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璃听着随从的话,不由得噗呲一声笑了:“傻大个这个寨主当得可够冤的,刚刚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就栽了。哥,我看还是别为难他们,放了吧。”
“咳咳,”莫锦华轻咳了两声,瞪了莫璃一眼。莫璃吐了吐舌头,不敢再多言。
前来回话的随从想笑却不敢笑,眼看着要憋出内伤了,才听到莫锦华说:“今日遇到此事,本钦差自然不能不管。今晚就宿在这子川县,把事情弄清楚了再走。”
“大人,要不要通知子川县的县令?”随从小心翼翼地问。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节约路上的时间,莫锦华在起程前就吩咐过路上只住客栈不住驿馆,不得打扰沿途州县。
莫锦华思忖片刻道:“直接去驿馆,先不要露了身份,只说是本官带着家眷回乡探亲路过此地。另外去查查这些人所说是否属实,如确是实情,再将人带到驿馆。如果所言有虚,直接交到县城府衙,让县令处置。”
车队调转马头进了子川县,这个县城虽小,驿馆却不寒酸,规规整整的一座三进的四合院,大门上的匾额上书“子川官驿”四个大字。一个五十开外穿着半旧号坎的驿卒正靠在门墩旁打着盹。
随从上前拍了拍驿卒的肩膀:“我们大人来了,还不快起来迎接。”
驿卒慢慢坐起来,瞪着迷茫的双眼打量着眼前的人,待看清不远处几辆做工精良的马车之后,一个激灵站起身,冲着随从一作揖:“这位官爷,敢问是哪位大人驾到?”
“我们莫大人是京城来的,快进去禀报你家驿丞。”随从不耐烦地催促道。
“驿丞老爷没在驿馆,小的这就打发人去找。还是请大人先进去休息吧。”驿卒推开半掩的院门,向里面做了个请的手势。
随从虽然不满意,但又不便在此时发作,回来禀报了莫锦华之后,一行人进了驿馆。莫璃被安排在最里边的那进院子,莫锦华住中间,前院便留给了其他随行人员。
驿卒忙前忙后,又是引路又是帮着安置马车。随从不满地问:“你姓什么?这么大个驿馆怎么就你一个人?”
“回爷的话,小的姓金。咱们驿馆本来除了驿丞老爷,还有四个兵丁,只不过那三人都回家忙农活去了,小的无家无业,就留在这儿看家。平时我们这很少有人住,要是知道今天大人会来,大伙肯定都得在这儿候着。”驿卒喋喋不休地说着,“小的已经着人去请驿丞老爷了,他家不远,估计一会儿就能到。另外三个人小的也让人去叫了,有两人家离得可不近,不过他们得着信肯定得马上就往回赶。”
随从嫌弃地瞥了驿卒一眼,也不再问什么,便去忙自己的事情。
莫璃几个人进了后院,赵嬷嬷坚持要把房间先打扫一遍,于是拉上李嬷嬷先进了屋。莫璃只好坐在院里的石凳上等着。
院子里靠墙是一排翠竹,廊下的花圃里还种着各色的花草,整个院子干净整洁,一看便知道是有人经常打扫。
两个嬷嬷做完清洁工作,又叫外面的小厮将需要用的东西一样一样从车上搬进院子。莫璃托着腮看着她俩跑进跑出,一点疲惫的样子都没有,不禁佩服她俩的体力与精神头。
终于做好了前期的清洁工作,莫璃被请进了屋,她甩掉鞋子直接躺在炕上,眼望着屋顶说:“若平,你觉得傻大个他们说的是真话吗?”
“应该不会错的。”若平答道,“去年夏天多处暴雨,其中就有这个地方。朝廷为此多次拨出赈灾款项,官员们也纷纷募捐,主子还捐了一万两银子呢。”
“一万两?”莫璃霍地坐起身,“他哪儿来这么多钱?”
若平笑了:“小姐忘了主子自己有产业?”
“噢,是啦。他在莱州县城有百香楼,自然在其他地方也有别的买卖。”莫璃又躺了回去,嘟嚷着,“我什么时候才会有自己的产业呀!”
“等小姐嫁给了主子,那些产业不就都是小姐的了!”若平把李嬷嬷送来的一盆水端到炕前让莫璃净手。
莫璃一边细细地搓着手指一边摇头说:“他有多少都是他的,与我何干。我要的是我自己挣的。”
“好、好、好,小姐说怎样就怎样。”多日来的相处,若平对于莫璃时不时产生的奇特想法已经见怪不怪,有的时候她真的怀疑莫璃是不是掉下山崖时摔坏了脑子。
接到消息的驿丞很快便赶到了驿馆,战战兢兢地想要求见莫锦华,却被随从挡了回去。连忙张罗着叫老金去镇上买粮买菜,顺便去镇上的饭庄找两个厨子来做饭,又偷偷差人去禀报县令。
县令杨德发得了信儿很是纠结,驿丞只告诉他来的是京城的莫大人,可究竟是何官职却没说,自己该按何礼节前去觐见呢?
师爷捋着几绺三羊胡道:“老爷,此事不必操之过急,如果现在就过去反而会显得有些唐突,倒不如先派人出去打探一番再做定夺。”
杨德发点点头,遂派出衙役外出打探。
半个多时辰之后,老金推着小车,车上鸡鸭鱼肉各色青菜应有尽有,后面还跟了一胖一瘦两个男人。
护卫将车拦下,打量着那两个人问:“干什么的?”
第九十四章 莽草
护卫将车拦下,打量着那两个人问:“干什么的?”
老金拱拱手:“爷,这两位是城里春满楼的厨子,我们驿馆没有专门的厨子,平时都是小的做饭,今天大人来了,驿丞老爷让小的去请两个厨子过来伺候大人和众位爷。”
两个男人也跟着施礼,瘦子说:“我们春满楼是这子川县最大的饭庄,这位是我们的大师傅,掌柜的听说驿馆里要接待贵客,特意派我们俩过来伺候。”
护卫上前检查了车上的东西,见并没有什么异常,便放老金进了院子,却是拦下了两个厨子:“二位请回吧,我们自己做饭,就不麻烦二位了。”
一胖一瘦两个人对视了一眼,胖子想上前说话,被瘦子用眼神拦住,对护卫陪着笑脸道:“看来我们俩今天是没福分伺候大人了,那小的就告退了。”说罢拉着胖子离开了驿馆。
其实莫锦华一行人并没有带厨子,只不过是莫璃建议如果路上住宿的地方不能提供膳食,就让李嬷嬷做,省得还要麻烦别人。莫锦华对她的提议也表示赞同,便传令下去,沿途除了在饭庄里用膳,其他时间都由随从买菜,李嬷嬷和赵嬷嬷两人去做。
老金把小车上的东西都搬进了厨房,两个嬷嬷已经将灶台、锅碗都重新刷了一遍。李嬷嬷检看着各种鱼、肉和青菜,盘算着晚上要做些什么。
赵嬷嬷用脚踢了踢地上被捆住了翅膀的一只肥鸡说:“这鸡看着不错,用它炖个鸡汤,给小姐和大人补补身子。老金,你去把鸡收拾干净。”
“正好我看箱子里还有些枸杞和干枣,我去跟若平要点儿。”李嬷嬷说。
赵嬷嬷又拎起一块猪肉:“这五花三层炖着吃怎么样?老金,你这有佐料吗?”
“有,我特意新买了桂皮、八角、香叶什么的。就在米袋子旁边的那个小布包里。”老金边说边拎着鸡出去。
赵嬷嬷负责择菜、洗菜,李嬷嬷去找若平要了干枣和枸杞,用小碗泡上,又将猪肉切块入锅去血水。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边聊边忙着手里的活计。
老金斩了鸡也进来帮忙打着下手,李嬷嬷将整只鸡去掉血水后放入砂锅用一只碳火炉小火炖上,铁锅内加底油烧至四层热放少许糖化开,将控干的五花肉翻炒上色,然后加入料酒、各种调料和水炖着。
不到半个时辰,厨房里的肉香便弥漫出来,引得老金不住地赞叹李嬷嬷手艺好,只闻味就比别人炖的香。
“做什么呢,这么香!”若平一挑门帘陪着莫璃进了厨房。
赵嬷嬷连忙上前阻拦:“小姐,你怎么上这儿来了,快别弄一身的油烟味。”
“我和若平想出去转转,刚到这儿就被香味吸引了,是在炖肉吗?”莫璃不以为然地到灶台边揭起了锅盖。
李嬷嬷把锅盖接过去:“我的小姐哟,可别蹭身上油!”
莫璃突然眉头一皱,拿起灶台上的锅铲在锅里翻了翻,挑出几块调料:“李嬷嬷,这是什么?”
“八角啊,怎么了,小姐?”李嬷嬷不明所以地说。
“哪儿来的?”
“是小的刚从集市上买的。”从莫璃进门便躲到墙边的老金搭言道。
莫璃将八角用水洗净,放到一块摊开的手帕上,问老金:“你今天买的八角还有吗?”
“有,有。”李嬷嬷打开旁边的柜门,从里面拿出一个纸包,“剩下的都在这儿了。”
几个人都莫名其妙地看着莫璃翻开纸包检查着里面的八角,若平上前问:“小姐,有什么问题吗?”
“看到这个尖细的角了吗?”莫璃捻起其中的一颗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真正的八角一般是八个圆钝的角,而这个有十二个,还有些像鸟嘴一样尖细弯曲,瓣也不整齐,还有点松枝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