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农家种田忙 (钱钱)


  得知罗名都和齐锦定了亲,村里人不少人十分眼红,觉得这都是托了罗白宿的福,若是罗白宿大科没有考中,哪怕罗名都再出色,以齐家那般的大地主,也必是看不上眼的。一时之间,村里头但凡有孩童的人家,都打算开了年,就将孩子扔到草堂,跟着罗白翰念两年书认几个字后,就要送去镇上的学堂,也算是间接地给罗白翰扩大了生源。
  倒是姚氏和罗白宁,之前一直有和齐家结亲的想法,现在齐锦跟罗名都定了亲,便对此颇有微辞,逢人就说罗名都抢了原本属于罗白宁的好亲事。
  罗天都郁闷得不行,她压根就不希望罗名都嫁进齐家好不好,她倒是希望罗白宁有出息点,将那齐锦迷得神魂颠倒才好,她也好名正言顺地退亲。
  方氏在家里狠狠发了一通脾气,骂道:“我真是作孽到他们家做媳妇,难道名都就不是罗家的孙女,做奶奶的这么诋毁孙女的名声,她到底图些什么!”
  罗白宿就道:“开了春,你们就跟着我去任上吧,离得远些,也省得生是非。”
  罗天都也正发愁这事。开了春,罗白宿就该去北境府上任了,北境府虽然跟华溪府相邻,可是到底是另一个州府了,来回一趟也得一个多月,她还真不放心让罗白宿一个人单身上任。
  虽然以前罗白宿也曾单身去上京呆了几年,但那和这回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个时候,罗白宿是去念书的,她又知道罗白宿生性节俭,书院那种地方,管理得又严格,罗白宿又只一心扑在书本上,没有什么应酬的机会;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罗白宿好歹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到了任上,就算他再怎么洁身自好,可是身在官场,有些应酬总是推不掉的,万一有同僚什么的给他送个把酒女歌女,又或者把什么远房亲戚之类的送过来照顾他,那还真不好办。她可不想一家人在家里省吃俭用,辛苦劳作,好不容易赚几个钱,结果还要去养几个小姨娘。
  可是要全家人都离了村子,跟着罗白宿去任上,那也不妥。
  这年代官员授职也有回避制度的,不得在原籍或是有家族产业的地方任职,可以想见的,不管以后罗白宿做官好坏,是迁还是降,到处宦游是免不了的。若是她们母女真跟着罗白宿到了任上,单靠着罗白宿那点微薄的俸禄要养活一大家人,委实有些困窘,更不要说还有惯例的人情往来了。再说了,做官也不是铁饭碗,有官职在身还好,衣、食、住、行朝廷都有补贴,若是有朝一日,罗白宿不做官了,吃饭、住的屋子、生病请大夫都得自掏腰包,她不趁着现在多攒几个钱,多置些产业,将来罗白宿两口子老了,劳不动了,混口饭吃都难。
  她的意思最好是方氏能跟着罗白宿去任上,可是这样一来,家里只有她和罗名都两个孩子,常年没个大人也不合适。
  真是不做官不好,做了官也不好,总有一堆的破事。
  方氏知道她的烦恼后,笑得不行,就把这事跟罗白宿说了,罗白宿顿时哑口无言,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你说这孩子这么点大,怎么就爱操心这么多事呢?难怪她总不长个子,我看都是长那脑子去了。”方氏就笑道。
  罗白宿倒是一副深思的表情:“小都说的倒是没错,咱们不比那些根基深厚的世家,手中没有钱财,又没有势力雄厚的家族可以依靠,将来老了,还真不知会如何。”
  像他这般没有根基的布衣,十年寒窗博了一个前程,授了官职,除非为官不廉,在任上捞足了油水,要不然等到休官后,晚景多半凄凉。不少朝中大员,退隐后还要亲自下田种地才能养活自己。
  没过几天,罗白宁也终于定下了一门亲事,听说还是齐家老夫人亲自做的媒,对方是华溪府的一户小地主,家境殷实,又只有一个儿子,罗白宁若是嫁过去,将来家产全是小两口的,唯一不便的就是远了些,除了这个,倒是没什么让人可挑的地方。
  姚氏正愁罗白宁都十七岁,虚岁都进十八了,还没个着落,好不容易等着有人上门提亲了,还是这么户打着灯笼也难找的人家,立即就答应了。她怕前些日子传出去的罗名都抢罗白宁亲事的流言影响到这门亲事,又开始在村子里澄清谣言,一时忙得脚不沾地。
  罗天都不禁暗想,估计也是齐家听了那个流言,所以才会特意给罗白宁也说了一门亲,还是说的华溪府那么远的地方。但不管怎么说,罗白宁总算是要嫁出去了,这也算得好事一件。
  等到正月过完,油菜花开的时候,罗白宿也要收拾行囊,准备去北境府赴任了。方氏虽然不放心罗白宿单身上任,但还是狠狠心留在了家里,她是个做娘的,虽然也担心罗白宿,但还是比不得孩子重要。
  最后还是罗天都出了折衷的主意,农闲的时候,让方氏去北境府照顾罗白宿,等到农忙时再回来,两边都能照顾到,只是方氏要辛苦一些,多费几趟路费的事。
  方氏想想也只能这样,便和罗白宿商量妥当了,等春耕完了,再去北境府。
  罗白宁成亲的时候,罗白宿在任上并没有回来,只有方氏过去帮了两天忙。
  成亲的当日,罗天都看到了罗白宁的夫婿,长得倒是高高大大的,笑眯眯的看着倒是个憨厚老实的,也略略放下了心。
  罗白翰自毁前程,如今倒是老实本份地窝在村子里安心当起了教书先生,罗白宁如今也终于也要嫁人了,老天保佑他们两兄妹能一直这么安安分分地过日子,不要再起什么波澜了。
  【)


第130章
  “琮德”十六年三月十七寅时末,上京城内大多数人还陷入温暖的梦乡中,上京南门外却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和车辆,等着入城。{}
  此时虽然已经开春,冬日严寒的余威仍然在肆虐着这座大庆朝最繁华也最庄严的城池。不少人冻得狠了,将手伸到唇边呵气取暖,却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喧哗。
  等到寅时末卯时初,就听到远处钟鼓楼里沉闷的鼓声伴随着悠扬的钟声远远地传了出来,随着“吱嘎”一声巨大的机关阀门拉动的声音,夜幕中气势宏伟威严壮观的城门便缓缓打开了。
  等候在城门外的人群,各自有序地排成列,依次进城。
  这还是罗天都第一次见识到城门开的情形,以前罗白宿在晋雍县惹上官司,她和罗老头方氏也曾赶到县里,并在街上过了一晚,那个时候也听到晨钟暮鼓的响声,只是晋雍县到底只是个小县城,那场面远没有这个时候让人震撼。她刚才在心里细细默数了一下,钟声跟鼓声各自敲了一百零八下,钟声悠扬清越,鼓声沉闷震人心脾。
  城门分南北两边,南边多是布衣走卒之流通过,入城并不需缴纳钱财,规矩虽然如此,多数携了货物的小贩仍是会给城门官孝敬两个小钱,为的是城门官检查货物的时候,能够耐心细致一点,不至损坏货物。
  走北边入城的,多数是有亲朋好友住在城里,有城门信物的,罗天都一家的车马,走的就是北边。
  罗天都本来不知道这些,还是罗白宿写信过来,特地交待了,要她们走北边,省了城门官的刁难。
  轮到罗家的马车时,程青便将罗白宿特意捎来的入闸信物递给城门官,城门官只简单看了两眼,就抬手让他们通过了。
  进了南门,便算得进了上京外城了。罗天都便撩起车帘,用着一种纯现代人的心情欣赏这座大庆朝的国都。
  上京作为一朝国都,自然是有些本钱的,从城门就能看得出一二,光是城门的宽度就比别的城池要宽很多,罗天都估摸看了一下,并排走六、七两双马车都能顺利通过,不过上京富贵,公卿也多,光是入城这一会,就见了一辆三匹马拉的马车了。
  等到通过了城门的门洞,罗天都就看到程盛站在路边上,正在频频往门洞处瞧。
  “是程盛哥。”罗天都立即撩开了门帘,对程盛道,“程盛哥,在这里。”
  去年罗白宿任北境节度判官厅公事任满,擢为秘书省著作佐郎,虽然只是个从六品的小官,可到底是个正儿八经的京官了。这几年罗天都在家里也攒了些钱,都拿来买田置地了,虽然不多,也有七、八十亩,还都是良田,只要罗白宿两口子俭省些,哪怕老了,租给别人收租子也能够勉强过日子了。罗白宿这一回入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外放为官,一家人商量之后,便决定跟着罗白宿到上京生活,只是罗白宿有官命在身,便先行上京。罗天都原本想等到天气转暖,路上比较好行走的时候再上京的,不想自罗白宿到京不到三个月,就连连写了好几封信催她们动身了,她这才和方氏安置好家里的田地牲口等,然后收拾了行李来上京。
  程盛早就看到和车夫一同坐在外头的程青,立时走了过来,笑道:“大爷去衙门点卯了,估计得晌午后才得回,特地叫我来这里接你们。”说完,也不嫌马车挤,硬是跳上马车,和程青挤在一块。
  程青便往外让了让,道:“我身上都是灰,你别离得近了,当心弄脏了衣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