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妈自是愿意,她要说的事本来私密,也不适合在这里说,顾春衣见状叫人送过来轿子,黄大妈现在关节炎发作,走路肯定难受。
黄大妈不由地打量着顾春衣,小姐从小性格就是善良体贴,甚至很是胆小,很会看人眼色,可自从摔了一跤晕迷醒来,加上顾夫人的过世,小姐整个人都变了,只是后来又遭受了几次罪,到现在已经十四岁了,身子还是比一般的女子瘦小,想到小姐的遭遇,黄大妈又想起她那可怜的外甥女,唉,天底下可怜的女子何其多。
看到大妈,顾春衣也想起当时她和黄雀儿一起服侍自己的情况,在那时的情况下,两个人对孤苦无依的自己没有落井下石,或者暗中欺负,可见心性非常善良,只是说起黄雀儿,顾春衣也很郁闷,等到她从京城回来,让黄小虎去找黄雀儿回来时,她已经让她家人卖去山沟沟里当童养媳了,而且已经圆房了。
“黄雀儿现在好吗?”顾春衣看到黄大妈喝了热茶暖过去来,急忙又让人送上汤婆子给黄大妈暖手,她刚才捏了一下黄大妈的手,暖暖的,衣服是穿够了。可她还是放不下心来。
“过年时托人捎来消息,有了小姐送那二十亩田地,她男人已经不用进山打猎了。今年的粮食还有剩余,前些日子已经生下一闺女了,托小姐的福气,没人敢嫌她生了女儿。”
越是山沟里越嫌弃女孩,因为在山沟里更需要劳动力,顾春衣和黄大妈都是女人,也能体会到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可那又如何?两个人对视一眼,这话题没办法再说下去了,不过说到这,黄大妈也觉得这事现在不难开口了。
“我有一个姐姐,小时候也是给一大户人家做丫环,跟着小姐嫁过去一典史成了通房,生了两个女儿,小女儿颜色挺好的,我那姐姐在小姐过世后提了姨娘,后来又生下一个儿子,那儿子很是聪明,在十五岁那年就考中秀才,典史很是宠爱,为了儿子也没再娶,将我那姐姐提了继室。”
黄大妈的姐姐的经历就是放在前世也励志故事,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丫环逆袭成一个官太太的故事,顾春衣不由地打量着黄大妈,眉眼周正骨盆大,不知道她的姐姐是不是和她一样,妥妥的正室脸,很难想像道行那么高。
黄大妈的姐姐很是悉心培养二女一儿,为了儿子前途,把大的外甥女已被母亲嫁给一个六品官当继室,小的这个她母亲也准备送给知府当妾,可小的这个是倔强的,她不愿意走上她母亲的老路,便自梳立誓不出嫁,平时给当地大户人家的女儿当夫子。
在大户人家当夫子的女子也不容易,时常有男主人或其亲属想要占点便宜,黄大妈的外甥女无奈,又听说琉霞陶瓷学院的事,想过来当夫子,便托这个久不走动的姨母前来探听顾春衣的口气。
“她几岁了?平时擅长哪一门课程?”顾春衣没有马上答复,虽说这故事听起来这位女夫子的人品很是可靠,但还是要多了解一下才能决定。
“二十四岁了,和她母亲闹翻后,再也没回去,只是她教的都是大户人家的小姐,琴和较为厉害,其他的课程比较勉强。”黄大妈也不想瞒骗顾春衣,现在瞒骗了早晚有揭穿的一日,她的老头子叫她不要开口,说人家陶瓷学院学的都是陶瓷和医术,怎么会需要教琴的呢,再说那些夫子都是有名气的,怎么可能请她外甥这样的女夫子。
“这倒是无妨,我也想安排有人授琴,只是她的话也要经过考试,不知道她愿不愿意。”
学艺术的人都需要文化的熏陶,天底下美好的事物都是大同的,美术和音乐、文学和棋类并不能简单的割裂开来。
黄大妈速度很快,第二天她的外甥女周幽就到学院了,长得很象黄大妈的,即使没有干活的缘故,体型并不粗大,但大眼睛浓眉毛显得很英气。
顾春衣面试时发现,这女子的经历坎坷,和家人决裂后又发现世界的黑暗后,一般的女子不止会愤世嫉俗,也会偏执成狂,但此女子神态平静,言语也不尖锐,也不知道是真的修养到了还是装的。只是不管如何,能到这个地步说明这女子心思挺深的。
面试时除了顾春衣,还有邵屹和顾炯新,男人看女人和女人看女人的角度不同,他们两个很是满意,尤其是听了周幽演奏后满意得很,顾春衣也只能按下研究的想法,好在她这样子对学生的三观影响应该不会是坏的影响。
第三百零二章 护理专业
要知道这个年纪的学生受老师的影响最大,他们喜欢哪个老师,就会不自觉地模仿老师。
现在学院的课程很顺利,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昨天上课时,顾春衣看到他们画的画,都有点惊呆了,这换到前世,也得学习两三年时间才能达到吧。
站在门口,看着顾炯新站在那里,带着口罩,和几个学生一起给绵羊缝针,顾春衣忽然有点出神。
顾炯新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记得他小的时候,连看到厨娘杀鸡,都不忍心,而现在看到他娴熟地拿起剪刀和镊子,
“藿香正气水现在生产得如何?”这个方子经包神医等夫子论证后,投入生产已经一个多月了,现在第一批货正等顾春衣的陶瓷窑生产的小瓷瓶,这包装很是关键,既要密封好,关系着药水的保存期限,又不能重,还得破碎,这个不易破碎的要求太高,顾春衣只能让绣坊的人把碎布集中起,做个套子,里面再垫着棉花,这样一来成本就高了,顾春衣可是砸了血本。
那些小瓷瓶都是顾春衣特意订制的,她打算一样药品用一种包装,尤其是金疮药和行军散,这两样对包装要求更高,可惜她不懂得玻璃生产,不过张明敏说海外已经有生产,他还拿出一粒玻璃弹珠,说是卖素描本的老板送他的,那粒玻璃弹珠有人拿十粒宝石跟他换他都不肯。
所以琉璃药瓶也得等这里的人研究后才能生产,还得有一段时间等价格下来,目前是不可能的。
现在包神医的几个徒弟对外伤都很有研究,比如以盐水清洗伤口,以烈酒杀其毒气,绷带要用开水煮过才能使用,病患住的房间要定期用醋或石灰消毒清理。包神医和几个徒弟把这个也是整理成医书。
培养一个士兵都不易,何况军中骨干,多活下一个,就多一个胜利的保障,别小看这点,几仗下来,有经验又存活率高的兵营,就能多带动兵力。
可以说,在战争后对于受伤的士兵,缺少的并不是军医,而是护士,克里米亚战役中,英国的战地战士死亡率高达42%。南丁格尔主动申请,自愿担任战地护士。她率领38名护士抵达前线,在战地医院服务。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伤病员的死亡率就下降到2.2%。战争结束后,南丁格尔回到英国,被人们推崇为民族英雄。
克里米亚战争时,她极力向英国军方争取在战地开设医院,为士兵提供医疗护理。她分析过堆积如山的军事档案,指出在克里米亚战役中,英军死亡的原因是在战场外感染疾病,及在战场上受伤后没有适当的护理而伤重致死,真正死在战场上的人反而不多。
南丁格尔护士学校第一次开学时只有15名女子,年龄在25至35岁之间,训练时间为一年。
虽然做护理工作,女子比男人相对来说细心,而且性别的天性有利于安抚受伤的士兵,但这个时代还是冷兵器时代,战争、交通和住宿条件还有众人的目光对女子来说,女子选择这一行业的很难,所以顾春衣也不想挑战这世俗,令人欣慰的是,学院里竟然有五个女子选择了这种专业,其中就有顾清云和顾黛娣,在得知她们五个人选择了这个专业后,顾春衣除了按照规定给这个签订去边境护理伤兵的四十名学生除了吃住学免费外,还每月有二两银子做为生活费,而这五个女子一个月又多了卫生费一项。
这卫生费还是因为前世顾春衣所呆的单位福利,她们那时单位的卫生纸是按性别分配的,男性比女性的卫生纸卷数少了一半,而且男士的福利费中少了女士的卫生费这列。
这卫生费顾春衣同样也是没有给银子,她知道以这些女子的家境,这项开支肯定是不存在的,比如她们现在都是用草木灰,连草纸都没用。
顾春衣让冬梅等人办的寝衣坊也开始生产卫生巾,但可惜的是,包裹棉花的外层是做不出来,只能用薄点的白布代替,即使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也舍不得这样丢弃,她们竟然是洗了洗了再用,在她们看来,一是洗这个的都是婢女,不用自己动手。二是成本太高,反正洗完多晒几天,下个月可以照样用。
要改变观念很难,但并不是不可能,比如顾春衣现在山庄工作的女子也是开始发这个,福利名称就是用劳保用品,包括雨鞋和工作服装,经过强制和宣传,现在越来越得人心。
顾春衣也建议,让宋锦瑜给皇帝上奏折,比如随军的医护人员二年升一级,在军四分为四等,医徒、医护、医生、医官,医徒无级,医护等同司吏,医生等同典吏,医官等同令吏,令史就是县令级别,医官两年后或退役进医署,若继续留在兵营,若表现突出可继续升官级或涨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