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田园风华农女的盛世庄园 (一江秋木)



赵云儿心想这小狗还真是通人性,笑嘻嘻的往厨房走去了,进来的时候锅里的水差不多已经蒸发完了,只等着水干了然后把香料都炸的酥脆了就可以起锅了。等着油好的空档,抓了两把芝麻放在辣椒面里,再把事先准备好的蒜末放在盆里。红油熬好的时候,赵云儿用笊篱把香料都捞出来在用勺子一勺一勺的把红油浇在辣椒面上边,一边浇一边搅拌,滚烫的油激起了辣椒面的香味,还剩下一少半的时候,没有再浇,而是等到凉透了才把油悉数倒进盆里,搅拌均匀了,一盆香喷喷的红油就出锅了。

刘氏闻着香味进来的,看到那一大盆红彤彤香喷喷的辣椒油问到“云儿,你这是从哪学的?这闻着这么香。”

赵云儿眨巴着眼睛装无辜,看着刘氏说到“娘,你还记得我那次落水吗?醒来之后我脑子里就多了很多东西,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些东西就好像我做过一样,拿起来就会做。”

刘氏听赵云儿说起那次落水,又红了眼圈。赵云儿赶忙哄到“娘,你别乱想了,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不但好好的,你看我这脑子好像也变得灵光起来了,哎,如果我是个男孩说不得,现在就考上状元了,那些什么才子的都靠边站。”

刘氏破涕为笑,笑骂她不害臊,啥话都敢说。母女俩亲热的说了一会话,赵云儿就开始做锅盔的肉馅,先把五花肉剁成揉你,加入捣好的花椒粉末和盐,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了,把发面分成一个个的小面团,包好肉馅擀圆,放在平底锅煎,家里没有平底锅就只能用炒菜的锅煎了,煎的两面焦黄就可以出锅了,刚做好锅盔,杏花就进门了,手里拎着个篮子,里头放了很多梨。

杏花还是那么风风火火的进门就开口道:“赵二叔昨天来说让我娘今天不用来了,说是明天不用开张,正好今天我姥爷就过来了,拿了好多梨,我娘让我送点过来。”

说完也不等谁接话,就使劲的闻了闻,说到“云儿,你们在做啥好吃食呢?”赵云儿看她那副小馋猫的样子就想笑,去碗柜里把做好的南瓜饼和锅盔拿出来两个给她吃,杏花第一次吃锅盔,焦脆的外皮混着慢慢的肉香,边往嘴里塞边含混着说着好吃。赵冰儿也进来了看着好吃的也要了一个锅盔吃,这里人并不知道锅盔是什么就干脆叫肉饼得了。

刘氏把杏花装梨的篮子腾出来,又用大盘子装了几个肉饼几个南瓜饼才让杏花拿回去。说是让大家都尝尝鲜,杏花拿着篮子笑眯眯的走了。

没有肥肠,赵云儿就煮了一锅骨头汤准备等会烫粉吃,只是这边笊篱都很浅,不小心就会撒出来,赵云儿想着这两天去镇上定个大的平底锅和底稍微深一点的笊篱。

傍晚的时候赵德喜回来了,搬了一个大大的木匾,上头写着赵记美食坊,字写的苍劲有力,赵云儿十分满意。

晚上赵云儿一人烫了一碗酸辣粉吃,在碗里调好调料,粉煮两分钟,放绿豆芽。烫好了放大碗里,再浇上一大勺红油,就算完成了,就着肉饼吃,一个酸辣鲜香,一个肉的焦香,一起吃到嘴里,那味道简直是好吃极了,各个吃的停不下来。等到吃完了都是满头大汗的,身上也跟着热乎起来了。

赵德喜说比镇上酒楼做的吃食味道都好,吃过饭赵云儿跟赵德喜商量着明天去镇上打平底锅和笊篱,顺便再买点猪头卤了做成拌菜,放到店里卖。

赵德喜没啥意见,女儿是个主意大的,也懂事。他不会出点子就帮着做活就行了。

吃过晚饭,张氏又来了一趟,还了盘子,说是杏花带回去的饼是真好吃。

第四十二章 重新开张

第二天一大早,赵德喜喂了牛,叫赵云儿起来吃过早饭,爷俩就赶着车慢悠悠的往镇里去了,车上还放了昨天做的牌匾,拿去放卫嫂子家里,明天开业就方便些。

牛车一路没停就走到了卫氏家门口,把牌匾卸下来放好,两个人就赶着牛车去采办东西先去了铁匠铺让帮忙打一口大一点的平底锅,这个时代还没有平底锅这个东西,只有鏊子,中间是凸起来,四周比较矮,这个能烤饼但是煎锅盔是不行的。赵云儿跟铁匠师傅描述了一下,铁匠师傅就说能做出来,又让做了两个深一点的笊篱,最后约定好了明天早上早一点来拿。

定好了锅,又打算去买肉,最好是能定一家,每天送就不用每天过来买。到了买肉的地方有两家挨着的,一个就是自家经常买肉的那个猪肉摊,姓牛,长的五大三粗的可是为人和气的很。

赵德喜照例过去打过了招呼,牛屠户憨厚的一笑问到“大兄弟,又来拿排骨来了,大叔我都给你留着,这半扇排骨新鲜着那,还有这大棒骨也是今天新的。”

赵德喜笑着应道“把那排骨过了称给我放车上,再给我来20斤五花肉来个大猪头”牛屠户听赵德喜这么说简直是喜上眉梢,一下子卖出了20斤肉,还把猪头给卖出去了,这的人都不怎么喜欢吃猪头,嫌没有油水,所以价钱便宜的多。

牛屠户高高兴兴的过了称,帮着把这些东西都搬到牛车上,隔壁猪肉摊的看着眼红,却也没办法,当初赵德喜和赵云儿是先到他这买的猪肉,他看着这两个人穿的破烂,就没理他们,他们才到牛屠户这来买的肉。

等牛屠户把肉装好的时候,赵云儿说道“牛大叔,可不可以给我们送肉,每天早上送20斤肉20斤排骨一个猪头还有大棒骨,送到我家我娘给结钱。”

牛屠户问了他们家在哪,然后欢喜的答应了,说到“这是好事,你们照顾我生意我也不小气,五花肉每斤低一文,排骨没啥油水就每两斤少一文,只是我这每天要早出摊就让我家大小子每天给你们送吧。”

赵云儿谢过了牛大叔,赵德喜就赶车买了点面粉条和家里吃的菜这些回去,还没出镇子就遇到了赵德才,赵德才迎面走来,手里还拿着个馒头边走边吃。

赵德才也看见了他们,快步走过来喊了声“二哥”,赵德喜问到“怎的这会出来买馒头吃?还没吃早饭?”

赵德才回道“这不早上起来做了会木活,老板是管住不管吃,这会饿了出来买两个馒头吃。”说着递了一个馒头给赵云儿吃,赵云儿谢过三叔说是吃过早饭了,赵德才这才拿着吃了。

边吃便说“二哥我听说你们在镇子上开了一家面摊?”

赵德喜说是,跟赵德才说了具体位置,又说租了铺子明天开业,让他过来凑凑热闹。赵德才说明天一定过去。

中午回去,刘氏和张氏在家擀面条,两个人一遍做活一边说笑着。看到他们回来就停了手准备做午饭。

张氏也回去吃饭了,刘氏留了多少回让张氏在这吃饭,张氏都不肯,后来就由她去了。

中午吃过饭,赵云儿就开始烀猪头,用热水笊了,撇去浮沫,放入姜花椒八角糖盐酱油,盖上盖子在锅里煮着。

许木匠已经坐好了一个简易的木门,赵德喜又跟着许木匠去镇里把木门给装好。

张氏吃过饭过来就帮着剁肉糜,准备红豆馅和南瓜面。张氏干活利索也干净,到黄昏的时候所有明天要用的材料就准备停当了。

晚上一家人商量了一下这些东西的价格,又找里正写在纸上了这才睡了。

第二天因为是开张,赵冰儿也跟着去凑热闹了,刘氏因为要等着收肉还要准备明天要用的材料,就没有去。三个人坐着牛车到镇里的时候,天都还没亮,但是卫氏已经在收拾等着了。赵云儿熬骨头汤,赵德喜焖面,冰儿则擦桌椅板凳。等都弄好了就开始做肉饼、煎南瓜饼,卫氏看了两次就会了,接手了赵德喜的工作,赵德喜则是赶着牛车去铁匠铺拿锅去了,煎饼用平时炒菜用的锅实在是不好用。昨天叮嘱过的铁匠铺今天会早点开门等着的。

赵德喜拿回来锅洗干净就放了油滋滋的煎着饼了,等天大亮的时候赵德才过来了,帮着赵德喜把牌匾挂上了。

赵德喜点着了早就买好的鞭炮,鞭炮这么一响就算是正式开张了。周围有人陆陆续续的过来看热闹,一看是卖面的这一对父女,又听着赵云儿说有新鲜的吃食还不贵,就三三两两的有人进来了,赵云儿昨天就买了一大张红纸上头写了菜名和价格,今天早上贴在了墙上。

酸辣粉四文钱,南瓜饼两文钱一个,肉饼6文钱,肉饼的价钱是比照着郑家包子铺的肉包子定的赵云儿觉得自己的肉饼馅料足又大,卖6文钱是不贵的,一盘猪头肉的价格是10文,把昨天卤好的猪头切片放着,有人点就放糖盐醋酱油花椒面和红油拌着吃,口感非常好。

进店的人几乎都点了酸辣粉,因为是新鲜吃食又便宜,吃过了都直呼过瘾,好吃。有些稍微宽裕点的就加一个肉饼,吃的眉眼带笑。有小孩来的赵云儿就适当的少放了点辣椒油。赵云儿也让赵德才入座,给他端了一碗粉一个肉饼一个南瓜饼,赵德才吃的是嘴角流油,心满意足的走了去上工了。

赵云儿端碗端的手都酸了,想着等会人少了休息一下,谁知道那些吃过的人出去一传十十传百,一上午生意火爆的程度让人咋舌,到午饭时间,除了焖面和拌猪头肉,剩下的都卖完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