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和王行之那里再与他们商量一下便可。”
“我来拟定契约,再找他俩签。”
黎雅很快便拟定了契约直接去找人。恰巧两人都在恒王府。黎雅将自家的意思和他们提了一提。他俩很是爽快的答应下来,当场就签了契约。
隔日,黎家便在飞狐县贴出招工告示。
黎崇文知道他们的安排,这日下衙后特特找他们兄妹仨询问:“这作坊盖起来得用多少人工?”
“爹,咱们刚开始干不确定效益如何,便想着先开三条生产线。这样一算至少要招六十人。”这是黎雅预估的。
“爹虽然没有做过生意,但也晓得生意上的事有成功有失败。爹只希望你们不要亏了这些雇工。”
“爹,这您放心,哪怕我们生意失败了,也绝不亏欠这些工人。”黎如晦拍着胸口保证道。
“那便好,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只管来找爹。”
“有爹这么强大的后盾在,我和哥哥们的生意一定不会亏。”
自招工告示贴出去后,来黎家应聘的人络绎不绝。多数还是飞狐县本地的百姓。
只因飞狐县的百姓深信黎家人,以前黎家雇去种田的那些人,不仅工钱给的高,还能包一餐中饭,管饱。可让不少人羡慕嫉妒恨。如今一听到黎家要盖作坊招人。不少飞狐县的青壮年纷纷跑来应聘。
黎家为着筹备作坊的事忙得如火如荼,水泥作坊盖起来能带动整个飞狐县的经济效益。也能解决不少人的工作问题。不仅官衙部门全力支持,就是本县的百姓也是举双手双脚赞成。是以整个作坊施工过程中,没人来做小动作很是顺利。
这日,高元钧也不知道是哪里听来的消息,知道黎家的水泥作坊有很多人参股。于是便寻了个空档,乐颠颠地跑去黎家找黎雅谈参股的事。
“殿下今日来我家做什么?”黎雅看看外头的日头,刚刚吃过中饭没多久。殿下这是来做什么,平常他来黎家可都是踩着饭点来的。
“我找你有事商量。”高元钧直言。
“找我有事商量?”黎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他俩可没什么交情,能有什么事好商量的。
“对,找的就是你。”高元钧直指她,重重的点点头。“你家的水泥作坊要开张了?”
“没那么快,估计还要两个月才行。”难道殿下又反悔不想让第七军掺和水泥作坊了?
“我还听说你让行之和宿县的那个人参了股?”
“是有这么回事。”不是第七军的事就好办。
“你让他俩参了股为什么不叫我啊?”
“你?你又没钱来参股。”不是她看不起堂堂皇子,实在是他常常来蹭饭又常常哭穷。她不想看不起都不行。
“我是没钱。”高元钧回答得理直气壮。一点也没觉得穷有什么好遮掩的。
“行之有他的车队还出一半资金作来参股,苏大哥有我们要的机子,以此来参股。殿下您要拿什么来参股?”
高元钧一点也不生气她这么不给面子的指出自己的痛处,腆着脸伸过去,手指着自己这张俊脸道:“我就用这张脸来参股。”
“殿下你开玩笑呐,你这张脸除了皮厚了点也没什么特别。”
这丫头拐着弯在骂他脸皮厚么。高元钧伸出一根修长的食指在黎雅眼前晃了晃,“小丫头,这就是你的无知了。我是穷了点,长得也没你的行之好看。可是你别忘了我的身份摆在那里。怎么说我也是皇帝的儿子,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所以你就要以你皇帝儿子的身份来入股么?”
“那是,我这皇子的身份吧,吓唬吓唬一般人还是很有用处的。”
“殿下还真是有自知自明啊。一般人我们自己也搞得定。”
“话不是这样说的,多我一个皇亲国戚参股总是有好处的。”
“殿下就这么看得起我们。不怕我们丢你的脸?”
“怕什么,脸又不能当饭吃。”
“殿下,我发现你不要脸的时候天下无敌啊。”完全不是一个皇子的模样。
即便黎雅这么损他,他也不在意,仍旧问她:“你给一句痛快话,到底给不给我参股。”
“殿下都不要脸成这样了,我还能不给你这个面子吗?多得没有,一成股份罢。”
“一成太少了,三成?”高元钧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得寸进尺。
“就一成,不然不让你参股。”
“好吧,一成就一成。”
“殿下你空手套白狼,我都给你一成股了,你怎还委屈上了。”
“我只是沮丧皇帝儿子的身份竟然这么不值钱。”
“……。”这让她怎么接,他这是在挖坑让她跳么?
第九十九章兄妹意见相左
黎家的招工告示刚张贴出去,不仅有飞狐县的人来报名,连隔壁县也来了不少人。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可黎家仅仅招六十人,挑选反倒成了最让人头疼的事。
黎家当初只在飞狐县张贴招工告示便想着在本县招人即可。怎也没想到连临县的人也得到消息前来报名。
没办法,黎雅只能找哥哥们商量如何聘用。
兄妹仨考虑到外县的人住的实在太远,且目前作坊还没配备住宿的条件,所以就决定飞狐县本地人优先考虑。
黎家在招工告示上又加了这么一条。这下子可让外县的人抱怨个不停,说黎家人歧视他们隔壁县的。
可聘人这事本就是一个选择,谁最合适谁来做。万没有为了顾全面子不想得罪人而录用的。
自告示贴出去以后陆陆续续都有人上黎家报名。黎雅让他们做一番自我介绍,且让黎静言在一旁一一记录下来。
如此一来直到报名截止日,黎家收到了三百多个应聘者的简介。
兄妹仨又仔细筛选了一番简历,从中剔除了一半多人,只剩一百二十人。黎家再次贴出告示让这一百二十人,五天后来面试,面试为期三天。
因都是飞狐县本地人,黎雅便让孙大郎去打听打听几个不太熟悉的人。看看人品如何。
他们找人最看重人品,其次才是能力强弱。
“二哥,这些个识字的我觉得可以好好考察考察。”
“识字的可以放到重要位置上。”北边能识字的人本就少,这些人只要人品不差,黎家都要。
“二哥我还想招一批人,就是专门负责卖的人,我称之他们为销售。这些人就是专门用来打开市场挖掘客户,满足客户所有需求的人。”
“你要如何选这些人?”
“这些人必须要识字,能说会道,还要脸皮够厚。”
“这样的人在村里可不是什么老老实实的人。”
“二哥,我建议咱们把会识字的几个人单独拎出来面试。”
“行,这些人过来的时候,我和大哥负责问话,你且在一旁看看是否有合意的人。”
黎雅想了想便去设计了几个面试的题目,生产一线工人和销售人员的面试是完全不同的,本就应该分开面试。
“二哥,这是我特地设计出来的几个考题,那日你和大哥可以参考这个方向问话。”
黎如晦有些不解,却还是接过去看了看,半响才道:“你这几个考题出的很是灵活。”
“二哥,怎么说呢,做这一行可不只是能说会道就够,反应要够快能随机应变,且不能满嘴胡言乱语不切实际。”
“行,我拿给大哥去看一看,到时候就按着你给的方向问话罢。至于哪些人合用便由你来决定。”
黎家定好了面试时间和面试地点。
一线工人先进行了面试,待面试完这些人。那些识字的人全排到了最后。
北边本就是个荒凉的贫困区,有识字的人也是极少数的。是以来报名中能识字的不到十人。
那些人本以为识字会是一个优势,却不想被安排在最后面试,都有些忐忑不安地等在门外。
忽然人群里有人大声质问道:“你俩不是我们飞狐县的人,为啥也来报名。黎家外头的告示上说了只招本地人。”
有人这么一扯嗓子,前边的人纷纷回头去看他俩。只见俩个完全陌生的面孔,瘦骨嶙峋的,穿得也是破破烂烂。那俩人被众人如此质问却没半点心虚,仍旧站得笔直,抬头挺胸。
“你俩哪里来的,上次告示上可没有你俩的名字。”黎家本就招了那么几个人,个个头抢破了脑袋要挤进去。如今突然来了两个外地人与他们抢饭碗,哪肯罢休的。
那几个飞狐县本地人将这俩人团团围住,当贼一样审问了起来。
“你们不是本地人,黎家说了不招外地人,你们听不懂话么,还不赶紧回去。”
“看他们这模样也不像是咱们这儿的人。”
“也不晓得是哪里来的,穿的这样寒碜。”
那两个外来人年纪很轻,大的二十左右,小的那个只不过十二三岁的样子。被一群人这般凶神恶煞的围着质问,小的那个有些瑟缩,倒是大的那个青年半点不受影响。朗声道:“黎家的告示我也看了,只说飞狐县本地人优先,并没有说不要外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