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锦语秋年 (幕心)



林氏不悦的说:“为何不关佛堂的门?!”

绿芜神色一怔,忙解释说:“应该是打扫的婆子没有关紧,下午又起了大风,估摸是风吹开的……”

事已至此,林氏也没有办法。

她闭了闭眼,摸着手里的佛珠,问:“她看见那东西没有?”

绿芜摇了摇头,不太确定:“不知道……方才问守门的丫鬟,说二奶奶进去了大约一刻钟不到。”

林氏叹了叹气,这才睁开双眼,盯着手里光滑的佛珠,低声道:“这件事不能有不知道,她既然踏足了佛堂,始终都是我心里的一根刺……你派几个丫鬟婆子盯着她,如果她去了荣禄苑,就立刻向我禀报。”

绿芜觉得林氏有些太敏感了,她不禁说:“大奶奶,那东西在书籍夹层,二奶奶不会发现的。”

“可是她已经怀疑我了。”

林氏看人也很准确,刘氏表露出来的不自在,太明显太明显。

她不容绿芜辩解,直接说道:“接下来我自有安排,你不用担心。”

没办法,绿芜只好点头答是。

林氏扭头看了眼堂中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灰蒙蒙的眼珠里是看不透的阴冷情绪。

×××

王锦锦在寒冬中度过了最愉快的新年。

因为刘氏和王文业破天荒的在元宵节带她出去游玩,买了花灯,还陪她一起看烟花。

虽然这个时代的烟花非常单调,可当火树银花在夜幕中绽放时,王锦锦还是感觉到了从所未有的惊艳。

当晚回去,她就立刻给萧秋年写了信。

信的开头便是一首辛弃疾的《青玉案》,末了,她忍不住感慨:等四哥凯旋归来,锦锦一定陪你在灞桥看烟花。

只是写完信,王锦锦又是一阵伤感。

她这两个月寄出去很多的信封,却没有一封回音,这样悬着心的担忧一个人,真不是好兆头。

而萧秋年呢?

等他收到王锦锦的十几封信件的时候,已经是初春的季节。

什么时候除夕,什么时候大年,他根本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彼时,他正在执行晋王下达的一个又一个命令,从微不足道的跑腿小事,到越来越多的暗杀行动。

某些瞬间,萧秋年觉得自己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

区别只在于,他每次杀完人,不用再回院子里竖立木桩,也不会有小女孩儿跟在他身后,举着香喷喷的糖炒栗子叫他四哥。

经过这么久的测试,晋王也对他越来越满意。

他甚至当着燕云十八骑别的人说:“你们都该以萧秋年为榜样,不需要溜须拍马,不需要废话连篇,快速利落的完成每次任务,就是最好的证明。”

每当这个时候,萧秋年都面无表情。

是人总会嫉妒,燕云十八骑里面又不是素质有多高的人,他们偶尔会来找萧秋年的麻烦,萧秋年都游刃有余的配合一杆银枪,将找麻烦的人打回去。

一次比一次下手狠辣,到了第三次,一个姓龚的被打断了双腿,便再也没人与他作对了。

大多数在晋王手下做事的都绕着他走,除了司空妙手。

司空妙手偷偷观察过他好几次,这一次总算忍不住上前,低声道:“你的功夫是在哪儿学的?”

萧秋年虽然不想搭理,可每次想到王锦锦的交代,还是接了他的话头:“无可奉告。”

司空妙手也习惯了,立刻跟上前说:“你的功夫我见着眼熟。”

萧秋年不理他。

“我绝对在哪儿见过。”

萧秋年还是不理他。

“你认识赵翰飞吗?!”

萧秋年脚步一顿,看了眼司空妙手:“你认识他?”

司空妙手狡黠的笑了笑:“说不上认识,就十多年前在清凉山见过一面。来凤阳关之前,才听江湖上人说他死了。”

“怎么死的?”萧秋年神色晦暗莫名。

司空妙手摇了摇头:“这就不知道了,十多年前就听说他金盆洗手躲仇家,隐姓埋名这么多年,没想到还是死了。可惜,可惜,他人还是不错的。”

萧秋年皱着眉头,随即低下头,不再与他交谈,大步流星的离开。

司空妙手没想到他又跑了,忍不住喊:“你既然知道赵翰飞,就应该听说过‘紫音九堂’吧?!”

萧秋年头也不回道:“没听过。”

随即便消失在对方的视线当中。

司空妙手抓了抓头发,觉得奇怪,可萧秋年的性子不就是这么奇怪么。

还没等他找萧秋年问个明白,萧秋年就突然从晋王的院子调走了。

萧秋年对于自己能这么快的离开,也感到奇怪。

他对晋王说:“难道王爷对我就如此相信?”

晋王微微一笑,穿着布袍也贵气逼人:“你是聪明人,一般对聪明人不需要解释太多。这快半年的时间,你通过了本王的每一次考验,从一开始,到寻找根本不存在的玉翠天香,以及每一次任务,你都是最出色的那一个。”

萧秋年看着他,没有立刻接话。

晋王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说:“本王方才说你是聪明人,因为我觉得你清楚本王的目的。”

萧秋年看了眼窗外,窗外是戈壁,一望无垠。夕阳挂在地平线上,长河落日,大漠孤烟,不过如此。

他指着外面的天地,淡淡道:“那应该就是王爷的目的了。”

晋王哈哈一笑:“果然聪明。如果不是为了这个,本王又为何煞费苦心的创建燕云十八骑?十八骑要替大元江山征战,要驱除蛮夷,巩固河山,便也是在为本王征战!”

没有外人,只有他们两个,晋王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勃勃。

他又道:“父皇一共生了八个孩子,夭折了五个,如今只有本王和成王,还有一个远在燕京的平王。太子皇兄死后,父皇一直没有再立储君,他在想什么本王不关心,成王和平王在密谋什么本王也不关心,本王只关心现在手中掌握的,以及经后能掌握的!”

晋王伸出手,狠狠的握成拳。

他随即负手而立,凭窗眺望远处,道:“大元重文轻武,这是最大的错误。本王戎马半生,知道江山永远是马背上打下来的……萧秋年,本王要你三年之内,靠着突厥犯乱,立下战功,且手握兵权,你能否做到?”

这一点,萧秋年已经猜到。

大元王孙不得屯兵,这是祖传下来的规矩。所有将士兵权统统受皇上直接任命,一来巩固皇位,二来使子孙不敢造反篡位。

晋王野心勃勃,他始终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而拿住兵权,也是萧秋年来边疆的目标。

文官如何与武官斗?当拥有了绝对的权利,他一张嘴再厉害也是无用功。

好在此时的晋王觉得靠毒药挟持了自己,那么,在凤阳关的这三年中,他为了自己,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帮助他。

互相利用,甚好。

正文 王听兰出嫁

暮春三月,柳色新。

十五王听兰就要出嫁,王家已经扯了红布,到处挂上了红灯笼。虽然她只是一个庶女,但刘氏不想给外人刻薄刁钻的形象,还算给她办的风光。

王听兰出嫁前一天,抱着周姨娘哭了许久,老太太却一直没有给她好脸色。

因为陷害刘氏,两人都心知肚明,不敢要求太多。

周姨娘想不通,忍不住问她:“兰儿,你为什么要给自己下毒?陷害了刘氏,对你又有什么好处?你反正就要出嫁了,何必担这个风险?如今被老太太她们知道了,怕是你在胡家受了什么委屈,她也不会给你撑腰啊!”

王听兰摸着微微凸起的小腹,颤声道:“姨娘,我不后悔。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扳倒刘氏,你在二房就再没有顾虑,二房你资历最深,做事也不差,父亲一定会立你为正室!我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儿了,但你却要在王家待一辈子啊!”

她说到此处,不禁哽咽难言,抬手拉着周姨娘手腕,又道:“娘……就让我悄悄叫你一声娘吧。以后……怕是再难听到了。”

周姨娘听到这话,眼泪没有忍住,噼里啪啦的流下来,母女两个抱头痛哭了许久许久。

刘氏听见屋子里的动静,便没有进去,转身离开了。

她想到了自己的女儿。

是不是明珠儿出嫁,她也会这么难舍难分?

当晚触景生情,刘氏便找了王锦锦促膝长谈,言语之间,是说不出的不舍。

王锦锦听着又暖心又好笑:“娘亲既然怕我出嫁,那我就不嫁,一辈子陪在你身边。”

“那不行,娘怎能如此自私,你该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王锦锦反问,“说不定留在娘亲身边,才是女儿最幸福的呢?”

这番话太戏谑,刘氏自然不会相信。

王锦锦这次是有目地而来,她眼珠子一转,问:“对了娘亲,明天二姐出嫁,你怎么安排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