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待你功名放下 (一纸轻寒)


  ……
  盛柯觉得,这件事情有点荒谬,他满怀愤怒是准备打马上前抵抗,可是仿佛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抵抗的,萧央的长剑已然向着面门刺了过来,盛柯茫茫然提了长.枪来抵挡。
  在对峙的时候,人们常说一寸短一寸险,说得便是兵器,从这个意义讲,萧央是吃亏的,他的剑没有到的时候,盛柯的长.枪已经抵向他喉头的位置。
  可是只是一刹那,不,比一刹那更短的时间,萧央就侧了身去,然后没有等盛柯再做出任何反应,长剑已入胸口。
  就这样死了吗?会不会太草率了些?
  盛柯想要回过头去看一眼自己的战甲是否已经被穿透,可是,来不及了,他的头颅已经转不动。那么,就再看一眼眼前的少年吧,少年的脸上依旧无悲无喜,似乎斩杀了他也不是什么值得兴奋的事情,是啊,他是萧央啊,根本不会在乎赏银,而升平将军府的人,亦从不在意官职,那个府邸,早已经是夕月王朝永不可超越的功勋了!
  说书人爱讲一句话,那就是:说时迟那时快。
  真的是这样,这一切都让人来不及反应。盛柯的先遣将军苏哲是眼睁睁看着萧央把剑送入自己的主帅的胸口然后在抽了出来,迸溅出的鲜血喷在那阳光下的少年的脸上,少年就眯起了眼睛,用手随意一抹,竟是慵懒而闲适的模样。
  然后,苏哲的方天画戟就到了萧央的胸口——反应不可谓不迅捷,不能说他不具备将领应有的素质——然而他的画戟并没有往前送去。这是个虚招,苏哲预料萧央是要躲的,因为刚才面对盛柯的长枪,萧央不就是往左侧了身子吗?
  人下意识的反应往往是相似的,所以苏哲虚晃了一招的画戟往自己的右侧,亦是萧央的左侧刺去……可,萧央并没有往左躲闪,不,是他完全没有躲闪!他就是从苏哲的画戟刺向自己的胸口到虚晃一招错开这一瞬间,比一瞬间更短的刹那,迎着画戟劈出了自己的剑,砍下了苏哲的头颅的。
  苏哲很想问:
  你为什么不躲?你怎么知道我只是虚晃的一招?
  你哪来的勇气?
  还有,你的剑用得不对,剑是用来刺的,用来点、迫、抹的!那又不是大刀,你怎么可以用来砍人呢?
  可,也是来不及问了,他的头颅已经滚入尘埃,不知被谁踩在了马蹄之下。是的,萧家军是不搜集头颅的,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他们的功勋也从来不用谁的头颅来衡量,即便此刻眼前的是一品大将军盛柯和从二品将军苏哲的头颅。
  ……
  此刻,战局中尚且有资格发号施令的副将吴保战栗了起来,太可怕了,这算什么呢?如果都要这样,仗该如何去打?
  以一敌百?吴保相信,如果萧三爷不累的话,他可以一直在己方的军队里厮杀下去,且,无人抵挡!这算什么?!难道自己应该用人海,让萧央耗尽体力后不战而亡妈?那么这四万人够也不够?
  不不不,不是萧央一个,还有那玄衣的萧家军!每一个都是杀戮着的刀枪剑戟,神色肃穆,无悲无喜,无忧无惧,似乎没有知觉地前进着,杀!
  这根本不是打仗!吴保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打仗的,这到底算什么?萧家军已是可怕,现在又从天而降的这个杀神似的萧央又算什么!难道,老天并不是站在湘王这边的?原来之前的无往不胜只是错觉?
  思而无解。
  所以,吴保拨转马头逃了。
  恨双肋下不能生双翼,恨爹娘未给四条腿,恨马蹄下未能生风起,恨一朵祥云未能载我去!
  


第61章 莫相忆
  上回说道:两军交战, 叛军溃不可挡,大将军盛柯与先遣将苏哲被斩于阵前……于是,吴保拨转马头, 逃了。
  后来, 吴保觉得自己之所以可以逃出升天,是因为他的动作比思路更快了几分。幸好, 他不是站在那里思索的,即便他脑海里电光火石的想法也不过是刹那。
  吴保并不是个不负责任的将领, 因为他一面打马逃, 一面还命人挥舞旗帜, 打出撤退的旗语。
  这种情况,不逃还能做什么?
  不逃就这样等着被杀戮吗?!昨夜那袭营的一刻钟都被萧家军砍了万余人,今日又会怎样?!
  吴保不敢去想, 他只是一味地,尽快地逃。可他这一逃才发现,满沙场的人都在逃,每一个都跑得那么迅捷, 识时务者为俊杰,军中的蠢材看起来并不多!吴保开始讨厌自己所处的位置过于靠前了,为什么他是副将, 要与盛柯共进退的?他早就应该跑的!不,他根本就不应该来的!!!
  萧家军的人马行动如风,可是他们一样需要整齐划一地行动,决然不许谁贪功冒进。所以, 叛军在阵营最前面的人,成了逃兵们最好的盾牌,即便是无往不利,即便是刀刀毙命,可是,总要去砍杀才行。偶尔还会看见弃了投降兵械的将士,这些人萧家军是不杀的,只是赶羊似的将他们赶在一边,这都需要时间。
  等吴保终于逃得足够远,躲进了巍山密密匝匝的林子中的时候,他才得以听见自己的心跳,是比战鼓更加激烈地声响。
  等吴保平静下来,他就发现,有兵马正很自觉得向着自己所在之处聚拢过来。是啊,这些兵丁现在只能指望自己了,可他又能怎样?只能在战战兢兢中将这些逃出生天的兵马汇集起来吧,虽说,这也并不是他愿意做的。
  等夜静下来,他们终于胆敢到稍微开阔之处,整点剩下的兵马,吴保这个时候才发现,结果其实比想象中要好,他手中还剩下近三万的兵马。三万?那又怎样呢?一群惊弓之鸟,无需更多的人了,只要萧央再领五千,不,三千的萧家军到此,就能把这个看似庞大的队伍冲散成七零八落。
  该如何是好呢?吴保对着这隐于山腹中的人马,愁绪开始蔓延。
  ……
  其实,关于此战中南军死伤的数据,焦浩然显然比吴保更加清楚。——萧家军在战场上,杀敌四千余,俘虏弃械的降兵六千余人。
  其余人的叛军都逃掉了,那些逃掉的,都是在刚刚开战之时就决定要逃的,他们果决的判断为自己赢得了生机。而萧三爷相较湘王而言,很明显是懂得打仗的章法的,萧央谨遵了父亲逢林莫入的教诲,所以,他并没有尝试再到山林中寻找那些溃逃的南军的下落。
  入夜,人困马乏,萧央也不打算再来一次袭营,萧家军并非钢铁铸就,他们需要修整,且,算着日子,湘王恐怕要到贵南了,他那十万兵马,可不像盛柯率领这些叛军一般废物。
  这两日所做的,已经够了,足以让焦浩然写成捷报,快马加鞭送往月华城,以安抚朝堂上的百官及夕月天下百姓惶恐的心。
  ……
  月华城很快就得到了消息:捷报传萧三爷入了贵南后,势如破竹地斩杀了叛军之将——盛柯与苏哲,且杀敌万余。
  当然,这只是一次小小的胜利,可捷报传到风声鹤唳的月华城时,的确起到了安慰人心的作用,萧家军的名声,在平民百姓中,也传得愈发神乎其神。
  不过那月华城里,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因为听到了胜利的消息就此安心的。
  比如,此刻的楚国公。他的心就不能安宁,当然不能说他心中的不安宁是关于萧央的捷报。这其实缘于他的心头有两根刺:一根是因为楚秀与楚寻风,自己的儿子一个被盛柯诱杀,一个从战事起就下落不明……然而,他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面对为楚秀报了仇了萧央,应该感恩戴德还是怨憎呢?他原本怀疑过的萧三公子啊!
  还有一根刺,是因为云妃。宫墙内,太皇殡天之后,刘旭就不再踏足昆华宫了,可是他竟然也不肯再去明阳殿!皇后楚雨薇已经很久没见过圣上了,这在历代的宫廷中,都是从来没有过的,是以,连参照历史都无从参照。
  这,楚向南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自己好歹算是个忠臣,他总不能为了女儿进宫去劝皇上施雨露之恩吧?!纵然内心难安,又能做些什么呢?
  而此时的刘旭,正在琼华殿里兢兢业业地做事。他批阅内阁拿不定主意的奏章,也接受着皇城十三卫传来的各种消息,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
  刘旭想,如今总没有人再能指责自己耽于女色,而对国事不够尽心尽力了吧?
  当皇上真的是一件痛苦的差事,可是这也并非是自己期待一下就可以卸下的担子。如果这一切真的如古先贤禅位一般简单,刘旭觉得老四简直就不用和自己来争,自己愿意拱手将这副重担送与他的!
  这话绝不是口是心非地谎言,而是出自真心,一如他当年默许楚雨薇进宫一般。皇家的事,从来都不是皇家人自己的事,他们每个人的身后,都站了太多博弈的势力,退一步,便是万劫不复,所以,只能就如此艰难地支撑着,无论愿与不愿。
  ……
  琼华殿而今,正是前所未有的清净,奴才们也前所未有的尽心。在卫巍絮絮叨叨地提点之下,李瓜、卫甜、曾水、曹冷等贴身侍候的内监,须臾不离琼华殿的左右,轮流当值只为不让人接近,不让人窥探了朝堂上的秘密,比如昆华宫的云妃,就是不应该知道贵南萧将军的捷报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