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七零养家记 (北佚)


  加之在这里不比在沽西忙碌,苏玉秀和李红枝二老完全能应付的来,顺带着看个蜜果儿也足够,因此就没再雇人。每个月的收入虽然比不上在沽西的,但应付一家人的支出已经绰绰有余。
  温苏记渐渐进入正轨,同月,新周刊的新一期杂志上,目录第五篇,正文第七页,一篇标题为《蜀山奇侠传》的小说开始连载。
  新周刊总有一批庞大的读者群,覆盖上至五十下到十五的年龄段。
  丰淑意是一家国企的会计,是新周刊的忠实读者,期期必看。新出的一版文章一如既往的内容深刻,有些文笔不失诙谐,看起来着实吸引人。在翻到第七页,瞥见标题右下角不甚显眼的温知秋三字时,丰淑意只觉着一阵眼熟,一时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倒是题目写的颇为新颖,奇侠传?蜀山?丰淑意想了半天,并没能猜测出来这篇是写什么的,于是按捺着好奇心从正文第一行看起。
  不过几行,丰淑意就完全沉迷进了一个仙雾缭绕,剑光横飞的世界。
  白衣飘飘、斩妖除魔、千里传音符……
  眼见着整个村镇的村民都变成了行尸走肉的怪物围攻单身只影的陆川柏,丰淑意的心正被提的高高的,一页翻过,就只见《白水豆腐》四个大字印在顶上。
  丰淑意一怔,以为自己翻多了页,退回去再翻过来数遍,却只徒劳的发现这刊上的《蜀山》确确实实只有三页纸。
  天哪,这也太少了吧?!
  丰淑意满心都是陆川柏一身白衣,御剑除魔的模样,连晚饭也没吃几口下去。丈夫还以为她工作不顺利,晚上很是小意温存安慰一番,却被丰淑意不甚在意的打发到一边。
  丈夫看着丰淑意从包包里掏出一本书,坐在灯下似叹似惊,完全不想理睬自己的模样,只能委屈巴巴的收拾了碗筷,一个人躺在冰冷的被窝里孤枕难眠。
  而屋外客厅里,见异思迁的妻子正捧着一本书如痴如醉,无视了屋里一颗破碎的男人心。


第67章
  新周刊并没有一上来就像红星杂志一般铺天盖地的宣传自家的“小某某”, 只是无比低调的将温知秋的新作加入了新一刊的版面。
  唯一算给温知秋开小灶的,大概是把《蜀山》的第一章排在了靠前的版面,正数第五篇。
  也因此,时隔两年,当温知秋这个名字又重新出现在众人的视野时,一开始并没有激出什么水花。
  被《蜀山奇侠传》五个大字吸引的读者们起初只觉着作家名字眼熟, 但大多注意力都放在了正文。等如痴如醉的读完之后, 才恍然想起。
  温知秋――不就是写了《纽扣》和《大惠山》,还一口气翻译了整本《格林童话》的那个作家么?!
  到现在,温知秋所译的童话还是孩子们床头故事的首选,他所著的《大惠山》, 更是什么《特殊作战队》、《三二五独立团》的蓝本。后来的作品虽也有写的不错的, 但大抵都无法和《大惠山》相提并论。
  而这样一位作家, 在转入新东家沉寂两年之后, 又凭借着《蜀山》以强势的黑马之势重新闯入到了读者的视野。
  温知秋向来是能带给读者惊喜的, 两年前的《纽扣》和《大惠山》是, 如今的《蜀山》更是。
  腾云驾雾、仙剑邪魔、人间正义无不是之前神话古籍中才有的,然从未有一本书能比得上《蜀山》如此细致,以一人视角代入整个仙人魔等六道并存的世界,亲身感受玄幻若此的世界。
  而仅在新一刊发行第三天,新周刊就迫不得已加印一次。
  要知道,新周刊每次出刊前, 都会依着上一期刊本的发行量制定本期发行数。而为了不必要的损失, 每次加印不能超过当周发行量的一半。
  也就是说, 仅仅三天,新周刊的读者群就扩增了一半。看着不算多,可相对于新周刊庞大的读者基数而言,这样的发行数量倘若全集中在沽东,几乎可以垄断大半个沽东的销售量。要是放在红星杂志身上,估计都够加刊两次。何况这才只出了《蜀山》的第一章 。
  虽然其中有多少人能最终落实下来成为新周刊稳定读者群中的一部分还不能肯定,但这样的结果已经足够令新周刊欣喜一番。
  不出则已,一出便搅动风云的温知秋自然得到了新周刊上上下下的注目。
  许城阳拿着新鲜出炉的销售情况自是满意,却也并没有多大的意外。
  当初两个少年那里看见《蜀山》的时候,许城阳就已经下了“不同凡响”的判断。
  仙侠之说虽然自古有之,可大多篇幅简短,更不曾像《蜀山》一样借着陆川柏这样一个天之骄子的视角写起,带着读者深入其中体验其中种种,受挫或磨练,挣扎或决断。
  虽然自从《大惠山》发表以后,小说形式的作品层出不穷,但较为成熟的作品并不多。文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日积月累的深厚底蕴,哪怕是成名已久、德高望重的作家,也不能说在两年内就完全摸熟一个新体裁,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在温知秋的半隐退的两年期间,也出了几个有潜力的作家,小说也写的差强人意。只不过如今《蜀山》一出,到底是力压了群雄。
  新周刊自然也有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好作家,也刊了不少的好作品,从而为新周刊巩固了基数庞大的读者群,可从短期时间、短期读者数量来说,温知秋却称得上是新周刊里最叫好又叫座的作家了。
  但两年前许城阳责令温知秋潜心学习,不得参与外事,以至于到如今,还没在杂志里露过脸。趁着这一茬,许城阳正好让温知秋认认人。
  这么一个好苗子,许城阳自然要好好施肥。毕竟杂志里几位大家在沽市作家协会里可都是挂了名的,甚至还有两位在国家作家协会里也有一席之地。倘若温知秋能和他们交好,自然裨益不小。
  温向平自然没有不应的。穿着整齐,收拾的利利索索,在第二章《蜀山》堪堪发行前,站在了新周刊办公大楼里。
  许城阳也没有搞得多正式,只是引着温知秋依次见了见正好在杂志里的几位一级作家,其中大多年龄在四五十岁,初初三十的温知秋往人面前一站,自然是新的不能再新的新人小辈。
  哪怕温知秋已经有了几本成名作,哪怕他正在连载的这本小说引起了轰动。
  温向平自然恭敬有礼,虚心以待。
  就比如面前这位五十余岁,胡须半尺的老先生,最近这刊刊本里的《白水豆腐》便是出自他手。
  这两年温向平也是期期新周刊必看,对其中一些大家自然是不甚敬佩,眼前这位自然是其中之一。
  《白水豆腐》看似是写了作者在冬日寒凉时,在楼下买了一块豆腐自己煮着吃,实则表现了作者于世于时于人的种种看法,笔锋看似温和隽永,实则犀利不已。没有点水平的人只怕看完全文也只是不知其所以然。
  温向平拜读之后受益匪浅,也因此记住了这位老先生,自然恭恭敬敬唤一声“前辈”。
  几位大家见温知秋进退有礼,不骄不躁,加之有几本不错的作品,心中对他的好感自然不少。
  在见过了杂志里几位重量级作家之后,温知秋就被责编罗家和接过手去,好好商谈一下《蜀山》排版的问题。
  “我给你找了个杂志里数得着的画家,专门给《蜀山》画插画,你看看有什么要改动的。”
  罗家和掏出两张画稿,放在温向平面前。
  只见其中绝大多部分都只有黑白二色,偶有几处带些彩色,占的区域也是零零星星,但却颇有些画龙点睛的意味。
  除去彩刊成本太大的原因,文字为主插画为辅也是新周刊着力强调的重点。
  毕竟是杂志,不是画刊。斑驳的色彩反而会分心读者在作品上的注意力。
  一看纸上线条勾勒,就知道画手是下了大功夫的,温向平自然也仔仔细细的瞧了每一张。
  说实话,新周刊数得着的画家真不是盖的。人物有人物的细致,就如陆川柏眉眼间的悲天悯人和急厉交融的恰到好处,一瞧就是个斩妖除魔的世外人。场景有场景的生动,就如陆云二人被困尸镇,面对尸人面不改色,一见就满心揪起。
  不仅比温向平之前画的卫华水平高出了不少,一瞧便知是有认真读过《蜀山》才下笔的。
  温向平啧啧称奇,自是没有不满。
  “你估摸着,《蜀山》大概有多少章?”
  罗家和小心的收好画稿,等着拿去刊印。
  温向平答到,
  “虽还不能具体确定数值,但五百章是跑不了了。”
  罗家和虽然早就窥得《蜀山》格局不小,篇幅不少,字数百万倒也正常,只不过…
  “按着眼下一周一章的速度,只怕没个两年还登不完,还要考虑过年放假不出刊…”
  罗家和心里飞快的盘算着。
  虽然连载时间越长,按理来说会引来更多关注,可就像之前连载《大惠山》一样,过长的连载周期只怕会引得读者失去兴趣,反倒不美。
  温向平也清楚这个问题,但早有了解决之法,胸有成竹的笑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