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 (燕七雪)



只是先开口的妇人被其他人嘲笑了。

正文卷 第679章 夏家秀才没来?

这是村长大寿,你家是村长呐?

当然这样的小议论是妇人们自己躲一边说的,并没有掀起是非。

丁石头也向来不与妇人同桌,她扶着赵简到了屋里给村长行礼道了吉祥话儿后,便到了院子里找了个安静些的桌子坐下。

就像上次童生试后举村同庆一般,只不过村里客人少了许多,刘家的亲戚多了许多。

但丁石头扶着赵简坐下,李坎、韩逸青、丁点、江虎子的爹江路生也过来坐了。

江虎子他们几个依然在帮忙,这会儿还不得空过来。

如今南城村似乎都有了惯例,原来帮厨的几个村里人只能充作下手。

张忠、刘学华、王春、李泰、周全他们几个跟着丁石头学了厨的,则成了主厨。

他们后来是进过秦风酒楼的大厨房的,也见识了酒楼厨房里工作情况,又有了几张菜谱,因此只要食材合适,自然就商量出席面怎么做。

然后几人各有分工,忙而不乱。

虽是少年,却已得大人们的信赖,没人担心他们会搞杂席面。

当然,做席面是有红包拿的,不计多少算作辛苦钱。

只有厨房有红包,外面帮忙的则没有,毕竟今天你帮了我、他日我也会来帮你,村里人家都是互相帮忙的。

因此少年们都各自在忙。

丁石头怕赵简闷,来得比较晚。

但似乎坐院子里的村里人都有了默契,再加上江虎子安排桌凳,直接空了一块地方,等他们来了才摆上。

村长到是有意留他们在堂屋里坐,但丁石头婉拒了,说他们是晚辈,与长辈同席会拘束,不如在院子里自在。

丁家在南城村落户已是第二年。

如今的丁石头说话早已不用像以前那么小心谨慎,村长也当她是自家晚辈,也就由着他们了。

不过丁石头坐了片刻发现了一件事,不由奇怪地喊来也在忙着待客的刘学贵。

“今天夏家秀才没来?”

江夏村的村长是刘家的亲家,夏秋菱的爹,加上今天大寿的又是南城村的老村长,因此除了夏秋菱的娘家人,江夏村那边几乎来了大半人家。

但是上一次来过的小夏秀才却不见踪影。

丁石头突然想起来,自那天在这里挑衅了小夏秀才之后,他竟然安份了许多,再也没有来下过帖子了。

九九塾学也一直没有被谁踢馆。

丁石头还想着,可能是夏家秀才们在憋什么大招,在那之前想留点名声先应对秋闱。

可现在秋闱已经结束了,她都做好了应对夏家再次下帖子的准备了,结果一点动静都没有?

“夏家三秀才今年都参加了乡试,不过可惜……”刘学贵说到这里表情有些复杂,不知是想笑还是想表达一下同情。

“谁中了?”丁石头见刘学贵这样,忍不住问。

“一个都没中。”刘学贵摇了摇头,突然凑近些压低了声音。

“据我大嫂的爹说,老秀才还好,大秀才回家砸了不少东西,说本来可以考好一点的,但心里太紧张,而小秀才……”

“他回家就一病不起,到现在也才拄着拐杖勉强在门前走走。”

正文卷 第680章 争取了时间

“而他妾室和正室还因为互相责怪没照顾好他,最近一直不消停,妾室闪了身子……”

“原来如此。”丁石头点了点头。

难怪无暇出来蹦哒,原来心高气傲接受不了考试成绩,家里后院又起火,不病才怪。

“一个农门秀才还敢纳妾,有心思读书才怪。”一旁江路生也不禁摇头。

以前没听说过夏家谁纳妾,毕竟两家村子也不远,有这种消息肯定会传得远。

但他开杂货铺的都没听说,显然是新近纳的。

乡试在即还有心思纳妾,考不上也就不难理解了。

大家都笑了笑,心照不宣的没有多说什么了。

刘学贵离开之后,丁石头才小声嘀咕了一句。

“去年老秀才大寿,可是大摆筵席,连我都被临时请去了,如今咱们村长爷爷做寿,他们却不来,可真是读书人呐。”

丁石头是小声嘀咕,似乎怕人听见,但附近就有一桌坐着南城村的妇人,正张着耳朵在听着这边说话呢。

“对呀,一年前……一年半前,不是夏老夫子做寿吗,我记得咱们村长是去吃了寿席的。”

于是很快,那桌就议论了起来。

妇人们聚会从不缺说长道短,这一嚷开,坐在院子里的江夏村那么多人,自然也想起了一年前的事。

而丁石做为九九塾学的夫子,听说还是被小夏秀才的小厮赶马车来强行接过去的,连课都不让人家上了,这事后来他们都听说了。

也因为这件事说起来,大家自然对那天的记忆就涌上心头,南城村的老村长当时就在席上,怎么可能会忘?

既然南城村的村长去了夏老夫子寿宴,为何南城村的村长做寿,却不见夏秀才家来人?

难怪九九塾学的丁石会感慨一句:可真是读书人呐。

是丢读书人颜面吧,这般失礼的行为,也亏秀才家做得出来。

于是江夏村的人便也觉颜面尽失,很是尴尬地保持了沉默,没有为秀才家争辩半句。

丁石头勾唇微笑,一句都不多说了。

刚才她就是故意的,目的也是让那桌爱说闲话的妇人听到,以后的事自然不必参与,就算夏家秀才事后来质问她,她也可以反驳。

你自己不来做客还人情,还怪别人言说?

当然丁石头敢这么明目张胆挑事,自然也是知道夏家三秀才乡试落榜,故意踩上一脚罢了。

谁让他们以前那么嚣张,才考个秀才就以为自己了不得而目空一切呢。

九九塾学一下出了这么多个童生,夏家要没有压力那肯定是假的。

就仿佛一夜之间多了许多横空出世的小老虎,现在看着没什么杀伤力,但很快就能长成极具威胁的大老虎。

而在这之前,江夏村塾的垄断也早已被南城村的九九塾学打破。

丁石和赵晨夫妇,成为无数农家人心目中真正德性操守齐全的书香典范。

大家都在议论、对比着两家塾学,没人知道丁石头心中真正的愉快之事。

夏家没人考中举人,等下一期乡试得三年后了。

也就是说这三年里,夏家没有进步空间,而九九塾学,却有两次院试机会。

夏家的落榜,也给九九塾学争取了机会,说不定等这边真的出了秀才,夏家也还是秀才呢。

哈哈哈……这才是丁石头心中最乐呵的地方。

到时看夏家父子还怎么牛气哄哄。

正文卷 第681章 买间粮行

老村长寿宴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每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江夏村塾也消停得很。

尽管不利夏家名声的传言已经传回了村里,但夏家父子却好像突然失了傲骨一般,竟然没人上门找茬。

对他们的反应,丁石头惊讶得很,但他们不出手,她也乐得悠闲。

陈拾却快忙坏了,田庄和收来的粮食早就堆满仓,可接下来又要收红薯,到时堆哪里?

最后只能来请示丁石头,干脆在杭城再开个粮行得了,还能增加人手过来干活呢。

也多个落脚之处。

敌人恐怕不会想到,他们不但没有离开杭城,还开了铺子做起了生意。

陈拾请示的是丁石头,实则是在询问主子的意思。

丁石头以为赵简只有这么多人,都是她见过的,却不知还有一批飞鹰卫潜在暗处。

而且赵府那些人都养在城北的另一处田庄上呢。

只不过那批人不能再送回杭城,也不能和赵简打上照面就是了。

丁石头想着自己做粮行也不错,有专属的粮仓,还能多安排些人到杭城来,而不是一直藏身于那么远的田庄上。

而且粮行也可以帮着消化那些红薯粉条,生意更好做。

有她心动,赵简立刻就同意了。

于是叶拾奉命在城里找新的适合开粮行的铺子。

原本是想年前增开一家茶楼的,说了半年了,因为地方不好找,也想在不掏老本的情况下以酒楼的盈利去实现。

因此这事一直拖着,结果茶楼没开成,先开粮行了。

但这次恰好就有合适的地方。

说合适是因为酒楼在城西南一条二街上,而粮行却在城南一条二街上,两家铺子从上方来看角度,呈三角之势,恰近两个角点。

按理现在正是收粮之后卖新粮的好时机,不可能有粮行会在这时候抛卖的。

但这家粮行的老板却是有名的孝子,虽然这里生意不错,他家却不是杭城人。

家中父母年迈而老母又病重,孝子想着在外混得再好,家中高堂无儿长伴膝下便是不孝。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