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笑着拍拍他的头,又给他夹了一筷子菜。
两家人走的很近,这样的玩笑话私底下说说也不显得唐突。海棠也跟着笑,丝毫没有羞怯的意思。
张二娘回来的时候一家人已经吃了一半。老李头赶紧让她坐下吃饭。张二娘笑着应了。一大桌人围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起来。
到了晚上,碗筷收拾完毕。锅里剩下的肉菜还很多,还能吃好几顿。海棠把熟肉和大肠等都放在篓子里,拿绳子吊在房梁上,每家每户都有这样的吊篓。这古代老鼠野猫子多,好不容易得来的肉菜,不收拾好,很容易就便宜了这些小畜生。
张二娘正在烧洗澡水,这会儿还有些心疼那些盐。嘴里又开始嘀咕起来。
海棠笑着道:“娘啊,咱们有了这些肉,这都快有近百斤了,到过年都吃不完了,娘你还愁什么?”海棠又附在她耳旁道:“这几天哪天空着了,我让柱子带着我再去挖那紫乌腾去。这盐钱也就回来了。”
张二娘想到马上又能有进账了,这心才松快下来。
他看了坐在一旁的大山,商量道:“他爹啊,家里没盐了,我明儿再去买些盐回来,你看,我再拿几斤肉送我娘家去,成不?”
大山自然是没有异议。还让她把家里的熟肉给她娘家看着切些过去。
张二娘欢喜着应了。海棠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也暖和的很。这才是人该过的日子,好吃好喝,相互体谅,一家人心都在一起。
第二天海棠没有随她娘一起去镇上,而是继续在家里帮着收拾。深秋已经来了,北方的天气凉起来还真是快。海棠早上都觉着能够穿薄棉袄了。
她已经跟柱子确定好两天后再进山,这一回她想来一票大的,把家里人连同老李头都一起带进去帮着捡核桃,连带着布袋子也得多缝些出来,省得核桃没袋子装。
核桃她并不打算自己去捡,她还要带着柱子一起进山谷挖颗何首乌。
本来想着这一回一口气把所有的何首乌都挖出来,可是琢磨琢磨又觉得不妥。这物以稀为贵,如果这何首乌跟大萝卜似的一筐子都给回春堂送过去,这价钱上也估计成萝卜价钱了。小镇上的药铺也就这一家,她想送第二家去都没得选择。何况如果送到再远一些的县里去,是能够得一大票银子,可是她也担心护不住这么多银子。小镇太小,钱庄都没有见一个,换成银票后跟废纸一样,都没地方兑现成银子去。
海棠琢磨通透后,还是觉得一颗颗往家里搬来更合适。反正这宝贝在地里也不会烂,放在山里她慢慢挖,也不闹心。
张二娘一口气买了十斤盐回来,这一下花了她大半两银子。如果省着点吃,这十斤盐也够一家人吃个一年。
张二娘回来的时候脸带笑容,意气风发,竟然高兴的哼起歌儿来。
“娘,这是什么事,让你高兴成这样呢?”海棠好奇问道。
“你娘能有啥事,还不是见了你姥姥高兴啊。”张二娘进院里,放下背篓笑着道。张二娘拿去的几斤肉得了娘家人的大欢喜,更没料到她还能送好几盘子的熟肉过去。几个孩子香的忍不住吃了口,还嚷嚷着不够。老太太一人敲了个暴栗才罢休。
娘家人对待张二娘的态度也跟以往截然不同。不仅两个弟弟和她亲热了很多,两个弟媳妇也巴着过来跟她套近乎。张二娘有些受宠若惊。吃了好大一碗荷包蛋才高兴的回了自己家。
海棠的布袋子已经缝了好几个,她手脚麻利,也不管缝的好不好看。张二娘过来好奇的问她缝这个做什么?
海棠把再进山捡核桃的事情说了说,要求她和老李头都去,张二娘有些迟疑的应了。
她不知道这东西弄回来该做什么,还是忍不住问了海棠。海棠筹划着做成炒核桃,拿去镇上的糕点铺子里卖卖去,但还有些犹豫自己的手艺,怕炒不成功。
海棠心里没有底的事情她不会胡乱瞎说。就算是她娘问,她这会儿也只是笑着道:“我自有用处,您等着看就好了。”
张二娘觉得自己这女儿就是个人精,干什么事情都能成。这回看着也不像是瞎闹,也就应下了。
下午吃过了饭,海棠小睡了一会儿,起来的时候有些迷糊,正在院子里醒睡劲儿,小院里居然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杜鹃她娘上门来了。
第34章:再挖何首乌
张二娘忙迎上去招呼,海棠也客气的叫了声婶子。
杜鹃娘的肚子已经很大,估摸着还过上两个月就该生了。她这会儿走路都扶着腰,看着让人都忍不住想扶她一把。
海棠没心思听女人们聊些家里长短的事情。歇够了就回房去拿了针线继续缝袋子。
等到天色暗下来才出了屋。
杜鹃娘已经离开了。给海棠家送来了十来个鸡蛋并一个香囊,柱子家也送了同样一份过去,说是感谢上回两人救了杜鹃的急。
海棠嘴上道这杜鹃一家人也太客气,拿着那个香囊却是忍不住的喜欢的紧。
这个香囊绣的很精致,一看就是杜鹃的手笔。
淡绿色的绸缎面料上伸展开一丛海棠花,红色的叶片,淡黄的花蕊,真是好看的不得了。海棠越看越喜欢,收好了琢磨着放什么野花好。
海棠觉得杜鹃心思细腻,连一个香囊都下这么大的工夫。她送了自己海棠花,跟自己的名字一样。也不知道这丫头给柱子绣了什么去,总该不会是一个木头桩子。如果是绣花,那也太不配柱子了。海棠越想越好奇,寻思着下回见了柱子,得把他的要过来瞧瞧。
吃过晚饭,一家人早早的休息。
第二日一早海棠再次早起站桩,每日起床的头件事情就是这一样,这也成了她的习惯了。每日不站上一个来时辰,她就觉得浑身难受。
这一日张二娘一早起来就开始腌制萝卜干,这几日经过太阳的暴晒,萝卜条已经晒好可以腌制入罐了。海棠洗晒了家里的被子和陈年的一些旧衣裳,又把床上铺的麦秸杆子拉出来晒晒,见见阳光睡起来也舒服。
转眼一天的时间过去了。第二天就是再次进山的日子。
海棠一早起来站了一小会儿桩后就听到东屋的动静,张二娘起床了。海棠收了功法,叫醒桩子让他起来赶紧收拾收拾下,再贪睡就不用跟着去。
海棠的威胁很管用,桩子听了后大叫一声,一骨碌爬起来,飞快的穿衣下床。
两家人吃完早饭,天才刚蒙蒙亮。
张二娘想的周全,前日里已经顺带跟杜鹃她娘借用了她家的板车,不需要驴。核桃太琐碎,装了袋子一袋袋扛过来也太麻烦,干脆用板车拉回来也简便省事。
她大早上过来拉车,村里已经有早起的农人出来活动手脚了。经过李癞子家门口,李癞子狐疑的看着她,打探她这是拉了板车干什么去。张二娘也不喜这李癞子为人。只含糊的敷衍了下就走远了。李癞子这回难得没有耍赖,看着张二娘远走的背影沉思
李癞子媳妇在身后咕嘟:“也不知她家最近走了什么狗屎运,天天都在家炖肉,隔得半边村子都闻得到香气,也不怕被贼惦记”李癞子转过身扫了他媳妇一眼,一声不吭进屋去了
板车拉了过来,桩子在车上坐了,海棠又把竹筐,背篓,布袋等杂物放了上去。
五个人一起浩浩荡荡的往山里赶去。
一路上自然遇到很多村人,张二娘只说上山砍柴去,也不管别人信不信。
等到了山口,进山的路就窄了很多,幸好这板车也不大,勉强能够推进去。
桩子听话的下了车,跑前面去飞奔着带路。一路上惊起鸟雀无数。
车子进到一半就不能再往里走了,几人干脆把车放在一边,收拾了车上的竹筐等家伙式,徒步进山。这山里人本性还是淳朴的,又都是一个村的,见了板车也不会起什么坏心思。
海棠和柱子带着几个人找到了上回那猴子攀爬的地方,还真别说,好大一片都是核桃树,可惜好多核桃已经掉在地上了。核桃树不算高,海棠让大家先摘树上的,再捡地上掉下来的。
这会又有了一个意外发现,居然在核桃树周围还发现了好大一片栗子树。海棠是高兴坏了。让大家摘完核桃再去打板栗,一个都不放过。这些板栗被带刺的外皮裹着,摘打的时候要尤其小心,砸到身上可是疼的很的。
张二娘和老李头满心疑惑,并不明白海棠的心思,却还是听了海棠的话,按照她说的忙活开了。
海棠小心爬到树上跟着摘了一筐核桃,过足了瘾后才在张二娘的搀扶下下了树,跟张二娘耳语几句,带着柱子往山谷里去。
自从回来,海棠就没有跟柱子好好说上几句话。现在跟他进了山谷,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突然想到上回香囊的事情,就随口问道:“柱子哥,杜鹃姐姐上回送你的香囊是什么样的?”
“没什么样。”柱子闷头闷脑的回了一句,脸上的神色有些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