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的时候西昌侯夫人已经到了,正在与一帮子京城的贵妇交谈。她是常年在京城留守的,再加上她与吴家有亲,姐姐就嫁进了吴家。所以,她在京城这个贵妇圈子里还是很吃的开的。
见到了李心悠到来,离开那个贵妇圈子过来同李心悠打招呼。
李心悠也面上客气的打招呼,并且道,“这时候还早,大部分人都还没到来,我也去找找我认识的人。”
这时候的确是早,西昌侯夫人也有自己要见的人,带着她的话不方便,就点头约好待会儿再见。
看看四周围,其实她认识的人还真不多,最主要是她本来就没打算在京城多待,再者,镇北侯府的处境尴尬,想攀附的人不知道怎么上前跟她搭话,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为了自家今后的前官运不敢跟他们四大侯府扯上关系。
一方没什么结交的意愿,而另一方又有诸多限制,所以,从来到京城后李心悠虽然外出参加了几次宴会,但是,真正算认识的人真心不多。
可即使没有认识的人,她站在这里也不是个事儿,正想找个地方坐下发呆,或是偷听听有没有什么阴谋针对他们之类的,就被人给拦了下来。
李心悠看着面前拦住自己的一行人,沈家老夫人,和着沈父后娶的妻子,还有他们后来生下的女儿。
“悠儿是刚来?一个人吗?正好,我们也是刚来,带你去见见你姑姑和你妹妹他们吧!都是亲人,你们又是从小一起长大,彼此熟悉,说不定看见她们你就会想起什么呢!”
沈老夫人泹着脸拦在李心悠身前道。
京城这一段时间流传着她和沈家之间的爱恨纠葛,李心悠知道她们为什么这个时候找上自己,不就是觉得在人多的地方,她们是长辈,自己身为晚辈,就是这中间有再多的不是,自己也不得不给她们这个面子吗?
可惜,自己在开始设计这个剧情的时候就设定的不是往这方面发展的,前面的铺垫做好了,后面那就是‘无法弥补’的亲人间的‘裂痕’了。
“对不起,沈老夫人,我姓李,这辈子娘家都姓李。至于沈家,我虽然忘了大部分的事情,但是这段时间我也调查了不少,说实话,面对沈家这样为了前程杀妻灭子的行为,这样的亲人我是不敢相认的,还请沈老夫人见谅。”
第六卷:进京 第七百四十七章:
“对不起,沈老夫人,我姓李,这辈子娘家都姓李。至于沈家,我虽然忘了大部分的事情,但是这段时间我也调查了不少,说实话,面对沈家这样为了前程杀妻灭子的行为,这样的亲人我是不敢相认的,还请沈老夫人见谅。”
不提其他,只提沈家在卫氏没有娘家支撑后就要杀了她,杀了她还不算,连亲骨肉都没想放过,这是怎样的泯灭人性!
虽然因为自己如今的身份别人看到的只会是她在用镇北侯夫人的身份压沈家,只看到了沈家的弱小,看不到李心悠和卫氏身为受害者的苦,那就不看,她只坚持一点,不认,但是,她也不会大吵大闹,或是报仇什么的。这样,即使有人拿着这个做文章,那也要想想她之所以这么做的背后原因。
这样的做法,总比一遍遍强调自己当年和母亲卫氏怎么怎么着强得多。因为,不管当年她们多艰难的死里逃生,人们都看不见,人们只看见的她们如今好好活着。
不光活着,她如今还嫁了那么高的门府。而沈家呢?
沈家之前没有太出现在人前,这时候一出现就是一副弱小的样子,而且,还是沈家老一辈的出来赔礼道歉,想要挽回亲情。不明就里的人第一印象就会是同情沈家,不管知道真相后怎怎样,第一印象已经种下。
李心悠却是不愿跟她们多做纠缠,纠缠的时间久了只会引来更多的人关注,因此,转个弯就想躲过,可,沈家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把事情闹大,后面还有什么她们不管,总之,今天要引起人的注意才好。
所以,沈老夫人也不拿她一贯在沈家高高在上老太太的款了,拿出手绢,在这御花园里就唱念做打的来了一场。李心悠往哪走她就跟到哪儿,还一边跟一边的声音呜咽的哭诉这些年怎么怎么想她,怎么怎么念她等等、、、
虽然都知道这是假的,但是,耐不住好奇的人多,像是看笑话一样看着沈家一行人和她。
沈老夫人虽然近不了她的身,红云和红月一直在后面阻着她,但是,她是老人,又把动静闹的这么大,很快就引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很快,宫里有管事嬷嬷也过来询问了。
李心悠看着这样的场面,虽然觉得有些哪里不对劲,但是,想来想去都不知沈家人意在何为。不过,看着现在的沈家老夫人,在想想原主脑子里记忆中每次见面,沈家老夫人都像是不可触摸的庙里神像一样端坐在上面,然后,每次都是端着一张脸面对她们母女,再对比她如今的这副像是乡下老太太一样的作态、、、
李心悠不得不再次见识到权势迷人眼的力量。
谁能想到,当年蔑视她们母女的老夫人,如今再面对她却是这样的模样!
这才不过十二年而已!
不过,她心里一点都没有为原主讨回公道的欣喜,反而从见到她们这番作态后有种闷闷地,要发生什么的错觉。
然而,她这一次不是错觉,而是,真的从一开始她就在别人设下的全套下一步步走。
晚上很快到来
宫宴不同于其他宴会,不是男女分开坐,而是按照品级、官位一家家男人在前面,女儿在后面排座的。
宴会开在韶华殿,中间留出一大块,两边坐满了今次前来贺寿的百官,还有其他国派来的使臣。
虽是晚上开宴,古代没有电灯,但是,整个殿里挂满了灯笼,还有墙壁上镶嵌的夜明珠,真的一点都没有显得暗,反而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在皇帝说了祝寿词,皇家的儿孙还有各宗室拜过寿后才轮到下面的群臣拜寿。当然,并不是所有今天来的臣子都有机会上去拜寿的!这么多的大臣,要是没一个大臣都上去拜寿,那估计要举行到半夜。所有,拜寿的人都是身份分量够,位高权重的人才有资格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上前拜寿。
其中,镇北侯府就是有资格的一类。
镇北侯府进献的寿礼是一尊白玉打造的寿山。
通体的白玉,白璧无瑕,高六寸,宽八寸,在灯光下看非常的温润。
这一份寿礼是李心悠挑出来的,不显山不漏水,既寓意好,又上了档次。至于价值几何?咳,她自己有雕刻师,寻了一块大些的玉,然后雕了个山就完事了!
反正是敬献给吴太后的,就是她再用心两边的关系也不可能好,她也就不费那个心思,有时间还不如多陪陪自家宝贝。
四大侯府进献的顺序都是一直都是按照东西南北来的,镇北侯府是最后一个,前面几个侯府也都是挑选的寿礼都是寓意好,但是不会太过夸张和抢风头。
敬献完了寿礼后,在皇帝一声吩咐下,歌舞起,然后就是群臣敬酒。
酒过一轮,然后就是今天的重头戏,各家的女孩子们上去表演才艺。这就像是个特定的节目,不管是到了哪家举行宴会差不多都有这个项目,就算是宫里的宴会也不例外。反而正是因为宫里的宴会,这个项目反而更得到重视。
要是一个表演的精彩了,被皇帝看重,然后宣召入宫伴架,那就是家里烧了高香了!
当然,这是对一般的做官的人家而言,而对于真正的大世家,大家族而言,就算是宫里的宴会也不会随便让自己娇养的女孩子上去露面,除非是听到了什么消息。
就像这次,他们都知道,皇帝今晚会借着太后的宴会宣布三皇子即位太子,而今晚这个献艺很有可能会在里面挑选几名女子如太子宫,或成为良娣,或成为妾室。
三皇子早有正妃,就连左右侧妃也都齐全了。所以进入的话只能是良娣,或是妾室。但,尽管是妾室,那也跟一般人家的妾室不同。等到三皇子坐了皇帝,贤良淑德四妃,还有贵妃,昭仪、良媛、答应等等地位份等着她们。
毕竟,皇帝的女人不同于平常的妾,那都是皇家的人,是有品级的娘娘。
第六卷:进京 第七百四十八章:
毕竟,皇帝的女人不同于平常的妾,那都是皇家的人,是有品级的娘娘。
所以,很多二三品以下官员中家中有女儿的人家为了今天可都是牟足了劲儿。就算不能进了太子的东宫,被皇帝看中,或是被在坐的其他皇子高官们看中那也是莫大的福分。
于是,就见台上献舞的艺鈴退下后,各家的小姐们先后上台献艺。说的是献给太后,祝太后千秋的,实际上内里打着什么主意这都是公开的。
不过,这些都跟李心悠他们镇北侯府没关系!
镇北侯府的女儿们都嫁了,下一辈的孙辈们还没成长起来,这也跟镇北侯府人丁凋零有关系,所以,他们只负责看,并不搀和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