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森林 (浴火小熊猫)
- 类型:网游科幻
- 作者:浴火小熊猫
- 入库:04.09
同时,她还在蒸笼里放了个土豆。
吃完晚饭,枣子土豆也放凉了,她和易弦坐在桌旁,一人一只小碗一个小竹片,细心剥掉枣皮,去掉枣核,剩下的果肉用木勺搅压成泥,再加一点猪油,继续搅拌。
然后,土豆掰成两半,用勺子挖出中心的肉,也压成泥,和枣泥混在一起。
易弦当然吃过枣泥馅儿的点心,但没想到枣泥馅是这么做的,“怎么里面还兑土豆泥啊?”
何田看他一眼,抿嘴笑,“不懂了吧,你吃的月饼,什么枣泥、豆沙——还有水果馅,全都兑的有土豆泥。”
他挖了一小勺,尝了尝,顺滑细腻,还真尝不出有土豆掺在里面,再想一想,“唉,莲蓉馅儿恐怕也不是莲子做的吧?”
“那个我可真不知道。其实,月饼馅儿里兑土豆泥,是为了让馅料更沙,更好吃。”何田调好了枣泥馅儿,还要再放在锅上加上猪油炒一炒,那就更香了。
她也做了豆沙的,当然了,少不了咸蛋黄。
霸王蛋已经腌好了,蛋黄虽然稍微小了些,但是味道着实不错。
何田煮了一锅咸蛋,蛋黄易弦已经都剥出来了。
包月饼的面皮何田也早就准备好了,蒙上布让它在盆里静置了两个小时。
她家的月饼模子是木头雕刻的,有点像个乒乓球拍,不过拍子足有三指厚,里面挖出一个圆槽,上面雕刻着花纹。花纹简单逗趣,全是圆弧线条,圆月亮里有兔子在云彩上跳舞,不过,这次兔子是一对儿,互相搂抱着,没羞没臊地眯着眼儿亲着小三瓣儿嘴。
易弦见到这模子就乐了,一把把何田抓过来放在腿上,搂着她,先亲亲她的小耳朵,再头靠头跟她讨论,“你说这俩兔子,谁是公兔子谁是母兔子呀?”
何田奸笑,“没准俩都是公的。”
易弦又跟她闹了好半天才放开,两人继续做月饼。
包月饼和包包子包肉馒头其实没两样,依旧是把馅料揉成球,包进面皮里,不过多了道压模的工序,得把包好的面饼放进模子里,压实了,然后木模子底朝下,往桌上用力一磕,月饼脱模,顶面就有了模子里的花纹形状了。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易弦试了几次,用力太大,月饼落桌子上都不齐全了,得返工重做,他吓得不敢用劲了,月饼粘在模上不掉出来。
何田传授技巧,“你往里面洒点糯米粉,吹一下,粉就匀了,就容易出来了。”
“我刚才就涂了呀。”
“那……你多试几次吧,就找着手劲了。”
易弦很快找到了方法,他倾斜木模子,邦邦邦在桌上敲几下,再用手猛在木模背后一打,月饼终于完好地落在桌上了。
何田笑得不行了,“难怪有人管做月饼叫打月饼呢,原来是这么打出来的!”
易弦咬着唇,把何田抓在怀里一通揉搓。
小麦趴在炉子旁,冷眼旁观,尝尽了单身狗的辛酸。
脱模的月饼放在涂了油的烤屉里,烤上二三十分钟,就能出炉了。
面皮金黄酥软,豆沙蛋黄是易弦最喜欢的,但他尝了一半枣泥蛋黄的,居然得承认,枣泥馅儿的月饼更好吃。
月饼馅儿都是甜甜的,面皮里当然也放了糖,就算有了咸蛋黄的咸味中和,总还是有些甜腻,枣泥里有股微苦的味,微妙地平衡了甜腻。
屋子里充满甜甜的月饼香,天空中,是一轮冰盘似的秋月。
作者有话要说: 有人喜欢吃枣泥馅儿的点心么?
今天也祝大家用餐愉快。放心,文离完结还早呢。我只是担心新文没预收太惨淡所以厚脸皮打打广告。
第77章 煲仔饭
吃了月饼, 过了中秋, 才过了几天,早上易弦去山涧边取水时, 就看到山涧两边结了一层薄薄的冰片,约有手掌宽,从涧边的石头上延伸到流水中, 旁边的杂草叶片全都被凝结在叶子尖的冰珠坠得垂在地上。
提水回来时, 地面上的霜又厚又滑。
他跟何田感叹,“这才过了中秋呢。”
何田笑道,“胡天八月即飞雪, 说的不就是这个吗?咱们今天把水缸搬进屋子吧,再抓些小鱼,养在缸里。再过几天,恐怕小河沼泽都要结冰了, 再要去,只能走路了。”
吃了早饭,两人把水缸从窝棚里搬出来, 擦洗干净。
这时无论洗什么,一会儿手就冻得通红, 冷得像被小针扎,指尖麻木。
易弦不让何田碰水, “你去屋子里待着吧。我需要你帮忙再叫你。”
何田还在犹豫,易弦又催她,“今天早上不是还说肚子疼么?快回去。”
何田脸一红, “嗯”了一声先回去了。
她拿了些干草,准备回屋子后编个草套子,把水缸下半截包住,能稍微保温些,水缸就不怕冻裂了。
易弦搬回水缸,跟何田一起把草套子套在缸身上,用四块方方正正的木头块垫起来,就放在炉子旁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捕鲑鱼时泡在冷水里受了冻,何田这次大姨妈来时痛得厉害,今天早上是小腹抽痛给疼醒的。
易弦一大早爬起来,升火烧了水,灌进铜水瓶里,包上棉套,让何田抱在怀里又躺了一会儿。她额头出了一层虚汗,肚子好受了些,可总还是不如平时。
易弦看她嘴唇颜色都变成淡淡的粉色了,小脸也雪白,十分心疼,可是自己能做的实在有限。
他切了细细的姜丝,红枣去核,煮了一大锅,加上红糖,让何田喝了一碗,剩下的灌在水壶里保着温,让她抱在怀里,“你就躺着睡吧。中午我做饭。”
何田哪是能停下来的性子,喝了几口姜丝红枣茶,摇摇头,“趁着今天阳光还不错,我做点针线活儿吧。一直躺着也不舒服。”
易弦也不知道女孩子这个时候是不是躺着也不舒服,就没再反对,只是说,“你要是累了就去睡一会儿。”
秋收之后,菜地基本都空了,但是他们还有一小块抬高式的苗圃,里面种了些土豆黄豆,还有几棵实验性质的辣椒、白菜什么的蔬菜。
苗圃上搭着草帘子,只在每天太阳升起之后才拉下来,太阳落山后就立刻再蒙上,虽然不及玻璃暖房或是温室,但是里面的作物目前为止都长得挺好,土豆的块茎最大的已有拳头大了,辣椒结了很多翡翠似的小尖椒,有些还开着花,黄豆藤豌豆藤也都看起来挺精神。
易弦拿上工具,去原先的兔子圈挖了些肥料装在桶里提上,到了苗圃,一幅一幅草帘子掀开,用小竹铲子小竹耙子细心耕作。
要让他说,这种抬高式的苗圃耕作时不用弯腰,比在菜地工作还舒服得多,真的应该多开几个。
不过,今年是不行了。霜降之后,土地渐渐变硬,很快就要到冻土期,到时会硬得像石头,地里仅剩那些胡萝卜再不□□就得和泥土冻在一起了。
他放眼看看四周,觉得大有可为,明年一定要把真正的温室给建起来。
想到这里,他又看向厕所小房子。
到了冬天,厕所里水缸的水就会冻住,每次上厕所都要从家中提一小桶热水过去,上完厕所,小桶里的水也温了,正好用来洗手和冲厕所。
但这多不方便啊。
要是在厕所外面砌个炉子呢?水缸就放在上面,一直温温的,上厕所的时候也不会冻得哆哆嗦嗦的。
还是,干脆造个有地暖的屋子,让室内也有厕所?
易弦一边给苗圃翻土上肥,一边在脑中画各种设计图。
回到家,何田坐在桌前,貂皮早就裁成一条一条的细细缝好,眼看坎肩就要做好了,她正给领口缝边。
易弦把沙盘找出来,推平沙子,用竹枝在上面画来画去。
没一会儿,何田就被吸引住,问他,“这是什么房子?地下是什么?”
“你听说过火炕,地暖么?”
“没有。你讲讲。”
易弦就给何田吹起火炕和地暖的好处了。
“火炕说白了就是个空心的大土台子,里面放着折尺型的烟道,你想象一个两三米长两米宽的炉灶,一边跟炉灶连着,灶烧起来,热空气就流到火炕里,坐在上面就热乎乎的了,睡觉也暖和。有火炕的屋子,一进门,大家就坐在炕上,白天上面摆个小炕桌——就是锯短了腿儿的桌子,在上面写字,吃饭,喝茶,裁衣服,准备饭菜……要睡觉的时候,就把炕桌推到一边,铺上被褥,早上醒了,把被子叠起来放箱子里。”
何田听到这儿,就想起三三家靠着窗放的那张藤床,她腿脚不便,也是坐在藤床上干活儿的。
“地暖就更好了!地暖就等于整个屋子都是火炕了,原理跟火炕一样,屋子地板下面做上烟道,烟道一边和炉灶连着,烟道做成曲尺形的,上面盖上一层石板——咱们没有石板,不过咱们不是说好了做水泥吗?有了火山灰,别说水泥板,水泥池子、水泥山都能做!水泥板上再铺上木地板,然后,到了冬天,地板都是热乎乎的,睡觉的时候被褥铺地上就行了。”
何田听着已经连着“哇”了好几声,十分向往,“你从前住的房子有火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