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快穿]每次都是初恋女友 完结+番外 (奚染)


  独孤信口中的苏衍,就是十八年前那场叛乱的主谋之一。
  十八年前,大宁的顶级门阀里,还没有颍川虞氏,除了太原高和陈留谢之外,势力最大的两家是荆扬苏氏和庐陵莫氏。
  当时的太傅是谢陵的叔叔谢棋,司空是高凝的爷爷高彝,而大司马大将军就是荆扬苏氏的掌家苏潜。
  荆扬苏氏是百战之家,若是细数祖上战功,甚至不虚谢氏。
  从大宁太.祖时代开始,谢苏两家便是分守东北西南,势力相当,谁也压不过谁。
  只是后来北芒崛起,为了阻止北芒太.祖挥兵南下,谢陵的父母双双战死洛城,陈留谢氏的掌家就成了谢陵的叔叔谢棋。
  谢棋生性淡泊,不喜欢做官,从前有哥哥顶在前面,当然乐得自在,现在兄嫂过身,只留下了一双儿女,他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但他不是治军打仗的料,以至于在谢陵长大之前,大宁的兵权就彻底往苏家倾斜了过去。
  执掌了整个国家的军事力量之后,苏潜的野心也膨胀了起来。
  他试图效仿独孤氏的上位过程,谋划了一场夺.权篡位。
  苏衍是他的儿子,跟谢陵一样,从小就是在军营中长大的。
  当初整个大宁的兵权都掌握在苏潜手上,所以苏潜就干脆安排了苏衍负责皇城的保卫,方便将来造反时行事。
  谢太傅和苏潜相交多年,察觉到了他的谋反意图后,就一直在暗中布置应对之策。
  后来这对父子举兵谋反,苏衍不费吹灰之力就杀进了皇宫,但苏潜却被谢陵拦在了建城之外。
  就像高韵和独孤信都跟着谢陵、高凝以及莫玄学过一段时间一样,上一辈的这些人,也曾跟着他们的上一辈学习过。
  谢陵的父母去得早,他带兵打仗的本事,有一大半是跟着苏潜学的。
  他学到了苏潜的勇猛,也学到了苏潜的果敢。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时两人在建城外狭路相逢,他毫不犹豫地挽弓,送了苏潜一箭。
  苏潜被这一箭射下了马,最终没能带兵入城,而杀了皇帝的苏衍在皇城之中孤掌难鸣,最终只能选择出城来与父亲会合。
  父子两个带着苏家的子弟兵逃往北方,苏潜因为谢陵那一箭,没能活过那个冬天。
  后来苏衍娶了北芒拓跋家的公主拓跋沅,又挥师南下了两次。
  谢陵的战神之名便是从那时开始流传的,因为他两次都以更少的兵力挡住了苏衍的大军,让其铩羽而归了。
  此时离苏衍上一次南下已经过去十年。
  但此时的苏衍,已经不是北芒的驸马了,他在拓跋家的内乱中一举上位,当了北芒的皇帝。
  独孤信的意思是,既然北芒皇帝亲自来犯,那他作为大宁天子,岂有不战之理。
  今日在朝堂上,他就是用这件事驳回了虞静那个尽快选后的提议。
  他说:“值此边关大危之际,朕实在无心儿女情长之事。”
  虞静又说了一大通,大意是陛下你现在既没有兄弟也没有儿子,倘若御驾亲征出了什么意外,大宁要怎么办?
  独孤信大手一摆道:“这个问题,太傅更不用担心。”
  虞静:“?!”
  独孤信说他原本就有从渔阳接几个旁支的孩子到宫中抚养的打算。
  此话一出,众臣皆哗然。
  最后是和虞静走得很近的一位御史当了出头鸟,说继承人若是过继而来,恐怕于礼不合。
  独孤信冷哼一声:“众所周知,太.祖皇帝便是从旁支过继来的,真要以血统论,这大宁的皇帝,怕是都于礼不合了吧?”
  他把大宁太.祖搬出来,顿时就堵住了其他人的嘴。
  虞静搞不明白他忽然变卦的原因,气得牙痒,偏偏又反驳不了,最后下朝时脸还是黑的。
  独孤信也没安抚他,只留下了谢陵,说是要商量一下御驾亲征的事。
  虽然年纪差得有点多,但如果认真算一下亲戚关系,谢陵还是独孤信的表兄。
  独孤信虽然对高家有点意见,但对这个表兄还是很尊敬的。
  他知道大宁朝能有今日的安定,全仰仗这位谢大司马。
  谢陵问他是不是打定主意要御驾亲征。
  独孤信说是。
  “那陛下至多只剩一个月的时间了。”谢陵知道他的性格,没再阻止,而是给他分析起了这场战事,“一个月后,陛下一定要出发去洛城,否则错失先机,对我方将士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朕知道了。”独孤信见他没有跟自己唱反调的意思,语气柔了不少,“将军继续说就是,朕会一一记住。”
  谢陵道:“苏衍这个人我很了解,他不擅玩弄权术,能登上北芒帝位,全因拓跋家那位公主对他十八年如一日的迷恋,所以他带兵打仗,底下的人不一定都会听他指挥,以我大宁的兵力,要北伐比较困难,但挡住他们也不算难,陛下到了洛城后,最好先按兵不动。”
  “照我估计,不出五日,苏衍帐下的人就会耐不住性子,不听他的指令先行攻城。”
  “到时——”
  独孤信明白了:“攻心为上。”
  谢陵笑:“是,北芒善战,若是以蛮力硬拼,我大宁将士定要吃上不少苦头,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让苏衍底下的人先乱起来。”
  独孤信:“将军一席话,胜过朕读万卷兵书。”
  之后他们两个又商量了一下独孤信御驾亲征之后,建城中的大小事宜该如何主持。
  谢陵是肯定不能一起去的,他得留在京城当好天子的后盾,以防万一。
  独孤信对此没有意见,但他有点担心自己会跟苏衍一样镇不住军。
  在谢陵这个表兄面前,他干脆坦诚直言:“将军也知道,大宁天子向来没多少权力,坊间那些关于我独孤家的传言,我哪怕住在宫中,也一样能听到,此次亲征,我的境地恐不会好于苏衍。”
  谢陵想了想,说可以让一个人跟他一起去洛城,当他的副将。
  独孤信:“谁?”
  谢陵:“这个人陛下也认识,叶承舟。”
  独孤信听到这个名字,脸色当即变了:“他是苏衍的外甥!”
  谢陵平静地点头:“是,他是苏衍的外甥。”
  叶承舟的母亲是苏衍的胞妹苏姝,当年苏氏父子叛乱后,荆扬苏氏就没落了。
  祸不及出嫁女,所以嫁到叶家的苏姝并没有被赐死。
  但她也知道,自己的父兄干出了这样的事,她的后半辈子不可能好过,加上之后没多久他的丈夫也死在了战场上,她就干脆自行上吊了断了。
  上吊之前她给谢陵写了一封信,求他去荆扬接走自己的儿子。
  其实就算她不求谢陵,以谢陵的个性,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叶承舟就这么被接到了谢家。
  谢家住在将军巷尾,所以那些青梅竹马的岁月,除了独孤信和高韵之外,还有一个叶承舟。
  虽然叶承舟从没说过,但独孤信知道,他也喜欢高韵。
  独孤仲的圣旨下来时,叶承舟的反应没有比他好到哪里去。
  独孤信记得那天他们两个一起喝了一夜的酒,天亮起来时,叶承舟说他要走了,去洛城。
  当时的独孤信满心都是高韵要嫁给独孤仲的事,根本没把这句话放在心上,等他发现叶承舟真的去了洛城时,他已经是皇帝了。
  叶承舟在洛城呆了两年半。
  他师承谢陵,年纪轻轻就能镇守边关,吓得那些北芒游兵不敢靠近洛城方圆一百里之内。
  但就算是这样,他也无法当一军主帅,因为他是北芒皇帝的外甥。
  满朝文武中,以太傅虞静对他的意见最大。
  半年前,叶承舟会从洛城回京,就是因为虞静一直上表,说不该放这样一个人驻守边关。
  独孤信被他说动了,便下旨把叶承舟召了回来。
  当时谢陵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任凭虞静在朝堂上跳来跳去。
  现在苏衍挥兵南下,谢陵却建议独孤信带上叶承舟。
  谢陵说:“臣以人头作担保,叶承舟绝不会倒戈北芒,倘若陛下还不放心,大可以先收了臣的虎符。”
  他把话说到这份上,叫独孤信也有点费解:“将军为何如此信任他?”
  谢陵垂下眼道:“因为臣知道他是为了什么去的边关。”
  叶承舟是因为想保护嫁入皇宫的高韵才去的洛城。
  他和谢陵一样,知道大宁的繁荣昌盛只是表象,他不想将来哪天边关城破,北芒精骑南下攻入建城。
  门阀世家们也许能倒戈北芒,保存家族,继续过他们的日子,可高韵已经是独孤家的人,倘若王朝更迭,她怎么可能有好下场?
  独孤信被谢陵说服了。
  他说好,那朕就带上叶承舟,亲征洛城。
  一个月后恰是上元。
  独孤信送走了谢陵后,在书房看了会儿奏折,奈何怎么看都静不下心,干脆就摆驾去了饮露宫。
  有了昨夜那场会面,饮露宫的宫人也没再大惊小怪。
  于是他就这么安静地在高太后床头坐了半个时辰,期间翻完了她侍女为她读的话本。
  面对她时他不再称朕,只说:“我已经派人去渔阳旁支接人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