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公子太客气了,老夫看这套院子就不错,足够我们一家人住了。”张大夫见沐青云如此恭敬,很是欣慰,连忙阻止他再去派人租房。
张保栓已经和妹妹进院看了一圈,也跟着说:“这比我们在青淮的宅子还大呢,我看我们就在这住下吧,这儿离医馆近,也方便照应。”
张家人一再坚持,沐青云只好让他们在这里安顿下来。
晚间莫璃在全味楼为张家接风。
席间,张大夫捋着花白的胡须说:“接到莫小姐的信,老夫很意外。以前只知道当时的默溪公子脑子聪明,会做生意,却不知莫小姐对行医之事也别有建树。莫小姐在信中所说的医馆如果真能建成,京城的百姓可就有福了。”
“此次,老夫将全家人都带进京城,确实有些唐突,还望沐公子能够见谅。老夫也是想趁着还未迟暮搏上一搏,做出一番事情来。”
沐青云拱了拱手:“张大夫客气了,叫在下青云即可。锦溪小姐对张大夫颇为赞赏,此番能得张大夫相助,青云求之不得。”
张大夫和沐青云算是志趣相投,很快就投入到医术的切磋相中,张保栓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
莫璃陪着张大娘和张玉灵闲话着家常。
考虑到张家人车马劳顿,这顿宾主尽欢的接风宴并没有持续到太晚。
沐青云负责送张大夫一家回去,莫璃自己乘马车回了莫府。
路过外书房时,里面还闪着烛光,莫璃信步走了进去。
莫锦华正坐在书案后写着什么,听见动静抬起了头:“溪儿怎么过来了?”
“刚巧路过,进来看看哥哥在做什么。”莫璃在桌案旁坐了下来。
“正好,有件事要跟溪儿说。”莫锦华挥了挥手,示意清轩和若平先下去,这才接着说道,“原本要出使西凉的大皇子昨天不慎坠马摔断了一条腿,七皇子主动请旨代替他,皇上准了。”
“将军大人不能跟我们一起同行了?”莫璃担心地问。
“七皇子生性好动,听说慕容兄要提前出发巡视防务,非要跟着一道去。所以慕容兄恐怕要再推迟两天出发。”莫锦华稍微顿了顿,“我们前两天慢些走,他们倒是很快就能赶上来。”
“慕容兄的意思是不用在意七皇子,就算是皇上知道我们与使臣搭伴而行,也不会怪罪的。”
“七皇子一向只好玩乐,无心于朝政,此次主动请旨,看似起了玩心,可他毕竟与晋王同出于晴贵妃,所以不得不防。这一路上,溪儿要注意言行,别落了口实于他人。”
莫璃一听到晋王,不禁皱了皱眉,慕容楚曾说过这个人很危险,大皇子偏偏在这个时候坠马,向来不理政事的七皇子又主动请旨,难道是晋王在背后做了手脚?他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哥哥,大皇子此时突然坠马,会不会有什么隐情?”莫璃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是不是有人故意不想让大皇子做这个使臣呢?”
“大皇子意外受伤的确有些蹊跷,但却没有确实的证据证明与晋王有关。”
莫锦华的目光中带着几许赞赏,自己的这个妹妹心思越来越敏捷了。
“难道是怕大皇子此次出使西凉立下什么功劳,风头会盖过他?”莫璃对于皇家的事情并不是太了解,但却知道皇位的争斗是历朝历代都有的,而且也是最残酷的。
莫锦华却是摇了摇头:“晋王是皇子当中唯一封了王的,跟太子一样受皇上的宠爱。大皇子则不然,虽然他是皇上的长子,但生母是皇上当年为太子时,身边的一个婢女,这样的出身注定他与皇位无缘。”
“所以大皇子行事一向低调,他清楚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
“儿子都生了,皇上登基之后就算不册妃册嫔,至少也要给个份位吧?”虽然对大周朝皇室的情况不了解,但前世看过不少宫庭剧,莫璃对此还是知道一二的。
莫锦华很是无奈地轻叹了一声,这声叹息倒不是为大皇子惋惜,而是为了自己的妹妹。皇子的大致情况并不是什么秘密,就算是普通的老百姓也都知道一些,可怜妹妹坠崖之后,什么都不记得了。
趁这个时候给她讲讲也好,毕竟以后身在京城,多了解一些权贵之事,以免以后犯错。
“当年还是太子的皇上,在没有娶妃之前,身边的婢女就生下了大皇子,由于婢女身份卑微,只能等太子妃进门之后,赐了个侍妾之位。转年婢女又生下一子,但却因为难产而丧了命,二皇子天生体弱,又没了母亲,养了不到两个月便早夭了。”
“那时的皇上驾崩,太子即位,婢女却没等到那一天,否则母凭子贵,至少也会是个才人的份位。大皇子也不至于象现在身份这么低微。”
“皇上登基之后,册太子妃为皇后,又纳了现在的晴贵妃,还册封了一众妃嫔。转年皇后、晴贵妃,还有一位昭容先后诞下皇子。”
第一百五十九章 被人盯着的感觉
“皇上登基之后,册太子妃为皇后,又纳了现在的晴贵妃,还册封了一众妃嫔。转年皇后、晴贵妃,还有一位昭容先后诞下皇子。”
“可除了晴贵妃所生的五皇子,另外两位皇子都没能活过周岁。后来皇后生下的六皇子,晴贵妃生下的七皇子,倒是都养大了。五皇子和六皇子自小都很得皇上宠爱,但因六皇子为皇后所生,所以被立为太子,同时五皇子被封为晋王。”
“后来皇后生下的六皇子,晴贵妃生下的七皇子,倒是都养大了。五皇子和六皇子自小都很得皇上宠爱,但因六皇子为皇后所生,所以被立为太子,同时五皇子被封为晋王。”
莫锦华的一番讲述让莫璃觉得头都大了,不管在哪个朝代皇家果然都是复杂,恐怕那几个早夭的孩子的死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皇子被封王是早晚的事,这种安抚相信对五皇子来说并起不了什么作用,只不过是暂时制衡朝堂罢了,他要的恐怕不仅仅是一个王爷的名号。哥哥觉得五皇子和六皇子哪一个更适合做皇上?”
妹妹明目张胆地问出这种问题让莫锦华大吃一惊:“溪儿,这话可是说不得的。”
“哥哥放心,我知道轻重,也只是跟哥哥说说罢了。”莫璃莞尔,她当然知道古人是没有什么言论自由可言的,尤其是这种事情,如果被人听到,会引来杀身之祸,可她还是很想知道将来朝堂的走势。
莫锦华无奈地摇摇头,自从妹妹从西大营回来之后,就象变了一个人似的,这种变化他说不上来是好是坏,但潜意识里却是相信妹妹是一个有分寸的人,不会无故招惹祸端,所以还是耐着性子给妹妹解惑。
“两个人在才学上不相上下,可以说都是心怀雄才伟略之人。其实五皇子人虽自负些,但不失有手段之人,六皇子相对温厚,但心胸却不是很开阔。但六皇子是皇后所出,所以被立为太子也算是理所当然。”
“哥哥更倾向于哪一边?”莫璃知道钟翰池一直试图拉拢慕容楚,所以很想知道自己哥哥的想法。
“我只忠于皇上。”莫锦华抬眼看着莫璃,“溪儿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莫璃抿着嘴笑了:“我一个小女子能有什么想法。不过,哥哥倒是与将军大人观点一致。”
“问了这么多,就是想知道我和慕容兄是否有一天会成为政敌吧?”莫锦华微哂,“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溪儿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的确有些难以回答,一边是自己的哥哥,一边是自己的心上人,向着哪一边都会伤了另一个人的心。
不过,莫璃却是调皮地眨了眨眼睛:“哥哥既然把溪儿的心思都看透了,还需有此一问吗?我不懂朝堂之事,也没有胸怀民族大义的高尚情结,我只知道忠于上位者,不随便站排是自保的最佳良策。”
莫锦华宠溺地摸了摸妹妹的头:“溪儿这回可以放心了吧,今天只当你我兄妹二人什么都没说过。时候不早了,溪儿回去休息吧。”
转眼间到了要出发这一天,先去普宁寺做了法事,之后队伍起程朝西进发。
此次是若平和夏荷陪着,带了李嬷嬷方便路上照顾莫璃的吃喝。
十五和十七这次倒没有隐在暗处,而是骑马随行。这几个月来,徐大壮跟他们俩学了不少功夫,三人熟络起来,一路上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倒也十分有趣。
到了傍晚进入了云秀镇,早有仆从提前订好了客栈。
莫锦昱头一次出远门,对什么都新鲜,想去镇上逛逛,莫璃耐不住他的软磨硬泡,只好去请示哥哥。
莫锦华见天色尚早,况且还有十五和十七跟着,也没再拘着他们,只是嘱咐了几句,便放姐弟俩出了客栈。
云秀镇本就是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如今已是夏末,微风吹过,倒是有几分凉爽。
小镇虽不及京城热闹,但主街上也是店铺林立,人来人往。
莫锦昱毕竟还是小孩心性,一路上东家看看,西家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