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农家种田忙 (钱钱)


  罗家提议修学堂,这可是大好事啊。
  罗天都看他是确实是单纯地因为修学堂的事高兴,也笑道:“大伯,我算了算,咱们村里适龄的小孩儿也就是十几二十来个,所以我想着这个学堂也先不用建得多大,能够咱们自家的孩子读书认字就行了,我算着,也用不了多少钱,咱们一家一直受村里人照顾,就是看在太祖爷爷的份上,这个学堂我们也是要建起来的,钱的事大伯就不用担心了,只是建学堂得用地,这地划在哪儿还得大伯来安排。”
  里正一听,罗天都的意思竟是罗家完全自掏腰包,建这个学堂,不由呆了一呆,然后起身,郑重地往方氏施了一礼,道:“如此,我替村子里各位乡村感谢大郎一家了。”
  罗天都是最受不得这个的,连忙让开了,不肯受这一礼,这里正可是她的长辈呢。
  方氏也有些尴尬,可是里正这么郑重其事地跟她道谢,又让她心里头高兴,只得道:“大哥快别这样,都是一家人,再说这事也是我们该做的。”
  要不是因为当日姚氏状告罗白宿,老族长也不会那么快过世,这村子里的小孩儿也能多一个倚仗。
  里正高兴之后,便开始认真考虑修学堂的事儿,他想了一想,道:“村子西边有块空地,那里安静,离山里也远,原本是留着以后给哪家孩子们盖新房娶媳妇的,正好合适给孩子们读书,要是你们觉得合适,我这就禀了族里,将地圈出来,让他们也不用惦记了,留着修学堂。”
  西边那是块贫地,离水源又远,确实只适合用作宅地,种东西怕是不成的。罗天都就笑道:“这事大伯做主就成了。”
  接下来,几人就这个学堂怎么修,修多大做了简短的讨论。罗天都的意思,是盖一座两进的小院儿,头前做学堂,给村子里头的猴孩子们读书习字用,左右两边盖几间厢房,做先生的休息室,冬天学生念书累了,也能有个地方歇息一会儿。后头的小院子,则划出来给村里头的女孩儿认字用,学堂外头再修个类似于后世的操场那样的场地,供孩子们课余活动腿脚。
  里正听她这么一划算,愣了一下,道:“这读书习字从来就是小子们的事,姑娘家的就是想认字,自家兄弟回头教她们就是了,用不着特意再修一个小院。”里正这也是为罗家好,若是多修一进院子,那要多花不少的钱。
  罗天都便道:“大伯,虽说科考是小子们的事,可是姑娘家的,多认点字也是好的,不光是认字,别的也能一块学,那女红活做得好的,都能拿来教啊,天底下能学的东西可多了,多会一门手艺,今后就能多一条谋生的手段,总归是没有坏处的,就算一时没有先生,咱们先把院子修在那里,以后再慢慢物色人选就是了,只是这院子修了,就得大伯多费心思,好生照料。”
  里正一想,也是这个理,最好的例子就是江夏,谁知道他没事琢磨着养那蜂,居然挣了大钱,村子里不少人都眼红着。
  “只是这样一来,要花的钱就要多出许多了。”
  罗天都摆摆手打断他的话:“大伯,既是要修,好歹也要修出个名堂来,虽说现下只是供咱们自家的孩子们读书习字,可是男孩儿跟女孩儿都是咱们家的孩儿,要学自是一起学,不能厚此薄彼,你说是不是?”
  里正虽然心里觉得给丫头们还盖一进院子有些浪费钱,但毕竟罗家说了他们掏钱,便不再反对了,大不了把西边那块地全划上去盖学堂罢了,横竖这是件好事。
  一行人商量完毕,里正自去族里找人商量圈地的事,里正娘子在边上听了半日,等里正不在了,才感叹了一声,道:“你们可是做了一件大善事,这以后村子里的孩子们也都有个盼头,咱们日后也多了个指望,这学堂若真盖起来了,这些孩子们,愿意读书的,刻苦学两年,能写会算了,以后去城里找个差事,不比我们在地里刨食强?像咱们这样的,若是年成不好,连口饱饭都吃不上。”她是真心感激方氏一家,她家有两个小子,正是结亲的时候了,虽说错过了读书的好时候,可是以后她的孙子就能有书读了,总比以前只能依靠着家里的几亩地要强不是。
  【)


第174章
  里正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第二天就说服了族里,把村里西头那块地划了出来,当做学堂的地基,圈了起来,之后又敲起了村里的大钟,把全村人聚集在一起,商量盖学堂的事。()
  里正把盖学堂的事一讲,说了一翻十足煽情的话,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最后又道不用自家出钱,都是为自家孩子的将来着想,出份力总是应该的吧。
  村里人一听不要自家出钱,便都松了口气,现在秋收都忙得差不多了,除了地里那点零碎的活,也没什么事,每家每户出个把劳力还是肯的,便都应下了。
  要不怎么说人多好办事呢,罗家村虽然小,各式各样的人却多,比如泥瓦匠就是罗二伯,里正的兄弟,这是现成的;三叔公有个女婿是木匠,他听了罗家村要盖学堂的事,带着几个徒弟也过来了,讲好了不要工钱,只要管好一日三顿饭便成了,但有一条,日后学堂修成了,能让他家的两个小子也来沾沾光,跟着认几个字,算起来他跟罗家村也是沾亲带故,算不得外人,罗家村里的人一合计,便应下了。
  还有村里其他人,虽然没什么手艺,但是挑灰桶帮忙搅石灰等粗活也是肯做的,如此一来,工钱这项最大的开销竟然全省下来了,木料山上有现成的,里正已经允了,带几个力气大有经验的,去山上砍些树下来,便成了,罗家只用花钱添购石灰等建房子用的材料,准备好那几个外村的木匠的伙食便成了。
  罗天都想了一想,便又多添了几十吊钱,索性盖一间砖瓦屋了。
  这盖学堂虽是罗天都提起的,主事的却是里正两口子,罗二伯是瓦匠,盖房子的经验足,技术类的活他都包了,砖瓦匠怎么分配,木匠、小工怎么做,都是由他做主来分派,里正则负责往外添购砖料等,他为了给罗家省钱,硬是往砖窑来来回回跑了好多趟,终于讲下了一个低价,这才安排了村里人,开始往村里拖石材砖料,罗天都只要跟在后头付钱便成了,至于那几个木匠的伙食,里正娘子则包了,小菜村里家家都是有种的,就是米面一类的,每家轮着出一些,也不费很多。
  往常九月底是农闲时,本是最清闲的时候,罗家村今年却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忙碌,只见一车车的青砖从砖窑里往外拖,家家户户凡是有两把力气的,都扛了铁锹去挖土打地基,等砖料石灰这等都齐活了,罗二伯便带着人开始砌墙了。
  里正想赶在入冬下雪之前,将学堂建好,因此格外卖力,每日天刚亮就开工,中午也不用歇觉,吃过午饭接着干活,天黑才各自回去,因此进度格外快。
  罗天都先前还去工地看了一回,每个人都忙忙碌碌的,她站着既帮不上忙,还有点碍事,便彻底丢开手去,让里正自行安排。
  村里人热火朝天帮着盖学堂的时候,也有人眼红在边上说些酸话。
  说酸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方氏的娘家人。
  姚氏这回倒是没有从中作梗,罗白翰如今是这村子里唯一的先生,学堂修好了,罗白翰也能沾些光。再者,姚氏也明白,修学堂这不是自家的事,而是全村人的大事,如果她因为眼红而跳出来反对,原本因为老族长的事对她颇有意见的里正一家,只怕越发会怪罪于她,因此她难得聪明地保持了沉默。
  只有方氏娘家人,因为得知方氏出那么多钱,给罗家村里盖那什么学堂,颇为不服气。方姥爷甚至在卢林村逢人就说方氏不孝顺,有了钱不晓得看顾娘家人,反倒图那个虚名,去贴补整个罗家村。
  方氏听了这话,气得半死。
  罗天都反倒无所谓,她老早以前就不把方家人当成亲戚看待了,现在方姥爷这样讨人嫌的行径,她听了只摇头笑了两声,就不再说话了。
  为族里修学堂这是善事,传到哪里去,她都不怕,方姥爷嚷嚷得再凶,旁人也只当茶余饭后的闲话看待罢了,谁会认真计较。
  里正两口子想是也听到了方家的谣言,很有些不好意思,里正娘子还特地寻了个时间来找方氏,言语之间很怕方氏因为这事,断了修学堂的事,这修学堂可是造福族里后代的大事,可不能让方家那几个没廉耻的搅黄了。
  方氏因此十分羞愧,深觉娘家人的行为丢人,只得再三安慰里正娘子,学堂她是一定要建的,让她只管安心就是了。
  第二天,方氏就和罗天都商量好了,又请了罗二哥过来,算清楚了还要多少青砖,多少青瓦,算了个大概之后,罗天都便取了钱,托里正将砖瓦石灰一类的全部买了回来,堆在工地上,众人这才安心。
  东西都买回来了,总不能又退回去吧。
  但显然她低估了方家人无耻的程度,就在里正拖了青砖回来后的第三天,方姥爷带着方才木和方才土上门了,因为方才水要去镇上做小工,所以没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