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蔡修再补救什么,薛况已极其自然地开了口,想萧廷之道:“七皇子殿下,今日天色已晚,你又是行军途中赶来,还是早些回房歇息吧。我等夜里议事,待出了结果,明日一早再告知于你。”
萧廷之抬眸看了他一眼,神情间也未露出半点的异样,只顺着薛况的话起了身,身子还轻微地摇晃了一下,道:“多谢大将军体恤,那便恕廷之无礼,先行告退了。”
屋内众人皆起身躬身为礼以送。
待人消失在门外,走得远了,他们才重新落座。
蔡修脸上已没了半点笑意,手底下恨恨地一拍,险些一把将那椅子的扶手都给拍断:“姓顾的太阴险!这分明是要逼迫将军做出抉择!萧彻一死,后继无人,他只要打着迎七皇子入宫登基的名号,我等便不能不从!若从了,他顾觉非也算功臣一个,天下谁也奈何不了他;若不从,我等要再打京城,师出无名不说,必要别他反指为犯上作乱,军心民心两头不靠!”
薛况听着,面上没有什么表情。
他只是伸出手去,将萧彻的脑袋从匣中提起来,仔细地看了一眼,沉沉地笑了一声,道:“他之所图,怕比你想的,还要深上那么一层……”
“您的意思是?”
孟济将此刻的局势一通分析,本已经足够详尽,自谓是己方已拿住了对手的短处,逼得他们左支右绌,陷入两难境地,谁料想顾觉非竟然摇头。
他不明白,声音了透着几分疑虑。
孤窗小筑临水,夜里面二楼的窗开着,有冷风从外面吹进去。这屋里面一干等人,都半点困意没有,清醒得很。
顾觉非坐在正中。
左侧是正襟危坐的季恒与孟济等一干他这派的文臣与谋士,右侧却是以方少行为首的一干武将。
旁人倒也罢了,方少行是吊儿郎当,一副听得很无聊的模样。只将一条腿抬了起来踩在椅子上,两手搭着扶手,半蹲不坐,脑袋靠着椅背,两眼朝上看,也不知有没有在听。
但大伙儿也不管他。
谁都知道他素来是这放浪形骸模样,要哪天不这样只怕众人还不习惯了。
再说了,做事靠谱就行,眼下这些不听也罢。
顾觉非也不甚在意,只抬手在面前那一张京城布防图上轻轻地点划着,口中却道:“一旦我迎七皇子入宫登基,薛况的确只有两个选择。其一,心不甘情不愿,带七皇子入京,再做谋算;其二,抛开七皇子,直接在涿州举兵彻底谋反,撕破脸皮,进攻京城与我一决高下。”
对薛况而言,这无疑是进退两难。
谁能不知道他的野心?
七皇子萧廷之在他手中,不过是一面盾牌,一具傀儡,本不过任由他摆布罢了。
可现在他杀了萧彻,甚至杀了萧彻可能有的血脉,那么当今皇室空虚,一旦真的放任萧廷之入宫登基,那么薛况费尽心机起兵造反,相当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为有能力操纵这提线木偶的,又成了两人。
一个是薛况自己,一个却是他顾觉非。
薛况与他之间仇怨深重,且怕是自己想当皇帝的心比扶持萧廷之上位的心还要炽盛,绝不可能善罢甘休。
可要他抛开七皇子,那便无疑是打他自己的脸。
昔日起兵的理由尚能说服天下,如今是要说服谁去?
而那个时候……
“薛况若真的脑子不清楚,一时冲动,选择了后者,抛开了这一位倒霉的七皇子,甚至杀了他,那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顾觉非手指尖从图上外城门的位置,一路划到内城门。
“届时,皇室便算彻底倾覆。要么他当皇帝,要么我当皇帝。”
屋里面忽然就陷入了静寂。
所有人看着顾觉非那一张云淡风轻的脸,心里面这时才生出了那种难以穷尽的微妙。
是否,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呢?
没有人知道。
其实就连顾觉非自己也不知道。
他对做皇帝并没有那么大的欲望,且那帝位不过就是个空壳子。有没有皇帝之名,他都能做皇帝做的事情,又何苦将自己立在这全天下都能看见的靶子上呢?
只是他也不在这话题上延展太多,只抬起眼眸来,看向了方少行,笑问道:“若方大人是薛况,会如何抉择?”
“嗯?”
方少行似乎没想到他会主动询问自己,当下微微一挑眉,沉吟片刻后,竟是笑了一声。
“若我是薛况,便堂而皇之带着那什么廷之进京,然后假借共迎这破小孩儿登基为名,先逼你卸掉京城布防兵力。毕竟这破小孩儿在我手上。接着还不简单吗?没了兵,想怎么弄死你就怎么弄死你。”
“你!”
什么叫“想怎么弄死你就怎么弄死你”啊!这人会不会说话!
孟济气歪了鼻子,一下站了起来。
方少行却是颇为挑衅地看着他:“怎么着,不服?”
“孟济,坐下。”
相对于孟济的激动与愤慨,顾觉非要平静许多,虽也觉得这一句“弄死你”有点说不出的刺耳,但也并未介意。
相反,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方大人所想,与我所想,甚是一致。”
他说到这里时,听见了叩门声,接着便见陆锦惜带着几名下人端来了茶水和糕点,于是站起身来,从她手中将那新沏好的、属于自己的那盏茶接了过来,话语却未停止。
“我此计,便是要强逼薛况入京,且迫他承认我也是功臣之一。如此,再一决胜负,方不负此计。”
道理很简单。
若他不先杀了萧彻,或者在杀了萧彻之后不主动迎七皇子入京登基,就直接与薛况相斗,那么最终不管胜负如何,他也是一介乱臣贼子。
可先放下姿态迎人入京,那就有得说了。
最终斗输了无所谓,左不过一个“死”字,可若是赢了,他便是功臣,无论怎么说至少都立于了不败之地。
甚至……
若运气好的话,还能将这乱臣贼子的帽子扣回薛况的脑袋上,好叫他输个心服口服!
丫鬟们将其他人的茶水也捧了上来。
季恒打量了摆在自己手边案上的糕点一眼,用仅余的左手拿了一块起来,可又忽然想到了什么,皱起了眉头。
他有些踌躇:“可是顾大人,若依您与方大人这般说,胜负或者说这优势劣势的关键,都在七皇子的身上。薛况攥着七皇子,就始终占着一分先机。纵使您前面做得再好,引他入了京城,也是他牵着您的鼻子走。季某在想,您迫使薛况陷入这两难之局,另一个用意,怕是在七皇子的身上吧?”
“季大人真是料事如神。”
顾觉非拉了陆锦惜往自己身边坐,面上只寻常模样,还朝她笑了笑,接着便自然地看向了季恒。
“薛况身处于进退两难之中,七皇子外表不显,却颇有内秀。涿州那边有什么风吹草动,或者人心变动,他想必也能察觉一二。他本就无所依仗,一切都仰赖于薛况的决定。如此一来,心中必生猜疑。而这猜疑,便是我最好的机会。”
众人听得此言,皆是在心头大赞了一声“高妙”,对顾觉非这一计算是佩服极了。
陆锦惜虽只听得后面这一些,却也一下明白了过来。
只是不同于众人的恍然与赞赏,她却是眉梢微微地一挑,神情里颇有几分微妙,略一迟疑,还是问道:“这是想策反萧廷之,釜底抽薪?”
“有此打算。”
但很显然要做起来不那么容易。
顾觉非没有否认,只听得陆锦惜这话里似乎还藏着点别的意思,一时已猜着一点什么:“看来,夫人是有些想法?”
“想法不算是有。但若大公子在涿州真安插有暗钉,能秘行策反之事的话,我倒的确有个不大不小的主意……”
她沉吟片刻,终于还是说了出来。
“只不过,或许要个人,陪我往现如今的将军府里走一趟。”
第209章 釜底抽薪
哦。
又要人。
都不用陆锦惜明说, 孟济心里便已经有了了悟, 待得顾觉非一应允, 他便十分乖觉地站了出来:“那还是孟某陪夫人走一趟吧。”
陆锦惜顿时用一种奇异的目光打量着他, 似笑非笑道:“这府中都还在议事,孟先生又是大公子的心腹谋臣,单单跟着我去,不是太好吧?”
“哪里哪里。”
见识过陆锦惜的厉害,孟济可不敢小瞧她, 知道她在这种时候总喜欢差使着自己,半点不含糊地笑着表露自己的“忠心”。
“议事事小, 策反七皇子事大。孟某也很好奇夫人会有怎样的计策,这一趟是一定要跟您一起去的。”
“既然孟先生如此盛情, 我倒不好拒绝了。”陆锦惜的话里,隐隐藏了几分深意, 便直接自座中起身,道,“此事宜早不宜迟,还是尽快办妥为好,拖一天都是多一天的危险。大公子, 我这便与孟济一道, 先去将军府了。”
“道上小心,再让孟济多点几个人去。”
顾觉非是不会让陆锦惜一个人往将军府去的。虽然现在将军府已经算得上是人去楼空,可谁知道里面又藏着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