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登科 (坤极)



他回绝的也不算委婉,只还算给朱瑾钰留了几分颜面。

他的反应早在朱瑾钰的意料中,他只是淡淡的挑了下眉梢就将视线挪到曲清言的身上。

这个能让他那个皇弟一再破例的文三元看着倒是有份纤细柔弱的劲儿,只他那个皇弟当真好男风?被他随口一猜就猜中了?

朱瑾钰的目光在曲清言的身上扫了两圈,却是再没看出任何异常。

“你呢?”

曲清言忙站起身:“臣的才学还担不得殿下的另眼相待。”

朱瑾钰冷哼一声,面上浮出讥诮的笑:“能得父皇的赏识夺得状元、榜眼一位,却是不能给孤讲书?”

他站起身步子不大,用着不算快的速度行至他们二人身前,“孤可以给你们二人几日的时间考虑,不过最近天儿有些凉,你们还是要小心着些不要再病倒了。”

朱瑾钰丢下这话出了书房,曲清言又坐回之前的位置,视线落在地板上,怔怔的出神。

顾若鸿转身就见她这般模样,越发的有些看不上:“清言兄这次又是准备着要如何去躲殿下的发问?”

他每次这样阴阳怪气的说话,曲清言就会格外看不上他。

“自是要问过祖父才是。”

他们两个从不是太子的主要目标,太子看中的还是他们背后的那两位阁臣。

“原来还是之前的套路等着长辈给想对策。”

顾若鸿嘲弄的哼了一声,反身坐回曲清言的身侧:“清言兄就从没想过遇事自己想办法吗?”

“在你看来什么算是自己想办法,不是依靠长辈?”

“我是在问你,我若是都告诉你了,那我还问什么。”

顾若鸿的言辞间的嘲弄更甚,曲清言忍了又忍才没有让自己把手招呼到他的脸上。

曲家同顾家不同,她与他也不同。

她需要过问曲文海的意见也是因着朝中局势时时在变,她需要通过曲文海的转述来做出分析。

她从不觉自己这般谨慎有何不对。

“清冲兄心中既是已经有了主意,清言也不愿多占便宜,你我各自顾好自己就是了。”

若是太子这次这般正面的逼迫能利用得当,她没准能从中得到离京的机会。

“随便你。”

顾若鸿突然就如同被踩到尾巴的猫一般跳了起来,站起身拂袖离去,只留曲清言很是不解的看着他的背影好半天想不通这人又是发什么疯。

太子回宫,厅堂中的官员宾客寻了个由头也各自回了府,待送走最后一波人已是华灯初上,曲清言不多耽搁的将郑氏说亲一事以及太子的那番话全部转述给了曲文海。

“你的亲事暂且不急,你年岁尚不算大,上头又有你三位哥哥没有议亲,你不若就再等等。”

他说这番话间视线还不由得向曲清言的下半身扫了扫,也不知韩太医给他治了那么久现在是不是还是不行……

若是还是没能根治……新科状元不举什么的太过惊悚,他们曲家还是不出这般风头了吧。

曲文海的目光太过恶寒,曲清言心头极为无语,都已是做了当朝正二品的礼部尚书,能不能就正经一点,不要没事总想那些行不行的问题!

“清言不急,亲事还是过上一两年再议更为适合。”

她这话像是配合着曲文海的心中所想一般,让曲文海更是有些担忧。

“我会让你祖母将提给你的亲事都先压下来,你且放心就是了。至于太子那里……殿下已是讲话说的那般透彻,你们二人若是还随意寻个理由拒绝怕是并不适宜。

这是不能急,殿下既然给了你们几天时间就意味着还可以商量,你待我同顾大人商量后给你一个答复。”

他们现在同顾家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从他登门揭发科考舞弊一事开始短时间内就只能凑在一处蹦跶。

顾恩阳身为吏部尚书,这种涉及到职位一事他那里更容易想出办法。

将问题毫无‘担当’的丢给曲文海,曲清言一身轻松的回了菊园。

自顾若鸿那日在翰林院中讥讽她行事太过胆小总是能躲就躲之后,她细细的想了一番自己平日应付各事项的法子,就发现她确实不愿同人同事正面产生冲突。

她也不知这是好还是坏,只这是多年的性格养成的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

暖宅之后曲家众人算是正式搬进了灯市口大街的新宅子,曲清言的菊园也因着府中宽敞给她又另外并了一个院子进来。也同之前曲清闻的梅园一般变做一个套院。

只她还是习惯住在前院,后院就重新布置了一番做了花园。

她回到院子就将王嬷嬷叫到跟前:“今日的事我不希望以后还会发生,母亲那里嬷嬷一定要盯紧了,以后除非是祖母和大伯娘那里亲自传她,不然母亲不论去哪里你都要在身旁盯紧了,可是明白了?”

王嬷嬷刚在院中也是收到了秦氏应下亲事一事,她早已是惊出了一身的汗,此时被曲清言寒着脸叮嘱,倒是没了之前的慌乱。

“是,今日是老奴疏忽了,想着春晖院人多老奴不便跟在夫人身边。”

谁成想就发生这样的事……

曲清言对秦氏早已不是头疼这样简单,这样的生母她不能说不能骂,更不能脱离母子关系。

子不言母过,她能做的就是受着,然后想尽办法的去试图纠正她。

“王嬷嬷当知道我的身份一旦被拆穿,不说这府中上下,你们这些贴心服侍的下人就会在第一时间受到处置,我赌不起你们也疏忽不起,明白吗?”

“明白,明白。”

王嬷嬷白着脸,退了出去。

没出两日,陕西豫王府递了一道折子进到京中。

西北地区民众开化程度极低,读书识字的人极少,每一届科考若不单独分出名额照顾,整个西北几乎寻不出几个正经的读书人。

☆、第一百四十三章 豫王奏请如何解

科考一事上自前几朝开始就有政策保护,那就是分南北卷。

南方士子的学识向来较北方要高出一截,为了录取得当渐渐就有了这种算是地方保护般的政策。

当年也曾取消过一届南北分卷,结果那一科录取的贡士全部出自南方,北方考生全部落榜。

不说西北这种民众开化度极低的地方,就是北直隶、山东、山西这样的大省也都脸面无光。

顺天府中的一众心高气傲的士子更有被啪啪啪打脸的感觉。

分了南北卷后,西北地区的考生每一科乡试都会被会划归到邻近省份,只就算如此每一科能高中的人依旧是凤毛麟角。

朱瑾睿将豫王府定在了长安城,这座过往极为辉煌的城池在他的一手打造下已开始露出曾经的一二端倪。

多年行军,他手中缴获的战利品以及景帝的赏赐让他的私库极为厚实,他也不介意将一部分私账挪到王府乃至用来改建长安城。

只城池的修补只要有银钱就容易解决,这民众的的开化却是用钱就能解决。

民众的学识有限,就不利于教化。

民众不开化民风就偏于彪悍,当街打砸抢事件层出不穷。

他在陕西开府,不出意外要长长久久的呆在此处,一方政务他当然是要治理得让自己顺心满意才是。

民众的开化已是被他摆在了首要的位置。

有了念头就要去实行,他命府中的长吏拟了折子就一路快马加鞭送到了京城。

朱瑾睿有心想要改善西北的民风教化问题,景帝身为天子又是他的父皇理应全力支持才对,尤其朱瑾睿所求并不高,只要朝中派出几位真正的有学之士到西北几省担任提学官即可。

景帝散了早朝回到武英殿就将内阁诸人唤了过去。

“你们先看看,然后说说有什么想法。”

景帝将奏折往书案上一扔,赵公公忙将奏折捡起双手捧到张乾远身前。

奏折在六人手中都过了一遍,上面的内容并不复杂,极容易理解,而豫王的要求也不算过分,可以说是合情合理。

原本按制朝中要向各省派遣提学官,三年一轮换,只下一次轮换是在明年八月,朱瑾睿不愿耽搁想将西北几省的轮换提前,想在之前的基础上再多派出几人。

张乾远同顾恩阳面面相觑,他们一位是吏部尚书,一位是户部尚书,要说朱瑾睿的这道奏折也就是跟他们二人有直接关联。

“看完了?你们几个觉得此事当如何办?”

景帝双手撑在桌案上,身子微微前倾,眼梢一挑看不出喜怒。

顾恩阳不是顾若鸿那种凡事都想往前冲的性子,张乾远可是内阁首辅又担着户部尚书的位子,这事还是他去回话更为适宜。

自科考舞弊一案之后,顾恩阳在朝堂上就开始收敛锋芒,他自己都没有察觉,他现在的行事风格同曲文海已是有些相像。

张乾远不明景帝这一句发问背后的用意,只躬身回道:“西北地区的民众教化向来是需首要解决之事,豫王殿下胸怀仁慈之心,这奏折臣以为当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