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七零养家记 (北佚)


  刘老汉斟酌道。
  赵建国直起身来,望了望天色,
  “老刘,这天色,是不是又要下雨了。”
  刘老汉瞧了瞧,
  “瞅着像是。”
  “那就等着吧。”赵建国面上喜怒难辨,
  “看看用这批石灰水泥补起来的粮仓,会不会在另一场大雨中,不堪一击。”
  ……
  从昨夜一直忙到现在,温向平可算能回到家里歇口气。
  此时,他正端着一搪瓷海碗面大快朵颐。
  “小心噎着。”苏玉秀掀了门帘进来,端了一碗稀饭。
  苏玉秀问,“再给你下一碗吧。”
  温向平吃得头也不抬,只摆摆手。
  火速干掉一碗面,温向平这才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爸呢?”
  “爸回来的比你早,这会儿已经歇着去了。”
  “朝阳甜宝呢?”
  “趁着好不容易放晴,妈带着割猪草去了,后院的猪这几天都饿瘦了。”苏玉秀说,
  “水给你烧好了,洗个澡再睡身上舒服点。”
  温向平惊讶的看着妻子,自己什么时候有这种待遇了。
  苏玉秀被他看的不自在,收拾了碗筷离开。
  温向平却无力多想,飞快的洗漱了,一头栽到被褥里呼呼大睡。
  ……
  果不其然,天只放晴了不到一天,又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一夜之后,小雨又逐渐转成大雨。
  温向平睡了一下午外加一晚上,一大早就精神翼翼的起了床。
  彼时窗外雨声哗哗,妻子和孩子正在安眠。
  由于下雨,天色反倒比平时亮一些。温向平给母子三人掖了掖被子,静悄悄的在书桌前坐下。
  大约是睡了太久,温向平此时神采奕奕,全无睡意。
  既然睡不着,索性再盘算盘算自己的打算,总得有个详细的规划。
  原主备战高考的时候,觉着自己肯定没问题,于是打着买复习资料的名义从苏承祖那儿拿了钱,实际上却买了许多的期刊杂志和报纸,仗着苏家人不识字,大喇喇的摆在桌面上。后来看了几遍再没意思,便一直在这儿积灰。
  好在现在都便宜了他这个冒牌货,也不算白花了那些钱。
  书桌占据了屋子里光线最好的位置,正方便了温向平就着光线看书。
  他把十几本书并几期报纸都翻了一遍,心里慢慢有了主意。
  如果直接出书,不但前期准备时间长,去哪儿找一家愿意给自己出版书的出版厂家也是桩困难事。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他并没有经济基础支持去打长久战,因此,温向平更倾向于期刊报纸等。
  一来,报纸和期刊可以分期连载,回收反响的周期短,有利于即时获得报酬,可以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
  二来,也可以长久的为他积累一批读者,这无异是有利于他的后期发展的。
  而在这些之中,报纸的受众最为广泛,可杂志风格最轻松活跃,甚至有一家杂志已隐隐形成了不同于严肃朴实的新风格。
  指肚摩挲着杂志的背脊,温向平心里有了打算。
  确定了投稿方式,温向平也决定了他要写的第一本书。
  他要写一个仙侠的故事。
  这可不是他随便一想的结果,纵观诸多文章杂志,仙侠小说虽然与通篇严肃正经的报道文章画风不太相搭,但其实却不显突兀。
  要知道,中国自古就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神话流传,从女娲造人到龙生九子,从《山海经》到《述异记》,这些神话无不是仙侠小说的雏形,无不深深吸引着人们的心神。
  而出于神话的仙侠之文文风相对轻松清隽,读来扣人心弦。既有了新颖之处,人们的接受度也大一些。
  至于内容写些什么,温向平也有了想法。
  艺术应当来源于生活,那么主角不妨就定为男性,身边还要有三两个至亲至爱之人。而世间至亲莫非父子母女之情,那他就可以有一个女儿要去守护。
  文章得有冲突才能吸引读者,扣人心弦,所以最好有一番天下大义与血脉亲情的冲突。
  既然如此,那么应当有一件宝物,它可以维系女儿的生命,让她健康成长,同时也是拯救天下必不可少的法器之一……
  还不够。
  温向平咬了咬笔,冲突还要更激烈些。
  女儿的母亲,男主的妻子,应与男主有三生三世的牵扯,但因各方人马的阻挠终不得正果,妻子生下一女却被迫与男主分离,不得已将女儿冰封起来,以宝物维系女儿生命,去寻找男主……
  那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别人要阻挠两人在一起?男主和他妻子应该是什么的身份……
  温向平索性放开了思维,让思维如脱缰的野马奔腾万里,上天下海,穿梭时空去探寻主角在情与理,义与欲中的纠缠挣扎,求不得,恨别离。
  既然是仙侠文,主角可以是天下修仙第一宗的蜀山之弟子,当经历十生十世入世劫难便位列仙班。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他最后的三生三世,都缠在了一个苗疆女儿的身上。而这个苗疆女子,其实是女娲后人。他的师傅看出他的仙根,千方百计阻挠二人相爱以助他成仙。奈何……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随着主人思想的散发横画竖写。
  温向平的思想峰回路转,疾走横行,写的是酣畅淋漓,好不痛快。
  洋洋洒洒写下三大张纸,温向平这才意犹未尽的住了手,他刚刚都只是记录着脑中一闪而过的想法构思,还要整理一下才能列出完整的框架构造来。
  温向平捧着这三张纸越看越欢喜,只是突然一拍脑袋。
  怎么就忘了给这小说取个名字呢。
  温向平沉吟一会儿,提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大字:
  《蜀山奇侠传》


第8章
  暴雨一连下了十日,终于放了晴。这日一大早,太阳就高悬空中,散发着灼热的温度炙烤大地。有经验的老农们瞧着天色,知道这雨算是过去了,心里的石头总算是放了下来。只是却没有多少人露的出笑脸。
  先是花了大力气高成本赶工的粮仓并没有挨住后来的狂风暴雨,再是刚晒了没两天的麦子经这么一遭发霉了大半,眼见是废了,就连红薯秧子也不少泡烂了根,勉强移回来暂时养在室内的也到底受了损伤。
  前半年的辛苦就这样打了水漂,好在赵建国为求稳妥,每年都会留下一批粮食存在粮仓里,虽然这些陈粮也受了潮浸了水,精打细算总算能让村民撑到下半年新粮食收成。
  村头,赵家。
  “红薯秧子还剩多少?”
  赵建国拿着杆烟斗,却并不抽,只是拿在手里仔细端详。
  赵爱党知道问的是从地里挖出来的那批遭了淹的,
  “约莫有三分之一废了,剩下的虽然看着还好,也不知道能不能长成,长成了产量又如何。”
  眼见着赵建国神色郁郁,赵爱党连忙说,
  “要不是咱收回来的早,只怕废了的要更多,眼下这结果已经很好了。只是现在立马培红薯秧子也赶不上时候了,我明天就去镇上看能不能买一批秧苗回来,多少能补救一下。”
  赵建国颔首,
  “不要怕花钱,大家有东西可种,这日子才能过的有盼头。”
  赵建国又问,
  “粮仓里头的陈粮呢?”
  赵爱党早已经核查清楚了,
  “还在刘叔他们家里,我已经点过了,一会儿就带人都拉过来。”
  赵建国颔首,
  “一会儿广播一下,让大家都过来,把粮食分发下去。”
  “行嘞,只是,是一次性发下去的好还是一月发一次合适?”
  赵建国掰着指头算了算,
  “一次性发了吧,发上三个月的,到时候新补种的红薯应该差不多了,他们自己手里有了粮食,心里就不慌,能免不少麻烦。”
  赵建国又说,
  “不要把存粮全发了,留够整个大队一两个月的粮下来,万一到时候再有个什么咱也不慌。”
  赵爱党有些迟疑。
  赵建国问,
  “怎么了?”
  赵爱党说,
  “粮食是够的,可能吃下肚的,只怕就不够了。”
  赵建国每年都会存一批粮食以备不时之需,丰年多存点,平常少存些,等收了新粮食就换出来,新旧参半的发给村民,村民都知道这是有备无患,因此也都没有二话。
  按理来说,存的粮食足够整个大队吃半年了,只是今年的暴雨不仅毁了粮仓,也毁了粮食。那些浸了水发了霉的,自然不能吃,万一吃出点不对来,那可就是得不偿失。
  赵爱党早就统计过了,那些粮食最多只能坚持三个月。
  赵建国不说话,只盯着手里的烟斗出神。
  赵爱党看的心里难受,随即欲言又止了半晌,最后说,
  “也许,不是…”
  可这话说出来,连他自己都不太相信。
  外头艳阳高照,赵爱党的心里却阵阵发寒。
  赵建国沉默良久,最终放下了烟斗,
  “先发两个月的,剩下的先存在地窖里。救济粮这两天应该会下来,到时候拿那个顶上。另外,加紧安排人手去把红薯种了,入秋之前争取先收一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