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福余乡甜 (清色的回忆)



在这地方就是无为而治,年年的税金不少就行,闹得这个县贫富差距加大,平民很有怨言。

佟县令是从中都派过来的官,如往年的县令不同,他属于“中央直属”,见过大世面,怎么能忍受自己没有政绩。

武力镇压不是一条好路,整不好就从哪里跳出来一个游侠来要他的命。所以他一方面要稳住商人,让他们好好赚钱再交重税。是的,你没看错,商人在这里是要交重税的,但是钱不白交啊,没有人强你,也没有人勒索你,半夜走在大街上都是安全的。

再下就是让平民赚钱,女人能干活的可以去善堂,收留的那些丧失生活能力的老人跟孩子得有人照顾啊,佟县令招来一些女子帮工,给她们工钱。冬天里还给穷人发粥,免得冻死、饿死的人太多。

最重要的是今年开春,他这个县里没有大面积的疫情发生,还能抽出人力帮助邻县防疫、治疫,这可了不得啊。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一次流感都能弄死几十万人,哪里有人会给你打那个防疫针什么的,又不是大天朝的政府。

也没有口罩这么高大上的东西,大家只能靠自体免疫力活着。

刘清清也领教了什么叫做免疫力,真是只能靠自己啊。

好在前世她一个人住在公司旁边,为了少请病假学了不少中医偏方来防治流感。

说远了啊,咳,再说这位佟县令,自家这里管得好就觉得得给自己请功啊,可是又不能吹说全是自己的功劳。大夏这里有点像唐朝,一个人去当官是没有师爷什么人物给他出主意的,偏他点子正遇上了祁三郎,所以他的思路是人家于自己有恩,就得报啊。

他上奏折了,内容大致是:我这里没有疫情,还能帮相邻的县抗疫情,但是这个功劳可不是我的,是因为我遇到了一个人,他很有才华,虽然是一个卖坐便的小商人,但为人头脑清晰想事情也从百姓的角度出发,使我在这里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皇上收了这封奏折很高兴,因为去年夏的大水几乎毁了他南方的收成,国库还得出钱出粮救那些灾民,现在总算有一个县没事,不但不用去救济,还能给别的县帮忙。这是样板县啊!

再看这个姓佟的臣子都做了什么,皇上有些皱眉,这哥们他敢多收税,还在商业上收重税,他是没学过大夏的法律是不是?

不过不能马上说他,找来法典一看,人家没犯事,开国皇祖也曾在法典是讲,商税可按地区、商业活动的多少来调动税率,再看人家收税的比例还不是大夏最高的。

他的两个丞相是同一届的士子,两人还是好朋友,不过政见不合的时候都能在大殿上当着天子的面动手,但意见一致时别说群臣就是天子也整不了他俩。

皇上就对他们又爱又恨,但这种事还是把他们叫来一起看,有没有什么值得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学习的地方。

右相一向赞成用商业繁荣大夏,可是他也知道不能过于重商伤了农事。

现在看了这位佟县令的做法,他眼前一亮啊,从商的门槛被提高了啊,你没有本金想做商人交税就交不起。但是有钱的人去做了商人就不能拥有太多的土地。

这个好啊。

但是这个方法不是很细,以后也会有弊端出现,现在看这个姓佟的县令还是做得很好。

所以右相就积极同意以此县为样本让其他县令去学习。要说大夏也挺有意思,不但士子之间经常交流学习,当官的也会时常交流经验。

而这种习惯是从大厦太祖皇帝开始的,要说他不是一个穿越人士任谁都不信。

讲完了官场上的事,再说祁三郎受刘清清嘱托又去进货,这次还要求他进一些有异域风情的光滑料子。

其实别的料子还好说,只这种有异域风情的光滑料子在大夏真不好卖。

因为大夏产丝,那些个自产的什么丝、绸等等已经够卖了,本土人士更认自家的东西,没见哪个大夏人穿着西域的衣裳到处跑,小娘子们做一身胡服骑射已经了不得了,不会把外国别的衣裳穿在身上,大夏人自视甚高,是看不上外国的东西的。

祁三郎最近有点焦头烂额,刘清清来信里对女人怎么穿那些东西说得极详尽,本是一个未成年的少年人,怎地如此了解女人?

正文 第241章 效果显著

241、效果显著

原本他想说反正河边那里也要歇业一阵子,不要着急再进衣料,哪想还没给刘清清去信人家要货的信就摆在他的书案上了。

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算了,刘清清哪次看市场不是看得最准的,他说什么卖得好就什么卖得好。

这次他不但进了胡布,还给刘清清进了一批从南边来的面料光滑的大夏衣料。还不是那个佟县令求他一定要帮忙卖一些这种料子,因为他的县里产的多,那些个作坊不赚钱,听说祁三郎还帮在老家的朋友进衣料就找上了他。

也别说这个佟县令还真有刘清清前世那些个一线政府官员的头脑,活跃本地经济才是发展第一要素。

祁三郎才不管这些人,反正都发给刘清清让他处理。

刘清清是收到货的时候才收到的信,看来这个祁三郎是有情绪了,信上说他要求他办的事正在找人帮忙,能穿上那种小衣给别人看的女人只得在青楼里找,让她不要着急云云。

语气有些哀怨啊!

少年,我又没让你去做坏事你至于这么有情绪吗?好歹我也是给了你机会好好逛一逛青楼,这一生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吧。

想想,心里又有些不得劲,那是祁三郎啊,如玉如竹的祁三郎,让他放浪形骸去跟女人厮混也不像个样子。

不管了,他爱做不做,不行她这里就找行商去卖好了。

虽是多有抱怨可是收到祁三郎衣料的那一刻,她又有了这才是真知已的感觉。

这一船货所有的颜色、手感都让她满意的不得了。就说这大夏特有说的绸料吧,真真光滑,比丝厚些,却更结实,用来做内衣真是再好不过了。

给刘清清发走货后祁三郎对自己在信里的抱怨有些后悔,人家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来投靠自己,并帮着自己在桃镇建立起这么一大片基业,现在只不过是在买卖上有些不同的竟见也用不着这样烦人家吧。

算了,成不成的,只当是还他一个人情,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如果做的不好自己也尽力了。

什么事就怕有人琢磨,一想开祁三郎一点压力都没有了。他在自家宅里找了一个侍候女眷的婆子,把信上的内容念给她听,让她去红歌楼里给准备展示这些小衣的娘子们清身。

说白了,大夏的女人是不刮体毛的,刘清清一想到哪个身着清凉的女子一伸手露出一片黑乎乎的腋窝就想吐。

还有游泳池里女教师大腿根有线头的笑话不知道这里的人听说过没。想他们一定没听过,因为这里没有比基尼,但是刘清清已经做出来了啊,只不过只能在特定的地点穿给指定的人看。

不过也挺好,有情趣啊。

她那满脑袋前世腐女的意思到了这里真是浪费了,不能让大夏人民享受到视觉的冲击。

不管了,赚钱最重要。

黄志远软磨硬泡地从祁三郎那里要走三套新式小衣,听说回家就找来小妾穿上给他看了,后来么,后来就是祁三郎有六天没见到他的人影。

本来就急着给刘清清出菜的祁三郎也只敢把这种羞人的东西给黄志远看了,哪想得了小衣人就不见了。

莫不是他找人去做了?

刘清清出品一向在祁三郎这里有保证,他说做什么什么就好卖。那效果可是杠杠地!

抱着黄志远你敢对不起我我就找你拼命的架式递了贴子求见,哪想人家病了。

病了?!

鬼才信!整日里不是吃酒就是逛青楼活得比驴都精神,他还能病?是不是发现了这是一条生财的道,所以想抢他的财路。

于是,“啊?原来是病了。这可怎么办?我跟黄兄相约要做一笔买卖的,现在货已经快到中都了,他若是此时病了,我去哪里找人帮我?我会破产的。”

管家一看这位不像是装的,脸上一副急得没法活的表情,怕给人家耽误了大事,自家郎君虽然是一个纨绔可是与人相交从来都是有信用的,不能因为自己身体不好就让朋友吃亏。

“这样吧。如今郎君不管事,我去问一下娘子,若是她同意你进去见郎君我自给你带路。”

谢过管家,又一想,这次黄志远怕是真病了。

自己也是倒霉,你说做什么买卖不好,非得去卖女人的小衣,这哪是男子能做的生意?

好不容易搭上一条脸大的线,现在人家又病了,看来这个小衣怕是方人啊。

人的第一印象真挺重要,若干年后祁三郎对自家里卖的女人的小衣仍是不感冒,不但自己不喜欢,就连自家人也不让穿。只不过他后来是一枚严重的“妻管严”,他说的话,他的妻子是从听不会当真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