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锦语秋年 (幕心)



王锦锦也不打算隐瞒她,可又不想伤了她,便低着头,不发一语。

屋子里静悄悄的,绿蓉和蓝烟站在门外,连大气也不敢出。

半晌,刘氏才闭了闭眼,沉声说:“娘亲是为你好。”

王锦锦嗫嚅道:“那就不要逼着我做不想做的事情。”

刘氏反问:“如果你也像桃姐儿一样,看中了三教九流,穷人混混,难道我要眼睁睁看你自取灭亡?”

王锦锦抬起眼,坚定的看着她,一字字说:“我不会。”

她比王听桃王听荷这些人多活二十年,不管什么心中都有自己的衡量。虽然不说有多聪明,但也绝不是为了爱情就冲动离家出走的小姑娘。

比如,她绝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才华就仰慕他,反观王听荷与贺篷君;她也绝不会因为热血的冲动就私定终身,反观王听桃和南明;当然,她更不会因为外貌和家世就草率的和人成亲,反观王听兰和胡大公子。

将来若真有十全十美的人让她爱慕,她也一定会尽全力保持理智。对方如果太穷,她肯定不会跟随,安逸了这么多年吃糠咽菜,凭什么?对方如果三妻四妾,那就更不用考虑了。还有生孩子做家务……等等等,王锦锦都不会照着去做。

她的要求这么多,估计在这刻板的时代只能当一辈子光棍。

所幸,她早就做好了孤独终老的准备。

刘氏看着自己的女儿,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她知道自己在这种事不能做出让步,可看到女儿坚定的眼神和态度,她忍不住道:“罢了罢了,只要你高兴……娘亲会帮你的。”

王锦锦愣了愣,以为自己听错了。

她呆呆的说:“娘亲,你不反对?”

“反对有用吗?”刘氏侧头看她,眼神里竟然闪过一丝丝戏谑,“我的明珠儿从小就满肚子鬼点子,说话做事都有自己的想法,我这个娘亲,早就很不上你的思维了。阻止你只有适得其反,倒不如全心全意的帮助你……至少,你会开心一些。”

这番话太朴实,朴实的让王锦锦忍不住红了眼眶,酸了鼻尖。

虽然她只是占用了明珠儿的身体,与刘氏并不是真正的母女,可这么多年,王锦锦早就把刘氏当作了亲人,这一点,是王家任何人都不能相比的。

记得第一眼看见刘氏,便是一个护犊的贤妻良母,她温柔又大度,却不容别人欺压半点自己。如今多年过去,刘氏早就不复年轻,心思也没有年轻的时候那般精于算计,眼角被皱纹悄悄占领,鬓发间青丝也染了白雪。

唯一不变的,只有她对自己的爱。

王锦锦看着刘氏温柔的面庞,不禁心下感动极了,扑进刘氏怀中,感受她温暖的怀抱。

“娘亲,你真好。”

刘氏不禁微微一笑:“又在拍马屁了。”

闻言,王锦锦也忍不住笑起来。

刘氏又道:“反正我给你说的话你记住,别的娘亲也不多说了,你是个七窍玲珑心,比我聪明,对待聪明的人无需多言。”

她语气一顿,又说:“你在院子里玩儿吧,眼看着你兰姐姐要成亲了,上下还有各种事没有打点,我去找一找老太太。”

王锦锦乖乖的点头答好,随即目送刘氏的身影离开。

她忍不住捧着脸想,娘亲真好,能有这么一个娘亲,是她穿越而来最大的福气。

×××

刘氏先去了荣禄苑找老太太,商定请帖宾客的事情。

老太太给了份名单,然后又说:“到时候暮春,天气也好,你不如去各房量下尺码,预备着做几件衣裳送去。也算是替周姨娘涨面子,不亏待了王听兰。”

刘氏转念一想也是,毕竟上次揭穿,各房都以为她和周姨娘不合,即便王听兰出嫁,她和周姨娘还要共同生活半辈子呢。

于是刘氏便应了下来,见天色还早,便去了宝堂斋。

林氏正在午睡,绿芜便道:“二奶奶在堂间坐会儿吧,奴婢这就去叫大奶奶。”

刘氏推辞道:“既然如此,那我改日再来。”

绿芜笑着说:“大奶奶也该起了,二奶奶你不说,奴婢也是要过去叫醒的。”

说完,绿芜便招呼一个小丫鬟过来给刘氏斟茶。

刘氏推辞不过,就坐在宝堂斋等。

堂中一个巨大的“佛”字,伴随着缭绕的檀香,让刘氏觉得有些压抑。再看宝堂斋坐南朝北,一点儿也不采光,更显得冷冷清清。

似乎大老爷王文华过世之后,这宝堂斋一直都是这幅死气沉沉的样子。

所以才会教出萧秋年那般性的孩子吧。

这里坐着实在太闷,刘氏忍不住站起来,在宝堂斋别处走走。正堂旁边的耳房就是林氏的佛堂,门没关,里面一排排藏书十分整洁。

“大嫂竟然还藏有这么多书籍?”

刘氏略感惊讶,她本就出身书快论坛,一直都喜欢看书,见佛堂门没有关,顺势就走了过去。

屋子里并不是檀香的味道,而有些腥气,具体什么味道,刘氏闻不出来。

她也没有在意,走近书架一看,却见上面摆放的并不是佛经四书,而是一些没有封皮的书籍。她随手拿起一本,翻开一看,竟是些看不懂的蝌蚪文,这也就罢了,里面有些插图竟是断腿,砍头,扒皮等等,血腥暴力,让刘氏差些把书扔了。

刘氏按捺住心中奇怪的感觉,回头看了眼佛堂,却见正中的佛龛上摆着一柄刀,刀下压着一个灵位,走近一看,却是大老爷王文华的名字。

环顾四周,佛堂里阴气沉沉,她下意识觉得这佛堂有些诡异,连带着林氏也诡异起来。

刘氏正要将书籍放回原位,门口突然光线一暗,有人突然声音低哑的道:“二弟妹,今日怎么得空来宝堂斋了?”

蓦然一声响起,刘氏被吓了一跳,不小心手滑,将旁边的一本牛皮书碰落在地,“哗啦啦”散落一地的信纸。

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的密密麻麻,光线太暗,刘氏只看清楚了“夫君”“萧秋年”几个字,门口的绿芜就冲了进来,一把收起信纸和牛皮书,对刘氏道:“二奶奶,这些交给奴婢吧!”

刘氏站起身,有些不自在,看向林氏。

林氏站在门口,背着光,又穿了一件褐色的褙子,看起来更显得老气横秋,看不清表情。

“大嫂,真是抱歉,我方才看这佛堂门没有关,就进来看看……给你添麻烦了。”

林氏这才走近屋子里,朝刘氏和蔼的笑了笑:“没想到弟妹也喜欢礼佛,以后倒可以多多探讨了。”

刘氏干笑着:“只略感兴趣罢了。”

绿芜这时已经整理好了书籍,林氏便带刘氏去正堂闲坐,刘氏忍不住回头看了眼,只见绿芜站在书架旁,眼神闪烁,脸上的表情让人捉摸不透。

正文 野心勃勃

林氏一手数着佛珠,一手放在膝盖上,端坐在太师椅里,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看起来十分和蔼。

可刘氏想到之前那一幕,总觉怪怪的。

她比林氏晚进门,那个时候王文华已经病入膏肓,她印象里,林氏那段时间总是哭,后来王文华逝世,她反而没有眼泪了,而是修建了佛堂,日日夜夜在里面诵经。

林氏和萧秋年并不亲近,毕竟萧秋年进入王家的时候也七八岁了,懂的很多,知道林氏不是他生母。可能养母与养子之间一直都有隔阂,这么多年两人也不见得有多亲近。

刘氏想到此处,反而觉得王锦锦和萧秋年关系都比这对母子密切。

以前,她还总觉得是萧秋年自己的原因,可这一次看到了佛堂里的书,她又觉得两人性格都有关系。

说起来,林氏在王家又与谁关系密切过?

即便是老太太,她有保持端庄有礼的态度,从不多说一句。家中妯娌不和,妾室作妖,她也全都不参与。看似什么都不在乎,与谁的关系都不错,但始终保持距离,温和的皮囊背后,是说不尽的冷淡。

“二弟妹,怎么今日突然来宝堂斋了?”林氏蓦然发问。

刘氏一愣,才微笑的回答:“这不是兰姐儿要出嫁了吗,又要换季,老太太让我给各房量下尺寸,送新衣裳来。”

林氏低头笑道:“我还是老尺寸,照以前的做就行。”

“那可好,工匠做起来也熟悉些。”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刘氏便转开话题问:“年哥儿这段日子给你寄信来没有?他在边疆可还安好?”

林氏叹了口气:“那孩子生性就冷漠,别说写信给我,我寄出去的信件也不知道他收到了没有。好在突厥退兵十几里,看样子养精蓄锐,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打来。”

刘氏附和的点头:“大嫂你也别担心,年哥儿聪明着,绝不会让自己有事。”

又说了会儿别的,刘氏总觉得不太自在,便起身告辞。林氏也没有挽留,差绿芜将她送出宝堂斋。

绿芜送走刘氏,转身回来,见林氏阴沉着脸坐在原位没动。她忙关上门,走近林氏跟前,低声道:“大奶奶,二奶奶已经离开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