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第一公主 完结+番外 (罗青梅)


  李令月跃跃欲试。
  一旁的仆妇见状,凑到她身边附耳说了几句什么。
  她垂头丧气,摆摆手,“我还是乘车吧,随你们亲热去,免得八兄嫌我碍眼。”
  裴英娘轻轻哼了一声,含笑道:“从前阿姊每次和三表兄踏马郊游,非要拉着我相陪。我老老实实跟着阿姊和三表兄从东逛到西,又从西逛到东,哪怕阿姊根本没空理会我,只有使女陪我说话,我也从来没有抱怨过的!”
  有一次李令月和薛绍情到浓时,不知躲去哪里倾诉衷肠,连使女都没影了。
  裴英娘一个人孤零零待在波光潋滟、百花齐放的曲江池,等到日落,始终不见李令月和薛绍的人影,只好自己回宫。
  回程的路上恰好碰到薛绍和李令月,两人早把她忘了!看到她还一副很惊奇的样子,问她怎么一个人单独出宫。
  说起前事,李令月一阵心虚,佯装生气,赶蚊子一样,挥手赶裴英娘,“走吧走吧,我晓得了,现在轮到我被冷落啦!”
  她嘀咕归嘀咕,但是看着李旦和裴英娘渐渐抛却身份带来的尴尬,好得蜜里调油一样,还是很为两人欣慰的。
  夫妻相处,可不能一直相敬如宾。
  时下世家门阀为了壮大家族,彼此联姻。那样的政治联姻能做到相敬如宾就很不错了,但他们出身优渥,是天底下身份最尊贵的人,想要的绝不只是一段平静的婚姻。
  能遇到喜欢的人,和对方结成夫妇,彼此包容,共度一生,何其幸运。
  李令月想起出门前薛绍的谆谆嘱咐,唇边扬起一抹温柔的笑容。
  有帷帽遮挡,雨后又出了太阳,日头晒在身上,骑马不觉得冷。
  裴英娘回眸,永安观沐浴在薄雾晨辉中,院落深深,庄严幽静。
  出了巷曲,嘈杂的人声扑面而来,坊门开启,店肆开张,里坊开始闹腾起来。
  裴英娘瞪大眼睛。
  沿路长街堆满了老百姓,垂髫黄发,男男女女,将巷口挤得水泄不通。
  听到马蹄声响,众人难耐激动,目光如潮水一般汇集在她身上,有的人甚至在偷偷抹眼泪。
  这么多人,无一例外,仰起一张张振奋虔诚的脸,注视着她慢慢驶过长街。
  没人发出一点声音,连呼吸也是压抑的。
  长街内外,只听得见坊墙之后的热闹声响。
  蔡净尘和杨知恩神情戒备,望着黑压压的人群,手指紧紧扣在刀柄上。
  车队慢慢驶出醴泉坊,哒哒的马蹄声回荡在寂静的街巷之中。
  一墙之隔后是繁华喧嚷的街市,坊墙之下,是无声目送裴英娘离开的黎民百姓。
  李令月放下车帘,神色震动。
  她从小锦衣玉食,不知民间疾苦。小时候儒学士教导她的道理文章,她随口能背诵出来。偶尔听到使女们说起宫外老百姓们的生活,她满怀同情,学着武皇后,省下脂粉钱,巴巴送到含凉殿,给阿父拿去救济百姓。
  阿父当时搂着她哈哈大笑,夸她贤德仁厚。
  但是说到底,作为公主,她不可能真的去了解黎庶的生活——没这个必要。
  这大概就是英娘和她的不同之处,英娘虽然是世家女,但却对市井生活知之甚详。
  她珍惜得到的每一份善意,怀有悲悯之心,尽己所能改善民生,又能坦然追逐富贵荣华。既不会清高到视金钱如粪土,或者傻乎乎散尽千金求一个虚名,也不至于流于钻营市侩之流。
  李显曾笑话英娘小家子气。
  英娘随手翻出她捐赠给各地州县的账册单子,拍在李显脸上,然后红着眼圈跑去找李治诉苦。
  李治自然把李显斥责一顿,当众夸赞英娘一番。
  她陡然从不受父母疼爱的落魄世家女变成高贵的公主,并没有被泼天的富贵迷花眼睛,始终恪守本分,还不忘惠及他人。
  有点像孟子中的那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能做到的事,她尽力去做,做不到的,她坦然面对。
  得志时不会轻狂,失意时也不会沉沦。
  或许八兄娶了英娘,对谁都好,李令月暗暗想。
  这样一来,八兄如愿以偿,夫妻相得,以后肯定不会变得和六兄那样,野心勃勃,冷酷偏激。
  裴英娘不知道卷棚车里的李令月有那么多感慨,不然一定会笑着和阿姊解释:别以为老百姓相约送她离开,是出于感激崇拜,更多的人是来凑热闹的呀!
  在这个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的时代,一个人的名声到了一定的境界,不用她再去费力经营,光是各种道听途说、匪夷所思的谣言传说,足够她的名字流传个一二十年的。
  市井里坊间自发的造势宣传,可比打广告厉害得多。
  如果在乱世,民心可用。
  但是眼下是太平盛世,民心这种东西,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不过仅仅只是虚名也够她用了,反正她只想宣传打广告。
  她盘算着等阿福回来,一定要大宴宾客,正厅、厢房,回廊、庭院,到处摆上瓷器,务必要闪瞎王公贵族们的眼睛。
  还得劝劝李治和武皇后,不要迷信了,用金银器皿不能延年益寿,有些金属说不定还有毒性,以后宫里多摆点瓷器吧!
  好看美观,赏心悦目呀。
  不知不觉到了亲仁坊,武府门前车马塞道,衣香鬓影,一眼望去,处处是珠翠闪耀,郎君、娘子们的脂粉香飘散开来,二里地外还能闻到。
  “怎么这么多人?”裴英娘嘀咕。
  亲卫挤开一条道路,喝退闲人。
  车马直接绕过前门大街,拐到后街,从侧门驶进宅院里。
  李旦走到枣红马跟前,伸出双臂,抱裴英娘下马。
  李令月踩着脚凳走下卷棚车,看到李旦拥着裴英娘,想径直离开,气得牙痒痒,“八兄,还没成亲,你好歹克制些,外头的宾客都看着呢!”
  裴英娘脸色微微发红,轻笑几声,挣开李旦的手臂,几步跑到卷棚车前,搀扶李令月下车。
  看到妹妹直奔自己,李令月心里极为畅快,拍拍裴英娘的手,笑容温和,抬头瞪李旦一眼,目带挑衅。
  李旦笑了笑,转身去前厅帮忙招待贵客。
  他最近脾气好得很。
  裴英娘只是搬家而已,并没有广发帖子,那些宾客不请自来,她懒得一个个敷衍,干脆当起甩手掌柜,“让阿兄和武承嗣去应付那些来客吧,我今天反正是不会出去的!”
  搬家最辛苦了,她只想逛逛新的寝居,好好睡一觉。
  李令月脸上露出一丝促狭之色,“这可由不得你。”
  她话音刚落,外边忽然静了下来。
  刚刚高谈阔论的宾客们噤若寒蝉,沉默不语。
  回廊想起纷杂的脚步声。
  长史匆匆走进内院,喜气洋洋,眉飞色舞,“娘子,天使亲至,宣读赐婚诏书,请娘子前去领旨。”
  裴英娘愣了一下,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来那么多宾客了。
  宣读诏书而已,至于要这么大的排场吗?
  李令月推推发愣的裴英娘,嘴角含笑,“八兄巴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英娘,以后你就晓得了,八兄那人……蔫坏着呢!”
  裴英娘换上正式的礼服,出了前厅。
  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们挤在两边回廊里,空旷的长廊堆满凑趣的男男女女,起码有几百号人。
  众人正低声谈笑,看到裴英娘出现,嗡嗡的议论声霎时一静。
  昔日的永安公主,如今的准相王妃,年纪渐长,容色出众,绿鬓朱颜,明艳照人。
  恍若阳春时节缓缓绽放的牡丹花,开始吐露雍容芳华。
  李旦走到她面前,牵起她的手,没有笑,但眼睛里蓄满笑意。
  裴英娘轻哼一声,眼角斜挑,竟然敢先斩后奏!
  不就是赐婚诏书嘛,颁布之后满城皆知,非要把所有人叫过来一起领旨?
  李旦紧握着她的手,不容置疑,“我们的婚宴和别人的不一样……待会儿彩礼会送过来,今天就当做是纳彩吧。”
  他们俩的婚礼不好按着寻常的六礼走行程,最后李治拍板,赐婚当天纳彩,一并把请期也算进去,略过其他步骤,明年直接举行迎娶大礼。
  纳彩当然要高高兴兴,热热闹闹的。
  听说彩礼在赐婚诏书后头,裴英娘的不满渐渐平息,李治说过彩礼全部充入她的私库,和嫁妆一起都归到她名下,搬家第一天数财宝,兆头不错!
  诏书和彩礼是六王李贤和七王李显送到武府门口的。
  彩礼由身着圆领襕袍的宫人亲自运送,一辆辆铺着锦缎,扎着彩绸的牛车从建福门出发,犹如彩龙一般,延伸至亲仁坊。
  车上堆着绸缎丝帛、金银器物、猪羊牲畜、奇珍异宝,后头还跟着高大肥壮的健马。
  这一路上,不知有多少人歆羡皇家的富贵风流。
  宣读诏书毕,李旦暗松一口气。
  他知道英娘不会再抗拒了,但是终究还是不放心。
  执失云渐尚主的那道赐婚敕书不也是中途收回去的吗?
  唯有敕书正式公布以后,他心中方能安定。
  赐婚毕竟是大喜事,李贤难得放下架子,和李显一起捉弄李旦。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