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算,刚到傍晚,宫里也有人出来,太后、圣人、九公主,甚至三皇子也送了礼!
太后、圣人、九公主倒也罢了,里头两个算是读者粉儿,喜欢的作者家里有了喜事,她们自然乐的给体面、凑热闹,而圣人一直都如久旱盼甘霖一般的期待着自己执政期间能有一位空前绝后的文武全才,如今眼见八字有了一撇儿,他哪里还坐得住?自然是要重重奖赏。
可是这位三皇子,虽说早就知道他是九公主的胞兄,当初九公主愿意主动放低身段跟杜瑕等人交好,必然也是动机不纯,可毕竟从未这般露骨过!他竟也不怕圣人猜忌?
前来道贺的杜文听后想了一回,摇摇头:“不必担心,便是他真有这个心思,也必然不会挑这个当儿宣之于口,不过是见缝插针拍圣人马屁罢了。”
做皇帝的最喜欢什么呢?自然是全天下的人的认同!
他说的话、做的事自然是对的,而他看重的人,自然也是最好的!
三皇子紧随其后送了贺礼,也不过是些笔墨文房之流,即便再如何名贵罕见也有限,所以圣人非但不会猜忌,反而还很有可能觉得这个儿子果然跟自己看法一致,是个有眼光的,因此而多几分偏爱。
杜文把三皇子送来的东西摆弄一回,倒是看上了一块好墨,翻来覆去爱不释手,直赞叹细腻温润,遂厚着脸皮道:“好妹夫,你若能割爱,我还有话告诉你。”
牧清寒听后就笑了,当即把手一挥,道:“给了你又有何妨?我所爱者却还数不上这些。”
杜文喜得脸上都开了花,立刻又反复摸了几回,这才小心地将盒子一同抱在怀里,成竹在胸道:“若我猜的不错,要不了多久,其他几位皇子恐怕也有礼物送上。”
这些皇子都斗的仇人一般,最见不得有人一枝独秀,正是宁肯自损八百也要伤你一千的主儿们,又哪里会容许三皇子一人出风头?
牧清寒正沉吟间,就听外头已经接连不断的响起道贺声:“大皇子府上送来贺礼~!”
“二皇子府上……”
牧清寒这才信了,对着杜文一揖到地,佩服的五体投地。
且不说其他几位皇子是听说了三皇子的举动后才决定效仿的,还是得知圣人的动作后才敢来的,可结果已经摆在这里,只看今日这一次无形交锋,当真高下立断!
若那几位皇子是看了三皇子的举动后才做的,拾人牙慧,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可若是那几位皇子是等着圣人行动后才做的,更加不如三皇子胆大心细,敢抢在圣人有动作之前就自己行动!
这不亚于是一场豪赌,而三皇子赢了。
可他到底能不能一路赢到底,现在一切都为时尚早,还未可知。
牧清寒中举的事情可谓轰动一时,不仅牧清辉一家特特赶来,感慨万千,便是下半年从外地回京述职的潘一舟和当年作为钦差去江西查案顺便抄家的薛崇,竟也有所反应。
当然,他们身份敏感,也不方便送贺礼,只是后面大朝日时,满朝文武都碰头,自然能见到。
潘一舟重文轻武的脾性依旧如故,见了牧清寒之后先是皱着眉头扫了眼他身上的五品武官朝服,然后才幽幽叹了口气,十分欣慰的说道:“虽是走了些弯路,好歹迷途知返,往后便潜心向学,未必不能有所作为。”
牧清寒对这位亦敌亦友,固执的可爱的大前辈的感情当真复杂得很,且当初为着此事还被骂过,当下也不敢反驳,只点头称是。
好容易送走了十年如一日固执的潘一舟,牧清寒一抬头,却又瞧见了那位性格乖张的前钦差大臣薛崇,忙上前见礼。
如今薛崇已是正三品刑部侍郎,也算升得快的了。
只是他行事作风有些乖戾,平时就得罪了不少人,却又得圣人恩宠信任,人缘绝对算不得好。
自打那次江西大案过后,牧清寒和杜文就再没见过薛崇,听说一直被圣人派在外面调查什么案子,年初才回来,也是几年不见了。
再次见面,牧清寒也是感慨万千,直觉当初经历一切还都历历在目,不由上前对他深深一揖。
薛崇能有何厉这么个损友,的确有些性情相投,举止相似,见状倒没急着避开,却也不忙着跟牧清寒拉关系,只是打量他一回,点点头,道:“也罢了,且看你们日后能走多远吧。”
说完,竟就径自离去了,看那背影宽袍大袖十分潇洒。
作者有话要说:
啊,这里集中说明一下,本文的科举和文官系统是参考的明代,武官系统是参考的宋代……
第七十八章
牧清寒中举了, 然后……落榜了。
他没能中进士。
大呼遗憾者有之, 暗自放心者亦有之, 一时竟热闹非凡。
跟牧清寒自己所认为的意料之中不同,圣人很是意外, 也有些薄怒, 甚至将负责阅卷和定名次的几位主副考官都叫了来, 让他们找出牧清寒的卷子来, 他要自己御览。
圣人生气也是可以理解的,自己对牧清寒报以厚望,满朝上下, 还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但凡懂点事的如何会叫自己失望?
然而主考官是个上了年纪的老货,性格倔强异常,下面的人奉命去找牧清寒考卷的当儿就跟圣人犟上了,振振有词道:“即便圣人要看十遍八遍, 老臣也问心无愧!他的文章老臣也着重看了, 简直如同鸡肋,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做举子倒罢了, 可若想成就进士之名, 简直妄想……听闻今科三鼎甲中的榜眼洪清、探花郭游皆是他的旧识, 可三人文章便犹如天差地别;那两人当真锦心绣口,辞藻华丽甚是优美,他却写的些甚么?文法不通, 典故不当,若圣人当真要将此人提上,老臣也无话可说,今日回去便写折子告老还乡吧!”
主考官也将近六十岁的人了,亏他还这般中气十足,只一口气说了这许多话,可也憋得脸红脖子粗,唾沫星子不断飞溅,一把打理的整整齐齐的雪白胡须也在空气中剧烈抖动。
圣人年纪也不小了,给他喊的头痛,待要发怒又不忍心。到底是积年的老臣了,这么多年来兢兢业业,有功无过,自己仁慈了一辈子,总不好因为这点小事就迁怒,只得暂时作罢,准备先看看卷子再说。
哪知看过牧清寒的卷子之后,圣人的心情立刻就变得异常复杂,觉得这小子怎的变得这般了?
原先牧清寒就是个实干派,倒也能对圣人脾胃,可圣人他本就是个不爱动兵的性子,这几年上了年纪,越发喜爱中正和缓的沉稳,还有那歌舞升平的热闹繁华。原以为这小子也做了一二年官,好歹能长进些,哪知确实长进了,只是与自己的期望背道而驰!
那笔字铁画银钩,锐气逼人,这倒罢了,虽不合自己喜好,终究是一笔好字;可粗粗读来,通篇金戈铁马、杀气腾腾,当真没一点儿好听的好看的,只一味说甚么“周围虎狼环伺,国家便在危急关头……”,仿佛分明还繁华热闹的大禄朝已然危机四伏,顷刻间就要不中用了一样!
什么典故,什么辞藻,什么文法华丽、对仗工整,半点都找不着!
这哪里是在考试写文章,分明是在上折子嘛。
生怕旁人不知道你是个武夫!
圣人看完之后,无端升起一股怒气,索性把卷子随手丢在一旁,有些被气着了。
枉费朕对你这般看重,哪知你短短几年竟这般“出息”,看看写的这都是些甚么玩意儿!只叫百官都瞧了朕的笑话。
莫说圣人了,恐怕随便一个考官看了这样的文章,恐怕都不会怎么高兴,便是牧清寒说的有道理也不高兴。
到底意难平,圣人主持完了琼林宴,又例行勉励了三鼎甲、赐了官职之后,竟还是叫了牧清寒来,十分语重心长的教训一番,又叫他莫要灰心丧气,要再接再厉,以后少同那些武夫往来,要多多请教那些大文豪、大学者,莫要因小失大云云。
牧清寒听后倍感无奈,什么叫因小失大?感情如今他头上的官衔是虚的不成?
还请教什么文豪、学者的,今年考试的主考官老远瞧见他都恨不得把鼻孔丢到天上去喘气,不当众翻白眼已经算是克制,还指望请教?怕是对方还嫌弃自己是害群之马,恨不得就此消失才罢呢。
因今年洪清和郭游都如愿以偿入了三鼎甲,虽然最终名次跟预估中有差距,可也算不错了,一群人等上头的宴会结束,官职也定下来后便照例来牧清寒家中相聚。
牧清寒不免小小的抱怨一番,引得众人放声大笑,说不得有些幸灾乐祸,却也无可奈何。
笑了一回之后,杜文率先举杯,笑道:“师兄和旷之都是如今新贵,你我且都同贺一杯!”
众人闻言纷纷举杯,郭游也算年少得意,且自觉配得上这个名词,到不谦虚,只红光满面的受了。
可洪清却有些惴惴,只摇头道:“惭愧,惭愧,我哪里没有自知之明?莫说与郭兄相提并论,也不过二甲上游罢了,哪知如今承蒙错爱,竟被点为榜眼,着实受之有愧。”
他一直都知道自己天分有限,三鼎甲的把握并不大,且今科才华出众者不在少数,莫说他自己,就是老师肖易生和师伯何厉对这个结果也颇感意外,可细细想来,意料之外,却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