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近两年在在沽东混的可以说是风生水起,也不知是把手下作家大换了血,还是把作家集体送去学习,总之,各个都写的一手好文章。
文笔自是人家的沉淀――不然新周刊当初也不能仅位居人民杂志之下,这两年的“好”却好在了开阔的视野,新颖的思想,行文落笔间迸发出许多与传统大为不同的想法,足以叫人眼前一亮。
要是一个两个也就算了,偏偏人手底下尽是这样的作家,加上新周刊本身雄厚的实力,虽然身在沽东,却隐隐有了能比肩沽西人民杂志的势头。
这两年来,沽东一直在以一个平稳的速度向前发展,虽然尚不能与沽西比肩,可比起两年前来说堪称改变巨大了。可以预料到沽东在未来的发展不会差。只是能否超越沽西,却还是个未知数,毕竟沽西的底蕴在这儿摆着,这也是人民杂志继续稳坐沽西的原因。
但无论怎样,新周刊这两年确实实力大增,想要压一个红星杂志,还是轻而易举。也因此,温向平这两年才能安安生生的看书带孩子。
而新周刊手下的作家之所以都宛若一夜之间脱胎换骨,无非是因为许城阳力排众议,花了大成本,大手笔将作家和编辑都分了批次,要不然就派到各大发展迅猛、对外交流活跃的城市地区观摩,要么干脆就把人送出了国去直接体验完全不同的文化和经济。
罗家和正是后者的其中一员。
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带来的影响确实是巨大的。如今的罗家和与两年前相比不仅有了气度上的变化,版面设计间也更有灵气,虽然还不足以问鼎主编之位,可在几个副编里也算是佼佼者。
当初虽然是许城阳亲手把温知秋挖到新周刊来,可他到底是一社之长,平时事务繁忙,比温知秋优秀、资历深的作家也不是没有,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在温知秋身上,也因此,温知秋平时接触最多的,还是他的责编――罗家和。
虽然罗家和平时也时不时来温家,抱抱软乎乎的蜜果儿,给几个孩子带个礼物,但等到温向平的两年“潜心修行”一结束,罗家和还是迫不及待上门来,
“向平,你可有发表新作品的打算?”
温向平略一思索,就反应过来,罗家和这是指的《蜀山》。
温向平摇了摇头,在罗家和略显失望的眼神里说道,
“我这两年学习到不少,发觉《蜀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想着要从头再来过才是。”
罗家和微楞,险些失了成熟中年人的稳重,
“难不成你要全部推翻重来?”
哪怕时隔两年,罗家和再返回头去看《蜀山》,依旧为之心绪起伏,哪怕要改,也毋须变动如此大吧?
温向平失笑,
“我也没有对自己那么没信心,我打算修整一下时间线,再增删一些情节,具体的还要再说,我这儿才只有个设想。”
罗家和这才放下心来,
“我那儿有你的手稿,改天给你全拿过来。”
温向平笑着应是,有原稿在手改起来总归容易些。
“对了,”
罗家和又笑道,
“瑜新和阿昀这两年等不着你的更新,只好自力更生写了续稿,俩人还给配了插画,我看着虽然笔力还稍显稚嫩,但也追的上外头画的那些了。”
自从温知秋手绘的卫华画像刊登出来之后,不到一年,就能满街见到同一种画风的各式人物。
与两年前不同,此时的人物画像已经发展了不少,光眼睛就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卫华”眼,从杏眼到鹰眼一应俱全,总归五花八门,温向平会的那点微末小技已经被人正儿八经的艺术家彻底赶上了。
“那可好,”
温向平对于两个少年这番举动向来很是支持,还曾和他们来往过信件交流过一些思路的问题。之前也曾见过两个孩子几面,也瞧过他们写的《蜀山别传》,还是颇有灵气的,
“这下正巧赶上了,到时候正好比比,新《蜀山》和《蜀山别传》哪个更好些。”
年至三十的温知秋作家完全没有以大欺小的觉悟。
而得知了消息的罗瑜新和许昀也很是激动,尤其是温向平还许诺“得到三位作家的肯定就算作《蜀山》真正的后稿,一同刊登”。
当然,《蜀山别传》的稿费肯定是属于两个少年的。
罗家和觉着这个主意好得很,自然也是大力支持,不说给两个孩子是多大的一番历练,到时候也能做个噱头,对杂志有益志无害。
于是,这样一个约定就算尘埃落定了。
同样惦念着两年之约的许城阳在温知秋一拿到毕业证,就给温知秋在新周刊的大楼附近买了一套房,
“就算作我的前期投资,我相信温作家不会给我亏本的机会。”
话是这么说,许城阳的爱护之意温向平却一清二楚,光这两年红星的找茬只怕许城阳就没少给他挡。
苏玉秀也感念许城阳的援手,不仅和温向平退了正在住的房子,连带着“温苏记”也关了门。
于是,温向平带着一家老小就这样搬进了沽东。
两个孩子十分激动,一点都没有转入新学校的紧张忐忑。他们的新家虽然离江家还有一段距离,可到底比沽西近了许多,更是一有时间就和江家小子黏在一起了。
许是考虑到温家人多,许城阳选的三室一厅,和另一间两室一厅的房子中间打通了扇门,如此一来,温家老少住进去是绰绰有余。其中的两间卧室还自带书房,正适合温向平和孩子们用。
新周刊给了温向平极大的诚意,温向平自然要全力以赴。因此手稿一到手,温向平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勤更苦写。
倒也不是温向平硬逼着自己写。这两年来,温向平虽然没有把沽大整栋图书馆看了一遍过去,可文史类的却尽阅遍了,连带着游记地理也读了不少,感悟灵光实在去满天繁星。温向平索性手边随时放着个本子,即时记录想法,如此两年下来,也有了厚厚两三本。
偶尔实在手痒,温向平便写写散文、读后感,也不往外头流露,写完便卷成卷扔进书房的纸篓,毕竟许城阳是严令禁止他在这两年间有任何作品,只许专心读书,丰厚自身积累的,罗家和因此时不时就要上门来溜两圈,就连许昀和罗瑜新也来做客过几次。
温向平虽然有些啼笑皆非,但也明白许城阳的一片拳拳爱护之心和看重之意,于是也不可惜,文章纸卷扔的十分畅快。
苏玉秀对这些废纸却是宝贝的很,定要好好的收起来,如今已经存了一个纸箱子,温朝阳平时也爱翻着看。温向平早就看见床底下藏的大纸箱子,却只作不知,继续装聋作哑的往纸篓里头扔,然后见儿子和媳妇儿仓鼠一样的再偷偷捡回去,也算是中年老男人的恶趣味了。
至于《蜀山》,不仅罗家和跟许城阳,就连温向平也早就有了拿它当投名状的准备。夜深人静时,更是在脑海中细细构思其间囊括的数百年,遣词造句也不经意间就思索清楚。
毕竟是温向平在这里的第一本作品,他当初对之倾注的心血,不可谓不多,曾经打下的大纲现在还在书桌的抽屉里完好的保存着,字迹清晰如昨日。
温向平并没有彻底推翻曾经的设定,而是调整了时间线,加强了几百年间、两代人的遥相呼应和环环相扣,仅看大纲,就更觉血肉丰满。
只新的大纲修好,就耗了温向平两个月,等温向平前五章重新写成时,温苏记在沽东的第一家店面,已经重新开张了。
先前在沽西的时候,苏玉秀手里已经攒下不少钱,因此,在消费水平尚且略低一筹的沽东,苏玉秀轻轻松松的在新周刊附近租下了一间不小的店面。
温苏记一如既往的以晋省菜做招牌,每周都有推荐,如今正值九月桂香,却尚带着夏日余威,温苏记的推荐主食是火辣辣的牛肉丸子面,吃一碗保管满身汗,舒爽十分,推荐副食则是冰冰凉凉的水果捞,浇一勺自家发酵的酸奶或者蜂蜜水,很是爽口。
国人的模仿能力是出了名的强,温苏记之前推出的水果捞又不是什么有难度有秘方的,如今已经满大街都是。清新舒心的装潢方式也因着江家服装店的崛起而在沽东逐渐流行开来。
总而言之,温苏记唯一还能叫特色的,就是门口的那块小黑板了。也没去打扰锁在书房的温向平,苏玉秀就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写写画画,至于蜜果儿,在店内有她专属的一角,专门收拾出来铺着地摊堆着玩具。因着温苏记装潢的温馨恬淡,兀自玩耍的蜜果儿不仅不显突兀,反倒更给温苏记带来了人气。
温朝阳这阵子也不是白看了温向平那么多废稿的,再加上这几年来的熏陶,如今写出来的短诗也颇有韵味。加之温朝阳也学着温向平,有了写札记的习惯,因此温苏记门口的小黑板上,有时也不是文绉绉的短诗美句,一两句家长里短,稚子天真,倒是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转了脚步进去瞧瞧里头是不是真有这么一个可爱的娃娃的。
温向平之前买来的十六寸彩电自然没舍得跟桌椅一起卖出去,还是摆在了店里一角,闲暇之余看个电视也算是打发时间。因着周围居民区不多,大抵都是新周刊这样商业性质的建筑,来来往往的行人都忙着上班,少能过来蹭电视看。至于隔壁店家,因着不熟悉,也就没有冒冒然前来。
相似小说推荐
-
梦若凝烟 (清溪浣花) 17K小说网VIP2018-06-07完结美人如画,却命运多舛;多情郡主,陷入情感漩涡;文采翩翩的俊士,抑或是仗义多情的侠客,都...
-
穿书女配的八零福气档案 (幺宝) 2018-07-07完结简悦懿一个不小心,穿进了一本八零年代文里当女配。这个女配福气满满,可惜却有个当女主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