仅是给一直在苦恼伙食的王氏一个解决方法,之后日子不知道怎么做饭就这么解决,怕吃腻了就换一些配料就是。而且这个办法真的很偷懒,以后懒得做饭的时候倒是可以试一试,反正味道也很好。
  于是开饭之后,赵家第一次饭桌上没有菜碗,只有一个大竹笸箩,里面是从锅里盛上来的菜肉焖饭。
  看上去很随便,不过味道还是让大家大加赞赏的,特别是在没的好吃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一餐算是很满意的了。
  赵莺莺后来又给王氏出主意:“娘,我看有一些北边搬到扬州来的人家会做贴饽饽吃,那个简单,很适合最近来吃。”
  贴饽饽是简称,后面往往跟着贴饽饽炖某某,如贴饽饽炖小鱼。丰厚浓稠的汤汁在大铁锅里熬着,锅子的边缘贴着一圈扁扁的饼子。热气蒸上来,汤汁一点点浸透锅边的饼子,饼往往比汤还好吃呢!
  和焖饭一样,这种吃法也简单,从一个菜没有升级为一个菜,本质其实都是一锅烩。
  “我们家可没有小鱼可以炖。”王氏有点儿犯难。
  赵莺莺则觉得这没有什么好难的:“那就炖一些咸肉,还有虾皮、风干的海带——家里还有的吧?蘑菇也可以。土豆放一些,炖到后面土豆能让汤更稠。最后放一些辣椒酱,一锅烩起来,又香又烫!”
  王氏按照赵莺莺说的试了试,果然调弄好了家里的伙食。而且这也是一样可以改变味道的菜,只要稍微调整一番配料就是了,很难吃腻味。
  赵家吃饭的事情算是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王氏再也不为这个发愁了。
  不过赵家原本为这个发愁,那也是很‘珍贵’的发愁,不是人人家里都能为这个犯愁的——饭都快吃不上了,谁还为老吃那几样菜腻烦而发愁!
  所以就在赵家一门心思解决这件事的时候,一墙之隔的外界为生存奔忙,情况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了。
  “这雨怎么还一直下?这么下下去还有什么指望!”
  没有指望了,早就没有指望了。现在大家想的只有活下去,至于原先的期望,那是什么?不记得了,不存在的。任何活下去之外的期望,只有家境殷实的人才可以去想。对于最底层的百姓来说,已经彻底顾不上了。
  外面传来巨大的喧哗声,赵莺莺好奇又不敢开门去看。还是赵蒙冒雨扒门缝看了一会儿,才回来小声告诉家里人:“说是运河上运粮船来了,这下粮铺有米了,都赶着去粮铺排队买米。”
  王氏叹了一口气:“运粮船?运粮船能来多少!我们的挨着运河边生活的,这种雨水,运河上是什么情况?大规模的运粮根本不可能。排队买米...就怕变成是抢米。”
  赵蒙点点头,显然他扒着门缝听到的消息就和王氏说的一样。所有人唯恐落在人后,因为什么,不就是因为都知道粮食根本不够,手脚慢的肯定什么都得不到。
  赵吉也略有些烦躁,看着外面的雨水好一会儿,皱着眉头道:“与其指望运粮船来的多一些,还不如指望城里的富户肯松口。就算开仓放粮舍不得,至少卖一些米粮出来,暂时解一解这危急!”
  王氏小声道:“已经在做看,只不过那些富户里十个有九个心狠。只有一个才能用现在市面上的价格卖给粮铺,剩下的对粮铺都是提价了卖。至于说直接卖给百姓,他们哪里敢,就怕买着买着,最后买米变成抢米。”
  “要是没有富户们一直在卖粮食,扬州的大小粮铺早就空了,再没有粮食可以卖!”
  赵吉听到竟然是这样,也是无语。眼不见心不烦,走到内屋闷头睡觉去了。
  赵家现在一般连院子大门都不开,这是尽量减少和邻里的交往,这也是现在所有殷实人家的做派。最怕的就是平常相交的街坊邻里找你借钱借粮。不能借,但是多年的街坊又实在难以开口,减少邻里交往就是一个最有效最直接的解决办法了。
  赵家的粮食自家肯定是足够的,但是要匀出来给别人一些,那就力有未逮了。更何况匀出来给谁呢?开了一个口子,别人就都指望你家了,所以这个头不能开。
  借钱的也是一样,赵家在订了瓦片和石灰之后就没有多少余钱了,这甚至是算了赵莺莺的钱得出的数目。而借了一家,也会引来更多的人。
  围墙高高的——这座宅子本来属于一个大户人家,自然有高墙。院门上有一根沉重的门闩,这些把赵家和外面的世界分开。赵家人主动关上了门,在狂风骤雨当中做了一个孤岛。
  不是他们不愿意和人交往与人抱团,而是现在不能这么做,他们想到的只有保住自身而已。
  大约过了小半晌,隐隐约约听到一些动静,像是不远不近的地方发出的,有哭号声夹杂其中。赵家一家人都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不是他们个个都那么好奇,而是在这种关头,保护消息的畅通也很重要。
  不然一开始赵蒙冒着雨扒门缝听消息,王氏是不可能不说一句话的。
  赵莺莺也没有心思再做活儿了,想了想,拉住赵蒙:“哥,我记得家里有大梯子的,我们爬上屋顶看看吧!”
  每家每户一般都会备下梯子,赵家当然不例外。歪了方便日常所需,他们家的梯子是足够上房的。之前赵吉还踩梯子上房顶检查过宅子的屋顶如何,有该换的瓦片都换掉。所以下了这么久的雨,赵家房顶好好的,一点雨水也没有漏下来。
  赵蒙一听也是眼前一亮,连忙去找梯子。赵蓉蓉也起身:“我替你们两个扶着梯子!”
  最后因为正房d屋顶最高,赵蒙把梯子架在了正房下面,站得高看得远嘛。然后就是赵蓉蓉撑着一把伞看弟弟妹妹只带了一只斗笠上梯子——空不出手拿雨伞,穿上所以又行动不便,不好做爬梯子上房顶的事,赵莺莺和赵蒙便干脆只戴了斗笠,保护肩膀以上的部分。
  赵蒙先上的房顶,他是男孩子,又是哥哥,所以格外照顾赵莺莺一些。扶着她的手站在屋顶上,免得她不小心跌倒。
  这时候雨不算大,但是对于看东西,特别是看远处的东西,还是有影响的。赵莺莺抹了一把脸,赵蒙干脆把斗笠解了下来直接手搭凉棚去观望。
  好在那样的动静还是很容易观察到的,就在太平巷子外最近的一家粮铺,人都堵在那一截的街道了。赵蒙和赵莺莺隐隐约约看到那不是有序的买米,所有人都像是疯了一样往里面挤。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