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喜乐把话题岔开了,可田七还是不能理解这事儿。
他还想说什么,这时候,王奶奶来了。
王奶奶也是,一见到菜地在一夜之间大变样,惊得下巴都掉下来了。
“喜乐,这,这是咋回事儿?”王奶奶瞪大眼睛,长大嘴边,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一切:“我,我这一觉,睡了多少天了?咋,咋这些菜都长这么大了?”
喜乐只好又把刚刚对田七说的那番话,拿着对王奶奶说了一遍。
王奶奶也是,种了这么多年的菜,也从来没见过,没听说过这样的奇事儿,一时半会儿且反应不过来呢,只碎碎念的说道:
“一定是土地老爷显灵了!一定是土地老爷显灵了!”
还跪在地上朝着各个方向都拜了好几拜。
喜乐也懒的再解释,就让他们以为是土地老显灵好了,反正这事儿,要她解释,也是解释不清楚的。
喜乐查看完菜地,然后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个季节,是没有蜜蜂跟昆虫的。
可是,花要授粉才能结果,所以,得人工授粉了。
喜乐就跟王奶奶和田七把这事儿讲了,又教了他们怎么授粉。
还有,番茄田七跟王奶奶都没见过,也没伺弄过。
喜乐只好亲自上手。
番茄等结果的时候,果子的重量是很沉的,为了防止果子把枝干压断,也得在每颗番茄边儿上,支起一个架子,好承重。
☆、516.第516章 516.高汤
弄好了西红柿,喜乐又拔了些樱桃萝卜,菠菜,小葱,香菜,还揪了一大把蒜苗,割了一大把芹菜,准备中午给大家做点新鲜的菜。
喜乐把菜给送到厨房,在厨房干活的赵氏,郑氏,孙氏都惊呆了。
她们虽然知道喜乐用大棚种菜,可没想到喜乐这么快就种出这么大这么水灵的菜呢!
郑氏之前虽然是在霍家厨房里干活,冬天不是没见过新鲜的绿叶菜,可是,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
这些菜,简直比春夏时候的时令蔬菜的卖相还要好。
既然有了新鲜的菜蔬,喜乐就要亲自做菜了。
她让大家帮忙把菜都洗干净。
樱桃萝卜喜乐先尝了一个,又脆,又多汁,不辣还很甜,喜乐就留一半生吃,另一半给切成蓑衣刀,放上糖醋盐,给做成清爽可口的小菜。
菠菜喜乐也是一半一半的做。
先用开水把菠菜稍微焯一下,去掉里面的草酸,然后打冷水泡上。
捞出一半儿,沥干水分,切成小段,加上海虹肉,香油,米错,大蒜碎,耗油,酱油,白糖,少许的盐,再放上芝麻碎提香,拌成凉拌菜。
菠菜的清淡跟海虹的鲜味儿,混合在一起,是一道十分不错的凉菜。
小葱喜乐也给切成半寸来长的粗丝,用酱油给酱上,然后又放入虾皮,香菜,凉拌。
这道菜是喜乐上辈子老家那边比较流行的一道佐粥小菜,叫老虎菜。
本来还应该放些新鲜的青辣椒,可是,现在大棚里的辣椒刚开花,还没结果,所以,喜乐也只能少放一样。
不过,在这个时代,大冬天里能吃上新鲜的小葱,香菜,已经是极其难得的事儿了。
芹菜喜乐让赵氏帮忙切成一寸左右的长短,然后又拿出些豆腐干,胡萝卜,切成相应的长短粗细。
猪肉选三分肥,七分瘦的前腿肉,切成肉丝。
锅里放少许的油,先把肥瘦相间的肉丝给放到锅里,把肉丝炒熟,然后再放入姜丝蒜末爆香,香味儿出来后,按照菜熟的难易程度,先把胡萝卜放到锅里炒一会儿,胡萝卜五分熟的时候,再放入芹菜,豆干,放入少量酱油,耗油,盐等调料。
等芹菜熟了,喜乐就赶紧把菜给起锅了,这时候,最先放的胡萝卜也熟了。
蒜苗喜乐就简单的炒了个野鸡蛋。
野鸡蛋蛋黄特别黄,营养丰盛,配上绿色的蒜苗,看起来十分的色香味全。
菠菜还剩下一半儿,喜乐早让郑氏帮忙烧了热水,水开了的时候,喜乐往锅里加了两勺高汤——
高汤是喜乐做饭好吃的一个秘诀。
她总是从屠户那里买大骨棒子,回来骨头加上调料包炖上,中火炖一个时辰左右,这时候,骨头上的肉也炖烂了,还不至于脱落下来,她就把骨头肉跟汤分别盛出来。
肉骨头喜乐一般会炖酸菜放进去,或者酱一下,卤一下。
骨头汤,放凉后,把上面的浮油撇掉,剩下的,就是高汤了。
炒菜跟做汤的时候,放点高汤进去,味道会更加醇厚鲜美。
☆、517.第517章 517.美味
喜乐放好高汤,等锅里的汤再度煮开,喜乐就把洗干净的文蛤连壳给放到锅里。
文蛤是一种外壳厚的贝类,长得跟沙蚬子很像,不过,比沙蚬子大好几倍,肉质自然也是更丰厚鲜美。
这些文蛤是李氏赶海时候挖到的,李氏去海边弄海蛎子的时候,遇见退潮退的好的时候,也会挖些别的海物来。
上回王奶奶全家都来喜乐家吃饭了。
而且,王奶奶又得了喜乐家蔬菜大棚的差事,家里又多了份收入。
所以,李氏挖到好的海鲜,也会时不时的给喜乐家送过来。
文蛤放到锅里之后,喜乐就让孙氏帮忙把锅底的活烧旺。
柴火给力,锅里的汤很快就滚开了,文蛤在热力的催动下,张开了壳。
里面的汤汁跟锅里的肉汤混合,一股子鲜香随着蒸腾的热气飘了出来。
文蛤很嫩,一开壳,就是熟了,喜乐也不敢耽误,赶紧把菠菜,还有提前煮好的地瓜粉丝放进锅里。
汤开了,就加入少许盐,起锅。
因为放了肉汤跟文蛤,已经十分的香甜了,再不用放别的任何作料,只用盐提味儿就行。
菠菜文蛤汤做好了,喜乐又用野鸡做了一个辣子鸡。
又酱炖了一锅杂海鱼,在锅边还贴了一圈的棒子面儿饼子。
喜乐怕萧齐萧楚两人吃不惯粗粮,还在棒子面里掺了三分之一的白面,这样的饼子很松软。
杂海鱼喜乐是常做的,这鱼是村里的渔户在近海撒网捞的。
里面有好几种——
黄鱼,石斑鱼,胖头鱼,燕鲅鱼,黄眼梭鱼,还有一些喜乐也叫不上名的,各种肉质不同的鱼,放在一起炖,也是鲜美的不行。
鱼炖好了,要出锅前,喜乐先切了一些小葱丝儿,给铺到盘底,然后再把鱼给装到盘子里,鱼上撒上葱花香菜,最后把锅底浓浓的鱼塘给淋上,看起来就食欲特别的好。
为什么要在盘底垫上小葱丝儿呢?
这是喜乐前世自己发明的独特的吃法。
东北人都爱吃小葱或者大葱蘸酱,然后卷着油饼或者干豆皮吃。
可喜乐出生的那个小渔村,大家都爱用鱼汤蘸小葱,鱼汤浓缩了鲜味咸味儿,蘸小葱吃,在就着玉米面儿的饼子,那简直鲜美极了。
喜乐从小时候吃过,后来就爱上这一口儿了。
然后她自己就发明了一个法子,把小葱给用鱼汤腌一会儿,鱼汤入到葱叶里,那味道,就更加鲜美了!
做好了饭,喜乐就让郑氏孙氏去摆桌。
她去叫大家吃饭。
萧楚一看到今儿个菜色这么丰盛,而且每一道都是喜乐亲手做的,高兴的不行。
连一向对吃的不咋感兴趣的崔仁,看到这么多的好吃的,都很想吃。
萧齐虽然也喜欢吃喜乐做的饭,但是一想到喜乐又是亲自下厨,肯定很辛苦,心里就不由的心疼。
不过,有新鲜的青菜吃,终于不用吃白菜萝卜土豆,大家总体来说,都是很高兴的。
午饭喜乐做的美味,大家也都吃的很尽兴,没多久,一盘盘菜就都见底了。
吃过午饭,家里就来客人了。
☆、518.第518章 518.直说
来的客人不是别人,是孟家人。
以孟老爷子为首,孟笃之,孟慎之,孟敏之,还有孟府的管家孟三和欢儿等几个随从。
喜乐没想到孟老爷子不请自来,连忙出门去迎接。
好长时间没见,孟老爷子一点儿也没变样,还是个鹤发童颜的胖老头。
一下车,孟老爷子就装作一副生气的样子:
“喜乐丫头,你从省城回来这么久,也不去县城看看爷爷我,你不知道爷爷都想你了吗?”
喜乐心想,这胖老头,哪里是想她?明明是馋她做的饭了。
不过,喜乐也没说破孟老爷子的心思,上前挽住他的手臂,笑着说道:
“爷爷,我本来明儿个就想去县城看您来着,可不想,您比我还勤快,今儿个就先过来了。”
孟老爷子也笑着说道:“你个小丫头,嘴也是越来越甜了。我听长安说,你在家忙的都不行了,还鼓捣出来一个蔬菜大棚来?是啥样?”
原来,钱长安跟孟慎之经常通信,钱长安在信里把家里的事儿也都给孟慎之说了,也邀请孟慎之来做客。
孟老爷子一听,喜乐家里还有大棚,就想过来尝尝鲜了。
再者,孟老爷子也是好久都没吃到喜乐做的饭了,都快馋病了,所以,也没提前告诉喜乐,也就任性的先过来了。
孟笃之见自己爷爷一脸馋虫样,也不好意思起来,笑着跟喜乐解释。
“喜乐,爷爷他是想来给你温锅,今儿个正好是十五,他去牛山的海神娘娘庙里烧香,正好顺路,没打招呼就过来了,真是给你添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