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平原小草3)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平原小草3
- 入库:04.10
香烟缭绕,钻出门窗,飘到庭院里,被鼻子尖的吴一吱儿闻到了。顺着香烟味儿追到东耳屋,隔窗户把里面的一切看了个真真切切。
吴一吱儿不怕鬼,但他信鬼神。他也认为腊梅确实有神灵保护。
常言说:傻娘拉巴傻闺女。傻梅的娘亲就不怎么灵透,傻梅更是傻得一塌糊涂,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
这个十一队乃至整个前街的人们,没有一个不知道的。要不是二瘸子寻不上媳妇,也不会把这傻母女骗了家来。当初还很为二瘸子哀叹呢!
自从住进队部以后,傻梅虽然还经常“嘿嘿”傻笑,像个傻子,而且几次大难不死,一次是在水里淹了多半个小时,愣是给控过来了;
大胶皮轱辘从身上轧过去,按说得轧成饼子,她愣没事。这一切,足以说明有神家在保护着她。
再就是队部里闹了两晚上鬼,没怎么样自己,她也安然无恙,不但神家保护了她,连在队部看门的自己也跟着沾光。
尤其是白头发老奶奶借腊梅之手给自己的新棉袄,轻省又暖和,队上的人见了都羡慕地眼睛发蓝。
自己一个老鳏夫,何德何能,却享受了神家如此的厚爱!
心里这么一想,便推门进来,对瞿希景说:“今晚我也借花献佛,给白头发老奶奶上三炷香,磕个头!”
瞿希景见被看破,不无尴尬地说:“腊梅受到白头发老奶奶的保佑,连我儿子都跟着沾光。又没有别的致谢,便想在这里上上香。”
吴一吱儿:“就是,就是。白头发老奶奶确实不错。不但保佑腊梅,连接触她的人都保佑。上上香,心里还踏实些。”
于是,两个人你言我语,都说起“白头发老奶奶”的好来。没有一个提及腊梅——因为她是个小傻妮儿,一个受白头发老奶奶保佑的人。
………………………………………………
倒腾胡萝卜换玉米的事,尽管腊梅做的小心翼翼,还是被保管郑金栋看出端倪,对队长王贵兰说:“在队上的粮食吃出福来啦!”
王贵兰一愣:“怎么回事?你直着说。”
郑金栋:“咱囤里的玉米,下去的与取出来的不相符!”
王贵兰立刻想到了贼和耗子:“你是说,下去的太快?”
郑金栋:“不是快,而是慢!”
王贵兰:“怎么会有这事?”
郑金栋:“按说,吃了这一段时间,这一囤早该吃的差不多了。可是,如今还有半囤。
“我注意了几天,有时候,昨天取了,下去了一截子,第二天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了。粮食自是不会自己长,好像有谁往里添了似的。”
王贵兰不信,亲自去看了看,果然,这些日子没见下去多少。
他暗暗在粮囤上做了一个记号,第二天取走玉米后,他去看,囤里下去了不少,他做的记号距离玉米有一扎远。
第三天早晨,趁人们还没上工,轧碾子的还没来取玉米之前,他又让保管开开门,过去看了看,却发现玉米往上升了不少,几乎达到他做的记号那里了。
“奇了怪了,玉米怎么会多了呢?”王贵兰惊讶地说:“你怀疑有谁往里倒了?”
郑金栋摇摇头:“这个不可能。门锁着,谁也进不来。再说,粮食都是队上收起来啦,谁家有?
“再告诉你个新鲜事:地窖里的胡萝卜却见下去的很快。你注意玉米的时候,我也注意了一下地窖里的红薯和胡萝卜。红薯到没显出来,胡萝卜很明显。
“和你一样,那天我也做了个记号,在胡萝卜上撒了一层薄薄的沙土,只有我自己能看得出来,别人是看不出来的。
第二天拿胡萝卜的时候,发现大半拉沙土没有了,是从大堆上拿的。”
王贵兰:“窖口呢,动没动?”
郑金栋:“绝对没动。我在窖口上压了一根细线,两头都拴在一块土坷垃上。开窖时,细线还好好地在窖口上横着,一点儿也没有动的痕迹。”
王贵兰抽着烟沉思片刻:“你说,会不会是白头发老奶奶干的?”
郑金栋:“我有过这个想法。因为,除了她,别人进不来。”
王贵兰:“难道说,白头发老奶奶给咱把胡萝卜换成玉米,放在了玉米囤里?”
郑金栋:“看样子像。要不别的解释不通。”
王贵兰:“她是神家,要什么没有?为什么要这样折腾呢?”
郑金栋:“我也想不通。”
王贵兰:“难道说,神家的东西也是有数的,这个少了必须用那个顶?”
郑金栋:“看样子好像是。”
王贵兰:“要真这样的话,对咱也有利,玉米总比胡萝卜当戗多了。”
郑金栋挠挠头皮:“我是说,要是这样,咱还得节省着吃,等胡萝卜没了,顶替不了了,再不给了呢?”
第一百零三章 安牌位
王贵兰:“嗯,你说得对!不过,咱先不改窝头的大小,全当吃的胡萝卜。等胡萝卜没了,囤里也不往上长了,再改小。好在还有几千斤提留放在公社里。”
郑金栋点了点头。
王贵兰一口不撂一口地抽了几口烟,又说道:“可我们并没有做特别的事情!怎么感动的她呢?
郑金栋:“是不是我们让傻梅住在队部里,她轧着以后你又尽心尽力地照顾她,发烧了还亲自守着她。
“白头发老奶奶看在眼里,她是这个小傻妮儿的保护神,为了答谢咱们,便帮助起队上来了。今年队上收的少,暗中帮队上解决粮食问题?”
王贵兰:“其实都是应该做的,我们也没做什么特殊的,我这样想,你看对不对?”
郑金栋:“你说。”
王贵兰:“是不是小傻妮儿住在了队部,白头发老奶奶把队部当成了小傻妮儿的家,保护起队上来啦?”
郑金栋:“嗯,有这个可能。这么说,咱收留小傻妮儿算是收留对了。”
王贵兰:“我打听了一下,别的队上可都吃起牛眼窝头来了。只有咱队还吃大窝头。”
郑金栋:“托白头发老奶奶的福,先这样吃着,少了再改。真要能一直吃下去,咱可真烧了高香。要是明年不挨饿,咱给白头发老奶奶塑个像供奉起来。”
王贵兰:“塑像是以后的事了。不如现在就上上香,跪拜跪拜。这样的好事,千年难有一遇,又是在粮食紧缺的时候,咱别怠慢喽。你在这里等着,我家去拿香,咱俩一块儿跪拜!”
郑金栋:“还没安香炉呢,怎么上香?”
王贵兰:“要香炉干什么?往囤里的玉米上一插,不就行了。这事你知我知,也就算了。”
郑金栋:“我听吴一吱儿说,十二队上的郑金山家,为了感谢小傻妮儿救她的儿子,让她儿子与小傻妮儿拜了干兄妹。
“知道小傻妮儿是白头发老奶奶保护的人,还在小傻妮儿的东耳屋里摆了个香炉,进行烧香跪拜。
“肯定放的还有香,咱不如借花献佛,到傻梅的屋里,用那里放着的香烧烧,过后买了再还回去。
“我觉得,那里才是白头发老奶奶常在的地方。咱在仓库里烧香跪拜,白头发老奶奶不一定知道。”
王贵兰:“可那里是傻梅的住屋,咱去一个小孩子屋里烧香跪拜,合适吗?”
郑金栋:“人们说,傻梅还是傻梅,没白头发老奶奶罩着她的时候,她还是傻的什么也不知道,有白头发老奶奶罩着的时候,她才明白。
“如果她傻,自是不知道你在干什么,当着一个傻子,你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如果她不傻,说明白头发老奶奶正在她身边,当着白头发老奶奶本人烧香磕头,岂不显得我们更虔诚,说不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贵兰想了想:“既然你这样说,那里也已经有了香炉,那就去她屋里。好多事说不清楚,只能这样了。心里还平静一点儿。”
郑金栋:“你要真这样想,还不如再安个牌位,这样也显得咱虔诚。”
王贵兰:“这时正破除迷信,上面不提倡。按牌位太显眼儿了吧?”
郑金栋:“不提倡是不提倡,可也没说就是不让。瞒上不瞒下,嘱咐傻梅,大队上来了人,就赶紧把牌位藏起来。大队上的人走了以后,在往外摆。”
此话正合王贵兰心意,作为一个队长,他又何尝不愿意一队上的社员人们受到神的保佑!但考虑到自己是队长,亲自安不大合适,想了想,说道:“安就安,咱俩不大合适,让老马猴子。他一个苦大仇深的老贫农,追究起来,又能怎么样他?我听说,他穿的绿棉袄就是白头发老奶奶给的。”
郑金栋一拍大腿:“对呀,他最合适了。一个老光棍儿,追究起来,也连累不到外人。明天我给他说去。”
第二天,老马猴子果真做了个木牌位,请求一个教书先生写上“白头发老奶奶之神位”安在了腊梅的屋里。
随着牌位安上的,还有一个用两扇门支起来的床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