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翡翠娘子 完结+番外 (弥生凉)


曾县令眼观四方,陈郄说得这么明白了,之前孩子的反应也回忆了起来,也难怪吴国公会有这般怀疑,就对着陈郄点了点头,然后大喝一声,“够了!成何体统!全都给我停下!”

曾县令带来的总捕头赶紧跑出门去把人拦住,可不能真让人把棺材抬了,这可是在江南,闹大了可就麻烦了。

“不抬了!不抬了!”总捕头叫得是声嘶力竭,生怕人家耳背听不见。

已经走到灵棚前的带刀护卫们停了下来,本就做个样子,谁又愿意寻晦气来抬棺材,里面装的又不是什么大人物,抬了还能给自己添光。

可怜总捕头放下心来,又得跑回去给曾县令回话。

曾县令冷着一张脸,也不玩官民和谐一体那套了,“全都带回衙门里去,有什么事儿不能好好说清楚的?闹成这样,成何体统!成何体统!都枉读诗书一场了!”

又对着外面围着的司家人软了脸色道:“死者为大,真有恩怨,也当报官解决,可别再像此回这般不体面了。”

能领头的两个都被抓了,加上来砸场子的是京都国公府来人,司家其他人能说什么,什么都说不得。

这会儿司家人的棺材不用被抬走,司家颜面得存,还得感激曾县令上门来,即便是知道曾县令是人家叫来的。

曾县令对这些感谢的话也没听在心上,这都是他该得的,不然他好言好语图个什么,就点头道:“司掌事的遗体一定要保护好,要真有变故,仵作上门,也还盼着诸位莫要阻拦,毕竟此事都闹到京城里去了,要不辩个明白,司家的名声也就毁于一旦了。要妨碍到明年的贡茶,诸位心里也不愿意的是吧?”

古人死人讲究个齐全,就是太监死了,也还想把割掉的那玩意儿一道放进棺材里,更别说让仵作对着尸体动来动去,还要拿刀子划开肚子什么的。

每一次官府查案要动仵作,都得跟本地族里闹一场,许多时候遇到不讲理不让仵作出手的,官司要么从别处线索查证,要么就只得糊里糊涂蒙过去。

这会儿司家这么大个把柄捏着,曾县令又不傻,肯定要利用起来,这案子闹大了,他要能破,也是事关考评的。

司家就靠着贡茶才有的好日子过,自然不愿意贡茶受影响,加上过世的人嫡亲就那么两个,里面还有着不少官司,就没什么舍不得的,交头接耳之后就纷纷应下。

曾县令十分宽慰,“放心,本官定会秉公处理,决不让司家蒙受不白之冤。”

可曾县令是人家请来的,人家还是堂堂国公府,司家的人簇拥着曾县令,一路上胆子大点的就道:“可这是从京城来的贵人呀。”

就曾县令你自己都对人家客客气气的,也不能怪我们不信对不对。

曾县令哪听不出这人话里的意思,就道:“此乃蓬莱县之事,纵然是皇亲贵胄,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怎能仗势而为?”

话说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也是曾县令自家家世好,当蓬莱县县令这些日子也的确是秉公办事,让蓬莱县的大多人都服气,所以就算是吴国公请来的,人家愿意给他们一个保证,他们也多少愿意信。

司家的人放心的把人给送了走,司家老三房的老三爷跟司掌事这一房的赘婿都去了衙门,那百来号带刀的人也走了。

因出了这么一件事,司家干脆就关了门。

而关了门后的司家人,也顾不得灵棚里的司掌事如何了,看住棺材这种事情,自然有仆从去做。

他们司家其他人,可得好好合计合计。

当初是势不由人,这会儿有势的人都被人纠缠着进衙门打官司去了,这司家的事儿也该有另外一种说法!

所以,在陈郄等人走了之后,关着门的司家代表着各房的人,在大厅里坐着坐着也闹翻了去。

当初司朗母亲去世,老三房的人迅速掌控了局势,司朗父亲又跟跟屁虫一样跟在老三房后面,司朗就是再小,这一房的产业,这其他人都是不敢染指的,还因为老三房的气势,并不敢跟人作对,不得不以老三房为尊。

也是谁都没料到,司朗母亲的后台里,竟然还有这么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吴国公府。

吴国公府是什么情况,司家人多也清楚,两代臭道士,没个正经人。

可人家一个自开国仅存的世袭国公爵位,就是司家比之远远不及的存在,况国公府的两代国公再不靠谱,在身份上也是贵族,而他们是低贱的商贾。

就是有点实权的人家看不上国公府,也没见敢在国公府门前撒尿砸场子之类的,更别说因是茶商,司家看得可比许多人更明白。

皇帝泡茶的山泉水,自先皇起就是从朝阳观取的,而朝阳观现在还是老吴国公手里,可没说收回皇家。

这里面至少证明了一点,吴国公府的臭道士,虽然没个实权,可皇帝敢把入口的东西交给国公府,就是对国公府的信任。

如今这个国公府来给司朗撑腰了,司家老三房跟那跟着屁股后面转的都被怀疑谋害司朗母亲。

一沾上官司,司家如今势力最强的不倒也要脱成皮,司家份额第二的司朗这一房又年幼无知,现在不动手还待何时?

机不再来,时不再有!此回抓不住,后悔得终生!

所以,司家就这么一会儿,变得群龙无首了。

人人揣着私心,谁都想占更大的便宜,谁也不服谁。

第085章 证人

曾县令把人带回了衙门,自然是要秉公办理。

刘喜玉因是吴国公,陈郄也跟着沾了光,在旁边有个座位坐着。

司家两个就没这么好运了,一个不满七十没有天子赐杖,一个入赘了也不可能有功名,便只得跪下。

曾县令回头换了官服,就往上一坐,一拍惊堂木,下面两边列着的衙役一顿手中长杖。

“升堂——”

震耳欲聋的升堂声毕之后,这官司就开始了。

曾县令也就粗粗说了两句,两家都有劝诫之话,死人灵前争执,还要妄动棺木,实在是对亡人不敬。这话是说刘喜玉这一行没个规矩,司家可真可怜。

不过因事出有因,且事情严重,也情有可原。这又说刘喜玉一行行为虽然没个规矩,但也可以理解。

反正好话坏话都让曾县令给说完了,然后才轮到两边。

因是陈郄一行先上门去闹事,曾县令就先问他们去司家所为何事。

陈郄看着刘喜玉,她装了半天没教养,这会儿就不想说话了。

刘喜玉只得自己上了,“曾大人知晓,我祖孙二人乃化外之人,平日并不干俗事,数十年不曾出京。”

曾大人自己就是京城人士,自然知道这些,点头道:“此事本官知晓。”

刘喜玉就继续道:“也只因司家祖上与我祖父有旧,先前司家掌事写信前往京城,祖父便遣我来江南,岂料来了江南才知晓,司掌事竟是过世。”

“事出突然,令人颇有疑惑,再又听到一些说法,我等一行也不敢妄动,便想着先与京中去了信,让仆从先将司掌事与国公府的信带下江南才好定夺。只是司掌事丧事将尽,即将下土,国公府也不好不上门吊唁,这才准备了奠仪上门。”刘喜玉又道。

这睁眼说瞎话的本事,跟陈郄简直如出一辙,就是曾大人听了,也听着嘴角抽抽。

带着一百带刀侍卫上门吊唁,抄家还差不多!

这说法鬼才信呢!

但是刘喜玉这么说了,自然就他站的道理,曾县令还得继续听下去才行,也不能听到一半就不听了,“那又怎生闹起来了?”

这下就该陈郄说了,“司掌事才与国公府送信,然后人就没了,这无缘无故的,国公府既然是收了信,也没道理不把里面的事情查清楚,否则如何回京给老公爷交代?”

可换个人家就是悄悄去查,换你们是直接上门去砸场子,还闹到官府里来,简直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啊,曾县令在心里吐槽。

之前陈郄与刘喜玉的话,司家的人没能打岔,毕竟他们也实在不知此事真假,不过说到司掌事的死,司家人就有话说了。

“回大人,内子之前出门一趟,回府后不久就因病在床,时日足有半年之长。内子有无给京都国公府写信,小人不知,然而国公府怀疑内子之死,小人却是有话要说。”跪在堂下的中年男子插话道。

曾县令点了点头,既然刘喜玉一行甩出了问题,那司家也是有权回答了,“说!”

中年男子抹了抹眼泪,道:“不瞒曾大人,纵是江南繁华不输京都,然而行商之人却是不易。司家唯有茶之一门生意,举族靠此为生,内子添为总掌事,管着一族数百人吃喝,一日不敢懈怠,事事亲力亲为。在肩上重担之下,身体损耗极大,就此回病重,几位有名的郎中,也皆言因平日太过劳累所致。然内子不顾阻拦,一意带病操持家中生意,这才不幸过世。”

“内子与国公府如何有联系,生意上的事情小人并不知晓。只是内子之死,可怨小人身为夫君却无力为她承担,是为无用,但要说内子之死,是被人谋害,却是在诛小人的心了!小人自为赘婿之日就明白,此生必定被人非议,只是这无凭无据的黑锅,小人并不敢背,还请大人给小人做主啊!”中年男子一边磕头一边痛哭,哭得浑身都在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