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霄贤提议向各地诸侯王借调兵力,前去讨伐镇南方,镇压叛军,以解燃眉之急。
这个主意得到了很多大臣的赞同。
但明和帝却还在犹豫:“若朕下令让各地诸侯王带兵离开属地,等叛军被解决掉,那些诸侯王不愿回到各自的属地该怎么办?到时候岂不是前门赶走了狼,后门又引进了虎?”
那些占据一方的诸侯王,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他们或许不像镇南王那么野心勃勃,但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肯定会抓住机会想尽办法扩张势力。
说白了,就是明和帝不信任那些诸侯王。
他想要有一个既能平定叛乱又能不引起其他诸侯王趁火打劫的办法。
可使大臣们商量了半天,也没能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良策。
明和帝看着面前这群一筹莫展的大臣们,忽然很怀念秦容,以秦容的聪明才智,兴许能想出让他满意的计策。
可现在秦容还被勒令在家中闭门思过。
明和帝拉不下脸在这个时候跑去找秦容讨要办法,他沉思良久,最后想出了一个相对比较冒险的办法——
“朕要御驾亲征,亲自平定这场叛乱!朕要让那些鼠辈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天威不可犯!”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纷纷跪下劝阻明和帝。
然而明和帝的态度非常坚决,他无视众人的阻挠,面无表情地说道:“在朕离开京城的这段时间里,朝廷的事情全部交给六位内阁大臣协商处理,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就派人快马加鞭送给朕处理。”
众人还想再说些什么,可明和帝已经站起身:“退朝!”
文武百官无可奈何,只能躬身行礼:“微臣恭送陛下。”
当明和帝要御驾亲征的消息被传到唐蜜耳朵里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
她不敢置信地问道:“皇祖父都已经六十多岁了,他还要去御驾亲征?就凭他那副身子骨,别说上阵杀敌,就连稍微摔一下,就很有可能摔出大毛病。”
阿歆:“据说文武百官都在劝阻陛下,就连后宫妃嫔们也都被吓得寝食难安,她们连麻将都不打了,全部聚集在御书房门外,跪着恳求陛下改变主意。”
唐蜜听得心里痒痒的,这么热闹的画面,她超想去现场围观的。
可惜明和帝还没松口放她出门,她现在是哪里都不能去,只能老实地宅在华阳宫里。
阿歆见她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忍不住提醒她:“您是不是忘了五郎?”
“五郎?”
“五郎是镇南王的儿子,如今镇南王造反,明和帝要御驾亲征,这意味着五郎很有可能也会带领叛军上战场,到时候双方打起来,你要帮谁?”
唐蜜猛地反应过来:“五郎可是镇南王唯一的儿子,他应该不会舍得让五郎上战场吧?”
“那可不一定,镇南王野心勃勃,成天都在谋划怎么谋夺天下,他怎么可能允许自己的继任者是个胆小无能之辈?趁着这个机会,他说不定会让五郎多上战场,借机磨砺自身的能力。”
阿歆说得有道理,唐蜜不禁忧心忡忡:“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伤到五郎怎么办?”
"
第547章 误会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先锋军已经拔营前往江州,待明日天一亮,明和帝就会在主力军的护拥下离京。
今晚的皇宫注定是不平静的。
各宫的妃嫔都在为明和帝担忧,唯恐他在外面有个闪失。
华阳宫的宫灯也还没灭,唐蜜坐在书桌上,手里握着毛笔,犹豫着该不该给秦朗写封信。
她想叮嘱秦朗保护好自己,千万别意气用事。
可现在双方交战,这封信就算寄出去,也很难被送到秦朗的手里。
而且他们现在的立场是相互敌对的,如果这封信落到有心人手中吗,说不定还会为他们两人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唐蜜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放下了毛笔:“算了吧……”
就在这时,阿歆走进来:“殿下,虞总管求见。”
“他来做什么?”
“他没有说。”
“让他进来吧。”
很快,虞未明就走了进来,拱手行礼:“老奴拜见公主殿下。”
他进宫已经有五十年,从明和帝还是一个小皇子的时候,便跟在明和帝身边伺候。如今他一人统领整个内侍司,明和帝对他亦是非常看重,后宫中人见了他,都得给他几分薄面。
唐蜜忙道:“虞总管不必多礼,咱们坐下来聊吧。”
待两人都坐下后,虞未明并没有直接说明来意,而是先喝了口茶。
他颇为意外:“这茶不错,入口没有涩味,过后还有回甘。”
唐蜜笑着说道:“若是虞总管喜欢这茶叶,等下带一包回去慢慢喝。”
“多谢公主,”虞未明放下茶碗,“公主的起色看起来不错,想必心情应该也挺好的吧?”
“还行吧。”
“既然公主已经不生气了,为什么还不愿去向陛下认个错呢?”
唐蜜挠了下脸颊:“皇祖父让我闭门思过,不准出门,我不敢违抗他的旨意。”
虞未明叹道:“陛下当时被您给气坏了,所以才会那么说的,您别往心里去。俗话说,父女没有隔夜仇,你们虽然不是父女,可也跟父女差不多了,毕竟,您是他在皇宫里唯一的亲人,陛下其实是很疼您的。”
“是皇祖父让你来跟我说这些的?”
虞未明很是无奈:“陛下好面子,就算他心里想跟您和好,也不可能直说。是老奴瞧见陛下这几天一直都心情不好,琢磨着他可能是在惦念着您,便自作主张地来找您,想劝您给他递个梯子,好让他能有个台阶可以下。”
唐蜜小声嘀咕:“皇祖父心情不好,也不一定是因为我吧,我听说镇南王叛乱,兴许他是为了这件事情在生气呢?”
“正是因为镇南王叛乱,陛下明早就得随军离京,想必公主也是知道的,陛下年纪大了,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这次御驾亲征,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您作为他唯一的亲人,能不能去送送他?好歹也要让他走得安心些。”
虞未明说得情真意切,唐蜜不禁有些动容,她不好意思地说道:“其实我早就想去向皇祖父道歉了,但是皇祖父没有松口,我不敢贸然离开华阳宫。”
“只要您去向陛下道歉,陛下非但不会追究您擅自离开华阳宫的事情,肯定还会很高兴的。”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陛下非常疼爱瑾太子,您是瑾太子留下的唯一血脉,陛下肯定会把您当成眼珠子一样疼宠的。”
唐蜜不信,嘟哝道:“皇祖父要是真的疼爱我父亲,为什么还要逼得我们一家人都葬身火海?”
“当时的情况很复杂,陛下当时也是被气坏了,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最疼宠的瑾太子居然会背叛他,一时情急,才会说了些难听的话。”
“可就算这样,皇祖父也不能对我爹痛下杀手啊!”
“公主误会了,陛下从未想过要杀瑾太子。”
唐蜜皱眉:“怎么可能?”
“瑾太子是由陛下手把手带大的,他几乎将自己所有的父爱,都倾注在了瑾太子身上。哪怕是瑾太子要起兵造反,陛下也狠不下心去处死瑾太子,最后只是命人将瑾太子软禁在东宫之中,勒令他好生悔过。”
说到这里,虞未明的神情极为复杂:“其实在那之后没多久,陛下就已经心软了,可他拉不下脸去求和,便遣人去劝瑾太子服个软,只要他能主动道歉认错,陛下就能看在父子情份上饶了他。可谁知他竟然宁死也不肯认错,甚至还放火烧了东宫,把东宫三百多口人全都给烧没了。”
唐蜜连忙摆手:“不对不对!”
虞未明:“哪里不对?”
“你刚才说,皇祖父派人去劝我爹道歉?”
“对啊,瑾太子死活不认错,还把帮忙说和的人给打了出来。陛下被气得差点晕过去,再加上朝中大臣都在上疏请求尽快处决瑾太子,陛下忙得焦头烂额,一下子就病倒了。也正是在那个时候,瑾太子火烧东宫,等陛下强撑着病体赶到现场时,整个东宫都被烧没了……”
唐蜜见他说得信誓旦旦,不像是说谎的样子,心里越发疑惑:“我爹根本就没见到过前来说和的人,我们得到的消息,是说陛下已经下旨,要处死我们一家人。父亲当时非常绝望,他本想饮鸠自尽,以此来求得皇祖父饶过母亲和三个哥哥跟我。可是还没等他动手,皇祖父就命人火烧东宫,父亲自知难逃一死,只能想尽办法将我送出东宫。”
虞未明皱眉:“陛下对瑾太子舔犊情深,哪怕是在陛下最愤怒的时候,他也未曾想过要真的杀掉瑾太子。”
“可传消息的人确实是说,皇祖父已经决定赐死我们一家人,而且在东宫起火的时候,整个东宫都被封锁了,东宫里面的人一个都逃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