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乡甜 (清色的回忆)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清色的回忆
- 入库:04.10
那边有个胖胖的女孩子却很知足,“我也不用当个匠人,也不想多了不起。我现在存着钱,将来总能在员工村里买一座自己的院子,将来我的孩子有娘有阿耶。”
她是一个孤儿,是自卖自身到这里来的,本以为会被卖到哪家大户当个下人或是卖到乡下给人家当个童养媳,哪想到会被刘清清看上。以为是来这里做苦力,想是得受不少搓磨,却是吃得好、穿得暖,还能天天玩泥巴。
远清就喜欢她这知足的性子,用沾了泥水的手摸她的肉脸,气得小娘子哇哇叫。
车间里一时闹得不行,吵得小都他们都听不下去了,只得过来告诉她们小声些,一帮小娘子吵成这样,是什么样子。
远清撇撇嘴,她只服刘清清,小都的手艺能支应起这座窑可他保护不了大家,再多的钱也不能给她们带来安全感。只有在外一直奔走的刘清清,让她们安心起来。
正文 第239章 贵人
239、贵人
一大船的蹲便发走的时候刘清清收到了钱钞,那个县令竟然先付了钱。
要说跟政府做买卖也真是一个好进项,可也得遇到这种有良心的官。
这船蹲便就不进中都了直接去了南方,公厕的建设很顺利,建成了就使用,那些个专业掏粪的人很感谢县令,家里收粪不用跑来跑去了。
大街上再也不准随街便溺,听说一个不服的还被抓住打了板子。祁三郎把这事当成笑话说给刘清清,人家在回信里说,打板子这种事太不安全了,万一打重了可能会打死或受重伤,不如让这种犯人扫大街,在众人面前丢丢他的面子,看他下次还敢不敢。
本来只是两人私下里的探讨,祁三郎却是上了心,把刘清清的建议写信告诉给了佟县令。
佟县令收到了件却是认真想了想祁三郎的建议,原先只当他是一个聪明的朋友,还是酒肉朋友的那种,哪想人家说的事情一件件一状状全是利于县府管理的。
就连隔几日才有的集市也因有人管理变得热闹又安全起来,五天前的那个大集还帮一个妇人寻回了走失的小儿,得了众多百姓的爱戴,这也是政绩啊。
佟县令真的执行了不准在街上便溺的命令,本还想跟着他对着干的人一听不打板子了,改扫大街了,竟没有人出头了。
时人爱脸面,也是一个奇招。
佟县令觉得这治理一个地方如同给人看病得因症下药,不能过猛,也不能不见成效。
去年这里发了大水,不少县镇都是百废待兴,他出的招让他所制辖的县很快稳定下来,现在要盖的公厕则让邻县闻之色变的痢疾没有在这里爆发。
祁三郎还说了街边商铺、饭馆里一定要用流动的水洗手,他就推行了用大木桶盛水安装上水龙头,进店用餐的客人就用这样的水洗手,也是减少传染病的一个方法。
南人性情温和,但凡不是与民争利且压榨民脂民膏的政策都会得到支持,再加上他也是用了些手段稳住了市场得到了商人们的支持就更好推进接下来的政策了。
公厕盖得很快,在温暖的南方也没有什么味道,得感谢这里人爱用熏香的好习惯。
谁家想要专门收集这里的粪便谁就来收拾公厕,虽不像刘清清前世那样干净的可以看清人脸却也没有满地粪水,无法下脚。
祁三郎的信件来得总是很及时,告诉她那些客户的信息,以及桃镇以外在发生什么。
这场政变以失败告终后,刘清清及时去信跟他通信,叫他放心他们可能会损失半个月左右的店铺收入,但陶窑与成衣是不会受到损失的。
最重要的是叮嘱他一定把女人穿的这种小衣展示出去。
最近祁三郎的酒筵挺多,入了春各家嫁娶也上了日程,再加上祁三郎这个人一向爱交朋友,又是一个和气的性子所以在中都的官贵圈里也交下了不少人脉。
偏今天请他的主儿是一个爱歌伎的,不光爱逛外面的青楼还爱在家里养着歌伎,更会把这些伎人送给朋友。
祁三郎虽是大家族出身,可真真过不惯这种生活,拒绝了几次他相送的伎人对方也知道他还没娶妻不喜欢家里乱七八糟的,就没有再送他什么人。
但相约到这种地方喝酒却不是什么招祁三郎烦的事,总不能跟大家不一样。
也有他喜欢的伎人,走的时候会多多打赏,让对方好过些。
只不过今天来的时候这些伎人一进场就吓了他一跳,她们多数穿着暴露,各自拿了乐器,虽是安安静静坐在那里本身就是一场香艳的盛筵了。
他突然意识到刘清清说的是实话,让这些“专业”的人士来宣传女式新内衣是最好不过了。
好这一口的这位开始对这些伎人品头论足,说得话虽露骨却是哄得她们一个个捂着嘴娇笑不已。
一桌八人吃吃喝喝,再听听小曲,一闹腾就到了下半夜,那伙计想把他们都留下,可祁三郎极不喜欢在这种地方过夜,就骑了马回家了。
一进书房就看见书桌上有刘清清的来信,信里问他上次说的事办没办?效果如何?那些小娘子是真的愿意那么穿么?
他哪里知道,他今天才去过那种地方,也第一次知道夏夜里的伎人们穿得那么“单薄”。
所以他决定听刘清清的,试一试这个方法好不好使。
今天请他的人叫黄志远,在中都这里有几个做官的亲戚也算是一个有门路的人。
他想着明天就去找这个人帮帮忙。
刘清清那里给祁三郎发了信也有些后悔,他们受得都是公子如玉的教育,让伎人们穿成那样去给一大群人看怕是不妥。会不会他心里看不起却不跟她说,就一直拖下去。
其实也有些这种原因,但更多的是放不开。伎人纵使是供人玩乐的下等人,但也不能任意侮辱她们,人家如果不愿意也不能用强的。
所以这个事怎么办很是让祁三郎为难,也没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执行这个方案。
现在认识了黄志远他的心就安了下来,总算是有一个可以商量的人。
刘清清这些天也想开了,不行就算了,总不能逼着祁三郎做他不想做或做不到的事。
他是一个君子,受得是正统的教育,可不是她前世那些为了赚钱想尽一切办法使尽一切手段的商人。
不行就让小贩们去卖这些小衣吧,可能就是卖得慢些,好在料子好。一般人家的小娘子得了这样好的料子的小衣也会高兴一阵子。
哪想祁三郎那里却是事成了。
黄志远一听还有这种闺房乐事当下就同意帮忙,“你也不早说,不就是让她们穿着这种衣服给大家看么,我带你去的红歌楼就经常有种事。”
啥?有,还经常。这么说这种事还不是刘清清的首创喽。
“不过比起你的这种衣裳,她们穿的衣服还是挺多的,这种么…”挤眼,比一个你懂的眼神。
不但答应帮忙,还当然祁三郎的面给中都中相熟的好友都写了贴子说明要组织一个这样的活动,用词之文雅一点也看不出他内心的**。
祁三郎也是跪了!
看来他还没有真正进入中都的纨绔圈啊。
正文 第240章 仁政
240、仁政
陶窑那里忙了一阵又该歇了,有活的时候总是累死人,没有事的时候能闲出屁来。
经过县镇要蹲便的事刘清清觉出点门道来了,那就是如果大夏真有几个县全建公厕他们得做多少蹲便啊。
江患穷那里只做镶金边的金贵坐便,中都贵人圈他几乎弄了个面熟。祁三郎也是准备放弃中都顶层消费群体了。好在江患穷并不想做穷人用的蹲便,不然祁三郎非得跟他急不可。
抓住这条思路刘清清决加急赶工做蹲便。
小都想拦住她,“前一阵子卖得好只是说明有人要,可要是在全国都推行这个蹲便怕是不可能,哪有几个县会用?”
“不用全国。只有几个县就够了,再说我是老板你是老板,听我的。”
听小都这种艺术家谈经济那是找虐,只给他一个好的环境创作就好了,她则是负责卖掉人家做的作品。
小都也不恼,能跟奴隶谈生意经的主人真没有,怕是眼前的刘清清已经是个人物了。
女孩子们却是很高兴,加班是多得钱的,她们愿意干,她们已经通过分期付款在员工村里买房子了,虽只是一座小院子,但将来成家了也是自己的房子不是。
陶窑这里又恢复了忙忙碌碌的日子,小都带着几个有灵性的徒弟做一些陶制餐具或是摆件,不少是刘清清提供的灵感,不能用小都的名号出售,全用得是张家陶窑。所以在陶制餐具这一块张郎中也算是小有名气的。
佟县令所管辖的县府并不是南边的大县,但胜在挨近河道占着交通便利的因素一年税收不少,可是什么码头上的小混混、其它地方来的游侠多如牛毛,往任县令只要他人不闹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