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选了你确实是因为你这个人’?
李心悠不想这个时候纠结长公主这句话的内里意思,因为没用。她的出身在这位京城贵女们看来,那就是配不上宋修远。但是,那有什么办法?能配得上他的人宋修远即使想娶,朝廷也不会让,皇帝更不会同意。她这时候还真是有些同情大郡主的遭遇,相比身为皇家的人她是恨死了她那身份了吧?
没错,她离开后长公主和大郡主的话她听了。大郡主突然出现,然后将她带去见长公主,要说长公主好奇自己想见见自己也就罢了,关键是长公主并没有要单独见自己的意思,而大郡主却就那么将自己带去了。
带去之后长公主那明显的并不是多么欢迎她不是瞎子。本来她听了宋修远跟她讲他年少时候跟大郡主的关系还挺不错,讲到长公主的时候并不如其他人那样冷漠,她还想着这两人是可交之人的。但在她偷听到两人的对话后发现,这京城他们能够相交的人还真是不多!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立场,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的不得已,她只要管好自己不陷入什么阴谋中,不做出损害镇北侯府的行为就好,至于其他,还真是不用她太受欢迎。
所以,面对长公主这明显话里有话的意思,李心悠就当做听不见,谦虚了几句当不得夸后就回了自己的座位上,坐好等着宴会的结束。
而李心悠不知道,在她刚出门去参加长公主宴会邀请的时候,原本这几天安稳待在镇北侯府自己院子里的谢姨娘坐上了一辆马车朝着皇宫的方向驶去。
谢原居本就是皇家的人,虽然平时进宫也需要牌子,但是,和那些外命妇等待召唤不同,她是拿着牌子直接入宫求见的。
进了太后的慈恩宫,行礼落座后才跟吴太后说了几句话,外面就通传皇上来了。
免了那些虚礼,昊武帝直接看着谢原居道,“准备的怎么样了?到了那天可别出了岔子。”
“皇祖父放心,淳安一直跟着太后派去的教导嬷嬷练习,到那天一定不落了皇祖父您的脸。”谢原居,也就是淳安县主回道。
昊武帝点点头,交给她做的只是一点小事,他相信她能做好,这么问也只是确认一下罢了。
“皇帝放心,淳安怎么说都是从小就练习跳舞的,一支舞没问题的。到时候淳安出了风头,你我在说上几句话,就算宋家老二心中有衡量,可千百年来的规矩在那里。将在外,家眷是一定要留守京城的!虽然他娶的那个妻子没什么背景,不是还有他的嫡长子在吗?再说,在群臣百官面前,他只要不想镇北侯府遭受全天下人的耻骂,他就只能接受。”
吴太后倒是并不太担心道。
皇帝却是皱皱眉,道,“虽是如此,可我还是不太放心,这两年北边的一些动静我们掌握的并不如之前详细,埋的钉子被拔的太干净了!”
“所以,咱们才需要淳安跟到边关去!想想淳安堂堂一个县主,皇家的血统,竟然给了她镇北侯府做妾,那是怎样的荣光!他宋家老二要是在不知足那可就是太猖狂了。”在吴太后心里,说实话,四大侯府没有给她太多的压力。毕竟有祖上的训诫在。反而是皇帝,当了这么多年的‘母子’,她多少还是了解一些这个‘儿子’的,着实是个翻脸无情,不折手段的人。
所以,她不设防镇北侯府,倒是要时时的防备着皇帝会不会哪天翻脸。
昊武帝转转手上小手指上带着的尾戒,想了一遭自己这次的计划,确定没有什么太大的漏洞后,才作罢。不过,他还是忍不住提醒,“淳安的聪慧联还是放心的。只是,淳安也需谨记,你是皇家的县主,不要被所谓的儿女情长所牵绊。像是赵家的那个小女儿一样犯不该犯的错误的话,那到时候就是联和太后都救不了你,明白吗?”
明白,当然明白!
镇北侯的原配是怎么死的,谢原居要说之前不知道里面的事情,进了镇北侯府这么长时间也从吴氏的嘴里知道些许了。像是赵雁翎那样的蠢猪犯的错误她怎么可能会犯,她知道现在的皇祖父已经拿镇北侯府没办法了,所以才会牺牲了她。
要不然,她堂堂一个有皇家血脉的县主又怎么会进镇北侯府做妾!虽然皇祖父不说,家里人也都不说,只是让自己好好听从安排,探听北边关的消息。但是,她可不是蠢货赵雁翎,都嫁人了还想着情郎什么的,别说她脱不脱离的了镇北侯府?就是脱离了她一个嫁过人的女子,还能像没嫁之前一样?
男人,有哪个愿意娶一个二手货的!
所以,她不会有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她会乖乖听话跟着镇北侯府去边关。就算边关恶劣又怎么样?又不是要她凡是亲力亲为,身边肯定是奴仆环绕。
但是,她也不会全部都听这些所谓的‘亲人’的话,把一切边关的消息都送出来的。
她对自己有自信,到时候正室在京城,十年八年的见不着面,嫡子虽然有了,但是,何尝会比得过常年陪伴在自己身边,看着长大的有亲情?自己只要肚子争气生下了儿子,就不信争不过这个被留在京城做质子的嫡子。
再说,还有朝廷的帮忙。对比起没有皇家血脉的孩子继承侯府,那肯定是选择有皇家血脉的孩子来继承。所以,她完全想的明白,今后自己的路要怎样走,她会按照自己的计划,而不是所谓的这些人安排好的计划走。
第六卷:进京 第七百四十六章:
再说,还有朝廷的帮忙。对比起没有皇家血脉的孩子继承侯府,那肯定是选择有皇家血脉的孩子来继承。所以,她完全想的明白,今后自己的路要怎样走,她会按照自己的计划,而不是所谓的这些人安排好的计划走。
谢原居心里想的这些当人是不会表现出来给人看到,她此时乖巧的坐在座位上,细心的聆听上面两位‘长辈’的细心教导。
在长公主府宴席散后,李心悠的马车到了门口与等在那里的宋修远会合一起离开长公主别院,回城往镇北侯府去。
太后的千秋节很快到来,昊武帝作为一个‘孝子’,在屋太后的生辰这天当然要打死庆祝,就连街上的商铺都多数因为这一天的隆重而关了铺子。
从镇北侯府到皇宫的这一路上,李心悠偷偷看了两眼,街道上披红长街,每家铺子都挂上了红绸,并且,还要提上祝寿联。
古代就是这样,皇家那是天。皇帝是真龙天子,皇后是母仪天下,太后生辰那就更是天下人都要举国欢庆的重要大事。
进了宫门的时候才是过午,真正的生辰宴会要到晚上。但是,这是皇宫的宴会,谁有那个胆子敢踩着点来!那小小官家都是上午的时候就已经进宫到了。
这两天东平侯府也陆续到了,除却西昌侯府,三大侯府先秘密地见了面,然后,四大侯府才正式汇了面。
对于西昌侯府最后的决定,还是遵守四侯府原先相依相存,共同进退的诺言并不难猜出。但是,尽管西昌侯府说的恳切,先前的意志不坚,左右摇摆还是在其他三侯府心里留下了刺。只不过,四大侯府一直都是合作的关系,只要西昌侯府不是明确站出来表示站在皇家这一边了,合作也还能继续下去。
只不过,今后相互帮助的亲密关系是会大打折扣!
在四侯府相聚的时候,李心悠这些代表侯府的当家主母当然也都见了面,然后,说了下今天也是要相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
对于这样的做法李心悠相当赞成。不管她们在京城怎样经营,这些都要放在暗地里,就算是有人想要考上四侯府那也不能明目张胆,毕竟,考上了四侯府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入了皇帝的眼。
所以,今天的场合,她们四大侯府的人在一起才是最正确的,尤其是她们座位侯夫人的当家主母。
在宫门口跟宋修远分开后,李心悠随着进宫的人流走过长长的宫道,不禁抬头看了下这世全天下都想进的皇宫。
嗯~怎么说?反正都是过道,最大的特点就是长,距离还远。然后,就是目之所及零星的几座高出宫墙的几座殿宇,还有的就是这站岗的守卫其他地方没有这样严密了。
如果说天下女人梦想都是进了这宫门的话,李心悠只能在心里想她是不想进来的。因为,就是没看到里面,就只走在这个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城墙道上,她就觉得空气中那说不出的压抑感袭来,让人真的很不舒服。
走了大约有两刻钟终于在进了一重重的门后,来到了一处处处生机映然的花园处。李心悠发现,或许是这古代真的是必须要有一个花园子的必要原因了,因为,像是这种一举行宴会就需要有花园子,如果没有的话,光让人坐在屋子里喝茶,就是有再多的话,那也有说完的时候。
有个画园子,客人来了直接往花园子里一带,让客人自己看花去吧!
想到这里她不禁有些为自己的想法好笑,不过,前面已经到了,她就收敛了脸上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