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这长安城,没有别处可去。何况我想去问秦将军一些事。”李恪回答。
“那药材的事?”江承紫一边拉紧缰绳,一边问出心中纠结的事。
“自然是真的。我离开长安之前,去见过孙神医,说过一味铁皮石斛,要在悬崖上去采集。我让云歌去找,自己去采集了。”李恪一甩鞭子,开始跑马。
“我怎么没见着你去采?”江承紫不甘心。
“在跟你上山之前的前一天,我上过山。”李恪回答。
江承紫不再询问,只勒紧缰绳跟着他。马在路上奔跑。这长安城的街道不像是现代社会的马路,并没有多少人来往。再加上这里并不是主干道,两人跑起马来速度极快。
不消片刻功夫,两人就来到崇仁坊。
“陛下赐下的大将军府邸就在崇仁坊。但大将军是朝廷重臣,可临街开门,方便出入。”李恪解释了一下。
江承紫对这种古代小区似的的格局并不陌生,家里有很多这种藏书不说。她前世里就是魔怔,就想着瞧瞧他住的长安城什么样子。她不仅找了许多古代典籍来看,还特地跑去西安瞧瞧。
江承紫先叩门,门很快被打开,一个瘸腿的老者瞧了瞧,问:“请问二位找谁?”
“我是孙神医的友人,受了他嘱托去为将军采药,今日带了药来。”李恪说着将手中装药草的篮子扬了扬,“这是我的名帖。”
老者瞧了瞧,接了名帖去通传。两人在门口等了片刻,老者打开门引了两人进去。
李恪与江承紫这才发现整个将军府虽大,但并不富丽堂皇。就连那座看起来很大气的厅堂,也没有什么华丽的锦缎去装饰。
相反,整个将军府看起来很简朴,且家里伺候的仆人都是老人和残疾人。
“秦大将军府邸所用的仆人都是残疾士兵或者士兵的家人。”李恪低声说。
江承紫一听,心里一震,对传说中本就完美的秦叔宝跟是佩服得不得了。以前,爷爷也是极喜欢秦琼的故事,唱京剧也会唱那么一两段秦琼。
然而,爷爷也是慨叹秦琼英雄盖世,却也逃不脱这天生的命运。一身的伤痛伴随了他最后的二十年光阴。那时,她也才知晓为何这大唐的历史上,鲜少有秦琼的名字。实在是这位一身伤痕平天下,拼尽性命换了盛世。却在这盛世只能与病痛争斗,最后敌不过命运。
英雄陨落,总是让人伤感。
江承紫想到秦叔宝的结局,心中不免感伤,便是叹息一声。
李恪却是心有灵犀,知她一声叹息之意,便低声安慰:“莫难过,一切都不同了。”
江承紫一愣,随后笑了笑,说:“是啊,我总是一叶障目。如今与从前不同了,如今呀,我来了啊。”
“哈,是啊。一切都不同。”李恪也高兴起来。
那领路的老头完全听不懂这两人所言,索性不听了,只领着他们往东厢房那边去。
东厢房的桃花已落尽,院落里种植的桃树已落了果,桃树枝叶繁茂。
“这一场雨果真是不同呢。你瞧瞧以前可怜见儿的桃儿如今都水灵灵的。”有妇人在笑。
隔着桃树丛,江承紫瞧见穿着宝蓝色襦裙红色上衣的妇人在垫着脚查看树上的桃树,此番似乎正回头对人在说这桃树的情况。
“这雨来得及时,确实贵如油。”有男子温和醇雅的声音响起,像是山泉汇入了山泉池里,干净清澈,却不尖锐。
“将军,夫人,属下把人待来了。”那老者站在桃林外朗声喊。
“好。”那妇人脆生生地应答。
老者指着一条桃林小路说:“你们从这里进去吧。将军与夫人在这边歇息。”
两人谢过老者,入了桃林。转过几棵桃树,两人才瞧见那妇人的面目。眉目如画,长眉入鬓,一双杏眼眸光亮。她此番没功夫看李恪二人,因她正手拿剪子在专心地修剪桃树枝条。
而一位头发全白了的男子就坐在桃林旁的廊檐下,一张藤条摇椅,身上搭着绣着喜鹊闹梅的被子。他五官俊朗,剑眉星眸,脸色却异常苍白。不过,在这苍白的脸上有着温和的笑。他正温和地瞧着修剪桃枝的妇人。
“见过大将军。”李恪拜见。
“蜀王免礼,坐。”男子将眸光从那妇人身上收回来,指了指一旁的蒲团,声音温和悦耳。情绪波澜不惊,并没有因为突然造访的是蜀王李恪而有丝毫的慌乱与不悦。
“多谢大将军。”李恪在一旁坐下。
秦琼瞧了江承紫一眼,轻笑:“此番没有外人,这位姑娘也请坐下。”
“大将军好眼力。杨氏阿芝拜见大将军。”江承紫上前对着秦琼一拜,便在另一张蒲团上坐下。
那妇人一听是杨氏阿芝,便将手中的枝条一放,把剪刀一搁下,从石栏杆那边跳了过来,拍拍身上的土,一边在秦琼身边坐下,一边瞧着江承紫好奇地问:“咦?你就是杨氏阿芝?”
“回禀夫人,正是晚辈。”江承紫恭顺地回答。
妇人好奇地打量,便是笑着跟秦琼说:“这孩子模样生得极好啊,真是合我眼缘。”
“多谢夫人喜爱。”江承紫很有礼貌地回应。
妇人掩面笑,说:“可怜我生了三个儿子,却没一个女儿。我总是想,若是我生个女儿,得也是这般聪敏伶俐了。”
“夫人,你可别提收阿芝为干女儿的事。”秦叔宝连忙阻止。
妇人爽朗一笑,说:“将军莫要担心,我却是记着柴绍那家伙捷足先登了,才不让阿芝为难呢。”
“多谢夫人体恤。”江承紫只剩下扮乖巧的份儿。
“你呀,不必拘束,这将军府里没外人。那些仆从都是将军心腹,断不会乱说一个字。”妇人安慰一番,还不等江承紫说话,她又说,“这里留男人谈话,我带你去瞧瞧我那百草园子可好?”
江承紫知晓这秦夫人是想要让李恪与秦琼单独说话,便站起身正要应答,李恪却是站起身来,阻止说:“夫人,不必如此。我所有的话语,阿芝皆可听。”
秦夫人一愣,李恪便解释:“我身份不好,又处在风口浪尖。阿芝是我未来的王妃,是我的妻。我所有的事,都不该也不想瞒她。”
“好,很好。”秦夫人喜笑颜开,看这少年是越看越顺眼。于是,她再次挨着秦琼坐下,又示意江承紫与李恪一并坐下。
第四百九十八章 靠,侧妃
四人就在厢房前的廊檐下坐下,日光和暖,满院的桃树在风中微微舒展。
秦叔宝坐在躺椅上,盖着被子,面色苍白,不时咳嗽。一看就是内伤颇重,且寒毒入侵。
“久经战场,为天下苍生,每战必冲锋在前,每战必身负重伤。此乃真英雄,我戎马之人皆该以此为楷模。”爷爷每每说起秦琼,皆是赞叹不已,但同时亦是惋惜不已。
他惋惜道:“可惜重伤叠,戎马生涯风餐露宿,寒毒侵入五脏六腑,神仙难救。若是他在,怕大唐军事都要改写?”
“如此厉害?”那时,江承紫年少,心高气傲,对于一千多年前的秦叔宝只在京剧与《隋唐演义》里看过。觉得那不过是戏剧的加工。
爷爷却是郑重其事地回答:“你瞧旧唐书,唐书残卷,隋唐志书,以及我江氏一门所收兵书残卷里,秦叔宝所留下的部分军事笔记。那真真是切中大唐军事弊端要害之利剑啊。”
江承紫不信服,后来去祖宅藏研读了一整个夏天,只能惊叹秦叔宝其人真乃军事天才,盖世英雄。只不过江承紫一直有一个疑问:即便秦叔宝在李世民执掌天下后一直缠绵病榻,但若是一心要为大唐出力,这份儿论大唐军事的奏折送上去也不是难事啊。可为何这篇切中大唐军事利弊的精华文章却夹杂在秦叔宝的笔记里,随着他的遗体一并下葬。
再后来,几经辗转被盗墓贼获得,又被江氏先祖在明朝末年重金收购并收藏。
病,并不是秦叔宝没献上这军事良药的理由。
或者,身为左卫大将军的秦叔宝日子并不好过,毕竟历史记载参与玄武门之变的人里并没有秦叔宝。李世民命在旦夕的夺权之战,避开了一直为他冲锋在前的秦叔宝,这本身就是一件蹊跷的事。
年少时研读秦叔宝的手记时,江承紫就曾这样怀疑过。后来,为了证实自己的怀疑,她还打电话询问过正在西北考察敦煌文化的父亲。
父亲是著名的历史学教授,唐史研究专家,有关历史的事,说话做事向来严谨。他听到女儿提到秦叔宝,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最初喜欢上历史就是因为秦叔宝,而最佩服秦叔宝的人就是他的父亲。
“从文献记载的只言片语来看,秦叔宝应该是一个家国天下的男子,人格高尚,信奉正统。他英雄气概,为人颇为正直。因此,玄武门之变这种不光彩的事,太宗显然是瞒着他的。而他在太宗执掌大唐后,因不曾参加玄武门之变,加上伤病在身,虽掌管了左屯卫大军,并且任大将军一职,但实际上已退出历史舞台。”江承紫清楚地记得父亲的声音不疾不徐,但喜怒哀乐在这语句间流淌。
“那我们家那份儿手札,还真是递不出去的。”江承紫惋惜。
“实际上,突厥之乱后,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太宗心腹军团已建立完毕,里面没有秦叔宝的位置。”父亲斟酌了许久,才回答了这一句。
相似小说推荐
-
快穿之教你做人 (南岛樱桃) 晋江金牌推荐高积分VIP2018-4-30完结穿越各个世界,教极品们做人。备注:苏爽文。男主始终是一个人,没切片,没失忆...
-
酒家小娘子 (哀家有喜) 阿里文学网VIP2018-01-09完结烽火江山,故酒微凉,一生迷离牵绊,半盏恩怨情仇,他和她的记忆泡在酒中,酿成一壶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