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统领点点头,一脸认同的表情,呐呐地答道:“今日是上元佳节,请大夫恐怕不是那么方便太平盛宋。”
舒眉蹙了蹙眉头,当即立断:“还是拿爹爹的帖子,到宫里的太医院,去请太医过来,他们每夜都留人值夜的。”
黄统领有些迟疑:“此人……惊动上头妥当吗?”
舒眉摆了摆手:“他是山东邵将军麾下的副将,是友非敌,还曾于咱们父女有恩。能帮他做这点事,没什么不妥的……”
黄统领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便安排人去请了。
舒眉随后转过来,朝身后跟来的蒋妈妈吩咐:“先拿些烧酒过来吧!总不能让他真烧坏了脑子。先让守信帮他擦擦身,把体温降下来再说。”
蒋妈妈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浇酒取来了,舒眉忙按照邓神医教她的活子,指点守信给葛五用烧酒进行物理降温。
等一切交待妥当之后,她退出了屋外,跟黄统领问起今夜的情况。
“追杀他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竟跑到咱们府后门杀人?”舒眉一直以为金陵城挺安全的,没想到今天一晚上,发生了那么多事情。
黄统领眸光一沉,忙答道:“小的不太清楚,赶到时,只见葛将军身边两名亲卫,已经躺在那里了,他本人也倒在血泊中了……后来,小的查探了他的伤势,好似新近受的伤,还不只一处。想是从北边一路逃过来的。”
听了他的分析,舒眉不由纳闷。
她听爹爹后来介绍,说是葛将军把他们送到金陵城后,随后便北上了。后来,山东传来大捷,说是邵将军的人马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那葛五不该在军中吗?怎会遭人一路追杀的?
她怎么也想不通,不由陷入沉思。
在第四天的时候,她从父亲文曙辉口中,方才得知确切的答案。
那天晚上,文府请来的太医赶到后,接着,便对葛五展开了救治。没过多久,林府也派人来过问了。
葛五昏迷两天之后,总算是清醒过来。
对文府的搭救之恩,他一个劲儿地感谢,同时也将受伤的原因,以及早前在燕京打探消息,告之了林隆道和文曙辉等这帮南楚的重臣。
“末将受邵将军之令,回燕京替他祭拜死难的亲人……没过多久,就被人发现的行踪……末将只得躲进昔日端王府的后院,谁知,正好遇到有人刺杀了梁伪帝的连襟吕辉祖。随后,城门便被封锁了,末将脱不了身……好不容易找机会,带着几名随从混出来,在驿站换马时,又被人认了出来。这才一路被他们追了过来……”将前因后果葛五娓娓道来,怕他们不信,他还把吕辉祖被刺的细节,完整地讲述了一遍。
“吕辉祖死了?他不过是个小喽罗,竟有人从他身上先下手……”文曙辉有些觉得不可思议。
林隆道摇了摇头,解释道:“虽说杀他意义不大,可是当初几家被灭族,他可是其中帮凶之一。据探子来报,为了侵吞被抄官员府里的私产,他手段毒辣之极……可不能小瞧了。”
——*——*——
感谢shalou98朋友投的宝贵粉红票。
------------
第二百六十章 身世之迷
话虽如此,文曙辉还是觉得里面有些蹊跷。
他毕竟经历过十多年前的家族变故,虽说多年不在燕京,对老对手高世海的底细,比一般人看得还是清楚许多。
会不会用的苦肉计?高家想借机在京城,再来一次大搜捕呢?借此肃清燕京城中暗地里的反梁势力?
他难免为还在燕京的旧友故交担心。
文曙辉将目光再次投到葛五身上:“葛将军可曾看清,那下手杀吕辉祖的人,长得何等模样?”
葛曜垂下头来,似是仔细回忆了一番,答道:“看那人的身手,刚劲有力,下手干脆利落,似是军中的之人……许是高吕家姓的仇家。”
听了这话,林隆道微蹙眉头。他确实弄不太懂,文曙辉怎会如此关心吕辉祖生死的问题。
在他看来,高世海这位连襟,虽然人品不咋的,却是个敛财的高手。自从他被人弄到京城,那些年占据户部高位,为高家一派弄来不少银钱。是以,当他一家被先帝爷定罪后,高世海才会大番周折,将他从流放之地捞回来,后来还翻了案。以至于伪梁建立后,直接升官封了侯。
就是这样一个人,还是对方阵营的,死了就死了,该高兴才对,为何对眼前这人穷追不舍呢?
林隆道见好友紧蹙眉头,低头不语,遂将心里头想的这些,直接给问了出来。
文曙辉摇了摇头,耐心跟他解释道:“兴许燕京又要开始一场清洗了。”
林隆道听到这话,忙扭头望向葛五:“是这样吗?葛兄弟在燕京时,可曾听到什么风声?”
葛曜挣扎起来,朝林隆道揖礼答道:“末将倒是未曾听说,不过,在我离开之时。无意间似有瞥见深目高鼻的异族人,进了燕京城里。”
林隆道跟文曙辉对视一眼,心里均觉不妥。
难道,高世海为了迅速稳定局势,暗中跟鞑靼勾结了不成?
想到齐敬熹如今下落不明,文曙辉暗暗着急。
这下,远在西北的齐三将军危险了。
待将林隆道送出府后,他又返回客院,跟葛曜问起京中的详情。
“葛将军为何会躲到端王府去的?莫不是邵将军有什么特别任务,要交给阁下?”为着女儿和外孙。文曙辉想从对方口中,套出些竹述和他前女婿的情况。他不好直接开口,只得从端王府着手。
葛曜一怔。眸光片刻躲闪,下一瞬他恢复镇静,对文曙辉道:“实不相瞒,末将小时候曾去过端王爷的后院,知道那里极易藏身。加上邻近两府住的都是高家皇亲,所以……”
文曙辉点了点头,没有再问下去,嘱咐他安心养伤,又对派来侍候他的丫鬟一番交待,就离开了。
傍晚的时候。葛曜这里迎来位不速之客。
文执初从父亲那儿听说,他最崇拜的葛大哥,竟在他家客院养伤。便兴冲冲赶过来了。
“葛大哥,这是怎么了?”瞧见葛曜面色发青,唇角泛白,文执初小手摸上葛曜的脸颊动天。
见到他小脸蛋,满是真心实力的关切。葛曜心头随即一暖,安慰他道:“没什么。就是不小心受了点伤,不碍事的,养几天便好了。”
文执初是从蒋妈妈跟丫鬟暗地里议论,才得知葛曜前日之事的,哪里肯相信对方这般轻描淡写的说辞,忙驳道:“葛大哥,你不必瞒着执儿了。听说那晚很是凶险,把连大姐都惊动了。幸亏她之前学了些急救的法子……听说,你昏迷得都说起胡话来了……”
葛曜一听,有些意外,忙跟小友问道:“怎会惊动姑奶奶的?明明是文尚书安排……”
文执初嘴巴一撇,澄清道:“才不是爹爹。那日爹爹跟林世叔喝高了,回府就躺下了。黄统领没法子,只好请示大姐,她才赶过来的。”
原来,自己说胡话了。
葛曜暗暗羞赧,想着到底麻烦那人了。
想到避到宁国府时,他不留意听到的那番对话,葛曜为这女子暗暗不值。
文氏女跟齐四公子的过往,这几年他倒是偶尔听闻过一些。尤其是送文氏回金陵之前,他听木莲师兄弟讲过她的遭遇,后来在船上的相处,对这女子他感到跟姐妹一样亲切。
为了赶回来早日见到儿子,她竟然宁愿在海上漂泊两三个月。
“你的小外甥还好吧!听说有两岁多了?”葛曜不由问起那个孩子。
对他提到小葡萄,文执初很是惊讶。
他好奇地问道:“葛大哥,你是怎么知道小葡萄的?你也见过他?”
葛曜摇了摇头:“没见过,不是上回你中跟曦裕先生在路上说的吗?你们从岭南到金陵,不就是为了照顾他吗?”
想不起自己曾说过,文执初见他关心小家伙,忙跟献宝似地跟聊起小外甥:“……不仅长得胖嘟嘟,还喜爱咧嘴笑,有些时候可好玩了”
“哦?如何好玩法?你给我讲讲……”葛曜闲得发慌,有个稚童陪着他解闷,自然少不得问了起来
文执初跟他聊起生活中的趣事。
不知不觉中,一大一小两个人竟说一个多时辰。
跟在文执初身边的书僮,想到过一会儿,老爷还要检查少爷的功课,忙在后面拉着他的袖子:“少爷,时辰不早了,您《幼学琼林》里的篇章还没背呢……”
被他这样一提醒,文执初拍了拍脑袋,一副大梦初醒的样子。
“糟糕,跟葛大哥一聊就忘记时辰了。我的功课还没准备好……”说着,他便向葛曜告辞,“葛大哥,你这些天不会走吧!明日执儿再来陪你说说话……”
接着,他朝葛曜施了一礼,逃也似地离开了。
望着小家伙像只兔子般,瞬间都没了身影,他不禁哑然失笑,想起自己像他这么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