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名门天姿 (紫苏落葵)


“就委屈二位了。好在这木板结实,也足够大,我去为两位找被褥。”阿财放下油灯。
江承紫阻止,说:“阿财兄不必去找。我们背篼里有被褥。先前,我与堂兄一并到山中采药,这被褥御寒衣物都有带。”
“好,好。那我就不麻烦了。”阿财说。
“多谢阿财兄。”江承紫施礼。
“莫要这般多礼了。菊香在做晚餐,我且先去洗洗。”阿财不好意思地说,“一股子汗馊味。”
“好。”李恪回答,那阿财径直就走出去了。
江承紫则是打开包袱铺好床铺,李恪看了看床铺,想到这几日单独相处,那种强烈的**,便说:“这虽是乡村野不能掉以轻心。今晚,你睡,我守着。”
江承紫一听,也没多想,只觉得是这个道理,便自然而然地说:“也像在山里那样,我们各守半夜好了。”
“不用。你睡,都我来守。”李恪说。
“那怎么行?不日就要回长安,那么多明里暗里的贼人在等你。你没休息好是不行的。照理说,都该是我来守整夜的。”江承紫很严肃地说。
“行,就依你。”李恪看她那神情,知晓她决定的事,定然不能改变,便无可奈何地答应了。
两人铺好床,过了好一会儿,阿财喂了猪,又给几个孩子洗了澡。菊香才来敲门喊吃晚饭。
菊香与老妇人都在厨房喂小孩子,这堂屋里便只有阿财与江承紫、李恪。桌上摆了红薯,菜叶米粥,还有一盘子豆腐,一碟子黑不溜秋的也不知是啥的东西,阿财说是豆腐的蘸料。
“二位吃一些充充饥,家里也没啥好招待的。”阿财招呼两人吃饭。
“阿财兄太客气了。”江承紫看着桌上的饭菜,知晓这是这农家最好的饭菜了。
“都是乡野之食了。不过,菊香的豆腐做得很好吃。”阿财指了指那一碗白嫩的豆腐。
李恪尝了一口,点头赞叹道:“嫩、滑,确实很好。”
阿财颇为高兴,还说等日子太平了,他跟菊香准备做些豆腐脑去长安城里买,赚点小钱。
“就这手艺,或者会赚大钱呢。”江承紫也吃了一口。不知是这蘸酱好,还是这豆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总之这乡野农妇做的豆腐真是嫩白可口。
“嗨,小郎君莫要取笑了。”阿财摸了摸脑袋。
江承紫却是想到柴令武要开酒楼的事。这酒楼菜式,如何也不能少了豆制品。于是,吃完饭后,江承紫便与那菊香攀谈起来,才知晓菊香的父亲以前是乡里给人摆酒席的厨子,最初是在沧州,后来一家逃乱来到长安。
“别的没学会,只学会了做豆腐了。”菊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大嫂这手艺好。待我回了长安,询问我那朋友,若是他酒楼里请人,我为你举荐一二。”江承紫说。
菊香夫妇一听,立马是再三感谢。
“不过,我也不敢保证。毕竟不是我本人开酒楼。”江承紫又说。
“我们省得。”阿财连连说。
说了一会儿话,江承紫与李恪打水洗了脸,回屋睡下。
照例是江承紫先睡,李恪守上半夜。江承紫拉上被子之前,再三叮嘱:“你记得叫醒我,不许不叫醒我。”
“好。”李恪看着她明亮的眼睛,越发觉得跟她共处一室很是煎熬。
“不许反悔。”江承紫脆生生地说。
“不反悔。”他声音很低,像是宠溺女儿的父亲。
“嗯,我睡了。”江承紫盖上被子,闭上眼睛,她确实也是累了。不过,她告诫自己不可睡得太沉,这已经很接近长安了,大约还有一天的路程就要到长安了,李恪必须要好好休息。
“好。”李恪拉了个小凳子倚靠在门背后,从没封严实墙缝隙看着外面的天空。大雨过后的天空,繁星满天,像是近在尺咫似的。
“阿紫,不知让你这样小就回到长安是对还是错。可是——”他深呼吸,周围是带着柴草气息的冰凉空气,“可是,我想你在我身边,总是对的吧?”
他看着天,觉得自己对未来其实还是没有把握。
因为一切都与前世不太一样,一切似乎在按照前世运转,但却又总是超过预想。
那种未知让他欢喜,欢喜自己的命运可能改变;但同样也让他觉得害怕,害怕一个不小心,再万劫不复,护不住她。
失去她,一次,就够了。
他看着床上睡熟的她,泪湿了眼眶。
他坐在那里多久,他自己也不知。说实话,他根本没有想过要叫醒她,于是他只坐在那里,想那些过往。若是那些弹劾他算计他的人知晓他在这个节骨眼上根本没有想着怎么对付他们,而想的是儿女情长,会不会受到莫大的刺激?
他想到这里,便是轻轻笑了。
江承紫就在他的轻笑里醒来。因先前告诫过自己不能睡得太沉,所以在醒来时,她一下子就翻身而起,穿上鞋子跳下床,披上披风就呼啦啦蹦跶过去,低声说:“阿念,我睡醒啦,该你去睡了。”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李恪一脸懵逼地看着江承紫。
“快去睡。”江承紫将他身上的披风拉过来裹在身上,将他从凳子上推起来,说,“该我来守了。”
“哦。”他还是晕乎乎的。
江承紫催促再三,他才上床躺下。
“好好睡觉,回到长安就要战斗了。”她低声说。
李恪“哦”一声,很是乖巧。
他愿意听她的话,即便她说的是错的。嗯,她说的从不会是错的。
他裹紧被子,乖巧睡了。

第四百九十七章 入长安

第二日,天气晴好。
李恪醒来时,菊香一并下厨做了早饭,烤红薯加上白面烙饼,一盆子韭菜汤。
凹凸不平的小木桌被阿财安放在院子里,小孩子来来回回,眼巴巴地看着桌上的红薯与白面烙饼。
菊香夫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阿财说:“我们家也拿不出什么好的来招呼贵客。这白面还是去年朝廷召集人修附近的水渠发放的,今日菊香就按照丈人家乡的手法来做了几块烙饼。还请贵客,莫要嫌弃。”
“阿财兄台客气。这是极大的恩情。”江承紫连连说。
李恪刚换了衣衫,洗漱完毕,还有些懵地看着这一切。
“两位郎君来,趁热吃。这吃食凉了,就不好吃了。”阿财热情地招呼。
江承紫与李恪落了座,菊香则扶了老妇人坐下,然后招呼几个孩子去屋里吃烤红薯与面汤疙瘩。几个孩子欢呼着入了厨房去了。
“两位,来。”阿财手一伸,却又不敢去拿那白面烙饼,于是只作了请的手势。
“不是我说的,我这儿媳妇做面食,做豆腐脑,很少有比得上的。”老人吃了一口昨晚剩下的豆腐,便夸赞起那菊香来。
江承紫听到老妇人这么一说,便更清楚这一家人为何拿出仅存的上好白面做成烙饼来款待他们了。这全是因为昨晚江承紫夸赞菊香的手艺好,可帮她找个酒楼做帮工。
这个时代的酒楼帮工可不是现代社会里酒楼里干活的那么简单。在古代,酒楼是高端大气的地方,普通人家若是歪瓜裂枣头脑不机灵没点手艺,连在酒楼里扫地都不配。
因为在古代,尤其是京城的酒楼饭店那都是招待达官贵人的。若是一个不机灵,那就可能得罪权贵。
因此,能在京城的酒楼帮工,哪怕就是当个挑夫或者扫地擦桌子的,那都好比是在国企当员工似的。
“你这儿媳妇还真是能干。这手艺确实好。”江承紫咬了一口烙饼,赞不绝口,“这面揉得劲道,火候到位,吃在嘴里脆脆的,香。”
江承紫竖起了指头,老妇人与阿财一听,笑逐颜开,一边招呼两人多吃些,一边旁敲侧击地询问就菊香这种能否去酒楼帮工呢。
“酒楼这事,我得回去瞧瞧,毕竟他的酒楼我也不清楚。”江承紫昨晚也是一时兴起,如今却发觉有些实在不能乱说。
阿财与老妇人一听,神情暗淡。
随后,阿财又说:“去不了酒楼也没啥。朝廷分了田地,赋税又轻,我们努力一点,田里收成好点,闲暇时去登记一下,去长安城里买点小吃,也可贴补,两位郎君不必放在心上。”
“阿财兄,你莫气馁。就菊香这手艺,即便是去不了酒楼帮工,自己买小吃,指不定比外面赚得多。”江承紫说。
阿财连连点头,老妇人已没啥好脸色,只沉默啃红薯。
江承紫吃了一点,李恪也不怎么吃了,于是与这一家告别,由三娃子引去里正家,拿钱买了马,趁天气晴朗,纵马望长安方向去。
云歌昨晚露宿在外,这番早在村外等候,见到二人就是一番抱怨,说野外蚊虫多,野狼叫得渗人。
“那叫渗鸟。”李恪打趣。
“哼。”云歌站在江承紫的肩膀上生闷气。
“看来这一场雨的范围颇广,这京城附近的旱情也得到了缓解。”李恪看着湿润的田野,更加青葱翠绿的青山,神情语气皆欣喜。
“没想到这次旱情能如此早缓解。”江承紫说。
李恪点头,扭过头来,笑着说:“与以前不一样了。以前,这里的大旱一直持续了三个月,一直到了五月。五月底,就是蝗灾。如今,这里已不一样了,如果别处也得到缓解,那,那一切应该都不一样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